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已逐漸進入復工期的影院而言,「暫停鍵」又突然被按下。
3月27日晚間,國家電影局通知:所有影院暫不復業,已復業的立即暫停營業,具體復業時間等國家電影局通知。
記者第一時間從多位影院經理處了解到,消息屬實。
3月27日晚間,記者在售票平臺查詢到,部分之前已開放購票的影城雖仍保留「正在上映」的影訊,然而3月28日之後的電影票已無法購買。
截圖來源:淘票票
線上購票渠道關閉
可在規定時間內退票
3月26日,上海市舉行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透露,上海影院將從3月28日起對外營業,全市共有首批205家影院將在當天復市。
在此之前,國內部分地區影院已開始復工,然而票房可以用「慘澹」形容。貓眼專業版顯示,3月20日全國河南、福建、四川等地共486家影院復工,復工率為4.28%,而當日票房僅為1.38萬元。
近日,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已確定了第一批覆映影片,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何以為家》《少年的你》《綠皮書》等近20部。
3月27日下午,記者在淘票票、貓眼等平臺上查詢北京地區的影片信息,均顯示沒有正在上映的影片。而上海已有多家影城正在銷售或預售電影票,包括《誤殺》《流浪地球》《湄公河行動》等熱片。以《流浪地球》為例,消費者可選擇在太平洋影城、萬達影城、嘉定寶龍橫店電影城等觀看,且大部分影院的日均排片場次均不到5場,低於平常的熱片平均場次數。
記者查詢發現,截至3月27日晚21時,上海多家影院仍保留正在上映的影訊,3月28日、29日的電影票仍可購買;22時左右開始,貓眼App已不能購買3月28日之後的電影票,雖然影片及場次訊息仍保留,但購票時顯示「座位預訂失敗」或「該場次已售完」。23時左右,貓眼App上的購票頁面已不顯示影院信息。
截至3月27日21時,多家影院仍在線上售票 截圖來源:貓眼APP
同時,電影院提供退改籤服務,但標準因各影院而異:部分影院規定未取票據開場時間60分鐘前可免費退款或改籤,據開場60分鐘以內不允許退改籤;而部分影院稱開場前均可免費退改籤,開場後則不允許。
記者嘗試在淘票票平臺購買多家上海影院的電影票,均顯示「系統忙,稍後再試」。隨後,購票界面已無座位信息,顯示為「該影院已經暫停營業,後續將繼續提供服務」。
此外,上述兩平臺在廣州及深圳的在映影片及可選影院均較少,且截至發稿前均已無法購買3月28日之後的電影票。
據公開信息,上海市自3月3日起已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市政府決定自3月24日零時起,將上海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廣東省自2月24日9時起,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而北京、天津、湖北及河北仍維持一級應急響應級別。
此前,新疆、四川、江蘇等地部分影城已經陸續復工。
26日下午,南京有影院復業放映了第一場電影,一位85後姑娘「包場」。
而上海部分影城原計劃28日正式復業,還推出購票補貼等優惠。
廣州方面,受疫情影響,所有影院從1月24日起暫停營業至今,未有影城復業。另據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廣州全省影院暫不復業。
「賣出去的30張電影票,緊急退」
對於全國電影院暫停復工的消息,記者第一時間致電北京、上海、雲南等多位影院經理、院線負責人,他們均告訴記者:「晚上剛收到的通知,電影院都先暫停復工,目前沒有具體說明原因。」
「叫停影院應該還是考慮到當前疫情復發的潛在風險,疫情防控的大好局面不能行百裡半九十。」大地院線兼艾沃次世代董事方斌這樣告訴記者。據了解,關於影院暫停復工的通知,目前是口頭通知,「院線通知影管公司。」
近日,伴隨著影院進入復工期,在停業近60天後,自3月16日開始,就有影城陸續宣布復工營業,截至3月22日,全國已經有523家影院復工。
「我們已經在組織退票了,本來明天的影片票都賣了,30多張票。」一位全國連鎖影城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了解,這家影城此前為復工已經準備了兩周,「目前只能等後續通知。」
另據紅星新聞從成都各大影院獲悉,他們也已經接到了相關通知,本打算本周末恢復營業的影院正在安排退票,一位院線經理表示,「我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已經在安排退票了。」
但也有影管公司負責人透露:「其實一開始就沒有寄希望於復工,畢竟作為密集型場所,成本大,風險大。」
電影院「報復性消費」還會來嗎?
在社交平臺上,影院「暫不復工」通知引起了網友的討論。部分網友表示,目前防疫工作仍在進行當中,電影院屬於聚集場所,雖然採取交叉、隔排售票制,但仍有風險,不急在一時;也有觀點認為,去電影院消費有助於市場經濟復甦,部分地區影院復工風險較小。
小博同學001:有些人真是太自私了,那些說不應該復業的,你有沒有想過電影院和員工的感受,讓你的單位不復工,讓你在家裡呆著沒有工資,也應該嗎?
生有所思:沒有新影片敢上映,開了也沒有用。
趙老寬呀:再等等吧,不能功虧一簣,不去電影院又不是活不了。
FavourableYou:都等了那麼長時間了,還差這一會???確保安全了再去。
北京消費者徐芸向記者表示,此前宣布將重映的影片均為舊片,且許多影片在愛奇藝、優酷、嗶哩嗶哩等視頻平臺均有資源,對她而言很難激起重回影院的熱情。「花幾十塊錢買個視頻平臺會員,就可以看多部影片,我在疫情期間早就看了好幾部,不用到電影院『二刷』。什麼時候今年春節檔的那幾部電影上映了,我沒準會搶著去看。」
雖然線下觀影仍待時日,但影院及購票平臺卻已蠢蠢欲動,用各種方式「怒刷存在感」。
目前,部分在線購票平臺已推出名為「低價囤票,疫後觀影」的服務,向用戶銷售部分影城的低折扣代金券,並以「超長有效期」作為賣點。如北京中影星美國際影城推出售價2.9元的價值15元代金券;北京耀萊成龍影城推出99元觀影套餐,內含電影兌換券、套餐兌換券等。截至發稿前,上述商品仍可購買,有效期均為今年5月至9月。
截圖來源:支付寶
與此同時,一些影院開始在線上銷售電影周邊產品。據了解,萬達影城、博納國際影城、金逸影城、大地影院等已紛紛通過線上渠道開設賣品店,清理存貨。
阿里影業旗下燈塔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復甦策略報告》顯示,8成觀眾對影院觀影意願強烈,近半數用戶表示疫情結束後觀影頻率會有提升。然而,電影市場復甦將是逐步的過程,而非爆發性增長。
業內有分析稱,目前來看影院一季度的票房基本全部損失,疫情恢復後,「報復性消費」即便出現,也必須等到足夠安全的時候。
為生存,影投公司「轉行」賣口罩
面對生存壓力,很多影院、影投公司紛紛開展了「副業」。記者注意到,繼春節期間,影院轉戰「線上電商」賣爆米花、可樂後,也有影院做起了賣口罩的生意。
「主要是考慮到目前疫情發展下、國際和國內未來對口罩的需求,同時影城是目前疫情傷害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越幕影城投資人陳霖告訴記者。據了解,這家院線公司目前在運營的影城有11家,主要布局在江西、雲南、海南等地,2019年年度票房6000多萬,總收入近8000萬。
「口罩廠目前盈利不錯,我們也是剛剛進入。」陳霖表示,「影投是我們主業,不可能放棄,相信文化行業的未來,還有自己的初心,不過經過這次疫情,我們長遠打算是既要做好文化產業,同時要發展醫療器械行業,不讓雞蛋放進一個籃子。」
超500家影院復工周末票房僅7萬元
上映片單難「改命」
在3月27日晚間的突發消息之前,電影院已經有條不紊復工10天。
根據貓眼專業版此前的信息,截至3月22日,全國共523家影院復工,較3月21日增加15家,全國復工率達4.61%。當天,全國票房達4.14萬元,較3月21日3.1萬元的票房環比增幅33%。
其中,在全國復工省份票房Top5當中,新疆32家影院貢獻3.48萬元票房,位列第一;四川、內蒙古日票房達2000元以上,位列第二、第三名。復映影片為《戰狼2》《流浪地球》《狼圖騰》《中國合伙人》《何以為家》5部。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首批覆工的影院中,新疆、內蒙古、青海等地的影院佔大多數,這些地方的影院的票房體量相比一線城市影院,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復映的影片大多觀眾在首次上映時就已在影院看過,此次疫情後復映,對觀眾的吸引力不大。
所以,即使大多數觀眾都對電影院的復工喜聞樂見,但上周末,全國只拿到7萬多元的票房。
到了3月24日,影院復工數開始下降,當天全國復工影院495家,日票房2.7萬元,此後,影院日復工數據再未更新披露。
當然,多家公司已經準備好了復映片單。3月18日,一份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行通知》曝光,中影將發運第一批影片節目硬碟,硬碟中拷貝了五部影片,分別是:《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和《何以為家》;3月25日,光線影業發布了影院復映片單,包括《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和《超時空同居》;3月27日,博納影業也發布影院復映片單,其中有《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
但最被影迷期待的是,3月19日華納兄弟官微宣布的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將在中國重映,但據記者了解,電影目前並沒有正式定檔。此外,有消息顯示,《指環王》《中國合伙人》等經典影片都將有重映的希望。
根據燈塔《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復甦策略報告》,市場復甦初期,首批走進影院的用戶以20-29歲高頻觀影男性為主,83%的電影購票用戶表示疫情後「最想去電影院看電影」,五月底電影用戶可回歸近8成,五月底六月初是用戶心理恢復分界點。
在此之前,全國影院的復工也帶動了影視資本市場的回暖。記者注意到,3月20日,幸福藍海漲停,金逸影視、橫店影視、萬達電影跟漲,多個院線股上漲明顯。但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3月27日,已經發布年報、業績預告或業績快報的18家影視公司,2019年大多數為虧損,僅有5家實現盈利。並且,華誼兄弟、唐德影視、長城影視等5家公司2018年~2019年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如果2020年仍無法扭虧為盈,退市將箭在弦上。
來源:廣州日報、臨高人網 編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為您第一時間提供臨高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