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一些敏感的地方 每天都有美國F-18戰鬥機編隊在天上巡邏,這些地方都是F-18活動的前線,攻擊目標、支援地面部隊、同時搜索敵方戰鬥機,F-18戰機可以從數千米的高空投彈,而且它們能夠到達世界任何地方,因為它們使用的不是常規機場,對於F-18艦載戰鬥機來說,家是一個在海上乘風破浪的浮動跑道,在美國12艘航母中,具備一切功能的海上活動機場,儘管冒著戰火攻擊完了敵人,但是飛行員還是不能休息,直到把F-18安全地降落在航空母艦上。
號稱「大黃蜂」的美軍F-18艦載戰鬥機,之所以綽號「大黃蜂」正是因為它的「一針見血」的戰鬥能力,我們大家都知道,美國軍用飛機開頭字母都是標誌的飛機的機種,而F-18「大黃蜂」開頭的F正是戰鬥機,也就是「FIGHT」單詞的縮寫,它是一種以奪取制空權為己任的空中優勢戰鬥機,是冷戰以來F系列戰鬥機加入了美國幾乎所有的戰爭,憑藉良好的性能和出色的戰績,F系列戰鬥機成為了各類戰機當中的佼佼者,因此F戰機也格外受到美國大片兒和軍機迷們的青睞。
美國海軍的戰鬥機群中最受軍機迷喜愛的機種莫過於暱稱為「雄貓」的美國F-14戰鬥機,這款戰鬥機之所以受到軍事迷的喜愛,除了「雄貓」機身超出絕美的造型之外,強大的戰鬥力是其成功更主要的原因,例如「不死鳥」飛彈便是F-14戰機所掛載的代表性武器,它的存在讓「決勝於千裡之外」這句戰略名言得以徹底實現。
1986年,美國派拉蒙公司出品電影《壯志凌雲》,是一部以航空母艦與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為背景的勵志動作電影,該片上映後締造了1億7600萬美元的美國國內票房與3億5300萬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績,被譽為是自《火狐狸》之後最成功的一部空戰電影,這部影片講述了美國海軍飛行員麥德林以自己老飛行員父親為偶像,幾經沉淪,終於奮起駕駛銀鷹縱橫藍天,最終成為一名飛行精英的故事。
由於電影的大受歡迎,連帶掀起包括雷朋太陽眼鏡、G-1飛行夾克之類周邊商品的熱賣,除此之外,也激勵了大批美國青年投考海軍航空隊與空軍飛行員學校,為了獲得震撼性的空戰場景,電影攝製組乘坐一架利爾噴氣機,跟隨海軍機群拍攝。該機安裝了6臺攝影機,以拍攝不同角度的畫面,當時F-14每小時的飛行成本高昂,僅航空油料一項就達7000美元,但在軍方的大力支持下一切都不成問題,此外在拍攝《壯志凌雲》的過程中,除了巨額的耗費外,還損失一架F-14與一名飛行員。
1985年9月16日,《壯志凌雲》劇組的特技飛行員阿特·斯科爾在拍攝F-14戰機翱翔藍天的鏡頭時,進入尾旋沒有能夠調整回正常狀況,最終機毀人亡,最終劇本改寫安排此人死於著艦事故,但在美國海軍的堅持下改成了訓練事故,在電影《壯志凌雲》當中,F-14戰機呈現出了眾多精彩絕倫的空戰鏡頭,讓所有影迷們大飽眼福,如果說在虛構的電影中,F-14戰機的實力還會遭受質疑的話,那麼僅僅在4年後爆發的海灣戰爭中,F系列就以實戰亮相,驗明了正身。
1990年8月2號,在指責鄰國科威特為了惡意競爭而蓄意推低油價之後,伊拉克對外宣布「科威特是他的第19個省」,然後揮軍進攻,並且宣布吞併科威特,海灣危機就此爆發,隨後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迅速向海灣地區調集重兵,在多方斡旋無效的情況下,於1991年的1月17號向伊拉克發動了代號為「沙漠風暴」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空襲時間長達42天,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戰略性空戰,這次戰役的首要目標便是快速取得制空權,而F-15「飛鷹」是達成這一目標最稱職的機種,1974年F-15正式啟用。它是直接針對蘇聯的米格-25而設計的,米格-25是一種高空高速,並且性能超過美軍F-4的戰鬥機型。
1960年,美蘇戰爭的威脅迫在眉睫,美國空軍徵召廠商想要設計出一種擁有絕對制空權的超級戰鬥機種,麥克·道格拉斯公司接下訂單生產出一種雙引擎單座並配備了最先進電子系統的新機種F-15,它的機體龐大,造價昂貴,以當前市價來估算,每架價值3000萬美元。
1991年1月17日凌晨,668架飛機在伊拉克和科威特集結待命,隨即開始第一次空中襲擊,海灣戰爭前期,美軍41次空戰的勝利就有36次是由F-15「鷹」式戰鬥機共同創造,這些戰機有120架來自美國,82架來自法國,伊拉克空軍擁有750架戰鬥機和200架支援機種,雖然有與伊朗多年的空戰經驗,但在短短數日內被擊敗,有些飛機就算沒有參加空戰,也在地面遭到了F-111和其他戰鬥轟炸機的炸毀,戰爭進行到第九天時,伊拉克的跑道已經全部毀壞,伊拉克空軍只有逃之夭夭,以求生存,戰鬥機和轟炸機開始往曾經的敵國伊朗方向逃逸,有些遭到F-15的擊落,有些則油料耗盡,只有大約150架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