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牛角文章一覽:
1)2019年銅牛角文章合集:關於青島各中學的一點心得——銅牛角2019年文章集
3)關於青島2中的文章:青島2中2019年高考成績淺析(1)概況;青島2中2019年高考成績淺析(2)出國留學;青島2中2018年高考成績淺析
4)關於青島9中和39中的文章:
在青島的學區版圖上,有一塊新興的區域——她就是市北區第七學區,目前被命名為:市北G片區。因為這個學區正好位於浮山北麓的市北區浮山新區街道辦事處,所以通常也被人們稱呼為浮山後學區。
提起浮山後學區,時至今日,還是有一部分思想守舊的人士會不屑地說:浮山後算什麼學區?
把時間再往前推進一點兒,如果你有幸在JZB上看到2018年的帖子,關於學區的爭論,那基本上是一面倒。在大部分人眼裡,市南中片、市南東一絕對的是公立學區NO.1,絕對不能質疑。如果你不服氣,會引來一群人的圍攻,大有」非要把你摁倒,一定要對舊有的格局心服口服,才會放過你「的架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JZB搜一下「住在樹上的男爵」、「啥都好1」等網友的主貼,體味一下當年爭論的熱烈氣氛。
作為普通家長,當我在2019年看到這些言論的時候,心裡也是相當忐忑的。出於對學區的敬畏,銅牛角開啟了自己的統計數據、研究學區之路。
青島市北G片的前世今生
現在我們稱之謂浮山新區的地方,在23年前,還是一片偏遠荒涼的不毛之地,散布著浮山後村、埠西村等一些村落及村裡的農田。
變化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1994年5月,青島市區行政區劃做了一次重大調整,撤臺東區、滄口區,將原嶗山區的一部分設立城陽區、李滄區,各區區域進行了大規模調整,形成七區五市。其中,當時的市北區、臺東區和四方區部分區域被合併為新市北區。「新市北」的形成,使擁有浮山後村、埠西村等多個自然村落的浮山後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絕不把棚戶區帶入21世紀」。當時,成立後的新市北區立即著手進行棚戶區改造。到了1996年,這一年,東西快速路的建設提上了議事日程,如何安置改造中涉及拆遷的居民?與此同時,老城區的改造進一步加快,外來人口增多的趨勢已經顯現,人口的自然增長都對住房有了新的要求,特別是要疏解舊城區過多的人口,將人口向城市的外沿遷移。當時的決策者將目光投向了浮山後。
1997年1月14日是一個具有紀念性的日子,這一天,新區第一鑽破土鑽探,揭開了浮山新區開發建設的序幕。根據規劃,新區規劃面積約12平方公裡,東起海爾路,西至福州路,南起銀川路,北至黑龍江路和株洲路。很快,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新區的面貌悄然發生了變化。從1998年6月至1999年,青島實施了一項規模浩大的24片剩餘棚戶區的改造工程,通過易地安置和就地安置,2.3萬戶普通百姓從低矮的小平房搬進了寬敞的樓房。
經過近20多年的發展,「浮山後」已從一個許多老青島人看不上的農村地腳,華麗變身為容納40萬居民的超級社區。
青島市北G片的中小學
在教育方面,1999年開始,富源路小學、福州路小學、同安路小學、樺川路小學、寧安路小學、青島市北第二實驗小學、青島六十五中學、青島市第二實驗初級中學、格蘭德學校等一批中小學相繼建成,完善了片區的教育配套。
明後兩年,浮山後一小區中學和浮山後三小區中學預計會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
儘管大多都是新學校,但由於起點相對較高,周圍的居民素質相對較高,各小學基本上都名列在青島民間各類小學排行榜之上。
提到初中,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自2010年高起點建校,2013年有第一屆畢業生以來,歷年中考均取得優異成績,穩居青島第一梯隊,2020年中考258達線112人,這一絕對數字位居青島市區公立初中第一。青島65中在2018年的中考中明顯大幅好轉,已經位列青島市區公立初中前列,不再是昔日吳下阿蒙。關於兩所學校的詳細情況,銅牛角會在後續的文章中進行詳細闡述。
青島市北G片的中小學的生源構成
通過了解浮山後的建設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市北G片的中小學生源主要有如下幾個部分構成:
1)浮山後村、埠西村等原來的原住民子女;
2)原本住在市區拆遷改造片區的居民子女;
3)恆苑、洪山坡、枕海山莊等小區的公務員子女;
4)通過購買商品房,遷移過來的各類人員的子女;
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在重視教育這件事上,可能各類人群對於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上有所差別。
青島市北G片的中小學在校生人數
隨著浮山後的建設開發,居民陸陸續續的搬遷入駐,各個中小學的相繼落成使用,市北G片的在校生人數,在短短的幾年間,持續迅速增加。關於青島市北G片的中小學在校生人數,在《青島學區的密碼(七):從中小學分班數字看青島學區版圖變化》這篇文章中,我曾經提到過一系列數字,今天我們再做一下修正。通過統計數據,我發現如下事實:
2014年,市北G片小學一年級招生30個班,浮山小學一年級招生4個班,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招生10個班,最終有174人(約4個班)參加市北G片的小升初電腦派位。這是包含埠東片的市北G片小學一年級招生人數首次超過市南中片(34個班)。
這一級學生在2020年小升初時,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招生大約833人;青島65中招生大約888人,合計:1721人。與此相對應,市南中片的青島26中電腦派位453人,足球後備力量20人;39中電腦派位491人;7中招生325人,合計:1289人,三所學校可能還會招收部分抗疫子女、職工子女,初一招生總人數應該在1400~1500人之間。這一級學生將於2023年參加中考,2026年參加高考;
2015年,市北G片(不包含嶗山區浮山小學)小學生一年級招生(34個班)首次超過市南中片(32個班),這一級學生將於2024年參加中考,2027年參加高考;
2016年,市北G片(不包含嶗山區浮山小學)小學生一年級招生(40個班)是市南中片(33個班)的1.21倍;
2017年,市北G片(不包含嶗山區浮山小學)小學生一年級招生(42個班)是市南中片(37個班)的1.14倍;2017年浮山後G片(包含嶗山區浮山小學的全部人數、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的40%的在校生人數)中小學在校生總人數(約為13406人)首次超過市南中片(在校生總人數約為12318人);
2018年,市北G片(不包含嶗山區浮山小學)小學生一年級招生(46個班)是市南中片(36個班)的1.28倍;2018年,浮山後G片,即便不包含嶗山區浮山小學,中小學在校生總人數(約為12873人)也超過了市南中片(在校生總人數約為12623人);
2019年,市北G片(不包含嶗山區浮山小學)小學生一年級招生(46個班)是市南中片(36個班)的1.28倍;
2020年,市北G片(不包含嶗山區浮山小學)小學生一年級招生(55個班)是市南中片(43個班)的1.28倍。
有人可能會說,上學又不是打群架,人多勢眾有什麼用?對於抱有此疑問的朋友,我建議您抽空研究一下拙作《青島市內三區初中學校成績差異之謎》,目前寫了6篇,或許能為您揭開答案。
以上,就是市北G片的大體情況。
了解青島教育的歷史,縱觀青島的各個學校,你會發現有的學校強勢崛起,有的學校無奈地衰落。有的學校的崛起會帶起周圍一整片學校走向興盛,有的學校的崛起則會造成周邊學校的衰落。位於市北G片的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無疑是前者最好的例子。下一篇,請關注《無法低調的青島市北G片(2):青島第二實驗初級中學續寫輝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