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可轉債交投活躍,新券能否續演「春季攻勢」?
春節後,在A股持續火爆的反彈行情下,可轉債市場也水漲船高。
可轉債是較為小眾的上市公司融資渠道之一。再融資新規落地後,業內有觀點認為,上市公司或更傾向把定增作為優先融資途徑之一。
實際上,整個2月可轉債市場並未遇冷,而且表現搶眼,無論是轉債發行的數量,還是市場成交額都環比1月增長顯著。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3月的可轉債市場或持續分化,季報陸續披露,新券的業績支撐性需格外關注。「
可轉債市場持續火熱
再融資新規並未帶走可轉債市場的高漲情緒。Wind資訊數據顯示,自2月底開始,可轉債市場已經進行了10隻可轉債網上打新,發行規模達90.63億元。
截至2月28日,中證轉債指數收報357.46點,2月單月累計上漲8.18%。轉債市場的成交量也同比大幅擴大,2月轉債市場成交金額2614億元,遠高於1月份的983.97億元,增幅超過160%。
另外,今年累計已有22隻可轉債完成打新或即將申購,合計募資281.6億元;去年同期為18隻,融資810.39億元。考慮到去年同期去年同期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的「巨無霸」可轉債發行,使得去年同期的融資規模更大。
某上海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再融資新規確實讓企業定增方案受益不少。但上市公司的融資應當是多渠道、多元化的。不同融資工具的不同特點,是豐富市場的重要變量,也會有市場相對應的供。從今年的可轉債市場來看,它並不會被取代。
新股閉著眼打新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自2019年下半年來,市場內屢屢有新股破發的現象。而可轉債的火爆,卻離不開打新上市首日的高收益率。
數據顯示,春節後共有9隻可轉債上市交易,累計募資165.09億元,上市首日均錄得上漲。其中,漲幅最大的璞泰轉債首日漲幅達35.04%;博威轉債於2月17日盤中大漲30%,二次觸發臨時停牌。此外,銀河轉債、東財轉2等交易首日均上漲逾10%。對於中籤的投資者而言,只要中籤基本都能獲利。
後期行情如何演繹
2月的轉債市場呈現出了和A股類似的情況,呈現分化態勢,在A股受資金熱捧的5G等科技領域的轉債也表現的尤為活躍,且科技類轉債2月內漲幅和回撤均較大。
此外,受疫情催化,醫療防護器械類轉債大幅上漲,英科轉債2月實現翻倍,尚榮轉月度累計漲幅超過60%,振德轉債、聖達轉債累計漲幅超過20%。通信行業轉債平均價格最高,月底漲幅居於第二位。
另外,從2月份轉債的打新中籤率來看,可轉債的中籤率有持續走低的趨勢。數據顯示,3月5日才申購的天目轉債網上中籤率僅有0.0009%,是今年以來的新低。而年初博威轉債、東財轉2中籤率分別為0.0215%、0.131%。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由於單只產品發行規模不高,疊加轉債一級市場申購火熱,2月份發行的轉債網上中籤率均較低,已公告的6隻轉債網上中籤率平均值為0.0094%。
從目前3月新轉債批覆量來看,下個月新券的發行或將加速。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34家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可轉債拿到證監會批覆,合計發行規模為977.17億元。對於投資者而言,後期新券的走勢是關注的焦點。
前述基金人士表示,「A股持續反彈的行情下,轉債市場的估值也隨之上升。轉債市場表現活躍,或是因市場對資金流動性的需求。我認為,3月的轉債市場或於A股一般,呈現震蕩的結構式行情。」
「雖然可轉債打新首日收益不低,但不代表可以閉著眼選擇標的而忽略了公司的基本面。」上述人士補充表示,「眼下轉債市場估值處在較高位置,在選擇時仍應更注重轉債發行公司的業績支撐性、所處行業,如今年以來較受資金熱捧的5G、晶片、工業網際網路等概念股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