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鞠峰 觀察者網 收錄於話題#2020美國大選32個
VOTE(投票)!
世界知名雜誌《時代》(TIME)創刊近100年來,破天荒地更改了刊物封面的「TIME」標誌(LOGO)。
2020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計時,《時代》雜誌於10月22日,提前公布11月2日(大選日前一天)刊的封面。
一個紅髮女人戴著有印有投票箱的花頭巾,但最顯眼的,還是她頭頂的「VOTE」(投票)。光禿禿的單詞在英文語境中,構成祈使語氣,看起來像是對美國民眾的一句大聲的呼喊。
封面設計者為藝術家謝坡德·費雷(Shepard Fairey),這是她為《時代》創作的第三幅封面作品。費雷表示,封面的女性「決定通過投票,發出他們(選民)的聲音,行使他們的權利。」
與最新封面一起發布的,還有《時代》主編兼執行長(CEO)愛德華•費爾森塔爾(Edward Felsenthal)的一篇文章,解釋《時代》創刊97年以來,為什麼首次替換封面LOGO。
費爾森塔爾寫道,「今年我們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困難、混亂和離別。當世界上其他國家開始從疫情中重建時,我們也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去改變現狀。」
費爾森塔爾善用春秋筆法,他借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口中「偉大的重啟」,呼籲美國也破而後立,並提醒「所有人必須確保,不會走以前的老路。」其背後含義不言自明。
「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會比即將到來的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更能塑造未來的世界。」費爾森塔爾稱「美國人來到了是否選擇按下重啟按鈕的時候。」
2020年,美國的「抗疫」表現讓全世界許多國家大跌眼鏡,《時代》雜誌也多次破格使用「犀利」的封面,來針砭時事,抨擊川普政府。
《時代》雜誌今年幾封知名的封面作品
大選臨近,留給所有美國選民的兩個「VOTE」的選項——一個是川普,一個是拜登。
而雙方近乎歇斯底裡的相互攻訐,恰恰證明了美國在社會、政治、輿論場等方方面面的撕裂與極化。復旦大學教授沈逸曾於10月12日評論稱,「這種(社會)撕裂,本質上是由諸多公共政策議題所共同導致的結果,不是靠抽象的價值、理念、意識和認知,就能夠解決的。」
來源|觀察者網 文/鞠峰
原標題:《《時代》雜誌"改名"》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