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項羽的軀殼裡住著一個女人般的玻璃心

2021-01-08 覃仕勇講史

項羽出生於沒落貴族家庭,與生俱有一股充滿了狂傲的貴族氣質,源自骨子,滲透於全身每一個細胞。他年少氣盛,豪氣幹雲,看到秦始皇東遊的車駕就按耐不住,口出狂言:「彼可取而代也!」

有人說,項羽所以敗亡於劉邦,是因為他太過高估了自己。

實際上,與劉邦相較,項羽沒法不高估自己。

項羽本身才氣蓋世,力能拔山,心思縝密,有謀略,敢行險,不怕死。

而劉邦,不過一個猥瑣的死胖子,僅此而已。

可是,就因為項羽的心思過於縝密,幾類於女子。無怪於韓信拿他和婦人相比較,說他有婦人之仁——他表面上關愛將士,看到將士受傷流血,就眼中落淚,並親自為他們吮血敷傷;可到底來,這不過是一場蹩腳的政治秀。

項羽是個十足的小氣鬼,金銀財寶,全部佔歸己有,對將士一毛不拔,吝賞不封。手下的將士立下戰功,該加封晉爵了,他把工匠新刻好的大印放在手裡,摩挲把玩,發印如割肉,大印的稜角都已經給玩磨平了,他就是不肯發放。

宋人範浚說項羽無怪乎「得範增不能用,得陳平不能用,得韓信不能用,皆使之怨僨棄去,徒以匹夫小勇,欲決雄雌於挑戰間」。

這麼說來,項羽的豪爽、豪氣、豪情,是要打雙引號的。

可笑他到了力蹙勢窮的地步,還以馳殺一二名漢將來自誇其能,這種人,能有什麼作為?

此外,項羽本人殘暴喜殺,屠城、坑殺降卒、油煎活人都是他的拿手好戲、慣常伎倆,是個有著暴力美學傾向的反人類頭號恐怖分子。

項羽為了威逼劉邦就範,也曾做出了油煎劉父、呂后的舉動。可是,威逼不成,他釋放了劉父、呂后,想以自己的「婦人之仁」感化對手,以「仁義」來標榜自己。此舉,顯得很傻、很天真,似乎是把天下當成了三歲孩童或者瞎子看待。

敗亡前夕,他哀嘆「天要亡我」,然而,真是這樣的嗎?

兵圍垓下的夜裡,天空紛紛揚揚地飄起了雪。

楚軍的軍營裡缺薪少火,因為斷糧,士兵被迫殺馬充飢。

營帳象一個個冰窟,冷。

對這些楚兵而言,戰爭的前景已經黯淡無光,毫無出路。

等待他們的,不是被殺就是被俘的命運。

明天之後,也許已經沒有明天。

他們有的在嗟呀,有的在短嘆,有的在低低地咒罵著什麼……有的什麼也不說,只是目光呆滯,臉色木然,豎著耳聽寒風颳過樹枝的嗚嗚尖叫聲。

忽然間,風中飄來一陣陣斷斷續續,若有若無的歌聲。

歌聲如泣如訴,時高時低,低迴悲涼,哀怨萬分。

眾人仔細聆聽,歌裡唱的竟然是原汁原味的楚辭楚韻、楚曲楚調,曲風哀婉,詞意斷腸,乃是關乎愁緒、關乎離情、關乎良人、關乎徵夫、關乎怨婦、關乎稚子、關乎鄉情、關乎生死。

歌聲先是一個、幾個人低迴淺唱,漸漸地,是幾十、幾百,乃至幾萬、幾十萬的人一起應和,鋪天蓋地,塞滿了整個蒼穹,讓聽的人逃出逃不開,躲也躲不掉,情不自禁,沉浸在這重如山、深如海的愁緒中,肝腸寸斷、黯然神傷。

許許多多楚軍士兵的垂頭掩面,淚溼衣襟。

正在帳中喝悶酒的項羽大驚道:「難道漢軍已盡略了楚地?為何有這麼多人大唱楚歌?」

項羽心煩意亂,頓生英雄末路的悲愴。

他舉起酒樽,對著愛妾虞姬,慷慨悲歌,自己作詩吟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曲未終,淚流滿面。

左右諸將紛紛落淚,不忍抬頭觀看。

楚軍上下,軍心瓦解,鬥志盡失。

有成批成批的軍隊,投入了漢營。

罷罷罷!

項羽抹去眼淚,離開虞姬,拋棄掉這個人心惶惑的大營,只帶著八百名江東子弟趁著風雪夜,突圍烏江邊,準備渡烏江東歸。

但烏江渡口,只有亭長孤零零的一張小船泊在江邊。

項羽回看身邊的二十六騎,心如死灰,決定放棄一個人渡江苟且偷生的想法,以戰死沙場來酬答天下。

他將烏騅馬贈給亭長,自己率二十六騎棄馬與追來的漢軍步戰。

一番激戰過後,二十六騎全部壯烈犧牲,項羽雖幸不死,卻身受十餘創,成了十足的孤家寡人。他看到舊友呂馬童出現在漢軍隊伍中,就高聲對呂馬童說:「你不就是我的故人呂馬童嗎?我聽說漢王懸賞千金買我的人頭,封邑萬戶,我成全你吧!」言迄,竟拔劍自刎。

項羽死年,僅三十一歲。

項羽無尺寸之地,拔劍而起,稱霸天下,可謂雄哉。

其徵戰四方,縱橫馳騁,所向無前,可謂壯哉。

一朝身死,慷慨從容,意氣自若,生既豪邁,死亦瑰偉,千載之下,令人擊節賞嘆。

編輯 搜圖

可惜的是,他轟轟烈烈的來,轟轟烈烈的走,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何以會輸,從而發出「天要亡我,罪不在戰」之嘆。

真是這樣的嗎?

真是這樣的嗎?

楚漢年間的百姓不得其解,為了有一個「項羽為什麼不能成就帝業」的合理解釋,就流傳了許許多多的說法。

太史公司馬遷作《史記.項羽本紀》,就網羅了天下放失舊聞,記少年項羽學書不成、學劍又不成,學兵法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終半途而廢。

項羽學書如何,不好說;說他學劍不成,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別的不說,單看他臨死前的最後一博:領僅餘的二十六騎,持劍與數千漢兵短兵相接,項羽基本是「七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一人手殺漢軍數百人。

而說他學兵法不成,更是大謬特謬。

大史家班固於《漢書.藝文志》中,將兵家細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兵技巧家四家,項羽定位為兵形勢家。

班固認為:「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一句話,兵權謀家重於戰略,兵形勢家重於戰術。

項羽一生大小七十餘戰,每戰皆勝,非識形造勢、靈活運用戰略戰術而不能為。

孫子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試看彭城之戰,項羽長途奔襲,三萬騎兵竟能「藏於九地之下」讓劉邦毫無覺察,其謀兵、運兵、用兵,來無影,去無蹤,讓人瞠目!突如其來的攻擊,出敵不意,如驚雷,如閃電,乃是「動於九天之上」,遇神殺神,遇佛殺佛,勢不可擋。

這不是兵形勢家又是什麼?

一個對兵書不感興趣,懶於用功的人,能成為兵形勢家?

項羽從垓下敗走,到了四隤山,仍然能依山造勢,圓陣外向,四面馳下,潰圍斬將。

甚至,項羽辭世已經七年,淮南王英布造反,所列軍陣隱有項羽之風,劉邦睹之,心驚肉跳。

所以,項羽自稱「非用兵之罪」是有一定道理的——我的失敗,絕不是我不懂打仗。

實際上,沒有人懷疑項羽的作戰能力,包括劉邦。

項羽絕對是一個軍事奇才,但,他僅僅只是一個將帥型的人,用韓信的話來說,就是只是「將兵」之人——也就一個帶兵打仗的人。

而劉邦,才是一個駕馭將領、統帥諸侯的「將將」型人才——我排兵布陣的能力雖不如你,但,衝鋒陷陣,那是小弟們幹的事,我只管操縱著這群小弟們跟你鬥就行。

「將兵」與「將將」相較,孰高孰下,一目了然。

滎陽四年苦戰,項羽顧此失彼,就像一名救火隊員,東面失火救東面,西面失火救西面,東奔西走,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劉邦坐據成皋,一會兒指揮彭越掠楚地,一會兒指揮韓信滅齊國,牢牢地把握住戰爭的走向。

項羽哀嘆「天要亡我」,不是天要亡你,是你不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規律,是你不懂區分將與帥的職責,是你不懂軍事家和政治家哪個更重要。

退一萬步說,對戰爭的理解和對戰爭成敗的態度,項羽也遠遜於劉邦。

唐大詩人杜牧詩《題烏江亭》云: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劉邦一生所歷敗仗不知凡幾,最慘的幾次,從騎盡失,僅以身免。

彭城之敗,為了脫逃,甚至不得不把一雙兒女推下車子。

要說多狼狽就有多狼狽。

但,這又怎麼樣?

一旦逃出生天,洗洗臉,換件衣服,又從頭再來。

這是何等的韌勁,何等的狠勁。

如果把項羽比喻為一頭猛虎,那麼劉邦就是一條能大能小,能伸能屈,能潛形於山川的蛟龍。

劉邦屢戰屢敗,而屢敗仍能屢戰,終於在失敗中崛起,笑到了最後。

項羽是個常勝將軍,只能接受勝利,不能接受失敗,贏得起,輸不起,只要一場失敗,就可以讓他從頭垮到腳,一敗塗地,永世不得超生。

這樣說來,表面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原來也很脆弱……他的軀殼裡住著一個女人般的玻璃心。

相關焦點

  • 虞姬和項羽誰是西楚霸王 自刎於烏江
    虞姬和項羽誰是西楚霸王 自刎於烏江時間:2020-05-06 14:25   來源:分享吧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虞姬和項羽誰是西楚霸王 自刎於烏江 虞姬和項羽誰是西楚霸王?相信很多小夥伴對此都有疑問吧,下面分享吧小編為大家一解疑惑,選對答案的話就可以領取180g小雞飼料了!
  • 電影《西楚霸王·項羽》橫店開機 群星演繹楚漢驕雄
    電影《西楚霸王·項羽》橫店開機 群星演繹楚漢驕雄        電影《西楚霸王·項羽》將於近日在浙江橫店影視城開機,影片由福建尚武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榮譽出品,池建華執導,邀約中國香港知名藝人樊少皇
  • 西楚霸王項羽,人稱英雄,卻成為秦人眼裡的罪人
    在宦官趙高一手把持朝政的時期,濫殺各國無辜百姓以及朝中大臣,秦國已是失心失德,時勢造英雄,楚國是一個團結一致,視尊嚴大於生命一般,所以對於亡國之恨是刻骨銘心的,其中項氏家族是貴族復闢最重要的一個代表,其家族世代輔佐楚國皇帝,功不可沒,且深受楚國百姓愛戴。
  • 一目兩眸,嗜殺成性,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作為劉邦的頭號對手,一個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勇猛的將領,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說法,但揭開神勇的外衣,項羽究竟是怎麼一個人呢?項羽小時候是個超懶但成績很好,項羽天賦超級變態,記載中"力能扛鼎,才氣過人"。
  • 硬核坦克—西楚霸王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項羽人稱西楚霸王,是為數不多的被流傳百世的失敗者。在王者榮耀的世界中,同樣也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今天我就來說一說項羽的技巧攻略。
  • 歷史上那些白手起家的牛人:西楚霸王項羽
    中華上下五千年,關於項羽的歷史很短,從跟隨項梁起兵反秦到自刎烏江不過八年時光,但他卻是整個華夏歷史夜空裡最閃耀的一顆星,所有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光芒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項羽,一個傳奇不能再傳奇的人物。項羽在史書上的記錄從公元前232年開始,史書稱項羽父親名為項超,早亡,翻遍史書,無法查到項超的資料。項羽小時便無父無母,由叔叔項梁帶大。
  • 西楚霸王項羽加入《三國志14》滿額武力屬性匹敵呂布奉先
    在歷代《三國志》中,呂布一直都擁有滿額100點的武力屬性,以"單挑無敵"著稱,而在這次登場的古武將裡,也有不少擁有滿額屬性的名將。張良和諸葛亮一樣,擁有100點的智力,韓信擁有滿額的統率屬性,漢高祖劉邦擁有100點魅力,而"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和呂布一樣擁有滿額的武力屬性。
  • 西楚霸王項羽的歷史告訴你,思維決定格局,更為其註定了結局
    據司馬遷的《史記》載,歷史上西楚霸王項羽的項氏,雖然原是周王朝諸侯國項國的後裔,但後來歷來都是以將帥的形式留傳繁衍後世的,比如項羽的叔父項梁也是大秦在楚地的一員大將。陳勝及吳廣揭竿而起後,楚地的項粱將軍也在吳中自主,舉復楚懷王之孫熊心為帝。
  • 西楚霸王是項羽,那麼西秦霸王又是誰
    秦國末年,群雄逐鹿,實力強勁的項羽推翻秦朝建立西楚政權。他自己號稱西楚霸王。在幾百年之後,有個叫薛舉的小夥子看到隋朝失政。於是,揭竿而起,在隴西地區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國號西秦,自稱西秦霸王。薛舉的兒子薛仁杲是個很殘暴的傢伙,他把陣亡唐軍頭骨砍下來,堆到一起做成一個京觀。
  • 西楚霸王:大丈夫當如此也!
    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是啊,少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如此經典的電影用來致敬可歌可泣的霸王虞姬的故事再合適不過了!項羽和虞姬悽美的愛情,為愛生為愛死,戲文裡"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保重",這樣一個為愛獻出一切的女子,著實讓人佩服。同樣「不瘋魔,不成活」也揭露了霸王虞姬的愛情悲劇。
  • 西楚霸王名震千古,項羽烏江自刎,手下四大猛將歸宿各不相同
    在秦末大量的起義和諸侯割據狀態中,要說勢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無疑是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兩位的出現也讓世人的眼觀從秦朝的興亡轉為了楚漢之爭。項羽無論是身份還是實力一直凌駕於劉邦之上,但由於種種原因,項羽最終敗在了劉邦手中,不僅丟掉了江山還落得自刎烏江的下場。那麼項羽手下的四大猛將有什麼樣的歸宿呢?項羽手下的首位大將就是龍且,他在項羽死後力戰不降,還一度帶著十萬大軍攻入九江,把英布打的落荒而逃,後來韓信在濰水設下圈套,才將龍且制服並斬殺。
  • 西楚霸王項羽:一個為後世上演了一系列著名典故的曠世英雄
    然而,在天下初定,亟需建立一個大一統王朝之際,他卻缺乏政治眼光,將天下分封給各路起義軍頭領後,自己率部返回故鄉,天下依然處於一盤散沙的狀態。後來劉邦從漢中殺向關中,與項羽形成兩雄問鼎中原之勢,經過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項羽敗亡,劉邦建立了了漢朝。
  • 王者榮耀午水:s21項羽可在邊路橫行?這才是西楚霸王該有的樣子
    今天我們聊聊西楚霸王項羽這個英雄。峽谷推土機,誰用誰牛逼,項羽因為自身技能機制的原因,被小夥伴們有趣的列為了峽谷推土機之一,項羽的一技能可以連續擊退好幾人,實在是不負峽谷推土機的名號,項羽的操作並不難,他同時擁有強制位移的控制技能,是很好的團戰發起人,既可以控制敵人,也可以吸收敵軍造成的傷害,充分保護後排,今天小編帶來一點自己對項羽的體會,希望對你們有用。
  • 西楚霸王項羽在烏江自刎後,他手下的4大虎將,最終下場又如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這一段歷史,是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當時項羽在垓下之戰中敗北,眼看形勢已不可挽回,曾經縱橫天下不可一世的項王,滿懷悲憤地唱著這首哀歌。然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首詩,就會發現,項羽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心中最關心的,還是他的美人和戰馬,在自己失敗之後,美人虞姬和戰馬該怎麼辦呢?此時的項羽,不曾想過,在他失敗之後,曾經跟著他打天下的那些兄弟們該怎麼辦!
  • 秦國滅亡以後,項羽為何寧願做西楚霸王,也不願當皇帝?
    它只不過是贏政自創的一個名詞。享用過它的只有贏政和胡亥兩個人(子嬰只是秦王,在位也只有四十六天,沒有稱皇帝)。而且兩個人都不長命,胡亥還是被人所殺。就是這兩個人當「皇帝」的時候,也只有一個人有實權。胡亥基本上是趙高手中的傀儡。分析了這些,你還會覺得,秦末的人民會認為「皇帝」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稱號嗎?
  • 項羽,人稱西楚霸王,事實上是個什麼樣的人
    楚漢鬥爭中,劉邦和項羽的爭鬥大大小小打了幾十丈,幾次殺得劉邦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有幾次甚至可以幹掉劉邦,但是想起他們結拜時的情景有多次手軟,不忍下殺手,劉邦也是見機逃跑,最終為自己留下了一生中最大的隱患。
  • 四面楚歌,西楚霸王項羽的最後一戰:這場仗,是天要亡我!
    夜中四面而起的楚歌,好似輓歌一般就深入項王的心。 諸王並稱,楚漢分界,已經要結束了。 這一晚,是最後的時間了。 這會是他的最後一場仗,也是史書上會記載的關於他的唯一一場敗仗。
  • 戰神蒙恬與霸王項羽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右上角關注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雖然沒有春秋戰國那樣的百家爭鳴,英雄人物層出不窮但也是名將雲集的時代其中蒙恬更被譽為戰神,項羽則被大家稱為西楚霸王蒙恬生於公元前259年,死於公元前210
  • 至今思項羽『霸王』劍 鑑賞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戰國末年生於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 除了項羽,這三個人也能稱得上是「霸王」,不過結局都不好
    西楚霸王項羽,秦朝末年起義軍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本來離稱帝只有一步之遙,奈何卻受人離間,趕走範增,最後更是被圍垓下,弄了個烏江自刎的結局。說到霸王,歷史上除了項羽,敢稱為「霸王」的,還有這三個人,只是他們最後的結局都和項羽一樣,未能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