杭州後勁最足的轄區,已完成撤市設區,未來經濟發展或超越蕭山

2020-12-05 糖糖旅途觀

說起杭州的各個轄區發展,都呈現了百花齊放的欣欣向榮的風貌,一起來看看杭州後勁最足的轄區,已完成撤市設區,未來經濟發展或超越蕭山!!

早在此前,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餘杭專區,設立杭州市餘杭區,交通和城市中心貫通後,雄踞第2位,很多人認為杭州的GDP第一都是這裡的。

餘杭區位於杭嘉湖平原南端,西臨天目山,南臨錢塘江,是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30°9′~ 30°34′,東經119°40′~ 120°23′,東西長約63公裡,南北寬約30公裡,總面積1228.41平方公裡,東與海寧市、桐鄉市、江幹區,中部與德清縣、拱墅區,西部與安吉縣、臨安區、富陽區、西湖區接壤。

歷史上的餘杭以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而聞名,因農業發達而聞名,改革開放以來,餘杭區經濟出現重大調整,工業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主體、財政收入主體、勞動就業主體,近年來,杭州餘杭區資源未來技術的城堡,餘杭區經濟技術開發,修行平林鎮新城,良渚新城,仁和先進位造基地等重點產業平臺,創造夢想棲町藝術尚,人工智慧大舉町等的一個特色,經濟水平迅速發展。

年輕的時候,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年老的時候,旅行是閱歷的一部分。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呢?是不是想要去這個美麗的地方去旅遊了呢?

相關焦點

  • 區劃調整傳聞又起,杭州轄區會重新「拼圖」嗎
    這一陣,很多杭州人的朋友圈裡流傳著一份杭州區劃調整方案,方案可概括為「並二(區)、設二(區)、改一(區)」,涉及上城、江幹、餘杭、蕭山等多個市轄區。只是之前的區劃調整以「撤市設區」為主,形式較單一,且基本是以「大城市化」為導向;而目前網上流傳的方案則是市轄區調整,形式更多樣,價值導向也更多元。 區劃調整訴求何在?網友的建議是「主動打破行政區劃阻礙」。有觀點認為,杭州市區內部發展並不均衡。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在臨安成為第十個區後,杭州市區增至約八千平方千米,幾乎佔全市總面積一半。
  • 無錫「鐵憨憨」轄區,吸引23萬人口流入,曾經「撤市設區」
    這個轄區就是錫山區,其實最初錫山區也是不存在的,這片區域曾經屬於無錫縣,後來無錫縣被設為錫山市,在2000年的時候,錫山市「撤市設區」,分設為錫山區和惠山區,這才有了錫山區。 2019年轄區實現GDP921.66 億元,經濟發展還是非常給力的,連續多年都是全國百強區,而且在投資潛力、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都被認可。
  • 盤點:湖北哪些市最有可能撤市設區?
    湖北哪些縣級市最有可能撤市設區?撤縣設市、撤市設區是這些年行政區劃調整的大方向,尤其對於一些中心城市,轄域內全部市區化成為基本的追求。像北京、上海、武漢、天津等不少城市已經完成了這一過程,上海遠郊的崇明島也設為了崇明區,而南京、成都等地還在努力之中。湖北的省會武漢已經早早地完成了全域市區化,目前有13個區。目前看來有幾個地方最有可能撤市設區。
  • 浙江杭州強勢區,GDP堪比地級市,成功超越蕭山!
    據了解,2019年,杭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373.05億元,居全省第一,排名全國大陸地區前九,杭州在國內外都很有名,2018年曾舉辦過世界短池遊泳錦標賽,2022年將舉辦亞運會,知名度甚至在國際上已經開始,說到杭州到現在的發展,當然離不開全國各區縣的共同努力。
  • 海門撤市設區後,南通市轄區人口突破300萬,真正成為「上海北」
    日前,南通的市區調整已經落下帷幕,撤銷海門市設立海門區,合併以前的南通港閘區和崇川區為新的崇川區,至此,南通市轄區將分為三個區:崇川區、通州區和海門區。以前的「南三縣」(通州、海門、啟東)除了啟東這個海濱城市,都變成南通市轄區。
  • 9城邁入無縣時代 撤縣設市成多地「十四五」規劃重點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通過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方式推進城鎮化發展,並非是大刀闊斧式地調整行政區劃。未來的城鎮化建設更多是通過城市群或都市圈的方式,使生產生活和要素流動跨越行政邊界。2021年開年, 「撤縣設市(區)」成為多個地方「十四五」規劃建議的重點內容。
  • 湖北一縣市,鹹寧代管,煤炭儲量6108.9萬噸,有望「撤市設區」
    鹹寧的發展也是非常的優秀,不僅獲得了非常多的榮譽,還是眾多網紅必來的打卡地。鹹寧在2017年的經濟值達到了1234.86億元。下轄地區的鹹安區作為唯一一個市轄區,早在1999年正式設區,甚至當時的國務院批准的首批對外開放的縣市區,可見這裡有著非常大的發展潛力,有關部門對於這個地方的發展是非常的重視,2018年的經濟值達到了313.02億元。
  • 蘇州一縣市,交通十分便利,城內底蘊十足,未來或將「撤市設區」
    此處的常駐人口也是達到了50萬左右,該城市的土地面積也是比較大的,在充足的勞動力與可利用土地的相結合之下,當地的未來也一定是可以不斷飛速發展的。甚至是有望「撤市設區」的,城市內部的文化底蘊也是十分充足的。在不遠的將來,相信此處一定是可以得到很大發展的。
  • 嘉興市的「第一鎮」,接軌上海第一站,有望「撤鎮設區」
    該省內的經濟發展的相當不錯,在2019年,該省的GDP實現了62352億,比2018年增長了6.8%,人均GDP在107642元,在我國範圍內,這是一個很好的成績了。該省內有著很多聞名全國的城市,比如杭州、寧波以及溫州等地,在我國有著非常大的名氣。而今天我們要說到的卻不是上述的這幾個城市,而是嘉興。
  • 湖北「厲害」的縣級市,富裕程度超武漢,未來或將「撤市設區」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各個省份的發展都有了顯著的進步,近些年湖北省的發展也是在穩步提升的,各方面發展都可圈可點。如今湖北省內除了武漢的發展不錯,其他城市也都有了不小的進步,湖北「厲害」的縣級市,富裕程度遠超武漢,或將「撤市設區」。
  • 鎮江有望迎來「新市區」,一縣市有望「撤市設區」,未來可期
    而且這個城市,到目前為止,經濟水平已經很高了,自己的城區數量似乎也可以增加了。到2019年,這座城市的GDP總量將達到4127.32億元,在江蘇這樣的省份,似乎超過了GDP總量的兩、三個以上,但這座城市的人均GDP非常高,有128979元,接近13萬元,這樣的人均GDP並不多見,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這裡的繁華,這裡共有三個區。
  • 山西「最受寵」的縣城,受到發展政策傾斜,未來即將「撤縣設區」
    山西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地區,無數我們熟悉的歷史事件誕生在這片燦爛的土地上,無論是春秋時期各種戰爭背景下的「三家分晉」,還是隋末結束動亂的李淵從太原開拔,還是忠義滿懷的,都是山西過去傳奇的代表,為大多數中國人所熟悉,今天我要說的是山西「最受寵」的縣城,受到發展政策傾斜,未來即將「撤縣設區
  • 寧波一縣城,生產總值達701.08億,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大家是否了解寧波這個城市,這裡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並且有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所以說這裡的交通是非常便利的,尤其是水上航運,這裡已經發現的礦產資源有85種,大部分都是以非金屬礦為主,那麼在這裡有一個縣城,未來有望「撤縣設市」,它就是寧海縣。
  • 近年來,我國設立或撤銷了哪些縣級市,為何各地熱衷於撤縣設市?
    一直以來,「撤縣設市」是網絡上以及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永遠關注的話題,並且一些稍具實力的縣級主官也把在自己任期內實現「撤縣設市」作為追求的目標。撤縣設市之後,不僅僅是行政區域名字由「縣」向「市」的轉變,更有區域經濟發展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城市型經濟社會的轉變,成為「市」之後實現從農業農村為主向工商業或者是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發展。
  • 繼桐鄉縣之後,嘉興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市」,地處杭州灣大橋北岸
    嘉興是浙江北部的城市,北部和上海接壤,西南部的杭州接壤,區位優勢明顯,經濟發展迅速。不過說到嘉興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肯定不是這裡的經濟發展,而是嘉興的歷史和風景。嘉興市的地域面積不大,作為一個地級市只有4275.05平方公裡,但是這的江南美景卻數不勝數,烏鎮、西塘古鎮、嘉興南湖等等國內著名景點聚集。
  • 鎮江有一代管縣市,GDP高達千億元,未來有望「撤市設區」!
    鎮江正是該省的江南城市之一,也是江蘇省的縣級城市之一,位於該省的西南部和長江下遊的南岸,在古代,它被稱為「潤州」,在民國時做過省會,具有很高的歷史地位,現在有著良好的經濟實力,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在省會的放射性驅動範圍之內,當地的交通也非常便利,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匯合就在該地區,並且有許多高鐵和高鐵經過內部並與全國其他主要城市相連。
  • 長春一下轄縣,享有地級市部分權限,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聽名字大概可以猜到這個縣的農業發展非常的棒,不過這個縣帶給我們的驚喜還很多,讓我們慢慢來了解它。農安在平原腹地,市區的北面,管轄面積極為遼闊,足足有5400平方千米之多,19年戶籍人口為112.46萬人,GDP達488.9億,經濟發展情況很樂觀,連續4年被評為經濟百強縣,實力強勁。
  • 繼海門市之後,南通又一縣有望「撤市設區」,GDP產值高達1000億
    南通身兼很多的功能,既沿海,又是歷史文化名城,就造就了很多的發展優勢,不僅海運發達,同時旅遊業也是當地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憑藉著諸多的發展優勢,使得這裡成功入圍了「百強市」,發展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南通能夠有現在的發展當然不能離開它所下轄的一些縣市也受到了大眾的關注,吸引了不少網友就當地的發展引發了熱話題。
  • 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拉開大幕:5個城市擴容,3地撤縣設市
    自今年6月起,2020年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大幕拉開,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截至發稿,共有成都、長春、煙臺、邢臺、蕪湖等5個城市完成擴容,青海同仁縣、江西龍南縣、安徽蕪湖縣等3個縣完成撤縣設市。所謂城市「擴容」,一般通過「撤縣設區」來完成,即將縣或縣級市轉變為市轄區,這樣一來,此前相對獨立的縣域便可納入市管轄,統籌發展。
  • 繼銅山區之後,徐州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區」,煤炭儲量達23.7億噸
    這裡是兩漢文化的聚集地,還有九州帝王徐州籍的說法,可見徐州的歷史人文發展之繁榮。不過徐州並不單單是一個歷史文化城市,這裡還是一個交通樞紐城市,不僅有南北方向的京滬鐵路穿過,東西方向上則是有隴海鐵路,還有京杭運河穿越城市,經濟發展也是非常給力。銅山區則是徐州的經濟中心,而且是幅員面積相當遼闊的一個市轄區,有2003.98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