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拍|骨肉瘤女大學生:腿好了想帶媽媽逛逛北京城

2020-12-14 新京報

「光沐微塵」是由《新京報》與「水滴籌」聯合發起的攝影項目。我們關注求助人群背後的故事,為困境家庭搭建社會募捐的橋梁。

病床上,21歲的女大學生古萃麗望向窗外,陽光拉長了行人的身影。古萃麗也想加入其中,自由地行走。然而,骨肉瘤造成的嚴重腿疾不但讓行走成了奢望,還威脅到了她的生命,她不知道自己還能「走」多遠。

△ 8月10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病房內,妹妹古豔花摟著古萃麗(圖左),望向窗外。古萃麗住院期間,古豔花負責照顧和陪床。

考完教師資格證,確診骨肉瘤

今年初,廣東茂名的古萃麗突然感到右腿不適,「我喜歡打羽毛球,以為就是扭傷了,休息一下就沒問題」,她沒將這事放在心上。

事與願違,右腿的不適迅速加劇。4月份,疼痛感已經嚴重到使古萃麗不能正常行走,家人帶著她去當地醫院檢查。「骨肉瘤,情況不太好,要防止病灶擴散,可能需要截肢。」

△ 確診前的古翠麗。受訪者供圖

△ 8月10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治醫師高天正在給古萃麗換藥。攝影/張偉

骨肉瘤通常也被稱為骨癌,是一種發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二三的惡性骨腫瘤,多發病於骨頭生長期的青少年,死亡率高。

古萃麗的心情跌入谷底。靠著助學貸款上學的她,剛剛考了教師資格證,正期待著明年大學畢業後能走上講臺教書育人。「難道我的人生就這樣子要結束了嗎?」她不敢相信這麼嚴重的疾病會突然發生在自己身上。

全家來京陪護,不想留有遺憾

母親張雪英以淚洗面,糟糕的經濟條件讓她害怕面對女兒的疾病。但她更怕失去女兒,也明白失去腿的痛苦:因為小兒麻痺症,張雪英從小腿部殘疾,喪失勞動能力,沒機會見識大千世界。她不想讓女兒留有遺憾。

△ 8月10日,張雪英在北京的出租房內,左手緊握隨身攜帶的護身符。女兒生病後,她變得很焦慮。

「我要讓女兒接受最好的治療。」張雪英立刻決定送古萃麗去北京治療,正值大三暑假的兒子古煥勁和剛結束高考的小女兒古豔花也一同前往。

△ 8月10日,張雪英在出租房內,由於行動不便,她的生活用品全部放在房裡,方便使用。

北京西四環附近,一間10多平米的出租房裡,張雪英帶著兒女開始了為古萃麗求生的日子。房間裡一大一小兩張硬板床,中間用矮柜子隔開,窗邊角落裡堆放著鍋碗瓢盆,張雪英在這裡負責大家的夥食。「我腿不好沒法去廚房,在房間裡可以坐在小板凳上做飯。」她讓兒子古煥勁買了數本有關健康飲食的食譜,挑出「抗癌」菜餚做給古萃麗吃。

△ 8月10日,張雪英在出租房內研究有關防癌抗癌的食譜。

△ 8月11日,張雪英在房間裡做飯。

△ 8月11日,張雪英在出租房內和古萃麗視頻通話。由於疫情防控,張雪英和古煥勁不能去病房探望古萃麗,只能通過手機聯繫。

古煥勁忙著處理古萃麗治療手續的同時,承擔起了每天買菜的任務。「不知道蔬菜的名字,也不會算著要買多少量」。母親口中的古煥勁「從來不進廚房,開始讓他去買菜,要先給他看圖片認識」。來回幾次後,古煥勁得心應手許多。

△ 8月11日,古煥勁在超市裡挑選蔬菜。他說:「樓下的蔬菜新鮮又便宜,東邊地下超市裡的種類更豐富,肉的質量好。 」

經過多方聯繫,古萃麗住進了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進行治療。妹妹古豔花在醫院做姐姐的貼身陪護。古萃麗行動不便,古豔花幫她用藥進食、清潔身子,陪她聊天解悶。古豔花還跟醫護人員學習了如何給病床上的姐姐活動翻身,進行腿部康復練習,幫助解手等方法。

△ 8月10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病房內,古豔花看著古萃麗吃飯。攝影/張偉

△ 8月10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病房內,古豔花幫助手術後的古萃麗進行恢復性行走練習。

治療有效果,治癒費用高,家庭無力負擔

古萃麗的主診醫師,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治醫師高天介紹,古萃麗的治療方案是「化療+手術+術後化療」,是目前治療骨肉瘤比較成熟的方案,按古萃麗的情況,有希望治癒。

7月30日,在經過兩輪化療之後,古萃麗進行了腿部手術,鈦合金的構建替換了體內被疾病侵蝕的骨頭關節。「手術很成功,適當鍛鍊,恢復後和普通人不會有什麼區別。」高天鼓勵著古萃麗。

△ 8月10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治醫師高天展示古萃麗手術後拍攝的X光片,片子顯示,古萃麗被疾病侵蝕的骨頭已經被替換成了鈦合金構建。攝影/張偉

要治癒骨肉瘤,術後還要繼續進行數次化療,並定期複查。

然而20萬的術後化療費用讓張雪英一家倍感壓力。「之前看病已經花了十多萬,現在還欠著親戚六七萬,欠醫院九萬。」

張雪英一家並沒有什麼積蓄,只靠張雪英丈夫古奕偉打零工的收入支撐全家的生活費和孩子的醫療費。古奕偉六十多歲的人,為整個家庭在建築工地風吹日曬,孩子們心疼父親,又不得不由他辛苦工作掙錢。然而每個月四五千的收入,面對幾十萬的欠款和治療費,杯水車薪。

△ 8月10日,北京出租房內,古煥勁陪著張雪英,說到古萃麗的疾病,張雪英哭了起來。攝影/張偉

△ 8月10日,醫藥費壓力使得張雪英血壓升高,她去醫院配了一些藥物放在出租屋內。攝影/張偉

最近,愛好寫作的古煥勁重新拾起了筆,他籤約成為了一名網絡寫手,專攻玄幻小說。但古萃麗的病情常常讓他心煩意亂,「每天寫不了多少字,看的人也不多,分成很少。」古煥勁還是想把寫作堅持下去,這是他能想到的為家庭分擔壓力最直接的方法。

△ 8月10日,張雪英和兒子古煥勁在出租房內,古煥勁在寫小說補貼家用。

古豔花查詢了她的高考成績,588的分數讓她能進入重點大學。古豔花在高考志願表上填了醫學專業,她喜歡醫學,也是張雪英希望她學習的專業,「治病救人,照顧她姐姐」。

△ 左圖:4月15日,確診骨肉瘤前,古萃麗和古豔花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 右圖:8月10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病房內,古豔花和古萃麗的合影。

△ 8月10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病房內,古豔花摸著古萃麗的光頭。經過兩輪化療,古萃麗掉發嚴重,她乾脆剃了光頭。攝影/張偉

古萃麗右腿上纏繞著白色的紗布,包裹住了近半米長的手術傷疤,裡面的鈦金屬關節隱隱酸脹。「因為家裡窮,從來沒有想過能到北京來,這是我們家第一次出遠門,希望能有好運。」她輕輕壓按放鬆關節周圍的肌肉,小心地活動右腳腳踝,拉伸小腿。

「如果腿好了,我要帶著媽媽逛逛、看看北京城。」

△ 8月11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病房內,古萃麗在自己進行腿部拉伸。

△ 8月13日,古煥勁推著古萃麗從醫院返回到出租屋。手術結束後,經醫生允許,古翠麗暫時回到醫院附近的出租房內修養。

△ 8月13日,出租屋內,古萃麗吃著母親做的辣味麵條。

△ 8月13日下午,出租屋內,古萃麗靠在妹妹身上休息。張雪英最近血壓升高,她配了降壓藥物,衝了「保健茶」喝。古煥勁在忙完古萃麗的治療手續後吃午飯。

8月11日,水滴籌 · 水滴公益聯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發起了貧困兒童骨肉瘤專項救助計劃,古萃麗作為首批接受救助的患者,得到了3萬元救助基金。

同時,水滴籌為她發起籌款,幫助古萃麗解決醫療費用困難,使這一家人度過難關。

如果您有意幫助這個家庭,

攝影並文:新京報記者王嘉寧(除署名外)

編輯:陳婉婷

校對:陳荻雁

相關焦點

  • 12歲男孩右腿疼痛,確診骨肉瘤晚期,父親痛哭:是我害了孩子
    有一段時間,亮亮突然每天晚上都說自己腿疼,李先生還教訓兒子白天不要玩得太兇,認為兒子正處在發育期,腿疼是正常現象,是骨頭在生長。於是,家裡人都沒有把亮亮喊腿疼當回事。又過了一段時間,李先生發現孩子的關節出現了腫塊,再一次認為是孩子過於貪玩,磕碰所導致的,最後幫忙貼了膏藥,沒有往更深處原因想。
  • 2020 ESMO骨與軟組織肉瘤重磅研究結果解讀
    一.免疫治療在肉瘤中的探索 首先帶來的是有關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的兩篇研究。而在小鼠骨肉瘤模型中,曲貝替定可以通過上調PD-1的表達增加腫瘤浸潤T細胞的數量發揮協同作用。因此TRAMUNE研究的結果被寄予厚望。TRAMUNE研究評估了曲貝替定聯合PD-L1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的療效和安全性。
  • 廣州復大醫院:區別脂肪瘤與脂肪肉瘤
    近日,18歲患癌女大學生曹依婷籤下了遺體器官捐讓書,引發千萬網友關注。她說很捨不得家人,但如果能幫助到別人,「感覺自己好像還在世界上」。   2019年1月她確診惡性脂肪肉瘤,因為腫瘤太大無法繼續手術,她經歷了6次化療、25次放療,其主治醫生表示脂肪肉瘤目前暫無特效藥,發病率約十萬分之一;經過手術化療已延長生命,但近一兩月她體內的腫瘤生長很快,生存期限可能僅剩一個月。
  • 11歲花季少女身患骨肉瘤 在山大二院成功手術避免截肢
    小美受傷後在當地醫院拍X光片提示右股骨遠端佔位性病變,進一步行核磁共振檢查提示惡性腫瘤可能性大。傳統意識裡,得了骨肉瘤(俗稱骨癌)就要截肢,這對於一個正處於花季年齡的女孩兒來說,無疑是個晴天霹靂。幾經輾轉,小美的家長找到了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兒外科,主任醫師王若義團隊組織多學科專家會診(MDT),結合PET-CT檢查結果,認為腫瘤仍比較局限,未見遠處轉移。
  • 出國看病科普:軟組織肉瘤的分類、家族遺傳、患病風險、症狀和體徵
    · 軟組織肉瘤有50多種亞型。有些類型更容易影響兒童,而另一些則主要影響成人。這些腫瘤很難診斷,因為它們可能被誤認為是許多其他類型的腫瘤。  · 軟組織肉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地方,但最常見的類型發生在手臂、腿部和腹部。  · 軟組織肉瘤屬於罕見癌症,不到所有新發癌症發病人群的0.5%,且類型多達50種以上。
  • 湖北日報:不足1.5米的90後媽媽截骨救女
    90後媽媽決定截骨救女就這樣揪心地過了一個多月,媽媽帶小希來醫院複查X光片。遺憾的是,孩子小腿骨折沒有癒合跡象,並呈現假關節異常活動。從前滿地跑的假小子,現在只能在媽媽的懷裡,或者坐在床上,自己完全無法站立。黃小花帶著孩子從陽新輾轉武漢就醫。
  • 16位肉瘤專家親情奉獻 中國首部軟組織肉瘤領域科普書正式發布
    12月20日,《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軟組織肉瘤診療指南》解讀系列巡講——鄭州站(第九場)暨《軟組織肉瘤科普指導手冊》新書發布會開幕,來自國內的學界領軍人物和醫療者大咖齊聚鄭州,圍繞軟組織肉瘤醫學熱點、診療臨床經驗和規範管理進行研討交流,分享軟組織肉瘤方面最新的前沿進展
  • 山東少年「腿疼」引發悲劇,家因他散了,單身媽媽絕境盼兒重生
    「媽媽,我什麼時候可以站起來啊?是不是我的病好了爸爸就能回來了?」看著兒子那期盼的眼神我心如刀絞。兩年前兒子剛患惡性骨肉瘤的時候,他爸爸在失望之餘,我倆的感情也走到了盡頭。最後剩下我一個人帶著孩子四處求醫,我不敢哭,不敢生病,甚至不敢長時間睡覺,每天緊張,我不想責怪任何人,只希望能救好我可憐的兒子。
  • 22歲女大學生捐獻眼角膜,幫助兩名患者重見光明
    1月5日,22歲的女大學生陳琦因病搶救無效不幸去世。陳琦媽媽根據女兒生前的願望,馬上與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及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遺體捐獻接收站取得聯繫。經專業評估,陳琦的眼角膜質量非常優秀,昨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成功為兩名角膜患者實施了移植手術。
  • 西安一女大學生自殺事件,真相背後隱藏著被人忽視的線索
    選擇隱忍,還是大膽地站出來和這些醜惡人員抗爭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呢,很多女性面對這種情況都會舉足無措,更何況身處大學校園缺乏社會經驗的女大學生。前幾天一則女大學生校園自縊事件讓人感到很可惜,23歲鋼琴系女大學生,形象甜美可愛,曾獲獎無數給父母爭得了許多榮耀,父母一直視她為掌上明珠寄予厚望,但卻身患抑鬱症的困擾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 長春女大學生電車露背拍寫真
    # 長春女大學生電車露背拍寫真#10月26日,吉林長春。女孩著露背裝在有軌電車拍照,有乘客不滿,認為當時車上還有剛放學的孩子影響十分不好。當事女孩回應稱,自己現在在國外讀研,之前在長春上了四年學,想回來留下一些回憶。若旁人覺得被冒犯,可以表明。
  • 25萬分之一!媽媽毅然取骨救女:只要她能站起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歲1個月的時候,剛學會走路的小希被媽媽發現有點不對頭,她左腳抬得起來,右腳卻總是拖著走。小希媽媽隨即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小希是扁平足。經過從楓林鎮、陽新縣到武漢人民醫院的幾級轉診,小希才被確診得了一種叫先天性脛骨假關節的罕見病,一般的發病率是二十五萬到四十萬分之一。據醫生介紹,患上這種病的人非常容易骨折,並且很難癒合,想康復就必須植骨。可小希只有1歲7個月,沒法用自體骨移植,人工骨又沒有再生能力,因此醫生建議從直系親屬身上取骨。
  • 北京城最冷天兒,體育運動不落下,媽媽在家帶娃呼朋引伴玩投壺
    今天,2020年1月6日,據說是北京城二十一世紀最冷的一天,比今天更冷的還是1966年出現過。對於一直堅持在放學後要帶娃體育活動的媽媽來說,也得想點法子啊,既能讓娃在家樂意參加活動,又不影響樓下鄰居,就想出了個「投壺」活動。我拿出上次去奧森公園用蘆葦杆兒做的一捆箭(這個箭在下期的《不要錯過奧森冬天的蘆葦》一文中介紹),把儲物間的顏料桶拿來當「壺」,鋪上地墊,投壺活動準備就緒。
  • 壽光「旗袍女孩」截肢後接受化療 稱還想走貓步
    16歲少女患骨肉瘤左腿難保 手術前穿旗袍拍照留住完美 「腿沒了,就再也看不到了,我想站著穿著旗袍拍寫真。」她的青春與陽光感染了周圍的病友與醫護人員,16日,在醫護人員、愛心朋友的幫助下,她用影像「留住」了青春時完美的身體。  最喜歡穿旗袍,「愛臭美」在家偷偷化妝   4月16日,是刁姿靜許多個病榻日子中,最值得期待的一天。
  • 18歲女孩被脂肪肉瘤奪去年輕生命,只有一字之差千差萬別
    18歲女孩曹依婷與病魔進行兩年多的對抗,最終未能戰勝對手,被脂肪肉瘤奪去了年輕而美好的生命。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她想讓爸爸和媽媽知道自己在用另一種方式活著。她想看著妹妹長大、看著爸爸媽媽走出悲痛。18歲善良女孩曹依婷脂肪肉瘤是什麼?脂肪肉瘤是軟組織惡性腫瘤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它主要發生在深層脂肪,最長見於人的大腿內側和腹腔腹膜後。
  • LOL:女大學生cos阿卡麗,這腿是真實存在的嗎?太颯了!
    而要說到cos,最受歡迎的無非就是那些漂亮的女主播或者是職業coser了,她們不僅有著超高的顏值,而且身材也很棒,能夠撐起遊戲角色該有的效果,像早期伊芙蕾雅cos的刀妹、小蒼cos的女警等等,都非常受到玩家們的喜愛。
  • 《陰陽師》骨女值得培養嗎 骨女培養建議分享
    導 讀 在骨女覺醒後怨氣的作用還可以加攻擊,4層可以增加20%的攻擊力。提高了骨女的輸出能力。【一步一息】 技能傷害提升。提升高達9%!
  • 《鬥羅》唐三吸收的右腿骨竟是媽媽留下的
    沒錯,裡面裝的就是魂骨,而且是三塊魂骨。是一種生命的感覺,仿佛這塊右腿骨竟然是擁有著生命一般。另外兩塊則是來自唐昊自斷手臂和腿取出來的。「這種生命的感覺,只有萬年魂獸才能出產。 這是你媽媽留給你的。 」唐昊的目光。 也完全落在那塊藍色的右腿骨上。
  • 談骨論筋|女大學生膝蓋上一根韌帶,竟然消失了?!
    富陽骨傷醫院關節科學術帶頭人、關節一病區主任夏曉斌說。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醫生驚呆了:女大學生一根韌帶消失了不久前,一位女大學生一瘸一拐找到他,說自己的左腿老感覺沒力氣,特別是在上下樓梯的時候。而經過仔細的查體,以及核磁共振等檢查後,夏曉斌驚呆了——人體的膝蓋上本有兩根用來穩定關節的十字交叉韌帶,而這位女大學生的其中一條韌帶,竟然消失了!「你這樣關節不穩,活動受限是肯定的,這還只是開始,要是再拖個幾年,等把關節一點點磨損了,可能就連路都走不了了,到那時,就只能關節置換了。」夏曉斌詳細講述了此病的遠期影響,女大學生頓時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