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鄭州一小夥在閒暇之餘,經常用相機記錄一些平凡人的感人瞬間、拍一些鄭州街頭的平凡事兒。
他鏡頭下的微畫面和小故事,很小,卻很感人,觸動心靈。
冬夜路邊啃方便麵的代駕小哥、太累躺路邊睡著的環衛工、為生活奔忙的烤紅薯的白髮大爺……
更稀奇的是,志剛遊走在鄭州街頭,隨身會背一個相機和印表機。隨拍隨出的照片,他會裝上相框免費贈予當事人。
以前很宅的一個人,現在卻選擇一天幹三份工作,學著和陌生人打招呼。
拍客志剛的鏡頭下,都有哪些令人共鳴的感人故事?他的身上,又有著怎樣特別的經歷和故事?
微鏡頭下的故事,細小卻感人至深
鏡頭一:外賣小哥,在冬夜的路邊啃方便麵
12月12日晚,寒冷的鄭州街頭。
一位代駕小哥坐在路邊摺疊自行車上,啃著一包方便麵。
「天這麼冷,大半夜就吃這?」
「嗯,沒時間吃飯,墊巴一點。習慣了。」
看到有人向他走來,代駕小哥趕緊將方便麵收起來,放在衣兜裡,詢問來者是否需要代駕。
代駕小哥說,他是全職代駕,這行也不好幹。一天也就能掙個一二百塊錢。
見來者噓寒問暖,身穿黑色皮褲保暖的他,撐起了滿臉的笑容。
臨走,志剛送他一張照片,是剛拍的他啃方便麵的畫面。同時,志剛還送他一句話,「即使一個人背井離鄉,也別忘了對自己好一點。加油。」
走遠一點,志剛又看向小夥。
他把照片拿在手裡,一直盯著看,之後抹起了眼淚。
志剛說,正如這組視頻中的配樂那樣唱的:「也許世界就這樣,我也還在路上。希望每一個漂泊奮鬥的你們,即使背井離鄉,也別忘了對自己好一點。」
志剛說,他做過兩年的全職代駕,看多了鄭州的夜生活以及夜生活下的心酸故事。吃方便麵這個鏡頭,他和同樣做代駕的他的同事、朋友們都深有體會。
「我也曾在深夜吃過方便麵。」志剛說,做代駕期間,一般晚上七八點出門,而這時是吃過飯的。但工作結束一般到次日凌晨四五點,這期間,半夜會餓。如果點個帶點湯的餐,有時飯剛端上來,那邊手機就接單了,來不及吃,飯就要倒掉。因此,做這行的,一般都會在深夜餓時買點方便攜帶的快餐,「賴好墊一下肚子。」
為了多接單,多掙點錢,幹代駕的,深夜一般都不關手機,想喝點帶湯的不容易,那樣會很匆忙。
鏡頭二:爺爺牽著孫女的小手一起走,多年後這個場景一定值得紀念
小時候的你,是否見過自己的爺爺?
或許,對於一些人來說,自己的爺爺只能在照片上才能見到;而對於有些人,或許,他永遠也不知道爺爺的樣貌。
如今,還有爺爺可叫可見可親的您,是否覺得幸福?
11月25日,在鄭州街頭,一位爺爺牽著小孫女的手,在大街上歡快地走著。
幸福的一瞬,被志剛拍下。
志剛主動上前和這位喊「叔」的爺爺打招呼,問他能否等待片刻,等待照片列印出來免費相贈。
老人雖有些驚訝和覺得奇怪,但還是耐心等到了照片出來。
志剛把照片放在相框裡,送給老人和孩子。
當照片拿在手中,小女孩高興極了。她看著爺爺,歡快地離開了。
雖然,年幼的她還不理解這一刻的深刻含義,但,志剛說,幾十年之後,終有一天,她會懂得此時此刻這張照片的珍貴价值。
就像他給這個作品中寫下的那句話:「不知道這個小女孩若干年後看到這張照片會有什麼感受……」
志剛說,抓拍這個照片時,是他乘坐地鐵上班途中。當時他一扭頭看見這爺孫倆,就很感慨。抓起相機拍了下來。
志剛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小時候,爺爺也拍過照片。但那時都是擺拍的,沒有現在這種抓拍的自然。
拍這個照片時,志剛說有個小細節。當時那位大叔還以為他是個騙子,以為會問他要錢,剛開始不敢要照片,「我好解釋,他才收下。」
鏡頭三:我要大聲歌唱,為了那些捧場的「觀眾」
忙碌一天後,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為了宣洩和放鬆自己,夜半K歌,好讓那個疲憊的靈魂重新振作?
11月17日晚的夜幕下,在鄭州一座橋上,一位長相甜美的女孩,正手拿話筒,對著前方支架上的手機,神情投入地歌唱。
「如果當初勇敢地在一起,會不會不同結局……」女孩唱著的,是一首悲傷情歌。
待女孩歌畢,志剛送上了一張他抓拍到的女孩的美麗瞬間。
「你歌唱的真好聽。」
「哇,這麼好看(給我拍的)。好感動……」
拿到照片的一瞬間,女孩非常驚訝。
女孩說,她住鄭州南三環,她在做唱歌直播,一般到晚上十點或十一點才會回家。
夜深了,女孩旁邊,觀眾很少。
志剛的突如其來,讓女孩有點措手不及。
「能不能留個聯繫方式,以後說不定會找你有償拍照。」女孩感謝地說道。
這個小故事,志剛說是在鄭州CBD附近的一個橋上偶遇的。之所以拍下來,是想記錄年輕人的生活也不易,因為熱愛音樂,熱愛這樣的時尚工作,可以這麼拼。
鏡頭四:路邊理髮攤理髮5元,掙不了幾個錢卻服務了弱勢群體
你生活多年的城市,你有好好看過嗎?找個機會,給自己說聲辛苦了!
這個街頭故事裡,志剛拍的是一年輕女子。純樸的她,工作地點是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她的專職就是為老人理髮,價格5元。
不經意間,志剛已為她送上一張她的工作照:埋頭忙碌的她,正在給一位白髮老人修剪頭髮。
「你這理髮價格怪便宜呢。光給老人理嗎?」
「誰都行。老人孩子多,年輕人在這理的少。」
年輕女子邊和志剛聊天,邊將手中的10元紙幣塞進腰包,忙著給老人找零。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志剛說,這組照片,是在碧雲路春暉路附近拍的,「感動我的是,現在很多理髮店高端大氣,普通群體一般都不敢進。花費上一次至少幾十,進去還讓辦卡。這個理髮攤,價格便宜不說,擺在路邊還很接地氣,老闆肯定是個有愛心的人。一天雖然掙不了幾個錢,但卻服務了弱勢群體。」
拍客:雖然我過的也不是很好,但卻看不得人間疾苦
志剛在某平臺的名字是「志剛在鄭州」。
真實的志剛叫張志剛,許昌襄縣人,92年人,今年28歲。
年紀輕輕,本該是活潑開朗、陽光向上的小夥。但他說,他卻遭遇了人生之悲傷變故。
2013年,21歲的他在老家創業,買了房,也和心愛的姑娘戀愛了。2016年,倆人結婚。但婚後的瑣碎生活,卻不如想像中那般美好浪漫。頻繁的吵架,讓這段婚姻戛然而止。
自此,張志剛心灰意冷,一直走不出陰霾。後來,他賣掉房車,來鄭州重新開始。
志剛記得很清,2018年7月2日,是他第一天來鄭。剛開始,心裡還沒有放下的他,在床上躺了半年。在親朋好友勸說下,他終於鼓足勇氣振作起來,「心想,再這樣消沉下去,自己就真的廢了。我來鄭州時,還欠著很多外債。現在還有外債沒有還清。」
於是,他找了三份工作,代駕、桌球教練和教別人拍視頻。一天忙忙碌碌,月薪平均八九千元。
他還花了一萬元左右,買來相機和印表機,隨手拍鄭州。
現在,志剛說,他已走出陰影。
他說,人嘛,經歷過生活之後,才更懂珍惜。現在的工作節奏和生活,他已經習慣了。他會努力,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好。
「雖然現在我過的也不是很好,但是卻看不得人間疾苦。我想用我的鏡頭,記錄下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以及他們身上所傳遞出來的鄭能量。」張志剛說。
短短一個多月,記者看到,志剛街拍的正能量作品已有近40個。
他的善良和舉動,也打動了很多故事中人。
他的粉絲,目前已有近十萬。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