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Tom Ding:區塊鏈是下一代雲計算和網際網路的基礎

2021-01-10 雷鋒網

雷鋒網2月26日報導,如今,區塊鏈是個很熱的話題,但離產業化有多遠呢?在這過程中,我們需要做什麼?有什麼困難?

String Labs聯合創始人兼CEO Tom Ding,在2017年2月25日於廈門召開的首屆科技金融國際峰會上,Tom Ding發布了《千億級區塊鏈生態通往大規模應用之路》演講。據雷鋒網了解,14歲時就獲得了計算機專業的學士學位,被譽為「神童」。

(據說,Tom Ding單身,並且還不到30歲……)

以下是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整理的Tom Ding演講全文:

幾位都分享了關於區塊鏈的一些想法,我想談一個比較俗的話題:什麼時候才能從一個從很熱的話題,變成一個實際落地的一個產業?

先定一個小目標:1000億美元。

我們先定一個小目標:1000億美元。

為什麼是1000億呢?

大家可能知道比特幣現在的市值大概是150億美元左右,VC的行業的投資大概在幾十億美元的規模,其中包括很多產業投資和VC加在一塊,那我想我們作為下一個目標的1000億,在未來的3到5年裡,是一個非常可行的一個目標和展望。

離目標有多遠?

但是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的距離?就是我今天想跟各位這個探討的一個話題。

怎麼定義這個區塊鏈的生態?

我講的這個區塊是包含了比特幣或以太幣,這個產業裡面同時也包含它們。

這個區塊鏈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剛才另一個嘉賓的角度是:我們不如就把區塊鏈當成是一個資料庫,這是一個非常流行和主流的觀點。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個觀點,我把它稱為弱區塊鏈。大約的意思是說:把區塊鏈看成一個比較窄的薄的一個層次,區塊鏈是一個非常先進的資料庫,它的特性是全球的、複製的、冗餘的、驗證的等,所以根據這樣的觀點,它可辨認性有限是一個好的特性,因為有限的功能才能夠帶來一定的安全性和簡化難度,同時功能的簡化對人有一些適當的信任,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那我想說的我們可能的角度不太一樣,我們看到另外一個角度是雲計算。我認為區塊鏈不僅僅是分布式資料庫的升級版,我們認為它是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基礎,同時也是私有企業、私有雲的下一個升級版本。

從這個觀點來看,網際網路和企業雲其實分別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是不同的體現。在這樣一個的思路下,代表性的產品可能是以太坊,以太坊是第一個世界審批,等於是一個通用功能的虛擬計算機。在這個區塊鏈上面,你可以用編程員理論上實現任何的軟體才能實現的事情。這個家族裡邊,會有一些不同的分支,它們有一些不同的追求目標,但總體的理念是共同的,就是我們認為區塊鏈是下一代的雲計算和網際網路的基礎。

區塊鏈能做什麼?

那好,那如果我們認為這是下一代的網際網路的話,它能夠做一些什麼樣的事情?

我們大約可以看到兩個層次的根本的顛覆,第一個可能更顛覆一些,第二個,相對來說,更多是從技術層面的提升。

第一,扁平化

第一個,網際網路大部分的服務,google、tiwwter、阿里雲、阿里巴巴、百度搜尋引擎、微博等,它們其實都是某種程度的中介,是一個平臺,或者是一個市場,他們在中間收取一定的中介費用。

那我們有沒有可能把它們做成跟郵件一樣?

大家發電子郵件,我們幾乎從來沒有為電子郵件服務付費過,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郵件,是一個很早就定義的網際網路協議,一個技術協議。一個協議就是定義一個通訊的遊戲規則,一旦被定義好以後,它就是一個公開透明的規則,它不依賴任何的中間方。其實區塊鏈作為一個下一代雲計算平臺,做了一個很根本的事情,就是我們有能力把原來只有一個平臺、一個公司才能做的事情給扁平化了,扁平化到了一個技術協議就能取代它。

所以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twitter、Google等的服務,現在它們公司市值500億美金,都可能扁平化到一個有很多節點、很多個體來參與的一個網絡協議,這個是一個巨大對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的革命,今天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或者是收費,或者是廣告,我們將會看到很大的顛覆。

第二,從根本上重構價值鏈

第二,如果你已經是一個傳統企業,已經是一個金融企業,區塊鏈對你有一些什麼樣的改變呢?意思是說,你已經有了一塊業務,但你希望這個業務流程能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大大規模合作。

這種情況下,我把它稱為:從根本上重構價值鏈,我沒有叫重構商業流程。

為什麼呢?

商業流程通常是一個企業內部流程,有財務流程、供應鏈的流程等。所謂的重構價值鏈,甚至是在重構原來企業的上下遊、他們合作關係等,包含的領域非常廣。

我們認為區塊鏈生態大約包含兩個大的方向,這兩個大方向代表著行業中不同的努力趨勢,人群可能也不一樣,但是如今他們走向融合。這是我今天想談的另外一個重要觀點:左邊是企業區塊鏈,代表了很多傳統企業轉型,想用區塊鏈讓企業架構升級,包括票據,智慧城市等各個方面;右邊是公共區塊鏈,代表的是下一個網際網路的基礎,把很多網際網路的大型服務扁平化。

區塊鏈到底比今天的雲計算好在哪兒?

我們先來看一下雲計算,它本身是一個基礎服務。

1.0的雲計算,可能要回到差不多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前後這麼一個時間點。與其每一次都要買一臺新的伺服器,然後部署新的這個作業系統軟體,為什麼不把它虛擬化?這個是1.0時代的企業虛擬化。

那麼2.0時代呢,我們看到了一些現在可能都在用的東西。阿里雲,百度雲等都屬於這一類,就是我們終於可以不用管我們自己的雲了。我們不用管它在什麼地方,我們把軟體裝上去了,這個軟體它就會在裡面運行。

我們發現這樣一個問題:2.0並沒有達到我們想要的完美狀態,比如你打開阿里雲或百度雲的首頁,你會發現幾百種工具,既然都虛擬化了,為什麼還這麼複雜?

根本原因是:你面對的還是一個伺服器,是一個物理伺服器。從技術角度,只是把我的機器放到別人家,所有的複雜性還在。

可能在當前的用戶流量下,我要部署100臺伺服器,如果用戶量增長10倍,我就得增加更多的伺服器。亞馬遜只是提供很多管理複雜性的工具,但是複雜性本身並沒有消失。

區塊鏈怎樣直接跨越到了第三代呢?

Google去年的一個網絡架構會議上,他們的一個網絡負責人提出這個觀點:3.0的雲計算是無伺服器計算,對於一個企業、一個開發人員來說,當它部署這個應用時,他根本不關心伺服器,在他腦子裡沒有這個概念。從這個意義上看,區塊鏈其實直接就跨越到了3.0。

我們簡單概要談一下3.0雲計算有哪些主要的區塊鏈特性,包括大家知道了的不可篡改、可校驗、實時的、可伸縮等等,這些特性都是一個理想區塊應該有的屬性,雖然如今並沒有都實現,但這是我們要想掌握的下一個階段的特點。

重要的是,區塊鏈對於我們的價值是把雲計算帶到了下一個時代,省下大量企業的這個成本區塊。但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技術,它一定比中心化更昂貴。但是多出來的成本遠多於幫企業剩下的人力成本。因為其實大銀行裡的IT成本大部分並不是機器的成本,大部分是人是安全成本、IT成本、協調成本等。

區塊鏈是一個什麼性質的東西?

如果我們要把區塊鏈產業做到千億規模、萬億規模,中間還缺了些什麼?

我想首先可以參照的對象是網際網路,值得回顧一下網際網路是怎麼起來的。

從普通用戶的角度,網際網路是一條曲線,從1995年的一億用戶到如今可能超過三四十億用戶,中間到底發生了一些什麼?其實有三個大的支撐點。

第一是技術的發展,其實不管從瀏覽器層面還是從開發工具層面,包括寬帶的普及都對網際網路起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當年的網際網路泡沫為什麼會發生?今天我們聽到的大部分網際網路創業的項目,共享單車、送飯等,這項目在1927年之前全都出現過,但大部分公司都死了。原因是那時候環境不在,很大的原因就是技術上的挑戰。我在矽谷,舊金山和矽谷有很多編程學校,這些學校可以把一個非技術人員3個月裡培訓到可以在一個周末寫出一個小的網頁應用,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今天的區塊鏈離這個點當然還很遠,原因是這些所謂的開發框架以及很多我們看不到東西,背後降低了人員的開發成本。

第二個方面是公共服務,這個可能比技術更不明顯一些。

我原來在阿里巴巴待過一段時間,2003年左右,阿里剛開始做淘寶的時候,他們做淘寶時考慮的並不是僅是淘寶本身。電商生態需要支付、物流、平臺、客戶資源,認知等各個方面,所以他們同時在做生態、做支付寶,做菜鳥物流。

同樣,從網際網路總體來看,我們有很多的支撐服務,比如我們看不太看得到的基礎層;中間層:比如Facebook、微博、微信等,現在所有APP,都可以是微信登錄、微博登陸,對大部分企業的用戶增長都是一個巨大的支撐點,他們可以很快獲取百萬千萬用戶;再上升一系列,像谷歌這些傳播的工具是第二個大的支撐點啊,這個導致什麼結果呢?在1999年,你創業可能是花十萬二十萬美金買伺服器做一個網站,如今你可能二十美元就可以成立一個網站。同時你可能花少於五行的代碼讓你的電商網站收款,那是因為背後有阿里支付、有配套公司幫你做很多活。

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市場,即美國之後的第二大風投市場。全球範圍內,我們現在的總投資可能是在一千多億美金,這比94年左右已經有幾十倍上百倍增長,但融資最終是一個閉環,只有融資進去,沒有退出機制也不行,退出機制在哪兒?

網際網路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是:我們發現了廣告的模式,但是我們現在正試圖淘汰廣告模式。對過去的網際網路來說,廣告有非常偉大的作用:你可以免費給一個人用產品,然後另外一個人付錢,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機制,同樣在區塊鏈時代,我們也會發現一些新的商業模式。

區塊鏈如今是什麼狀態?

剛才總結了3點,主要講了網際網路是怎麼能夠做到今天這樣的規模的?它背後有很多支撐因素,這些因素可能並不是我們平時會思考的。現在回過頭看區塊鏈,如果拿這3個框架分析區塊鏈,如今是什麼樣的狀態?

第一區塊鏈的技術:從公共區塊鏈來說,即剛才講的下一代網際網路支撐技術,速度還是非常慢的,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最快一筆簡單交易的處理時間是20分鐘到60分鐘,比特幣是60分鐘,以太坊是20分鐘,這樣的速度跟普通的網頁應用還不在一個量級。谷歌為了優化0.5秒的時間,可以投入百萬美金,而區塊鏈技術還掙扎在20分鐘到60分鐘,這個並不是好的或者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體驗,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同時,從開發人員、企業的角度講,每一個新的區塊鏈開發人員可能需要花13到6個月的時間學習一些基礎的概念後,才有可能開始,而且還是一個有經驗的開發者,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沒有看到太多的落地應用的很大原因之一,我們沒有這個技術。

從企業私有鏈來說,它比公有鏈快一些。它是一個控制環境,可以用傳統的一些算法加速,但是也並沒有快很多,像高頻交易等金融場景需求還是離得挺遠。

從這個公共服務來看,有哪些支撐服務呢?基本上沒有任何支撐服務,0。

公共區塊鏈和企業私有鏈之間是完全隔開,所有的區塊內沒有一個是直接可以跨鏈進行溝通的。如果你希望重用一些共享的服務,這樣的一個技術機制暫時是不存在的。有一些在研發中,但是還沒有任何可行的。

最後是投資,剛才講的幾十億美元,來自風投和戰略投資機構的大部分投資其實都集中在企業。

我們展望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包括像數字身份,數字金融資產交易系統和網際網路等,所有這些大型的服務很多都是企業希望重用,而不是每一個企業再造一個新的。

相關文章:

微軟聯袂畢馬威成立區塊鏈創新工場,加速區塊鏈應用開發

實現首家區塊鏈項目商用,招商銀行報文傳遞縮短到秒級

《區塊鏈2.0》譚磊:區塊鏈的核心在於數據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智慧農業區塊鏈 - CSDN
    簡單來說,區塊鏈是非常適合網際網路特點的綜合技術,是由數據區塊(block)通過某種機制(密碼籤名和時間戳)組織形成區塊鏈條,進而構成分布式網絡資料庫。3.1 基礎領域應用為了加快區塊鏈產品的開發,構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從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區塊鏈自身的優勢來看,區塊鏈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結合應用已毋庸置疑。
  • 火龍果財經:區塊鏈視聽技術前景展望
    區塊鏈被認為是構建未來價值網際網路的基礎技術。廣播電視媒體和網絡作為 黨的重要宣傳輿論陣地和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和價值傳播的重要載體。 而與網絡視聽相關的音視頻數據已經佔到網際網路數據的80%以上,網絡視聽處理 技術已經成為當前網際網路最活躍的技術領域。
  • 萬向區塊鏈郝玉琨:從20個關鍵詞回顧區塊鏈行業的2020
    發改委把區塊鏈列入了「新基建」,「新基建」包含區塊鏈也有很多其他的新技術,包含了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充電樁、特高壓、工業網際網路等。 區塊鏈作為新基建中的一項,它不是單一技術能發揮多大的價值,區塊鏈需要和其他技術融合。
  • ...高層區塊鏈知識公益培訓(鏈媒班)第二期在京開班|「鏈」動未來
    當前,世界正在加快進入數據經濟時代,區塊鏈技術作為引領社會生產力變革的新力量,備受全世界矚目。在此背景下,基於首期鏈媒班的成功舉辦,10月18日,2020年媒體高層區塊鏈知識公益培訓(鏈媒班)第二期在北京開班。
  • 區塊鏈和網際網路安全之間的關係
    近年來,科技發展一日千裡,新型技術遍地開花並不斷加強各自的應用,在眾多新科技當中,區塊鏈絕對稱得上是一匹後來居上的「黑馬」。從問世到應用,區塊鏈的商用價值不斷上漲,得到廣泛認可。目前,區塊鏈在國內的發展早已進入落地階段。
  • 區塊鏈不是「網際網路第二」和資本的「提線木偶」
    從表面上看,這些區塊鏈的項目與網際網路毫無關聯,而如果我們看它們的流量思維和資本邏輯,就會非常明確地看到,這些所謂的區塊鏈項目其實只不過是換了一個說法,實質上依然是網際網路物種。如果區塊鏈僅僅只是一個概念和噱頭用來吸引流量和資本的注意,不能給實體行業帶來任何的改觀,那麼,它的存在或許僅僅只是那些在網際網路時代轉移發展方向的玩家們構建的另外一個理想國而已。
  • DCM帶你了解最新區塊鏈行業動態!
    (新京報) 中國人民大學楊東:區塊鏈技術的成熟,標誌著人類社會走向數字文明 中國人民大學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長江學者楊東表示,以區塊鏈技術為依託的「以鏈治鏈」即「法鏈」,監管者通過實時透明的共享帳簿,能夠在結果惡化之前就予以識別和回應,甚至可以將合規機制直接內嵌到區塊鏈系統之內,有助於金融領域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管
  • 數字基建狂潮中:區塊鏈處於什麼位置?
    這三點分別對應了我們目前的高清視頻、AR和VR大容量的應用,以及像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對延時要求比較高的應用。未來我們生活將越來越線上化。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了像娛樂、購物、差旅等開始線上化,下一步我們的生產生活也會轉向線上,在轉向線上的過程當中,就需要建立節點與節點之間的信任,節點可能不僅包括人,還包括物。這就需要區塊鏈用它不可篡改的特性來連接節點,搭建信任。
  • 區塊鏈和它的好基友:5G+區塊鏈有哪些可能?
    近兩年,全球有兩大科技備受關注:一個是5G,另一個是區塊鏈。二者都是能夠改變時代、重塑社會、影響經濟的顛覆性技術。目前,中國已經發放了4張5G牌照,5G 產業處在爆發前夜的階段;在區塊鏈方面,很多人認為其將改變數據的存儲方式,甚至重塑網際網路和物聯網。
  • 萬向區塊鏈用20個關鍵詞帶你回顧區塊鏈的2020
    02 Web3.0Polkadot的發展有Web3.0基金會的支持,大家非常容易會把這兩個Web 3.0混淆,不過我們這裡的Web3.0主要聊一下廣義的Web3.0,即下一代網際網路到底會是什麼,最近有這麼幾點想法:1.數據所有權之前經常講到,作為個體每天衣、食、住、行產生各種各樣的數據,但是出行數據屬於滴滴,網上購物數據屬於京東和阿里,娛樂數據屬於微博
  • 萬物皆可鏈 | 旺鏈科技烏鎮回溯,區塊鏈發展正當時!
    11月24日下午,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浙江烏鎮正式落下帷幕。今年整體上保持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一貫的風格和精神內核。繼續堅持高端定位,開展富有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的思想碰撞,貢獻具有引領性、包容性的觀點見解。
  • 上市公司區塊鏈周動態:年報集中披露 70家上市公司發力區塊鏈
    、透明的新一代社會信任體系。已完成多項實用性產品、專利、軟著等註冊,鏈石的區塊鏈Baas平臺已經能源交易和相關生產領域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以及其它領域的金融交易、結算登記等。目前已經推出包括ABS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平臺、電子存證、數據交易等多個類型產品。公司將持續ABCD賦能,加強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前瞻性技術研究,持續加大對微服務技術架構的研發和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 新技術的應用研發。
  • 互操作性如何助推區塊連結入網際網路基礎設施
    把以上案例套在區塊鏈系統中也是同樣成立的。很多工具也許可以降低不同區塊鏈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成本,也可能可以打通區塊鏈系統和傳統網際網路系統之間的隔閡,但是如果區塊鏈底層沒有提前做好準備,沒有提供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工具的開發和使用成本就可能會很高,或者就是無法獲得互操作性。
  • 黃奇帆最新萬字分享:5G背景下區塊鏈等數位化平臺體系的特徵、路徑
    所謂數位化平臺,是指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區塊鏈等一系列數位化技術組成的「數字綜合體」。區塊鏈技術基礎是開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數據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接口查詢區塊鏈上的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二是防篡改性。任何人要改變區塊鏈裡面的信息,必須要攻擊或篡改51%鏈上節點的資料庫才能把數據更改掉,其難度非常大。
  • vankri交易所平臺下載:區塊鏈成熟標誌著什麼?
    vankri交易所平臺下載指出,如果說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是河流,區塊鏈技術就是河床,沒有河床的底層基礎,就不會有河水的流動。區塊鏈技術的成熟,使得真正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邁向一個智能化的時代,也標誌著人類社會走向數字文明。  同時,此次疫情加速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在後疫情時代,防止金融監管的「燈下黑」問題,有效加強金融監管,意義重大。
  • 加速演進成熟的區塊鏈,下一個爆點會集中在哪?
    近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研究工作組組織編寫的《中國區塊鏈金融應用與發展研究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重磅發布。該報告主要包括總報告、應用場景篇、底層平臺篇、年度事件篇和附錄五個部分,旨在為政產學研用各界提供研究資料和實踐參考,引導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合規安全應用,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助力現代金融體系建設。
  • 盤點2020年區塊鏈大事記
    會議明確了近期被熱議的新基建範圍,「區塊鏈」正式位列新型基礎設施中的信息基礎設施。作為數據安全傳輸的保障,區塊鏈技術讓數據難以篡改、可溯源、可共治等,在城市數位化進程中可發揮自身屬性優勢,進而在包括新基建在內的眾多垂直行業,探索新應用落地。這對於區塊鏈產業是一次重大利好,新基建所帶來的東風,將會給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動力。
  • 孟巖、李鳴與高航共同解讀區塊鏈如何參與數據要素市場的構建?
    李鳴和高航都認為,區塊鏈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還沒有充分的基礎科學理論的支持,需要完善,還需要進一步找到真正的業務場景。同時目前的實踐結果也沒有形成足夠大的體量,有很多理論和思想還需要驗證,相對於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這些產業來說,規模上要小很多。
  • 把握區塊鏈產業風口 趣鏈科技多元化布局賦能「新基建」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範圍,標誌著產業區塊鏈的風口已然來臨,區塊鏈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趣鏈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區塊鏈企業,率先緊隨政策,從產學研用多層次、多渠道、多方面推進區塊鏈技術研發與產業創新,聚焦以區塊鏈技術重構供應鏈基礎設施,為新基建高質量發展助力。
  • 啟迪數據資產研究院院長王鼎:發展區塊鏈,賦能新基建
    存儲加密、共識算法和跨鏈協作等關鍵技術研發速度加快,共識機制從單一算法向混合共識方向演變。區塊鏈與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融合創新更加活躍,企業依託雲服務資源加快部署Bass平臺,區塊鏈基礎設施化特徵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