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年冬至夜偏長
心中問候常思量
圖 | 視覺中國
今年冬至時間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農曆庚子年 十一月初七
圖 | 視覺中國
冬至又名「一陽生」
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圖 | 視覺中國
一者陰極之至,
二者陽氣始至,
三者日行南至,
故謂之冬至也。
——《三禮義宗》
冬至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
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
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
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圖 | 視覺中國
冬至作為一個傳統節日,
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
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又被稱為「小年」,
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
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圖 | 視覺中國
冬至日也是「數九」的第一天。
關於「數九」,
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圖 | 視覺中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
早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
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
測訂出了冬至。
圖 | 故宮博物院
因為是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
由周到秦,都以冬至日當作歲首,
也就是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
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
但冬至依然是個大節,
正所謂「冬至大如年」。
在這天,古人先祭祖,後彼此賀冬。
圖 | 視覺中國
· 冬至三侯 ·
一侯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
此時陽氣雖已生長,
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二侯麋角解;
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
而冬至一陽生,
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三侯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
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
並且溫熱。
· 冬至民俗 ·
祈福
《周禮春官·神仕》:
「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
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賀冬
《後漢書禮儀》:
「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
這天大家都放假休息,
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
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
搞所謂消寒活動,
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
("酒"與"九"諧音),
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
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圖 | 視覺中國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
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
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
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划。
從冬至開始
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
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
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
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 婦兒飲食養生 ·
冬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
又逢天寒地凍,不吃怎能禦寒?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氣始於冬至」,
冬至正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安身靜體,起居得宜——後漢書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黃帝內經有言:「早臥晚起,以待日光。」冬季需靜神少慮,勞而勿過,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而積勞成疾,同時定期開窗呼吸新鮮空氣。此外,應適當運動:「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室外運動時適量的寒冷刺激利於新陳代謝,促進身體產生熱量。
◎保暖儲熱量——除了以羊毛羊絨等天然織物護體,也要注重雙腳的保暖。氣虛的人可選用黨參、黃芪、白朮等補氣藥泡腳;高血壓患者宜將菊花、枸杞子、桑葉枝、丹參等與冰片少許煎藥泡腳;若需活血補腎,可選擇當歸、赤芍、紅花、川斷等。此外可採用適當的禦寒鍛鍊,如循序漸進以冷水洗面等,可提高機體的抗寒能力。
◎膳食溫補——冬至禦寒,婦女兒童可適當多吃含鐵、鈣豐富的食物。怕冷與缺少鈣和鐵等礦物質有關,補充蛋黃、豬肝、黃豆、芝麻、紅棗等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胡蘿蔔、蓮藕、土豆等根莖類蔬菜中含豐富的礦物質,經常食用也可增強人體的抗寒力。常吃鮮蝦,溫酒送服,可醫治畏寒、體倦、腰膝酸痛等病症。
田七人參燉草雞:滋補元氣,補血益精,湯清味鮮,營養豐富。
材料:田七10克、人參10克、天麻6克、紅棗5枚、草雞半隻、生薑數片。
做法:將草雞用清水洗淨,用刀切成塊狀,其餘材料用清水洗淨;將所有材料放進燉盅內,加清水至八分滿,蓋好內外蓋,並用面紗紙封好;放進鍋中隔水燉2.5小時,調味即可。
五色素餃:用不添加任何食用色素的天然食材做出的麵皮,為健康增添了一份活潑有趣的心意。
玉米皮素餃。玉米、慄子、土豆為餡料,耗油調味。三種食材口感軟糯,清甜濃鬱相得益彰。
胡蘿蔔皮素餃。紅色彩椒、韭黃、草菇為餡料,豆瓣醬調味。爽口清新,滋味飽滿。
麵粉皮菌菇素餃。草菇、杏鮑菇、蘑菇、京蔥為餡料,豆豉花生醬調味。味道鮮美。
紫薯皮素餃。豆腐乾、鹹菜、冬菜為餡料,辣椒粉調味。味道鮮鹹有層次。
菠菜皮素餃。菠菜、黃瓜、大蒜為餡料,蔥花調味。營養豐富。
◎聞香靜心——保持良好心境與穩定情緒,即精神上的愉悅,也十分重要。冬日裡點香,不但能驅散窗外風雪帶來的寒意,還能通過與香的對話舒緩身心。香文化使我們的生活富於美感,也為這冷寂的季節添了情致與溫和。薰衣草、沉香、檀香清新助眠,摒除煩躁;白麝香通經活絡,振奮精神;薄荷、冰片提神醒腦。
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
谷、果、肉、蔬合理搭配,
婦女應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
要及時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圖 | 視覺中國
依門賞雪冬至到,片片雪花似鵝毛。
一杯熱茗暖心肺,詩情畫意身邊繞。
圖 | 視覺中國
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
藏之終,生之始,
宜踏雪尋梅,長歌醉飲。
冬陽酒味色香甜,團坐圍爐炙小鮮
今夜泥郎須一醉,笑言冬至大如年
一念冬來,一念雪落
從今千萬日,此日又初長
冬至,深冬的問候
落了誰的心間
安了誰的溫暖
天寒素手冷,要記得添衣保暖
歲月匆匆,料峭又一冬
一年之末,最是想家時候
冬至日,給親朋好友寄去問候
遙表一份牽念,道一聲祝福
聽一口鄉音的溫暖,感受餃子的溫度
雙耳不會被冬日咬斷......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祝安康!
原標題:《冬至 |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