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脫髮、殺精?持續100年的味精迫害妄想症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在河南項城,有兩個城市名片,一個是袁世凱,一個是蓮花味精。

11月5日,蓮花味精廠宣布進入破產清算時間。

巔峰時期,蓮花味精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中國人吃的味精有四成來自蓮花味精廠。

項城三分之一的人都在蓮花味精廠工作。

如今,味精「臭名」昭著,項城「每一條街上都可以找到一個下崗的蓮花員工」,其實控人被懸賞30萬,曾經的「味精大王」結局只有兩個:要麼破產,要麼易主。

從巔峰到沒落,這朵「蓮花」凋零的背後,除了內部經營不善,更重要的是中國人的「味精迫害妄想症」:味精緻癌、化學合成、上火、脫髮、殺精……總之,味精就是不好。

我見過的人裡面,90%對味精的認識全是錯的。一個危險程度堪比糖鹽的家常調料,成了他們眼裡的三聚氰胺。

信不信?看完這篇文章,你將戰勝朋友圈裡一半的好友。

1

來自東方的「味之素」

1908年的一個普通的中午,日本帝國大學的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

他剛剛做完一個複雜的實驗,心情格外舒暢。妻子端來一碗海帶黃瓜湯,他不像平時那般狼吞虎咽,而是慢慢呷一口,覺得今天的湯,格外「鮮」。

再喝幾口,確實鮮。

海帶和黃瓜都是餐桌上常見的食物,怎麼會這麼鮮,也許是海帶?

職業敏感使得池田帶著海帶回到了實驗室,一研究,就是半年。

半年後,池田發表研究成果,在海帶中可以提取出一種名叫「穀氨酸鈉」的物質,放一點點在湯裡,就能使味道鮮美到不可思議。

隨後,一種叫做「味之素」的商品出現在東京淺草的商店裡,廣告語是「家有味之素,白水變雞汁」——這就是最早的味精,以「鮮」聞名。

當時,中國菜的「鮮」,主要來自魯菜。

作為八大菜系裡唯一的北方派代表,魯菜以魚,蝦,豬骨湯等吊出來的鮮鹹味口兒名震八方。

19世紀初,味精傳入中國的時候,曾一度是奢侈品。

雖然在1923年中國有了自己的味精,但價格奇高——不到一斤的味精,售價7元,要知道,當時一般家庭一個月也不過幾十元的生活費。

那個時候,中國人的餐桌,常常是單調的白粥就鹹菜,吃口饃,就算好日子。

即使逢年過節,也無非下館子涮口羊肉,或者買斤豬肉燒個魚,就是大餐。

1957年,北京東來順

在憑票過活的年代,味精和家禽蛋類一樣,代表著體面和珍貴,只有在高級餐廳的飯菜裡,才能嘗到味精的「鮮」味。

1962年上海市的味精票

怎麼才能讓每個人都嘗嘗這口「鮮」呢?

1983年,蓮花味精在河南項城成立,「蓮花味精,味道無可替代」的廣告語通過電視屏幕傳遍大江南北,不到半年,味精的產量就擴大到了1000噸。

曾經屬於高級餐廳特供的「味精」,開始走進普通家庭的廚房,和糖、鹽、醬油一起,成了調味必備,甚至各類小吃零食也靠味精提鮮。

蓮花味精,也迎來了它有名有錢的「好日子」。

當年,項城有一個怪現象:「每次蓮花味精一發工資,項城的物價就會漲,因為工人們領了工資就要買東西,拉動了好多其他產業。」

在90年代初期,普通員工每月能拿二三百的工資,還另有年終獎金,有員工的半年度獎金甚至高達4000元,要知道當時大熱的「幸運」牌方便麵,才5分錢一包。

當時,1/3的項城人都在蓮花味精工作,他們拿著高於一般水平的工資,領著各種廠裡發放的生活用品,提前感受到了鐵飯碗的力量。

1996年蓮花味精社招時,要交一萬五保證金才能去上班——這事擱到現在,怕是要被舉報的,然而當年,人人都想進蓮花工作,在相親市場,蓮花的員工屬於鄙視鏈頂端,還有許多項城人早早結婚,為的是拿到「佔地工」的指標和分紅。

所謂「佔地工」,就和「煤礦分紅」類似,工廠佔了自家地,要為家裡人提供工作機會,年底還有分紅,分紅按人頭算,結婚能加一個人。

蓮花味精帶動一系列建設,除了迎賓館,項城唯一的公園也叫蓮花公園

1998年,相約98唱遍中國,蓮花味精帶著「世界第一」的成績,成功登陸A股上市,讓項城也跟著狂歡了一把。

在這座小城裡,很多人不知道股票、期權是什麼,但他們基本都拿到了原始股,按照上市時每股7.01元算,價值7010元,這筆錢,一年後變成了11000多元。

蓮花盛放,遠銷到世界各地,光中國12億人口,就有4億消費者。

不僅在餐桌上,方便麵裡的調料包,辣條,幾毛錢的小零食裡,都能看到味精的身影。

一粒小小的晶體,就能滿足我們童年永遠旺盛的食慾和挑剔的口味,真是幸福的好時光。

2

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害怕味精的?

1968年,美籍華裔醫生郭浩民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在中餐館吃完飯之後,突然出現了四肢發麻、心悸、渾身無力、頭疼等症狀,他猜測,這是由於中餐裡添加了味精所致。

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猜測」,但被媒體創造出一個莫須有的新名詞——「中國餐館症候群(Chinese Restaurant Syndrome)」

這是最早記錄在案的「味精有害論」,在當時,因為大家都吃不上味精,所以並沒有濺起多大水花。

2008年9月,甘肅岷縣14名嬰兒同時患有腎結石病症,經過調查,所有的矛頭指向了三鹿奶粉,三鹿為了提高奶粉的蛋白質含量摻了三聚氰胺,如果長期攝入會導致腎結石,甚至誘發膀胱癌。

事件一出,人心惶惶。

人們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那些吃到嘴裡的東西,真的安全嗎?

從那時開始,隔幾天就會有食品安全相關的新聞出來。

勾兌奶茶,地溝油,火鍋飄香劑,辣椒精…曾經香噴噴吃過喝過的東西,居然都是食品添加劑搞出來的把戲。

小心街頭吃的滿身火鍋香的小店

仿佛一夜之間,人們談「香料」色變,連食品添加劑也被「妖魔」化。

當時餐飲界有句俏皮話,「情誼千斤不敵胸脯四兩,八小時大骨湯不如一勺味精」,本來是說味精的提鮮能力的,如今卻成了它的原罪——味精簡直比香精還能耐,肯定有問題。

2009年,北京衛視推出一檔健康節目,名曰《養生堂》,節目請來很多專家,講食療,講養生,吸引了大部分中老年群體,同時段收視率一度提高了8倍 。

專家都說過什麼呢?

有人說,最晚一歲就應該給孩子斷奶;

有人說,陰陽調和得長壽;

有人說,五色補五臟;

當然,還有「千古名方」

本來只是一檔電視節目,提供的信息往往不夠完整,但電視機前的媽媽們拿起小本本,記下專家說的話,出了問題,不是去醫院,而是先打電話問問專家。

我想專家被黑成「磚家」,大概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專家說,養生講究口味清淡,要少鹽少味精,經過一番轉達,加上調味界的不光明「前科」,味精突然成了「罪人」,關於味精的謠言也突然多了起來。

蓮花味精的日子已經不好過了。

從2010年開始,蓮花味精的淨利潤曲線呈現出規律性的波動——偶數年盈利、奇數年虧損,盈利一般在一兩千萬,虧損則動輒幾個億。

虧損是真實的虧損,盈利則來自政府補貼和資產重組。

今年10月18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在官方微博發布公告,向公眾有償徵集被執行人夏建統的行蹤和財產線索,「提供有效線索,30萬就是你的!

蓮花味精(現稱「蓮花健康」)也收到了河南省周口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決定書,面臨再次易主或破產兩種結局。

如今的蓮花味精

3

味精,到底該怎麼吃?

關於味精的謠言,從來就沒有斷過。

媽媽說它是人工製品,不天然,吃了會變傻。

味精的主要成分,一直是19世紀初剛剛發明時的樣子——穀氨酸鈉,很多天然食物裡都有。

穀氨酸鈉進入胃裡,受胃酸作用生成穀氨酸,穀氨酸會參與腦內蛋白質和糖代謝——穀氨酸可以改善智力發育,母乳裡也有,吃一點,不會變成鐵憨憨的。

媽媽說它加熱會致癌。

當穀氨酸鈉加熱到 120 攝氏度,會產生焦穀氨酸鈉,焦穀氨酸鈉會失去鮮味——也就是說,如果溫度過高,味精的提鮮作用就沒了

當然,如果焦穀氨酸鈉過多積聚在體內可能會出現手震、興奮及失眠等反應——但沒有證據,證明它會致癌。

就算你什麼都不信,你也可以用一個最簡單的笨辦法:出鍋前再放味精。

媽媽說它會導致脫髮。

媽媽,謝謝你給我的禿找了個藉口。

甚至還有人說,味精殺精。

這樣下去,味精要成「百毒之王」了。

但截至目前,世界各權威機構的結論都認為味精是安全的。

正常做一次飯,幾粒味精,不用擔心「攝入過多」,有可能攝入過多的,是那些經常在外就餐的人群,為了追求口味和鮮味,飯店的鹽和味精擱得多,會讓你不知不覺攝入過量鈉元素。

我覺得,味精被黑得這麼慘,很可能是你媽媽想喊你回家吃飯。

味精「惡名昭著」,人們把目光投向了它的兄弟——雞精和蘑菇精。

1998年,蓮花味精上市的時候,曾經的鄰居太太樂雞精找到奧美,策劃了一個廣告片,並設計了一個全新的產品包裝——包裝上的雞生動可人,仿佛裡面,真的有一隻雞。

像這樣吃雞精,也扛不住啊

味精不夠「天然」,加上致癌風險的謠言傳來傳去,主婦們開始相信,雞精是從「雞」身上下來的,天然健康的好調味品。

和味精相比,其他的調味品都過得很好,太太樂雞精的銷量早已突破50億,海天醬油市值超2000億。

雖然,雞精的主要成分,還是穀氨酸鈉。

醬油裡,也有穀氨酸鈉。

不僅原料相同,它們的製作工藝也相似——以玉米、小麥、大豆等為原材料,通過發酵、提純,最終變成固體或液態的調味料,烹飪的時候加一點,提鮮提味。

一粒黃豆,從3000多公裡外的東北黑土地,輾轉到北緯23°附近的南粵醬園;

再經過300餘年傳統工藝的處理,歷經約200天太陽光近似直射的暴曬等處理;

最終釀造出色香味美、營養豐富的醬油,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喚醒億萬百姓的味蕾。

這是海天醬油的一個廣告。

如果把黃豆換成玉米,可能就是味精的廣告。

既然味精沒問題,那為什麼有人覺得自己吃了味精確實口乾舌燥?

——不要懷疑,你味精吃多了。

當然,任何不提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的評估報告,「對於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來說,每天攝入的味精不超過1.8克。」

而且確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做飯加了味精,就要少一點鹽,因為味精中也含有鈉元素,如果攝入過量,會出現口渴、血壓升高,甚至頭暈、頭痛的症狀。

需要注意的不是味精,也不是雞精、醬油和鹽,而是,你究竟吃了多少。

註:味精無毒,但哺乳期的婦女、嬰幼兒來說應該儘量少吃或不吃味精,老人、兒童、高血壓以及腎炎、水腫等疾病的病人也不宜多食。

尾聲

曾經,辣條也像味精一樣被家長們嫌棄:它似肉非肉,奇形怪狀,偏偏又讓孩子一吃了就沒胃口吃飯。

辣條也背上了很多黑鍋,有人說是小作坊裡拿腳丫子踩出來的,有人說是香精調出來的……

直到現在,衛龍的包裝袋背後,都印著他們廠房的照片,可見謠言影響之大。

圖:真實的辣條生產線

但是多年之後,我們才發現都誤解了辣條:它或許營養價值一般,但如果說是髒的、有毒,這個鍋也是不敢背。

辣條的原理,其實就是麵筋、豆製品,是廠房大機器嚴格潔淨地生產出來的,加入符合國家許可的調料。

我們還聽說過種種謠言:無骨雞爪都是老太太啃出來的,臭豆腐是在廁所裡漚出來的,肯德基的雞個個都是哪吒,長了四隻雞翅六個雞爪……

當年謠言最盛時,連肯德基的老總都跑出來親自打廣告,在新聞聯播後的黃金時段澄清真相。

今天的味精,就像當年被誤解的辣條和炸雞一樣。衛龍和肯德基挺過來了,他們還有很多時間,可以一步步澄清當年的謠言。

可惜味精沒能等到這一天。

我能理解大家對食品安全的關心,但我同樣不希望看到味精被妖魔化。

沒有味精,現代中式廚房會損失很多滋味:也許鮮味還是專屬於貴族的滋味,高高凌駕在平民的酸甜苦辣鹹五味之上。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我們能重新看待味精——這個被人類誤解了幾十年的好朋友。

相關焦點

  • 「味精」真的會導致致癌,脫髮嗎?很多都是謠傳,真相在這裡!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烹飪用到的調味品是不可或缺的東西,最初大家用的都是鹽,味精,十三香,醬油,醋等這些基本的調味品,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味精被傳出食用多了容易致癌,而且容易導致脫髮,這讓一直備受喜歡的味精直接被打入冷宮,很多家庭開始用雞精去取代味精!但是味精真的這麼「毒」嗎?
  • 味精真的有毒嗎?不敢吃味精、雞精的人都來看一下,央視曝光了
    導語:直至現在,相信不少人腦海中依舊會時不時地浮現出一個關於味精的新聞「味精大王墜落11年來不賺錢,虧了3億」這則新聞也曾轟動一時,主要講的是蓮花味精。在巔峰時期,蓮花味精可以說排在世界第一。家家戶戶所使用的味精蓮花牌的,但隨著時間推進。
  • 闢謠|味精緻癌不敢用?看完這3點,真的建議你使用味精
    也有人說,食用味精會致癌,建議大家做飯的時候改用雞精。這個說法有道理嗎?味精你都害怕,為啥就不怕雞精呢?那……味精真的會致癌嗎?1. 味精緻癌是真的嗎?不致癌!還能變「聰明」呢!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有人說:這東西高溫以後會產生「焦穀氨酸鈉」,「焦穀氨酸鈉」是會致癌的。經過查閱了文獻以後發現,其實「焦穀氨酸鈉」並不致癌,反而還可能會讓你變「聰明」呢。
  •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
    吃味精會掉頭髮,吃雞精好?被誤解很多年,吃錯危害大。在100多年前,日本人池田發明了味精,從此一些飯店廚師以及家庭主婦從菜品不好吃中解放出來,無論什麼菜烹飪的時候,加入味精一下子變得鮮美可口起來,慢慢地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在相當一段時間滿足了人們追求鮮美的口感。
  • 我們常吃的味精會致癌?其實我們一直都被騙了!
    闢謠|我們常吃的味精會致癌?其實我們一直都被騙了!如今生活壓力,加上環境汙染嚴重!每個人都在努力的賺錢,這時候很多不良的商家就會鑽一些洞子,在某些商品中添加色素、添加劑等物質!我們都知道這種物質對身體的傷害很大!
  • 五本主角有被迫害妄想症的小說,一旦有人散發惡意,提前滅人滿門
    主角擁有不死之身,無論身受何種程度的傷,睡一覺自動痊癒,卻患有被迫害妄想症(神經病),一旦有人散發惡意,馬上提前滅門。主角百裡青峰,是個常規意義上的神經病,被迫害妄想症LV.MAX,屬於那種,有人無意中瞅了他一眼,他會開始覺得這個人的眼神窮兇極惡殺氣外露,恐怕想要致自己於死地,然後進一步聯想到恐怕會挫骨揚灰滅自己滿門並擺成京觀,於此,開啟轉折,提前一步滅此人滿門。
  • 吃味精真的會致癌嗎?我來告訴你真相
    味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很常見的調味品,關於對它的爭議已經有不少了,它作為一種基本的調味料,是許多人的家中廚房必備,許多菜如果加一點點味精,味道確實會變得不一樣,可以為這個菜大大的加分,對於在菜裡面是否要放入味精,還是有眾多的非議。
  • 得中二病還好,被迫害妄想症就有點誇張
    被迫害妄想症在一些日漫中,為了塑造劇情,創作者們往往會將主角的身世背景設置得比較慘,例如《火影忍者》中的漩渦鳴人就是一個被人們排斥,時常感到孤獨的孤兒。而在動畫《鬼滅之刃》中灶門炭治郎由於惡鬼的作惡而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和弟妹,從而家破人亡才走上了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獵鬼人的道路。
  • 味精行業現狀與競爭格局,進入成熟期的味精行業如何轉型升級?「圖」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味精消費國,國內味精消費量佔全球的70%以上。而國內食品加工用味精佔比最大達52%,而餐飲消費和普通家庭消費則分別佔比27%和21%。近年來我國味精產量已經基本穩定在200萬噸左右,而家庭包裝用量持續減少,食品加工用量總體增加是味精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 美方限制中方留學人員是「受迫害妄想症」的又一次爆發
    美方的無端指責,不過是其「受迫害妄想症」的又一次爆發而已。我們注意到,美方出臺措施限制中國留學人員赴美籤證,這嚴重侵犯中國留學人員正當權益,嚴重幹擾中美科技文化交流,嚴重損害中美人文交流氛圍,完全是損人不利己的行徑。我們希望美國政府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的發展,深刻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我遇到的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他的眼裡滿世界都是敵人!
    因為,足以殺人的精神疾病不只抑鬱,還有一種叫作被迫害妄想症。產生被迫害妄想的人,往往內心充滿不切實際的期望。現實與期望值間的巨大距離,讓精神和心理倍受折磨。他的表現與被迫害妄想症大致相符,總以為別人看不起他,總覺得外人都針對他,總把身邊人都當成壞蛋。這件事,讓我印象深刻。如果外人不置身其中,很難理解這些心理疾患的表現,甚至把他們當作正常人來看待,其實他們已經病得不輕。
  • 澳大利亞敵視日本50年,深陷被迫害妄想症,亞洲誰最強就敵視誰
    澳大利亞是個奇怪的國家,地理位置上靠近亞洲,理應與亞洲諸國搞好關係,發展經濟,但偏偏對亞洲國家提防甚深,一直以來都奉行亞洲誰最強我就敵視誰的原則,與日本的五十年恩怨史,就鮮明地體現了這一原則。1903年,英日同盟籤訂了第二次條約後,日本政府派遣海軍第二艦隊的一支船隊友好訪問了澳大利亞。本來只不過是正常的國際訪問,但澳大利亞目睹日本器械精良的先進海軍後大受震撼。何者?澳洲當時還沒有海軍,如果日本全力來犯,將無以抵抗。澳大利亞對亞洲強國的受迫害妄想症,基本上就是這次日本訪問種下的。
  • 你吃味精麼?(上篇)風險、畏懼與食品安全
    為什麼有人厭惡味精? 經了解,人們拒絕味精主要有如下幾點緣由:味精不是自然食品而是化學製品,味精傷大腦,味精緻癌,外國人都不吃味精可見其不好等等。 以上緣由是否成立?先說結論:大多都不成立。
  • 鬥羅:楊無敵:突破九環我可以成神,唐三:迫害妄想症發作了?
    在第一次對戰中,楊無敵差點擊殺蛇矛鬥羅。蛇矛鬥羅之所以吃了大虧,還是因為對楊無敵的武魂破魂槍不了解。第二次對戰中,蛇矛鬥羅聰明了許多,不再那麼衝動。但第二次嘉陵關之戰中,楊無敵有寧榮榮的輔助,蛇矛鬥羅再一次吃了大虧。雖然楊無敵的傷勢也非常嚴重,但也不過斷了四根肋骨,內臟有所損傷;而蛇矛鬥羅的右胸卻開了一個窟窿,肺部被擊穿,倒地之後再也爬不起來。
  • 味精有害健康?雞精是雞肉做的?這些「鮮味」太冤了
    味精和雞精是市面上經常見到的提鮮調味料。不過,味精這些年似乎被妖魔化成了所謂對健康不利的「化學物質」。而雞精一度被傳是雞肉做的,風味鮮香,相對更受歡迎。 然而,專家表示,味精和雞精都是鮮味物質。味精不是「化學物質」,雞精的主要原料還是味精,並不是雞肉。
  • 妄想症能治療好嗎?
    病因 1、遺傳 一般在患有妄想症後,會遺傳直系親屬,病發率會比正常人高很多。 2、生物學因素 妄想症與大腦的某些區域異常是有關聯的,一般神經遞質的不平衡會干擾腦中信息傳播,進而會引發妄想症。 3、心理因素 這種疾病多發在性格孤僻的人群,並且長期壓力過大或長期酗酒也是會引發妄想症的。
  • 雞精和味精哪個營養更高呢?雞精和味精的化學成分分別是什麼呢?
    此外,味精不是營養品,僅作調味劑,不能當滋補品使用。從化學角度講,鮮味的產生與胺基酸、縮氨酸、甜菜鹼、核苷酸、醯胺、有機鹼等物質有關。鮮味劑的主要代表性物質有味精、雞精等。1、味精。味精又叫味素,主要成分為穀氨酸鈉(分子式C.H。
  • 炒菜時,味精不能亂加,用錯會「毀掉」一道菜,這3點一定要牢記
    中國人有多害怕味精?味精是1908年的時候,由一位日本人發現的,在做飯的時候加一點,可以讓飯菜更加的鮮美。裡面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很多人覺得這種名字太化學了。而且味精這種東西出現不過百年,工廠裡面都可以直接生產。肯定對人體有害,不夠天然,不能吃。還有什麼味精「致癌」,說是裡面的穀氨酸鈉,受高溫超過120度就會產生焦穀氨酸鈉,這種物質進入人體會「致癌」。
  • 80後90後佔脫髮人群7成,染髮會導致脫髮嗎?吳文育帶來6大健康染髮...
    同時,近年來,「脫髮」也成為青年人關注健康和美觀的重要領域。權威商業報告顯示,購買各種植髮、生發、護髮產品的消費者中,80後和90後人群佔比高達75%。染髮會導致脫髮嗎?染髮會致癌嗎?脫髮究竟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