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金作為貴金屬,曾被作為皇室御用金屬,一直是高貴典雅的象徵。不管是使用來在首飾,還是腕錶上都受到人們的青睞。而在腕錶界中有這麼一個說法,只要是腕錶牛人猛人都必備一隻高冷的鉑金表!鉑金表為什麼稀缺,巨貴還有人買?今天斑點狗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鉑金表有什麼獨特之處。
為什麼鉑金表會有人買?其實原因有三個,首先收藏的樂趣,所謂物以稀為貴,就在於人無我有,從古至今,鉑金表非常、非常稀缺,現在依然堪稱稀缺。雖然「很難相信」,但很多中價位的鐘表品牌從來就沒生產過鉑金表殼的手錶,好像沒有初夜一樣尷尬。而鉑金表在名表領域,保有量低於兩千分之一。
其次鉑金表看起來非常,非常低調,看著跟不鏽鋼似的,但實際上光澤比白金還要冷,由於鉑金的密度更高,製作難度非常高,它的打磨比黃金要多花三倍的時間。同時鉑金非常非常重,PT950鉑金純度95%的鉑金和其他金屬,而K金純度75%的黃金和其他的金屬。戴著比任何手錶都趁手。
最後鉑金表高貴而又內涵,鉑金表一般出現在高檔品牌和複雜款式中,而且很多款式均為限量款。即使是同等款式鉑金表殼,比其他的貴金屬貴了大概40%,差價小的錶盤顏色非常稀缺,差價大的連錶盤布局都不一樣,所以鉑金表,唯我獨尊,根據我30年圍觀吃瓜的經驗,鉑金很久遠,觸摸需跪舔。
還有就是很多朋友不明白鉑金和白金看起都一樣,為什麼價格差距那麼大?而且還認為用久了都會氧化露黃。就連有經驗的修表師傅一看到,白色貴金屬,還是會說,你這個不能拋光,一拋光就黃了。歲月長了,但見識是一點都沒有長,真能把人給氣暈。下面就從材質的角度和大家聊聊白金表和鉑金表的內在不一樣。
先要了解,一般很多首飾和表殼都用18K金(因為24K黃金太軟,),也就是75%的24K金,勾兌25%的其它金屬,能夠提高硬度,顏色也很多彩。紅金、粉金、蜂蜜金、玫瑰金就是說法不同,配方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25%是其他金屬,所以18K金檔次差別很大,普通18K白金表殼,鈀含量是12.5%,表面要電鍍金屬銠,保護一下,因為有這層外套,拋光打掉外套,確實會有色差,但高級的18K白金是將鈀的比例,提高到15%無需電鍍,更加閃亮,不會褪色變黃,也根本不怕拋光。
鉑金不等白金,好像蘿蔔和山藥一樣,徹頭徹尾,是完全不同的玩意兒。表殼用95%高純度的鉑,也就是PT950,極強的抗腐蝕性高熔點。高密度絕不褪色根本沒有黃色素,碾碎了它也出來黃,生活中不可能氧化,不會引起人體過敏,不怕磕碰,不會質量變少,面僅僅是金屬位移,就是加工難度高,除了最貴之外沒缺點。
因此從上面可以看出,鉑金表殼的表也能流行起來,所以產量很低。尤其又因為其貴价,普通功能的鉑金表就少之又少。而三針表、透明後蓋、鉑金表殼,符合這三個標準的不論品牌,其實都數不出幾個來,鳳毛麟角而已。今天斑點狗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讚,加個關,下次小編繼續和大家分享更多有趣(實用)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