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12月10日,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開工儀式在江門市新會區崖門圍墾海濱大道會場舉行。筆者從現場獲悉,該項目總投資概算17.31億元,計劃於2023年1月完工,同年3月試運行。
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由崖門水航道和崖門出海航道組成,是珠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規劃「三縱三橫三線」中的「三線」之一,也是交通運輸部和廣東省水運重點工程之一。該工程起點位於新會區雙水電廠上遊邊界處,經崖門水道入黃茅海,終點接入高欄港15萬噸級主航道,全長67.5千米。
目前,隨著船舶大型化發展不斷提升,萬噸級及以上船舶通航需求也日益增加,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所處銀洲湖水域航道卻僅能滿足全潮單向通航5000噸級海輪、乘潮單向通航10000噸級海輪。銀洲湖區域臨港企業所需原材料水路運輸,需經廣州南沙、深圳、珠海等沿海港口減載或轉駁小船後才能進入銀洲湖水域,導致貨物運輸成本大大增加。
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成後,上述問題有望迎刃而解。該項目建成後,通航標準將達到1萬噸級船舶滿載全潮單向通航,兼顧2萬噸級散貨船、雜貨船和貨櫃船滿載乘潮單向通航。
藉助崖門出海航道,江門市航運沿西江幹線,向西可達粵西地區及廣西、貴州、雲南等大西南地區,向東可聯繫珠江三角洲以及港澳地區;沿西江和勞龍虎水道,從銀洲湖和廣海灣,可直接溝通東南亞、歐美等世界各地。至此,崖門航道溝通內陸、面向海外的優勢將進一步放大,江門港、珠海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為江門市和西江沿線區域實現沿海、沿江經濟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為廣闊的西江流域腹地進一步擴大開放提供保障。
南方日報記者 鄭琦 通訊員 匡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