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四大謊言,每年都有人上當受騙,而且很多學生也想去試試。
大學與高中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大學的自由時間很多,也就是說自己上大學後,老師不再像高中那樣,天天管著你,不能幹這,不能幹那。對於很多準大一的考生來說,最好提前了解大學如何來安排,如何讓自己的大學時光更加有意義。大家可以去諮詢熟悉的學姐和學長,從他們口中可以得到有用的東西。以下四種謊言,是大學生經常犯的事情,明知沒有任何好處,可還是很多學子上當受騙,而且很多學子也想去試試。
一、各類考試60分萬歲
在大學裡i,我們需要參加各種考試,比如專業課和公共課考試等。考試要求往往採取筆試的形式,當然考試的分數劃定為60分為及格,也就是說這門考試只要考到60分,就意味著本門課程合格。如果沒有達到60分,意味著不合格,需要參加補考。因此很多考生心中就產生一個概念:「60萬歲,多一分就多餘。」
筆者認為,心中存在60分為萬歲的考生做法並不好,因為我們去上大學,不是為了得到及格分而來的,我們最重要的目的是學好本領,如果這門課程僅僅是達到合格標準的話,其實是一種不負責的態度,比及格高的高還有優秀,所以我認為不能光盯著60分合格的標準,應該去向優秀要成績,更好地學好學精學通各門課程。
二、公共課可以不去上課
大一的時候,在課程設置上往往會把一些公共課安排在這一階段。比如馬克思主義哲學、近代史綱要、中國特色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法律基礎與道德修養等等,這些課程是大學入學階段的公共課,這些科目的考察方式主要是期末的考試來進行,很多同學認為只要在考前突擊複習就能輕鬆過關,因此很多同學不去上這些公共課。而且任課 老師在點名的時候,讓其他同學代替自己籤到。其實有這種想法的同學,是嚴重違紀的。
筆者認為大學裡的公共課非常重要,不僅讓自己的思想升華,還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道理。比如哲學教會我們如何全面看待問題,近代史綱要讓我們懂得近代中國的恥辱史以及在黨的領導下取得重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讓我們明白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讓我們懂得尊法、守法、用法。所以,雖然屬於公共課,但是意義重大,對我們以後的工作和做人起著重要作用。
三、上大學就一定要談戀愛
大學的生活,是自由的。因為有很多空餘時間,學生可以自行安排。進入大學的學子,一般都是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了,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有了很大改變。高中與大學在戀愛方面不同,高中是不允許談戀愛的,因為拍影響學習,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學生的身心和年齡不成熟,很容易走向錯誤的道路。大學裡,雖然沒有命令禁止談戀愛,但很多同學進入大學後,覺得時間很充足,應該好好談一場戀愛。筆者不贊同這一做法。
筆者認為,大學男女同學之間可以建立一種純潔的友誼,因為這樣可以讓彼此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刻。如果想確立為戀愛的關係,不是不可。有很多戀人,並沒有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頻繁著大手大腳地消費、出去遊玩等。當然,有很多在畢業季的時候,因為各種原因選擇了分手,不僅荒廢了學業,甚至有些極端的人做出錯誤的行為。
四、上大學就是來拉人脈關係的
在很多同學眼裡,大學就是一個建立各種人脈關係的場所。因為在他們看來,上課時間自由,可以拉攏一群家庭背景好或者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在一起,將來會對自己的發展有利。難道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要知道大學的學子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畢業後你會選擇會你的好朋友那裡發展?據筆者回憶,我們宿舍一共6人,山東2人、河南1人、廣西1人、山西1人、新疆1人。最後畢業的時候,基本都各奔東西,很難在一個地方發展,就連山東那兩個同學,回到山東後,還是在不同的城市裡。
筆者認為,上大學根本目的是學好專業本領,提高自身能力。如果單純地通過拉攏關係來給自己增加砝碼,並不是好事。因為未來自己的道路還是靠自己走。要想在社會上立足,朋友或同學的幫助有一定的作用,但關鍵是靠自己,這一點要時刻牢記。
進入大學後,你遇到過這些事情嗎?你聽過這些謊言嗎?你做過類似的行為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指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自己的大學生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