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合衛理公會推遲與美國聖公會的完全共融

2020-12-24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UM News

出於對大流行持續威脅的考慮,美國聯合衛理公會與美國聖公會暫時擱置了兩個教派之間實現完全共融的計劃。

最初時,兩個教派的領導人都期望著今年及明年的最高決策機構會面時能達成一項擬定的完全共融協議。

9月17日,美國聖公會與美國聯合衛理公會對話委員會(Episcopal Church-United Methodist Dialogue Committee)在聲明中稱:「新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爆發及其廣泛襲擾令人遺憾,但可以理解的是,有必要對這一時間表進行重新考慮。」

疾病的威脅已經導致聯合衛理公會的總會會議從今年5月推遲到2021年8月29日在明尼阿波利斯市召開。現在,美國聖公會也正在對目前擬定於2021年7月舉行的總會會議形式及時間進行再考慮。

考慮到所有這些變化,對話委員會建議兩個教派都等到2021年後的下屆總會會議再實現完全共融。據悉,這個委員會包括來自兩個教派的五位領導人,以及一位聯合衛理公會和兩位美國聖公會職員。

委員會表示:「我們為在耶穌的桌子上實現統一而進行的工作還在繼續著。我們不建議草率地採取完全共融行動。這項工作是恩典顯於外在的可見標誌,旨在結束人類大家庭的一切分裂。」

建議推遲的提出適逢聯合衛理公會面對自己的未來問題。教派即將召開的總會會議面臨多項沿著神學立場分裂教派、從而解決圍繞LGBTQ的長期爭議提案。

委員會的兩位聯合衛理公會成員說到,這種不確定性加上新的會議安排對此種委員會建議提起到了推波助瀾。

格裡高利·V·帕爾默(Gregory V. Palmer)主教和主教理事會普世教會教工長凱勒·陶(Rev.Kyle Tau)在電子郵件中表示:「對話委員會中的聯合衛理公會人士認識到,在要求美國聖公會就完全共融關係作出決定之前,我們需要對聯合衛理公會的未來形態了解得更為清楚。」

領導西俄亥俄州會議的帕爾默是對話委員會的聯合主席。

帕爾默和陶都表示:「我們對這一對話的共同承諾仍然堅定不移,期待著能夠在下一個可用機遇中通過這項完全共融的提議。」

同時,他們和其他對話委員會成員督促各自教會在事工上繼續合作,特別是在爭取種族正義方面。該組織擬定協議的標題為《給與世界的禮物:醫治破碎的同工》(A Gift to the World: Co-Laborers for the Healing of Brokenness),並且兩間教會都同意分享他們對醫治的共同呼籲。

兩人均表示:「隨著我們邁向未來,重要的是我們要儘可能找到多的可以共同承擔宣教及事工的領域。我們認為,新冠狀病毒和種族非正義這兩個傳染病在目前是如此地緊迫,以至於它們呼籲普世教會合作夥伴之間存在特別意圖,好確保我們以共同的目的說話行事。」

所謂完全共融並不是是說將教派融合為一,這就好比1968年聯合衛理公會成立時發生的情況。

相反地,完全共融意味著每個教會都承認對方是基督教信仰的夥伴,承認彼此的洗禮和聖餐禮的有效性,致力於在事工中公共努力。這樣的協議也意味著美國聖公會和美國聯合衛理公會可以彼此共享神職人員。

聯合衛理公會早已經與美國福音路德教會(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五間黑人泛衛理公會教派和北美摩拉維亞教會(Moravian Churchin North America)達成了完全共融協議。

開始於2002年的聯合衛理公會與聖公會對話,旨在將這兩間歷史上與約翰·衛斯理的英國聖公會存在聯繫的教會聯繫在一起。

兩者間的完全共融協議也將完成某種普世教會正方形。如聯合衛理公會一樣,美國聖公會已經與福音路德教會和摩拉維亞教會實現完全共融。這個教會四邊形中唯一缺少連線的就是這兩間有著爭議最大共享遺產的教派。

相比於美國獨立戰爭,這兩間教會之所以會分開更是由於神學差異性。

直到去世時,約翰·衛斯理一直擔任著英國聖公會的牧師,但在戰爭之後,當很多英國聖公會牧師回到英國之時,他採取了不合正統的方式為這個新國家任命了神職人員領袖。衛斯理的這番努力導致1784年產生了一個新的美國教派,並最終成為跨國性的聯合衛理公會。

至於與英國聖公會保持緊密聯繫的美國聖公會,則是於五年後在美國正式成立。

兩間教派都曾經掙扎於種族主義之罪中。

兩間教會都擁有理察·艾倫(Richard Allen)和押沙龍·瓊斯(Absalom Jones)這兩位共同先輩,他們都是因為種族歧視而離開了費城聖喬治衛理公會(St. George’s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in Philadelphia)。在1793年黃熱病大流行肆虐時期,提供過護理的這兩位一線英雄、非裔美國人教會領袖也面臨著偏見。

艾倫主教繼續行走並成立了非洲衛理公會教會(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瓊斯則成為美國聖公會的首位受按立的非裔美國人牧師。

約200年後,美國聯合衛理公會和美國聖公會都各自面臨著LGBTQ基督徒在教會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爭議。

在即將舉行的聯合衛理公會下屆總會會議提案中,有著一項幾經談判而達成《借著分離的和解與恩典協議》(Protocol of Reconciliation & Grace Through Separation)。該協議允許教會中的傳統教會和會議帶著財產脫離並加入到一個單獨派系中,同時教會會為其劃撥2500萬美元資金。該協議的談判者包括對LGBTQ問題持有截然不同看法的眾多聯合衛理公會人士,帕爾默也是其中之一。

衛斯理公約協會(Wesleyan Covenant Association)在整個夏季繼續制定著新的傳統主義教派的計劃。

美國聖公會也進行了類似的旅程。教派已經公開對同性戀神職人員進行按立,還允許牧師主持同性婚禮。但是,很多不同意這些舉動、在部分事件中反對對女性進行聖職按立的前美國聖公會成員分離出去成立了北美聖公會(Anglican Church in North America)

即便存在內部分歧,聯合衛理公會和美國聖公會也將繼續進行對話。

現在,委員會敦促在解決健康、種族正義和人類社區重建需要的寬廣背景下,進行團結性質的工作。

帕爾默和陶向《聯合衛理公會新聞》(United Methodist News)表示:「隨著我們的教會努力應對這一帶來一切紛爭的問題,我們禱告我們所有人將繼續尋求基督呼籲我們的團結。這樣就可以讓全世界都相信。我們目前面臨的難題要求基督的身體以務實的方式表現出其公眾統一性,藉以幫助實現我們破碎世界中的醫治和正義。」


翻譯自UM News

相關焦點

  • 聯合衛理公會與聖公會合作聖餐禮 向合一再邁一步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國家大教堂是一家聖公會教堂,近日,該教堂有史以來首次由一位聯合衛理公會牧師在其主日禮拜上主持聖餐禮,國家大教堂網站稱這標誌著聖公會和聯合衛理公會向完全共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據基督郵報消息,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國家大教堂一次主日禮拜上,聯合衛理公會牧師坎貝爾牧師在聖公會的禮拜上主持聖餐禮。
  • 英國聖公會進一步推動與衛理公會的共融
    圖源:pixabay.com 英國聖公會全國大會支持並建議繼續進行與衛理公會的共融進程上周末,全國大會的成員們同意為此目的而起草一些文件,包括一份對兩個教會之間的共融新關係進行概述的「正式聲明」。就達成共融之後的就職儀式,以及一間教會的長老和牧師如何在另一間教會中進行服侍,大會批准了一份議案,指示信仰和秩序委員會(Faith and Order Commission)起草一些附加文本和指導方針。
  • 分離協議合法化已經成為美國聯合衛理公會最高法理機構的首要議程
    國聯合衛理公會法理委員會(United Methodist Judicial Council)預計將很快作出決定,裁決教會管轄力認可教派分離方案是否合乎法理。大流行及其後的2020年聯合衛理公會總會會議的推遲迫使法理委員會取消了原定於4月29日至5月2日於明尼阿波利斯舉行的會議。總會會議是該教派的最高立法機構。一般來說,法理委員會的九名成員(分別生活在美國、菲律賓、賴比瑞亞、莫三比克和挪威)會在美國各地進行會議。但顯然的是,2020年的秋季會議沒法以通常模式進行。
  • 英國聖公會將與衛理公會合併? 欲維持基督徒出席率
    2017年1月16日,英國聖公會的大衛主教受邀主持洗禮和堅信禮。(圖片來源:Facebook) 英國聖公會領袖將於下月在大會上進行討論,他們是否應該與衛理公會共享牧者,以「維持基督徒的出席率」。
  • 美國聖公會或將於20年內消亡
    據稱,美國聖公會在1966年達到成員人數頂峰,時有約360萬美國人被認為是教會成員。2018年,美國聖公會總會辦公室(The Episcopal Church’s Office of the General Convention)報告稱,教會成員人數已經降至167.6萬人。
  • 全美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惡化,但美國聖公會仍堅持繼續舉辦周末禮拜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的大主教保羅·艾蒂安是下令做出改變的天主教主教之一,他所在的地區是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地區。華盛頓州衛生部門已經證實,華盛頓州新冠肺炎病例累計達39例,其中包括10例死亡病例。艾蒂安在寫給教區領袖的信中指出,在進一步通知之前,聖餐期間不應該分發葡萄酒,去教堂做禮拜的人應該用手接聖餐餅,而不是用舌頭接聖餐餅,以防止唾液傳播新冠病毒。
  • 世界史:衛理公會的傳教士是瓊斯牧師
    這個禮拜天是英國聖公會的牧師, 下一個禮拜天將是一個荷蘭歸正會的傳教士, 再下一個禮拜天則是衛理公會的牧師。 牧師由監獄服務部門招募, 其中一條規定是被招牧師布講的內容僅限於宗教方面。 獄警參加所有的宗教活動, 如果某個牧師的布道偏離了宗教, 下一次他就不會再被邀請到島上進行傳教活動。在島上的頭兩年裡, 即使是做禮拜時也不準我們離開我們的牢房。
  • 北美觀察丨美國人權問題專家:香港立法會推遲選舉合理合法 美國的...
    針對7月底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推遲立法會選舉,美國反戰爭與種族歧視聯盟負責人布雷恩·貝克近日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出現反彈情況下,香港特區政府充分考慮到,如果在疫情嚴重情況下,派遣超過3萬名志願者在全港600多個投票點服務投票,勢必對選民公共安全造成威脅,推遲選舉完全是負責任的政府合理合法的舉措,美國政客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批評指責完全是虛偽的
  • 衛理公會創始人約翰·衛斯理悲哀的婚姻故事帶給我們的提醒
    5月24日,標誌著一個名叫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的聖公會牧師藉心靈體驗改變了他的生活,並有爭議地改變了教會。這真是一個「溫暖人心」 的日子慶祝轉變的力量和衛斯理火熱的衛理公會遺產,但許多人還不了解衛斯理生活中不為人知的陰暗面:他與妻子之間緊張關係發展到據稱是暴力關係。
  • 美國一天推遲仨發射,毅力號火星任務也沒能倖免
    最後一個最關鍵都難逃拖延症……儘管推遲發射是業界通病,也是家常便飯,但推遲理由各有不同。 有點反諷味道的是,這次任務恰好綽號「現在別來阻止我」,卻因全球疫情足足推遲了兩個多月。 不管怎樣,因為外部因素導致的推遲,哪怕是臨陣推遲,也都無可厚非,有時候還能贏得同情心。這次任務採用拼車模式一箭五星,包括NASA、美國國偵局NRO、澳大利亞皇家空軍RAAF三家客戶旗下的5顆立方體衛星。
  • 多次推遲、兩次中止後,美國「德爾塔4」火箭發射升空
    當地時間12月10日晚,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LA)的「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成功升空。此次發射計劃曾數次推遲,包括兩度自動中止,推遲了3個多月。據美國「太空」新聞網(space.com)當地時間12月10日報導,此次發射火箭為ULA發射的第12枚「德爾塔4」重型火箭。
  • 美國:百老匯關到年底,影院推遲復工
    位於紐約的美國劇院行業代表百老匯劇院29日宣布,受疫情影響,百老匯劇院將一直關閉到年底,明年何時開門待定,也就是說今年餘下的6個月中將不會安排任何劇院演出。百老匯自3月12日關門後,已多次推遲復工計劃,這也是百老匯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停業記錄。
  • 籤證戰愈演愈烈,美國存心刁難代表團團長,聯合國會議被迫推遲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18日消息稱,日前由於美國未向前往聯合國參加會議的俄羅斯代表團團長康斯坦丁沃龍佐夫發放籤證,導致聯合國裁軍審議委員會會議被迫推遲10天舉行,以在這段時間內解決美國推遲發放籤證問題,原本該會議將在本月18日舉行。
  • 美國奧委會也建議:推遲2020年東京奧運會
    【環球網快訊】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在當地時間23日晚間發布的一份聲明中,美國奧林匹克與帕運會委員會執行長莎拉·赫希蘭德和主席蘇珊娜·萊昂斯表示,該組織已經聽取了美國隊運動員對即將到來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擔憂,認為「推遲(奧運會)的方式才是最有前途的」。
  • 美國教派:聖公會、長老會與公理會,1860年全美教堂座位2600萬個
    如果我們比較美國剛獨立時與1850年時的社會,前者只佔有現在東部的區域,而後者輻員遼闊且教派分支已形成,則會發現福音運動的擴展很蓬勃迅速。在剛獨立時,改革宗之中,聖公會、長老教會與公理會是三個最大的教派。前兩個是歐洲傳來的,最後一個則是美國所特有。
  • 美國書展推遲至7月舉行
    紐約)國際圖書展覽會(BookExpo America)也宣布將原定的5月27-29日推遲至7月22-26日舉行。相關閱讀BEA官方網站宣布延遲消息主辦方勵展博覽集團(Reed Exhibitions)在推遲聲明中表示:「給所有關心美國書展的朋友們:正因為廣大書商、圖書管理員、作家、出版商和書迷一直以來的熱情參與,美國書展這些年來才會受到如此多的關注,所以書展主辦方有責任把參與者的健康與安全放在第一位。
  • 載人龍飛船推遲發射,聯盟號高速發射在即,美國還要向俄羅斯低頭
    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時期進行了規模龐大的「太空爭霸」競賽,最終美國依靠阿波羅登月計劃獲得了航天探索霸主的地位。美蘇的「太空爭霸」競賽促進了航天探索的進步,時至今日美國和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還在享受當時競爭的紅利。美國曾經很長時間把載人航天運輸工具放在了太空梭上,以至於放棄了宇宙飛船的研製和裝備。
  • 下一代機器人 最大特點是人機共融
    瞭望站  「人機共融是智慧機器人的重要特徵,人機互動、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新一代人機共融機器人將引領時代新潮流。」11月27日,在江蘇南京舉行的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表示,與人共融將給未來人機關係帶來根本轉變,即由「主僕」變為「伴侶」。  2011年,美國啟動先進位造業夥伴計劃,其中明確指出,下一代機器人將與人類緊密合作,為產業工人、健康服務者、士兵、手術醫生以及太空人等完成複雜任務提供新的能力。
  • 美國中文網:夏威夷推遲向州外遊客重新開放計劃
    美國中文網:夏威夷推遲向州外遊客重新開放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