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皇97遊戲主角:草薙京與八神庵(圖片來源於網絡,後同)
1)
二十年前,在我們那個偏遠的小鎮上,沒有網吧、沒有智慧型手機,街機是我們小鎮青年少年們的重要娛樂方式。
那時候還盛行掏龍蝦,相信現在的小孩已經不知道掏龍蝦為何物了。有一個無所事事的炎熱夏天,我哥他們每天清晨去河邊掏龍蝦,上午把龍蝦送到街上賣掉,賣的錢當即用來租武俠小說和去街機廳打遊戲。我作為他們的跟屁蟲,也度過了一陣子看武俠小說和混跡街機廳的日子。
現在回憶起來,那時的街機廳總是人頭擁擠,充滿了汗臭味和嘈雜聲:各種格鬥遊戲高亢的背景音樂、小鎮青年們的高聲呼喊和叫罵、打到激動時用拳頭捶按鍵時的砰砰響聲。
而拳皇97是當時所有街機廳最火爆的遊戲。
在我的青少年時代風靡一時的拳皇97
我們鎮上街機廳的拳皇97,大部分時間都被高手霸佔著,一人遊戲,還有層層圍觀的。對於菜鳥,是沒有多少機會在熱門時段去玩拳皇97的,別人看你水平弱,很快就會把你PK下來。因此我一般都去玩較冷門的恐龍快打、三國志和拳皇95等,偶爾有機會玩一下拳皇97,也玩不了幾局。自從跟比我小几歲的弟弟單挑過幾次拳皇97之後,我就再也打不過他了,從此放棄了提高拳皇水平的想法。
多年之後,在長壽鎮上的一個網吧通宵玩CS,被高中同學虐的慘不忍睹後,我以同樣的方式放棄了提高CS水平的想法。
但是,有一群人一直沒有放棄。
2)
最近在網上看到拳皇97的比賽視頻,我抱著懷舊的心理點進去看一眼,才驚奇的發現有一群人還堅持在玩這個遊戲,而且已經玩到了非常高級的程度。
拳皇97裡有約30個人物,每個人物具有不同的招式和技能。由於最初遊戲不是純粹為了競技而開發,人物強弱之間存在明顯的不平衡。這些玩家們早就總結出了人物強弱排序,這就是大家公認的「雙神三獸小五強非主流五弱」。
作為「雙神」之首97裡戰鬥力最強的八神庵
三獸之一「大豬」陳國漢
三獸之一「猴子」蔡寶健
為了提高競技性,他們還發展出了一些民間規則,比如禁用八神庵、二階堂紅丸的裸殺、禁用龍二和泰瑞的無限連技、禁用暴走八神等等。如果在比賽中不小心使出禁用的裸殺,需要還血以示公平。
他們對人物技能的研究方面也十分細膩,例如下面的幾個例子:
兩個八神庵起跳出重腿互傷,朝上跳比朝前跳的人佔優,造成的傷害更大;
「大豬」陳國漢在1P位發動轉球技能比在2P位威力更大,球都是從右往左轉,1P位更早出現有效的傷害判定,2P位會先轉到後腦勺那邊的無效位置;
「大豬」陳國漢的指定投技「搖搖樂」,判定範圍極廣。而且可以先完成搖杆動作,根據對手動作決定是否按鍵觸發技能,這之間可以有半秒的延遲,如果對手亂動則必中。
往往一個高手發現一種好的打法,在玩家群中擴散開來,如果被證明確實有效,則會成為玩家武器庫中的固定套路,在比賽中遇到相似情形可不假思索的使用出來。
跟任何體育競技一樣,這些頂尖玩家之間實力已經非常接近,比賽的勝負取決於非常細微的地方,像出招時機把握、比賽策略的貫徹、心理穩定程度等等。一局比賽,每個人物只有兩三次勝利的機會,要麼抓住機會一波流帶走對手,要麼被對手一波流帶走。
網上有一個帖子整理了拳皇97全國實力最強的十名玩家和他們的風格。
排名第一的網名KYO(老K),其大門五郎公認全國第一,被親切的稱為「鐵門」。排名第二的是吳智輝(輝輝),八神全國最強,搶十長局已經沒人能打得過他,最近在格鬥之星2017競標賽決賽搶三惜敗於排名第四的河池。河池打法華麗,粉絲最多,自稱是拳皇97的S級守門員,因為老是拿第二被粉絲稱為"河老二"。還有「廣州小孩」曾君卓,拳皇97實力也在前十,但最近重心放在拳皇14和街霸上面,在拳皇14上是大魔王級別,只要他參加的比賽幾乎都是冠軍。
3)
這些全國「第一八神」、「第一神樂」的稱號,實在來之不易。
以拳皇97當年的風靡程度,在我們小鎮上的適齡青年我猜測有百分之八九十都玩過,那全國得有多麼大的基數。在這麼龐大的基數中,才能出幾個第一八神和第一神樂?在通往第一八神和第一神樂的路上,有多少人半途掉隊了。想必這些最後站在頂尖的玩家都是一路過關斬將無數,才打出如今在拳皇97界的地位。
通往全國第一八神第一神樂的路也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能把拳皇97玩到細究每個指令有多少幀延時的程度,已經不是簡單一句「靠興趣愛好」能夠解釋的,這背後一定存在大量的刻意練習。
有一個"一萬個小時刻意練習"理論,說達到一個領域的頂級水平,需要至少一萬個小時的刻意練習。
對於這些拳皇97頂級高手來說,這個理論同樣適用。當大部分人打完一局轉眼就忘了的時候,他在復盤剛才為什麼會輸為什麼會贏,出招有哪些漏洞,下次該怎樣提高。然後針對發現的問題練習上百遍千遍萬遍,將它變成自己的本能反應,把自己能力推向極限。可以想像,這個重複練習過程肯定是枯燥無味的,需要異乎常人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
在這點上,我非常敬佩這些拳皇97高手們。
4)
這些年,感謝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隨著視頻網站、直播平臺的普及,微博與微信等個人主頁的流行,那些有獨特才能的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受眾,可以依靠獨特才能為生。
儘管這樣,拳皇97帶給這些職業或半職業的頂尖玩家的物質回報並不多,至少我認為與他們為之付出的努力不相稱。
網上有帖子稱老K三年總共比賽獎金人民幣20萬+,僅能當成副業。
河池號稱是拳皇97界粉絲最多的人,在鬥魚上有46萬關注,主播排名500+。而英雄聯盟直播white鬥魚有1060萬關注,主播排名第4。
根據Esports統計,拳皇14從2016年10月1日至今,作為職業選手的小孩總共獲得比賽獎金5358美元,全球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臺灣的ET大表哥,為10644美元。而小孩在同類型格鬥遊戲街霸5比賽中獲得的獎金為47664萬美元,全球排名第8,排名第一的是美國選手,獲獎金額約為28萬美元。可見拳皇作為格鬥競技遊戲其全球影響力實在有限。
拳皇14國際比賽獎金總額排名
拳皇97正式比賽數目太少,Esports上沒有統計數據。作為參考,由熊貓TV牽頭主辦的格鬥之星2017競標賽裡,拳皇97的獎金為冠軍人民幣兩萬元、亞軍一萬元、季軍五千元。最後河池以微弱優勢壓倒吳智輝拿了冠軍。
這還是全國頂尖選手的情況,那些曾經為拳皇97努力過,最終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打出知名度躋身頂尖玩家圈的人,以拳皇遊戲為生的路幾乎是死的。格鬥遊戲不像籃球足球,有各級聯盟,打不上NBA的球員可以去打CBA,CBA下面還有NBL聯賽,即使打不上聯賽,也可以去做籃球教練體育老師等等,這些次頂尖拳皇玩家,只能另謀出路了。
5)
同樣是在人造的規則下遊戲、同樣具備娛樂價值、同樣需要天賦、同樣努力提高技能成為行業頂尖,為何這些拳皇玩家與丁俊暉、林丹等職業體育運動員從中獲得的收穫有著雲泥之別呢?為何職業體育運動員享受高薪、社會高度關注和明星光環,拳皇玩家甚至還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不務正業?
如果我們認為他們為了提高技能付出的時間和努力本身是沒有區別,那麼我們將只能得出結論,這些拳皇玩家的選擇從一開始就已經錯了。我們將只能進一步得出結論,天賦和天賦不一樣、選擇比努力要更加重要。
這要是擴展開來是個悲傷的話題。
假如我們認為初始選擇有對有錯,那我們怎麼才知道我們現在的選擇是對的呢?比如說集成電路產業,一二十年前還發展的如火如荼,各個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誰知道現在就已經日見衰敗了啊。網際網路也沒有常青樹,比如說團購,在野蠻發展期全國有六千多家團購網站,經過多輪洗牌,現在還活著的也就幾個巨頭了。面對這種巨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從哪兒尋找信心?
假如說獲得的物質收穫與創造的價值基本相關,那我們敢確信做好電路和寫好論文就比打好拳皇更有價值嗎?或許有一天,人工智慧取代了人類的大部分工作,娛樂才是人類能創造的最大價值呢。
誰知道呢。
長按關注我的公眾號!不定期分享一些集成電路專業經驗、讀書筆記、遊記等等。爭取做到有趣或者有用。長文不易,你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