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高材生簡歷造假惹爭議,HR如何做好背調及簡歷甄別?

2021-01-14 騰訊網

一、清華高材生簡歷造假引爭議

最近大型職場真人秀《令人心動的Offer2》可謂是實火了,每一期的內容能觸發觀眾共鳴,引來不少爭議。這不,在最新一期播出的節目中,又霸佔了熱搜。

事情是這樣的,其中一位參與節目的實習生何旻哲自曝「簡歷造假」。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想必很多看節目的人都跟小2哥一樣是滿臉驚詫的。作為清華的法律碩士,初次來節目踢館的時候,他華麗的履歷,可謂是惹得一眾人羨慕不已。

現在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假的?

對此,也引發了網友們對「簡歷造假」一事的熱議。

在公開的職場綜藝節目上承認簡歷造假,對何旻哲來說無異於「社會性死亡」。他也在微博上發表長文向實習公司及觀眾道了歉。

最終君合律師事務所方面也表示會將他這段時間的實習考評成績清零,並且也不會對外承認他在君合實習的這段經歷。

一時的虛榮心,一次的心懷僥倖,讓何旻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現實是很殘酷,按網友的說法來說,以後的他可能會因為這不光彩的黑點基本上就告別大公司了。

事實上造假的核心動力,本質源於對自身的不自信和自作聰明的對社會規則的漠視。在當今社會上,已經是再常見不過的事情,相信每個做HR的朋友都遇到過。

所以對於面試者的「背景調查」在我們的人事工作中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少公司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甚至都會選擇與專業的背調公司來合作。

例如微軟公司會在人選入職前會對員工進行專業且詳細的背景調查,哪怕是人選在面試的時候表現的再好,背調不通過那也只能和「大廠」說拜拜。

那麼大家就有疑問了,作為全國十大律師事務所的君合來說,難道他們的HR沒有給這些求職者做「背調」嗎?

當然不是,背景調查不是審查犯人,也會有疏漏的時候。對關於「背調」,有下面三個問題大家要清楚。

二、關於「背調」的疑問

1、背景調查是不是把你的「家底」都掀起來查?

通常我們所說的背景調查是一般職前背調。人選在進入這家公司之前對於他的簡歷和資料上提及到的一些信息進行核實,例如身份背景、教育背景、社會背景、從業背景等幾大方面驗證是否有摻雜水分在裡面,這也是一種直接核實人選信息的有效方法。

那至於把「家底」翻個底朝天的那種調查,我們可稱之為政審,涉及到國家機關的職業,入職前都會做嚴格的審核。一般由基層黨組織負責進行。所以背景調查還不至於要把你的「底細」都翻開。

2、你們背調行業的是不是像偵探那樣調查?

這個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在了解企業需求後,我們都會獲得企業委託及人選授權才開始背調操作。一般背調公司在授權時,會要求人選提供以前的上司或者同事聯繫方式,進行核實。

但有時會出現一些聯繫不上或核實信息有水分的情況。所以針對這種情況,「ITRUST背調」主張獨立尋找工作證明人,拒絕「對口供」的情況,將信息更加客觀真實地反饋給企業。

3、企業怎麼做背調?

一般來說背景調查由以下三類人來做,企業HR,獵頭公司,第三方背調機構。由企業HR自己操作,會省下經費,但是自身工作量大大增加,也對在從業背景調查上耗費大量時間;通過第三方背調機構和獵頭公司協助會節省很多時間,而且反饋速度快。

在信息核實這一塊都是有保證的。但在工作履歷核實情況下,從事獵頭行業的工作人員會在專業程度上更有優勢。隨著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背景調查這項服務已經和很多企業成為了配置關係,社會上也漸漸形成了一種職場誠信的氛圍。

其實很多候選人聽到要接受背景調查會覺得不滿或者慌張。其實換個角度思考:企業在用人方面除了能力,誠信這個也是關鍵考核之一。

三、簡歷造假的那些套路

簡歷是求職者的「門面」,企業管理者在招人的時候,經常會為了低價而忽略應聘者簡歷的真實性。

所以小2哥在此提醒各公司的管理者們:一定要認真對待招聘事宜,因為你任何的疏忽將來都可能給公司內部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到時候背鍋不說,還可能會面臨法律訴訟。

那麼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常見的「簡歷造假」套路,HR們可要仔細鑑別了。

1、學歷造假

比如讀的是專升本,卻只寫本科學歷;

讀的是某些學校的二三級學院,卻寫「xx大學」;

將非統招的學歷,寫成統招;

讀的是在職研究生,只寫「碩士」;

2、任職時間造假

比如工作經歷和教育經歷有超過1年半的時間重疊,這種情況要麼是學歷有問題,要麼就是在湊工作年限;

還發現過候選人幾段工作經歷前後時間銜接有問題,或者是同一個時間在兩家公司工作;此外,有些求職者擔心跳槽太頻繁,會故意隱去其中幾段經歷,或者是調整其他公司工作經歷的起止時間……

3、薪資造假

誇大自己的稅前工資,這是最常見的;

還有隱蔽一點的手法,說自己公司有xx福利費(如房補/餐補/交通補貼等),或者是虛報五險一金基數、比例的,變相提高自己收入;

也有說年底有xx個月獎金的,或者xx金額期權。

4、工作職位造假

明明是主管,卻寫成經理;

明明只帶了兩個人,卻寫帶二十人的團隊;

明明只是參與過某項目,卻堂而皇之寫成項目負責人;

還有些人工作沒幾年就寫自己是高管;

5、就職公司造假

明明沒有在某某企業幹過,卻編造一段在其中工作的經歷;

要麼把自己工作過的小公司誇大成大型集團公司……

6、工作經歷造假

把別人的工作職責或成績寫成自己的;

某些技能只是了解程度,誇大為精通;

有些銷售會誇大自己的銷售業績;

還有JD型簡歷,初看上去覺得很不錯,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這種工作經歷跟公司沒

四、HR如何求破解

面對「簡歷造假」,可謂是防不勝防,況且很多公司HR都不是做專職招聘的,哪有時間精力能關注到這些方面,所以一些小公司估計「背調」都省了。

那麼這樣的話,HR應該怎麼儘量避免踏入求職者在「簡歷」上挖的坑呢?下面幾點建議給到大家:

1、關注一切不合理細節

年薪過百萬還穿著寒酸,估計不是樸素,更不是什麼深藏功名的掃地僧,成功人士會認真關注自己的個人形象;

名校畢業還常年混跡在基層崗位上,通常不是要拯救社會,麻煩看看是不是真的名校;

晉升速度明顯超過常人,但也給不出合理解釋,你自己要掂量下;

願意給自己的收入打個五折,別覺得別人把你當明天的馬雲看了,可能他把你當水魚看了。

2、面試時製造門檻,讓其知難而退

直接告訴對方公司的程序要做學歷鑑定並要求收入證明,基本上學歷背景和薪資有問題的人就會打退堂鼓了。談幾個他前同事的名字,看看他的反應,熟人圈話題最容易露出破綻。

3、將其思路打亂,別讓他從容表演。

履歷造假,總要做一下準備,認真準備了比真的還像真的,就像演員一樣。但是假的終究是假的,最怕中途有人打斷。

我曾經面試過一個人,他講自己的傳奇經歷,當他講給外籍CEO當助理的時候,我說:That means you have to always speak English every single day, really boring!(那不就是每天都總要說英語,挺特麼煩啊),這哥們愣住了幾秒鐘說:這個,我英文不太好,我通過翻譯和老闆溝通。呵呵,你可真幽默。

4、自己不要成為高危人群。

你越想天上掉餡餅越容易被騙,越是理性點越不容易出事,你非要用幾百元買真勞力士,那麼馬雲爸爸幫不了你啊!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別自己開縫,矜持點。

相關焦點

  • 互聯派:那些簡歷造假的應屆生後來怎麼樣了
    年年都是史上最難求職季但派派想說,就算當前形勢下求職困難,也不該是自己簡歷造假的藉口。儘管大家都知道簡歷造假可恥,可依然有很多人在說,據說10個應屆生中有3~4人在簡歷上編造虛假信息。那麼在簡歷上動手腳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 清華大學碩士被扒簡歷造假,高大上的實習經歷真的那麼重要?
    是什麼讓這樣一位本有著光明前途的高材生,走向造假的道路?而承認簡歷造假,是人性的反省還是輿論的壓力?何旻哲在向王釗律師道歉時,他說是自己的虛榮心在作祟,對於自己的經歷不自信,想要展現更完美的樣子。其實,這樣的理由,很多人都感同身受。留學海歸內捲化從前只要有「海歸」這個標籤,仿佛就擁有了一切。
  • 都說背景調查是「零」容忍,那為何還有那麼多人簡歷造假?
    造假,按照時間順序,主要分成四個階段,任何一個小的造假都包括這四個階段:一,求職簡歷造假;二,面試時繼續偽裝;三,入職後一直生活在謊言中生怕被查出來;四,下次跳槽時考慮要不要繼續造假。這就回到了本文的標題,貌似是個矛盾,都說背景調查非常嚴格,甚至是「零」容忍,且背調這個流程會越來越普及,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簡歷造假呢?有人說,你幽哥粉絲這一年來多了唄!
  • 清華碩士節目上承認簡歷造假:頭腦一熱,出於虛榮心做這件事
    作為清華碩士的何旻哲進入到律師事務所實習,在節目中表現一度吸睛。但有網友發現,他面試時的簡歷有問題。在昨天播出的節目花絮中,何旻哲終於承認簡歷造假了。何旻哲說自己頭腦一熱,出於虛榮心做的這件事,事後自己心裡非常忐忑。王釗律師在和其他律師商量後,把何旻哲這段時間的考評清零,並且不會承認他在君合的實習經歷。
  • 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簡歷造假到什麼程度才會爆雷?
    關於這段節目內容很多網友都認為是後面補拍的,按照何旻哲在節目中的表現來看,自然是俘獲不了路人的歡心,加上簡歷造假實錘和這段沒有誠意的坦白,很多人就會聯想起前幾天郭敬明和於正的道歉信……為什麼要造假?很多人覺得簡歷如果老老實實地寫,找工作可能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 【悟空背調分享】遇到背景調查,怎麼辦?
    1、剛開始,HR可能會忽悠你:「我們的背調很簡單的!」你別當真。 2、先了解是HR做背景調查,還是獵頭背調,或者第三方背調。 前兩者都很簡單,跟前同事、前HR打聲招呼即可,確保他們幫忙,別被落井下石; 如果是第三方,則要先問到背調公司的名字,再看如何應對,社保時間和領導評價,很難繞開。
  • 《offer2》實習生簡歷造假,大學生想找心動的工作只能靠造假了嗎...
    不過近日,節目實習生之一的何旻哲卻在節目上承認自己簡歷造假,簡歷上之前的實習經歷不實。最終他這次在君合的實習考評成績清零,實習經歷也不算數。為拿到offer,很多應屆生鋌而走險選擇簡歷造假。大部分公司對候選人的本質性道德瑕疵是零容忍,hr之間可能也會互通有無,公開簡歷造假者,相互提醒,也許會斷送你的許多求職機會。
  • 第三方背景調查明細曝光,面對背調,我們職場人如何應對?
    有些美化無傷大雅,但有些則涉及到嚴重的欺騙行為,比如學歷造假、證書造假等等,則格外需要HR進行背調篩查……什麼是背調?百度上是這麼解釋的。背調就是背景調查,候選人通過面試後,企業針對該候選人所提供的履歷進行一次驗證過程。這個過程為候選人拿offer前,最後一個步驟。
  • 心動的offer收官爆簡歷造假,這是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
    近日,在綜藝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中,實習全部結束的最後一天,何旻哲向王釗律師就簡歷造假問題進行了道歉。而這一事件也讓眾網友爭議連連。何旻哲表示自己在造假後也是「騎虎難下,忐忑不安」。
  • 四大HR 眼中的好簡歷是什麼樣子的?
    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我們清晰的知道我們的需求,有明確的目標。寫一份好簡歷的前提,是你清楚的知道HR是如何篩選簡歷的:曾經有人說HR平均看一份簡歷的時間不到5秒鐘,那麼HR又是怎麼篩選簡歷的?除此之外,簡歷中的工作經歷更是HR篩選簡歷的重中之重,主要看以下兩個信息。1) 工作時間:主要了解候選人的工作時間、跳槽頻率。如果每份工作都不到兩年,那麼就可以判斷出候選人任職的穩定性及忠誠度。
  • HR:簡歷裡有學生會經歷的,我都不想看!
    這段經歷還要寫在簡歷中嗎? 要不要把這段經歷寫在簡歷中,還是要看學生會經歷與你的求職崗位是否掛鈎。 如果你曾經在學生會擔任過文案宣傳一類的工作,而你現在想要求取一份文職類的工作,那就可以將這一段經歷寫入簡歷中,因為這表明你具有相關的工作能力,這段經歷能為你的簡歷加分。
  • 在校大學生求職簡歷怎麼寫?大學生求職簡歷模板
    例:負責電子行業上市公司研究工作 + 通過Wind、同花順、彭博等金融數據終端查閱收集整理120餘家上市公司的財報、公告、券商研究報告等資料,建立目標公司與4家可比公司財務分析和預測模型 + 撰寫深度研究報告1篇,同時作為實習答辯報告,順利通過並得到總監的當面表揚,拿到校招直通終面資格經歷太簡單、普通的如何按照這種方式展開
  • 虎牙員工拒籤辭退書 被HR抬出公司?
    聲明表示,公司在季度例行檢查調查期間發現該名當事員工存在簡歷造假、在職期間進行兼職活動等違紀行為,嚴重違反了虎牙公司價值觀,遂決定同該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聲明提到,在辭退當天,當事員工拒絕籤字,言辭過激,嚴重影響了公司正常經營秩序,公司HR員工在不得以情況下要求物業安保將該鬧事員工抬到一樓進行冷靜。虎牙方面表示,對此欠妥行為,公司真誠致歉並深刻復盤。
  • 為了高薪,我簡歷造假……背景調查能查出來嗎?
    同時,通過創新技術和SaaS工具的模式,為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全流程自動化背調系統和工具。02HR、獵頭、第三方背調有什麼區別?全國有很多家背調公司,大致分為以下幾類:國內知名背調公司(全景求是、太和、軒渡、凱萊得、八方錦程等)國外背調公司(FAD、睿思科等)知名獵頭和招聘網站(智聯、拉勾等)國內民企、創業公司(知了、i背調、人人
  • 一份好的簡歷,你的面試已經成功了80%(附入職阿里簡歷參考)
    答案與簡歷相關。雖然技術有高有低、資歷有深有淺,個人客觀情況在短時間無法改變(經歷造假可鄙),但是,如何將它們呈現在簡歷中是有技巧的。回答題主的問題「程式設計師簡歷應該怎麼寫」?我認為,程式設計師就應該拿技術說話,「技術總結」是一份程式設計師簡歷的重中之重。
  • 十年老HR:我看不懂現在的簡歷了
    (指路:別寫出生年月、別用QQ郵箱和模版……大廠HR爆簡歷篩選內幕 但關於如何求職,如何寫一份合格的簡歷好像還是有很多問題。 例如小萬做HR的朋友經常吐槽現在收到的簡歷奇奇怪怪,例如這份:
  • 簡歷如何寫?HR教你簡單幾步獲得心儀offer
    HR教你如何輕鬆獲得心儀offer之簡歷篇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時候,一份份的簡歷投出去石沉大海,便開啟了漫長的求職歷程,殊不知自己已經敗在了簡歷這第一個敲門磚上。那麼在製作自己簡歷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點我們來一一揭曉。
  • 什麼才是HR眼中的好簡歷?
    「王道」想要做出讓HR眼前一亮的簡歷,快速入職簡歷內核+外在」必須兩手抓簡歷內核1、簡明扼要首先,簡歷內容不是越多越好,越詳細越好。HR在篩選簡歷的時候只會一目十行地尋找與求職需求相匹配的關鍵詞,在你工作經歷、項目經驗中,查找到和招聘崗位需求相關的內容。HR視角的簡歷如果我們曾經從事的工作/實習和我們求職的崗位毫無關係,那麼,這些經歷就不需要在簡歷中體現了。
  • HR看簡歷,最看重的是什麼?
    我曾經專職做過招聘,每個月有幾十個崗位或人數的招聘任務,有時候一天看上百封簡歷是常事。如果去招聘會或校招現場擺攤,回來收到的簡歷可以把辦公桌壘到我眉毛那麼高了。在瀏覽如山的簡歷過程中,我經常很想對那些陌生的名字大吼:「我知道你做簡歷很辛苦,可是我也很辛苦啊,你能不能簡練一點,讓我一眼看到重點,一下子就知道你是不是符合這個崗位所需要的人才庫標準呢?」
  • 投簡歷沒回音?HR回復:包括這6部分內容的簡歷才能通過!
    肯定有人好奇簡歷的「硬性條件」都包括什麼?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 HR如何篩選簡歷?HR看簡歷通常會對幾十份乃至上百份的簡歷進行一定的甄選,初次甄選對一份簡歷的閱讀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秒甚至幾秒,那麼這麼短的時間,HR在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