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子15年,申軍良終於如願以償。
3月18日,申軍良帶著兒子從廣州啟程,當晚抵達濟南。這是他們父子重逢後的第12天,濟南已初顯春色。
時間回到3月7日,申軍良終於在廣州增城見到了苦苦尋找15年的兒子申聰,這場艱難的尋子故事終於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
3月19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到了申軍良,面對新的未來,他許下三個心願:一是希望能儘快給申聰在濟南找一個學校;二是希望找份工作還原正常家庭應有的樣子;三是希望人販子能得到應有的制裁。
「還是沒控制住」
3月19日,申軍良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視頻通話,雖然他戴著口罩,但氣色明顯好了許多。
回憶起第一眼見到兒子的場景,申軍良的眼睛開始微微泛紅。3月7日上午11點,廣州公安將申軍良夫婦接到了增城刑警大隊。在路上,時間煎熬又漫長,等車停下了,申軍良的雙腿開始打軟,整個人仿佛黏在了車座上。一旁的妻子哭了起來。申軍良是個不容易哭的人,也從不當著外人哭。這麼多年的尋子艱辛,他都沒有哭。但自從一腳邁下車,眼淚就止不住往外冒。
「你們這情緒不行,會嚇著孩子的!」民警一遍遍提醒,夫妻倆只能咬著牙使勁點頭。
接下來的8個小時裡,申軍良夫妻壓抑著自己的情緒,一直到晚上7點,夫妻倆被安排到一間屋子裡,等待兒子出現。
申軍良眼眶微紅,那個瞬間是他永遠無法遺忘的:在民警們肩膀的縫隙間,少年的半邊臉露出來。
申軍良一眼就認出了申聰,「他保留著我倆的特徵,特別明顯,一看就是一家人。」
高興、心疼、糾結、悲傷……所有情緒交織在一起,在同一時間點爆發。申軍良妻子號啕大哭,對著申聰嗚咽:「你這些年在哪裡啊,你知不知道你爸爸一直在找你啊……」
聽到這些,申軍良再也控制不住,他知道這些年因為自己找孩子很少顧家,妻子也有委屈。「還是沒控制住,真的控制不了……」看著兒子已經長成了小大人,申軍良笑著哭出了聲。
少年的選擇
對於一個15歲的少年,申軍良知道,當一切真相大白後,兒子的決定不可避免伴隨著疼痛:他要離開熟悉的成長環境、熟悉的人,跟著彼時還陌生的父母,面對未來的一切。
申軍良說,他將家裡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申聰:因為這15年一直在尋找他,申軍良大多數時間都沒有工作,所有的開支全靠借,現在家裡幾乎一無所有。租的是一套毛坯房,家裡沒有電視、沒有沙發,甚至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對了,還有50多萬元的外債。
「家裡的情況我跟他說得很清楚。」申軍良說,「他還是選擇跟我們一起回來生活,孩子選擇了我們。」
作為父親,當孩子做出這樣的選擇,申軍良既愧疚又感動。愧疚的是自己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物質生活環境,感動的是15年未謀面,也依舊無法扯斷血親的紐帶,孩子不嫌棄父母,決心回家。申軍良說著,哽咽起來。
其實,申聰早就在新聞上看到過申軍良尋找兒子的事。他告訴申軍良:「我真的沒想到會是自己。」直到在來廣州之前,他也對自己的身世毫不知情。
離開廣州前,申聰不斷對周邊的民警說著「謝謝」和「再見」,眼裡也一直有淚。申軍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他能感受到孩子的不舍,卻不忍割捨骨肉團聚。
「我告訴他,這是你的命運,要堅強。」申軍良說。
將「感恩」起到名字裡
好在,申聰似乎有著超越年齡的懂事,他陽光、熱情,懂得感恩。回歸到原生家庭後就很自然地融入。連民警都說,打拐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被拐的孩子中有狀態這麼好的。
申軍良回憶起一個細節。因為連夜奔波,在從廣州返回濟南的路上,他有些犯困。為了保證安全,他將車停在了服務區,囑咐好家人便倚在車上睡著了。夜裡,氣溫很低,申軍良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卻發現自己身上多了一件外套。再看申聰,他在一邊,不斷搓著手禦寒,只穿了一件單衣。
「他真是太懂事了。」申軍良說,和申軍良父母見面的時候,申聰聽不懂爺爺奶奶的河南話,卻也一直耐著性子聽,「奶奶每一個動作、口型,他都很仔細地看。有時候奶奶說得慢一點,他會開心地說聽懂了。」
在家裡,申聰時不時跟在父母身後,一聊就沒了時間的概念。在申軍良看來,孩子似乎更好奇這些年自己家人的經歷,他在用力填補著與家人失去的共處時光。
在申聰的努力下,曾因為被搶走兒子而備受打擊的申軍良妻子也變得振作起來。「她每天都給孩子做好吃的,研究新的菜譜。」申軍良說,妻子根據孩子的口味學會了不少新菜式。
申聰也是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知道這些年幫助父親尋找他的人有很多,在取新名的時候,他特意要求父母將「感恩」起到名字裡。
這幾天,是申軍良迄今為止最幸福的時光,伴隨著濟南春日的陽光和溫暖,申軍良的心裡開了花。
開啟新人生
一邊是家人團聚的幸福,另一邊則是共赴未來的擔憂。
申軍良對濟南有著特殊的感情。他已在這裡生活了12年。這12年,對申軍良和家人而言,是支離破碎的,他充滿了因為負債尋子而對家庭的虧欠。現在時過境遷,他要在這個地方重新開啟一段新的人生。
尋子前,申軍良是意氣風發的公司管理者。尋子後,申軍良在顛沛流離的路上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漢」。現在,孩子找到了,回來了,也是時候讓一切重回正軌。
目前,申聰落戶的問題已經解決。眼下,亟待解決的是他的入學問題。申軍良說,申聰的學習成績並不好,他想幫孩子在濟南找個學校,從初二開始上,補上學業的漏洞。他希望孩子有書讀,有學上,長大後有出息。
「現在他對學習信心十足,他跟我說,要改變學習的狀態,要奮鬥,不能讓幫助過我們的人失望。」申軍良說。
對於申軍良自己,他也準備重新步入職場。在濟南,他需要養活三個兒子,「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工作,只要有我能做的就行。」申軍良說,他不知道自己的簡歷是否應該寫上「尋子15年」,但他知道自己有韌勁、有責任心,這是他的優勢。
申軍良說,孩子的未來絕不是現在住的毛坯房,他要給他們更好更踏實的生活。
對於人販子,申軍良一直堅持同一個態度:希望人販子能得到應有的制裁。目前,涉及拐賣申聰的案件還在偵辦中,申軍良也一直在等待廣東高院二審開庭。
15年前,一位父親滿目滄桑,在車流中、牆壁上,探尋兒子的蛛絲馬跡;15年後,這段故事終於有了一個溫暖的結局。
3月的濟南,溫暖如初,歲月靜好,這個家庭,會開啟新的篇章。
申聰在濟入學將有綠色通道
19日下午,共青團山東省委關注到齊魯壹點對申軍良回到濟南的報導,主動對接濟南市教育局,積極協調市、區兩級教育局共同關注申聰入學問題。天橋區教體局了解到申聰的情況後,也第一時間作出了回復,表示將積極開闢綠色通道,綜合考慮安排其接受義務教育。
共青團山東省委還積極協調省青聯委員為申聰疫情期間線上學習提供捐贈手機、免費流量。在其入學後,天橋區教體局還將對其進行課下輔導、心理撫慰等,幫助申聰同學儘快適應。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