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簡歷?

2020-12-08 新華網客戶端

  有商家向記者展示自己擁有的營業執照,這些公司均可在招聘網站註冊帳號,每個售價在120元-330元。受訪者供圖

  QQ群內叫賣簡歷的信息。QQ截圖

  賣家展示自己成功註冊並認證的企業招聘帳號。 受訪者供圖

  簡歷賣家展示的部分簡歷信息,涉及姓名、性別、年齡、手機號等。 微信截圖

  簡歷賣家發布的假招聘,目的是為獲取更多簡歷。 受訪者供圖

  「售賣的簡歷通過『提取器』和『採集系統』不間斷地從招聘網站及接收簡歷的郵箱批量下載。當天一手簡歷可以賣3.5元,二手簡歷0.8元,遇上收得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非法倒賣簡歷商家

  在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卻屢遭陌生來電和簡訊騷擾,內容多為介紹「貸款」、「博彩遊戲」、「兼職刷單」等信息。

  應聘者懷疑,個人信息通過招聘平臺落到他人手中。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從售賣企業招聘帳戶到批量下載應聘者個人信息,再通過貼吧或QQ群銷售簡歷,其中存在一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多年來雖曝光不斷,卻屢禁不止。

  還有人在這條產業鏈上做起「學問」,研究平臺監管機制確保帳號不被封禁,擁有高曝光量。

  有賣家稱,不同平臺的簡歷價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元到5元不等,二手簡歷每份不到1元。「遇上收得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

  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分别致電招聘網站官網客服熱線進行舉報,工作人員均表示,他們對上述情況並不了解,會將這些舉報信息進行記錄。

  招聘平臺客服人員均建議,應聘者可將倒賣簡歷信息的QQ群及倒賣者信息等,通過郵箱提交給平臺,他們會把這一情況反饋給法務、技術等部門處理,處理時間為1至3個工作日。

  投遞簡歷後等來騷擾電話與簡訊「轟炸」

  李樂(化名)今年剛大學畢業。因為疫情,學校的校招沒有如期舉行,她編輯了一份簡歷,通過招聘網站應聘兩家公司的銷售崗位。

  投遞簡歷不過幾小時後,李樂接到一通電話,來電顯示為未知號碼,並詢問她「你工作找到了嗎?」得知李樂尚未找到工作後,對方讓她添加微信溝通,並表示要幫助她找工作。

  添加微信後,李樂被拉入一個200人左右的微信群。群裡不斷有人發布刷單的消息,「一單賺五六元,上不封頂」,且消息更新速度很快。李樂這才知道,這是一個電商刷單兼職群,於是她退出群聊並刪除了對方的微信號。

  從這天起,她又不斷地接到類似的電話。

  遇到相似情況的不止李樂一人,來自河北的張志(化名)表示,11月30日,他在招聘網站上投遞了一個配音員的職位,半個小時後,他接到一通來自湖北武漢的電話。

  接通電話後,電話那邊同樣讓他加微信進群。「我進群後發現,群裡發的都是些刷單的兼職信息,我想也沒想就直接退群了。」在這之後,他又接了4通電話,雖然來電地點不相同,但都是找他辦理貸款或刷單的。

  來自山西的趙墨(化名)也提到,自己在智聯招聘投遞簡歷,一個月後,「貸款、賣車、賣房、淘寶刷單」的電話幾乎天天都有人打來。「我對自己的電話保護得很好,沒買過保險,也沒註冊過信息,但投遞完簡歷後,賣保險的電話特別多」。

  趙墨起初還會接聽這些電話,並告知對方不要再打來電話,但是每次打電話的人都不同,後來他詢問打來電話的人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人從招聘網站下載下來後變賣了。

  「身邊的同學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網上投遞簡歷,信息被售賣,現在這種情況好像成了不足為奇的事情。」趙墨說。

  網上有賣家公然叫賣簡歷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百度貼吧中,有發帖人收購簡歷,也有人售賣簡歷,並表示「可下載全國簡歷」。

  在QQ找群的搜索欄中輸入「簡歷」「招聘簡歷」等關鍵詞,也能發現眾多售賣招聘簡歷的群聊信息,且群名或者群簡介包括「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名詞。

  這些群大部分未設置進群門檻,點擊加入即可進群。

  新京報記者隨機進入一名為「智聯簡歷智聯招聘簡歷」的QQ群,群成員共493人。群內不斷有成員發布「出售BOSS直聘帳號」、簡歷等信息。

  新京報記者以買家身份聯繫到該群一位賣家,這位賣家稱,售賣的簡歷分為一手和二手的,一手的簡歷是沒有賣出過的簡歷,二手簡歷則是之前賣出過並再次售賣的簡歷。

  這位賣家表示,不同招聘平臺的簡歷價格不同。一手簡歷一般2元、2.5元每張,二手簡歷則普遍便宜,一般每份不到1元。群裡另一位賣家說,「自己賣的一手簡歷只要1元一張,多買還能有優惠,要是買2500張,只要2000元。」

  至於簡歷從何而來,上述兩位賣家均表示,自家簡歷都是從智聯招聘、BOSS直聘上的企業帳號直接下載的。另有賣家提到,自己出售的簡歷是通過「發帖」獲得的,能夠保證簡歷是「實時的而且是一手的」。

  「發帖」是賣家們的暗語,即在招聘平臺上自行發布招聘信息。至於簡歷的買方來源,這位賣家稱,目前主要提供給專門倒賣簡歷的「工作室」,用於招聘刷單、博彩遊戲宣傳等兼職人員。

  有賣家用「提取器」和「採集系統」批量下載

  對於簡歷的收集方式,賣家吳林(化名)透露,他售賣的簡歷並非自己人工收集而來,而是通過「提取器」和「採集系統」,24小時不間斷地從招聘網站及接收簡歷的郵箱批量下載。

  「提取器」和「採集系統」都是一款外掛軟體。吳林表示,自己是通過網絡購買的,也可以倒賣出去。「提取器400元,採集系統造價更貴,操作起來比較複雜,價格在千元以上。」

  吳林進一步解釋,比如你的招聘郵箱裡有1萬個簡歷,自己下載太麻煩,有了提取器就能批量提取,還可以篩選地區、性別和應聘條件,將這些簡歷分類。

  「通過郵箱和提取器獲得的簡歷成本較低,購買一個企業招聘帳戶,發布招聘啟事和郵箱即可,一天就可以獲得2000餘份來自全國各地的簡歷。」吳林說。

  和提取器不同的是,簡歷採集系統不需要郵箱,可以直接從招聘網站批量下載簡歷,除了購買企業招聘帳戶,還需要在平臺上進行充值才能查看、下載簡歷。

  吳林表示,照此計算,一份實時一手簡歷的價格在3元到5元之間,市面上如果賣的是2元左右的簡歷,基本都不是實時一手的。

  賣家收集的簡歷中,還包含「人工成本」。

  吳林提到,他們購買企業招聘帳戶後,還要花錢請人在招聘平臺上代發招聘帖,「發招聘帖特別嚴格,發不好就封帳號,發帖後,怎麼能在平臺上排到最前面,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

  即便如此,這仍然是一份「薪酬可觀」的工作。

  「實時的一手簡歷可以多次售賣。打個比方,當天一手簡歷可以賣3.5元,二手簡歷可以賣0.8元,之後還可以打著二手簡歷或者多手簡歷的名義售賣,一條簡歷信息可以掙六七元錢,遇上收得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吳林說。

  花錢即可買個企業帳號發布虛假招聘

  在智聯招聘平臺上若要發布招聘信息,需要下載相關App進行實名認證,在綁定個人手機號並填寫完身份證號後,將進入身份驗證界面,在人臉識別認定成功後即可完成認證。

  在獵聘上,招聘者需要下載APP,綁定手機註冊,並完成人臉身份驗證。最終需要按照所屬公司營業執照上的全稱填寫就職的公司,否則無法完成驗證。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QQ群裡同樣有人在出售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招聘平臺的企業帳號。且群內的信息活躍,10分鐘便已經更新了99條信息。

  記者隨機加入名為「智聯招聘簡歷」的QQ群中,有人發布消息稱「智聯白銀號有現貨」,能夠接受預訂智聯招聘平臺黃金,鑽石的現號,這些企業號可指定登錄的地區和行業。

  暱稱為「BOSS直聘」的賣家表示,目前他售賣的企業帳號分為兩種,對公帳號和普通帳號,對公帳號330元,普通帳號120元。這兩種帳號都可以在BOSS直聘上發布招聘信息來獲取簡歷。

  如果購買企業帳號,購買者只需要準備手機號進行綁定即可,「我們這裡都是全套的,不需要你準備什麼。」這位賣家稱,買完企業帳號可以選擇代發招聘信息,「需要自己手動編輯招聘信息,一天最多發10條即可」。

  上述賣家稱,正常而言,只要日常更新,發布的崗位和崗位介紹的內容比較符合「大眾口味」,就能收到很多簡歷。購買完企業帳號之後,成為會員需要自己充錢,「你充錢後,企業帳號發布的招聘信息能夠免費登上火爆帖,到時會收到更多簡歷」。

  12月3日,新京報記者分别致電BOSS直聘、智聯招聘及獵聘官方網站客服熱線進行舉報,工作人員均表示對這種大量兜售應聘者簡歷的情況並不了解,會將舉報信息進行記錄。

  上述招聘平臺客服人員均建議,應聘者可以將倒賣簡歷信息的QQ群及倒賣者信息證據等,通過郵箱提交給平臺,他們會把這一情況反饋給法務、技術等部門處理,處理時間為1至3個工作日。

  有官方客服人員表示,這一舉報內容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會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這種非法買賣信息的行為本身就屬於違法行為,我們會嚴肅處理。」

  ■ 律師說法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相關人員涉嫌違法

  11月2日,新京報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輸入關鍵詞「出售簡歷」進行查詢,搜索出11篇相關裁判文書。

  2018年10月,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孫康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判決文書顯示,2014年12月起,孫康先後就職多家公司,負責簡歷銷售工作。其間,孫康通過私下幫助購買招聘帳號的企業下載簡歷、或通過網絡從他人處購買等方式,非法獲取求職者簡歷,並存儲於個人電腦中,共計64萬餘條。此後,孫康多次向吳某某等人提供或出售其非法獲取的求職者簡歷,並從中獲利。

  2019年9月,徐匯區人民法院判定陳楠等四名被告人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分別判處五年至三年三個月不等刑期。

  判決書顯示,2016年,陳楠通過網絡結識北京某招聘諮詢公司員工何召忍。為提高業績收入,何召忍與銷售主管合謀,從公司內部資料庫中找到相關企業信息,製作虛假服務合同,違規向陳楠出售招聘企業帳號。陳楠獲取上述企業帳號後,再轉賣給他人,數量巨大。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師立康告訴記者,在售賣簡歷的產業鏈中,無論是售賣簡歷者、售賣企業帳號者、提供簡歷提取技術者還是購買簡歷者,均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

  師立康稱,公民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地址、聯繫方式、行蹤軌跡等。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都直接或間接對個人信息進行保護。

  刑法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師立康認為,想要遏制售賣簡歷的現象,需要出臺保護個人信息的相關細則,並繼續加大打擊力度。各平臺也應加大監管力度,及時查清哪些企業帳號存在疑點,分辨出哪些帳號是在惡意收集信息,並及時查封;遇到非法招聘售賣個人信息的企業帳號,應加大處罰力度,從源頭上遏制此類現象的發生。 (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慕宏舉)

相關焦點

  • 誰動了我的簡歷:有賣家網上公然叫賣 一手簡歷可賣3.5元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誰動了我的簡歷?「售賣的簡歷通過『提取器』和『採集系統』不間斷地從招聘網站及接收簡歷的郵箱批量下載。當天一手簡歷可以賣3.5元,二手簡歷0.8元,遇上收得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
  • 誰賣了我的簡歷?
    至於簡歷從何而來,上述兩位賣家均表示,自家簡歷都是從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平臺上的企業帳號直接下載的。另有賣家提到,自己出售的簡歷是通過「發帖」獲得的,能夠保證簡歷是「實時的而且是一手的」。「我進群後發現,群裡發的都是些刷單的兼職信息,我想也沒想就直接退群了。」在這之後,他又接了4通電話,雖然來電地點不相同,但都是找他辦理貸款或刷單的。來自山西的趙墨(化名)也提到,自己在智聯招聘投遞簡歷,一個月後,「貸款、賣車、賣房、淘寶刷單」的電話幾乎天天都有人打來。
  • 網投簡歷被倒賣 軟體批量下載 應聘者頻受騷擾 到底是誰動了你的簡歷
    從簡歷收集到簡歷買賣,簡歷倒賣現象已成為一條黑色產業鏈,簡歷也因時效性分為一手和二手簡歷,實時一手簡歷最高能賣到一條5元,一天就能收集到2000份。 有賣家稱,不同平臺的簡歷價格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一手實時簡歷每份3.5元左右,二手簡歷每份1元左右。「遇上收的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
  • 誰動了你簡歷?調查:發招聘信息的可能是"假企業」
    「售賣的簡歷通過『提取器』和『採集系統』不間斷地從招聘網站及接收簡歷的郵箱批量下載。當天一手簡歷可以賣3.5元,二手簡歷0.8元,遇上收得比較多的單子,一天能掙幾千塊。」
  • 2元一條,還能訂製:誰賣了我的簡歷?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短視頻簡歷vs短視頻招工 招聘「動起來」
    求職者製作短視頻簡歷,用人方用短視頻招工——短視頻加持,招聘「動起來」疫情之下,線下面試成為難題,無接觸的短視頻招聘成為一種解決方案。目前,短視頻招聘主要集中在面向高校畢業生和藍領群體的崗位上。自製幾十秒簡歷「各位老師好,第一次通過這種形式面試,今天我試講的知識點是……」傅亮身著正裝,架好手機,點擊攝像按鈕,在臥室的一面白牆前站定,面帶微笑,開始講課。傅亮是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2020屆畢業生,求職意向是歷史教師。
  • 即將大四的我,簡歷蒼白又單薄
    新建文檔時瞥見了 「最新簡歷模板」之類的廣告,因為幾乎每次登陸都會出現,所以沒有太過注意。中午和室友一起吃飯時,在回宿舍的路上,看到學校大學生活動中心門口矗立了一塊很大的招牌,寫著「2021屆畢業生專場招聘會」。轉身看到空曠的田徑場上,已經有工作人員在準備著周末的校園秋招。還帶有夏天溫熱的九月中旬,已有明年畢業的感覺。「快走呀袖子,想啥呢?」
  • 求職簡歷怎麼寫?這幾招簡歷秘訣,獨家簡歷技巧寶典必須收藏!
    某一項能力佔據多少百分比,這誰能有個定論呢? 咱們用上圖這個簡歷,來進行撰寫的演示。 這個簡歷,我給她打61分,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下面我也會逐步來說明。
  • 祖屋「得而復失」誰動了我的祖屋?
    誰動了我的祖屋?平遙古城的東大街上有一間祖屋的主人趙斌,突然一天一份政府的文件送到他手中,告訴他這間祖屋很可能馬上就不屬於他了。誰動了我的祖屋?一個房主林震講述了自己家祖屋的故事,房子是當年爺爺欠債買下來的,目的就是想讓家裡的人生活得好一些,也能給後輩們留下些東西。
  • 我的「簡歷被出賣了」,難道求職也有錯
    最近我遇到一件令我頭疼的事,每天幾十個騷擾電話(股票推銷、房產推銷、小孩速成班推銷等),我的電話他們如何獲得的?事實真相是:原來求職簡歷被賣了!根據了解,目前市場有一個現象,以前叫情報站在叫機構,簡歷因時效性分為一手和二手簡歷,實時一手簡歷最高能賣到一條5元,一天就能收集到2000-3000份。簡歷倒賣現象已成為一條黑色產業鏈,他們如何獲取我們的簡歷呢,可能你還不清楚吧!
  • 小升初「豪華簡歷」貌似「政績模型」
    本周起,武漢民辦學校正式開始今年的小升初諮詢接待工作,並接受簡歷投遞。為了給孩子做個精美簡歷,為孩子被錄取加碼,家長們可謂動足腦筋。簡歷越「豪華」越受民辦學校青睞嗎?民辦學校招生篩選標準是什麼?(6月17日 《長江日報》)鑑於疫情,武漢民辦初中今年招生不接待家長直訪諮詢和報名。實行網上諮詢招生,自然靠家長投孩子簡歷「敲門」,吸引學校和老師的關注。
  • 敲開面試的大門:寫簡歷的大原則和投簡歷的小技巧
    一、搞清楚你的對手是誰但凡不是小微企業,第一個篩選簡歷的人一定是HR: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招聘的專員或主管。想贏得面試機會,最關鍵的是寫好簡歷、投好簡歷,先過HR這一關。而到用人部門主管面試你的時候,要做的是講好簡歷。
  • 鄭爽入職快手,簡歷遭曝光!頂流明星,簡歷也得按規定寫!
    我想,這也是鄭爽入職快手的原因,常年保持「熱搜體質」的女王,擁有一大票忠實的粉絲,這些都會給快手這個平臺不斷增加流量,提高曝光,提高用戶的活躍性。02明星的簡歷也要按照要求寫!即使是明星,在「應聘」的時候,簡歷也不能隨意寫,一定要按照職位的要求來寫。在財務職場也是如此,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一份簡歷走天下,這樣只能讓找工作以失敗告終,簡歷中沒有重點,不能讓人眼前一亮,這是很多人掛在簡歷這一關的原因。
  • 如何選個人簡歷模板
    如何寫好簡歷:一、簡歷內容簡歷的內容包括簡歷標題、個人信息、求職照、求職意向、教育經歷、個人經歷、榮譽獎勵、技能證書、特長愛好以及個人評價等(1)簡歷標題簡歷標題先於簡歷內容出現在HR面前,是HR對你職業感的 第一判斷!如果你的簡歷標題是「簡歷」、「應聘」、「XXX的個人簡歷「,你堅定地拋給HR一個哲學問題:「我」是誰?(有木有躺槍啊?)
  • 演員劉敏濤婚史,劉敏濤老公是誰,及個人資料簡歷!
    還有劉敏濤老公是誰?以及劉敏濤個人資料簡歷的介紹,一起去了解下。演員劉敏濤婚史劉敏濤有過一段婚史,這段婚姻持續了7年,已離婚2年,而至於離婚原因,劉敏濤沒有提及!我們也不得而知。之後,劉敏濤獨自帶著女兒生活。網上有知情人爆料稱,劉敏濤確實已經結婚,丈夫是一位富商,做房地產生意的。既然是圈外人士,為了保護家庭生活的安穩,媒體不曾知道也是理所當然的。
  • 十年老HR:我看不懂現在的簡歷了
    (指路:別寫出生年月、別用QQ郵箱和模版……大廠HR爆簡歷篩選內幕 但關於如何求職,如何寫一份合格的簡歷好像還是有很多問題。 例如小萬做HR的朋友經常吐槽現在收到的簡歷奇奇怪怪,例如這份:
  • 設計師簡歷怎麼寫?-《龐門正道》出品
    這種境界我想應該是每一位設計師的終極所向吧。回到簡曆本身。怎麼排列這些表現層的信息?我認為是順序這樣的:1.我是誰?2.我做過什麼?3.我會做什麼?4.我想做什麼?回顧一下:我是誰我做過什麼我能做什麼我想做什麼我得到的榮譽
  • 如何寫好簡歷?從道和術的角度解讀個人簡歷的思考框架
    感動的是在茫茫人海中,我發現了那份才華;難過的是這塊玉還沒有雕琢,連寫份簡歷的經驗都沒有;惋惜的是與一些老油條相比,簡歷太過青澀,表述空洞,邏輯不清晰,重點不突出,特點未表達,真是讓人為難,讓我選擇愛你還是放棄你?有些同學在我的面試引導下能逐漸把特點講出來,更多的是還有很多同學沒有沒有面試資格,只能白白錯失求職的機會!
  • 簡歷的作用是什麼?真的能幫你找到工作嗎?
    常常有朋友請我幫助修改他們的簡歷,我開始總是先問兩個問題:你覺得簡歷能夠幫你招到工作嗎?你認為簡歷的作用到底是什麼?有些朋友讀了很多關於簡歷寫作技巧的書籍和網上的文章,絞盡腦汁嘔心瀝血地把簡歷改了又改,還是覺得不滿意;有些朋友喜歡請別人幫助修改: 張三提出一些意見,聽上去很有道理;李四也發表了一些看法,好像也沒錯兒。結果簡歷改了一遍又一遍,反反覆覆,一頭霧水,自己也不知道誰的說法兒對。
  • 投了無數簡歷石沉大海?掌握1招,告別簡歷被刷,接電話接到手軟
    準備一份上乘的簡歷是求職的第一步,邁好這一步,相當於一隻腳已經跨進了企業的門檻。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寫簡歷的方法:用寫議論文的思路來寫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