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在微信群裡看到消息說,新一輪監獄民警到司法局參與互幫共建工作正式啟動的時候,心裡不禁感慨萬千。
因為疫情影響,原本一年的掛職時間被整整延長了三個月。
一次次,當我以為可以回去參與封閉備勤執勤的時候,又一次次被通知繼續延期,直到這一次,正式消息傳來。
如果沒有新冠疫情,我想我的這一年在司法局參與社區矯正工作的經歷,將會給我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我也將會竭盡全力去思考,去踐行,去總結,去分享。
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坦白的說,從春節開始,即便在社區矯正工作崗位也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忙,也有很多抗疫的工作要參與,但幾乎,我把所有的關注目光都投給了封閉執勤在高牆裡的戰友。
一周,一月,一個季度,直到現在還有100多天沒有出來的戰友,我實在沒法在他們無畏付出的時候,去輕鬆地分享自己在另一條戰線上的收穫與心得。
那樣,我會覺得,自己對戰友們很殘忍,即便事實就是如此,即便我的感受也是非常的真實。
15個月的互幫共建經歷,是非常難得的一次思想的解放,一次視野的開闊,一次能力的提升。和罪犯打交道時間長了,監獄警察似乎有時候已經忘記了如何與正常人打交道了。
即便社區矯正對象也是罪犯,但管理方法,教育理念,溝通方式和我們在監獄裡所掌握的方法其實是格格不入的。
如果說,在2012年頒布的《社區矯正實施辦法》中,監獄警察還可以充分運用教育管理罪犯的經驗充分發揮作用的話,那麼在即將施行的《社區矯正法》中,隨著對矯正對象教育幫扶理念的調整和轉變,監獄警察掛職司法局的作用發揮,其實是需要重新定位和研究的,否則就不是幫忙,而是添亂了。
15個月的司法局工作經歷,讓我感覺到這其實是監獄警察,難得的一次走出高牆,睜眼看這個社會的大好機會。15個月的時間雖然不算長,但只要用心,收穫一定會無法言語。
但從監獄實行最高等級執勤模式以來,無論自己如何表達對戰友的敬意,如何心疼他們的最長堅守,如何努力與他們感同身受,卻都因為不能與他們一起奮戰高牆,不能與他們一起同甘共苦,不能與他們一起度過這段榮辱與共的艱難歲月,而讓我的內心始終不能平靜下來。
所以我為他們歌頌,歌頌他們封閉值守背後的價值與意義,雖然也會遇到撲面而來的不解與指責,指責我不該給他們戴上榮譽的枷鎖,因為比起榮譽來說,他們更想回家;但更多的是激勵,讓堅守不再那麼委屈,讓付出不再苦澀,讓奉獻滿載榮耀。
所以我為他們心疼,心疼他們別妻離子堅守高牆的無奈與痛楚,錯過了許多人生中最為重要的時刻,甚至是父母親人離世,雖然也有人不理解,一次次發來滿是攻擊的言語,句句如針般,扎在心裡;但聽到更多的是錚錚誓言,疫情不滅,警察不退。
戰友們封閉值守至今,已經過去了136天。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開始了疫後生活的重建,就連街邊的地攤都紅紅火火地擺起來了;高速解封,物流暢達,酒店開始賓客盈門,劇場的各類演出預告相繼發出,就連旅行團也陸續出現在了視野中。
可監獄的大門還緊緊封閉著。
何時能正常開啟,何時能聽見戰友們每日上下班的歡聲笑語,何時能看到三五家相約帶孩子一起出去走走的場景,何時能走出封閉隔離的大門輕鬆呼吸一口氣,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期待與夢想。
隨著互幫共建工作的即將結束,距離我回到監獄參與封閉備勤、執勤的日子就越來越近了,我想我已經做好了準備,與戰友們一起並肩奮戰在高牆。
或許石佛寺車站沒法再日日更新,或許對社區矯正工作的思考也會暫時停下腳步,但我堅信,疫情一定會過去,曾經的美好,很快一定會全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