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木蘭》的風似乎已經被新上映的片子蓋了下去,同時在網絡上的評分也有所提高。雖然說是有所提高,但不可否認的是就它目前的評分來講,在國內仍然屬於爛片的行列。
很顯然,作為迪士尼的IP《花木蘭》的存在非常尷尬。它既是一個西方公司的版權IP同時又是中國比較知名的傳統故事之一,可以說不管怎麼拍,在國內它都是很難得到好評的。
然而對於這次《花木蘭》的口碑爆炸,小編作為一個自媒體人有責任更有義務為《花木蘭》背後所展現出的隱秘現狀說兩句話。
首先對於《花木蘭》的故事情節,我想這裡根本不需要小編過多贅述。作為迪士尼IP真人版的改編,故事情節與動漫版本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
故事中主要以花木蘭替父從軍,在軍隊中經歷的一些快樂和艱苦的事情,再到身份被拆穿,最後在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情況下完成了化解危機的壯舉,同時也收穫了自己美好的愛情。
講真的,從故事情節上來講,它真的和其他公主王子的故事相差無幾。
但就是這樣一部西方人拍給西方人看的家庭電影,卻邁出了亞裔演員在好萊塢電影中平權問題的一大步。
作為真正能夠走入到西方家庭的全亞裔班底出演的好萊塢電影,最近十年間僅有兩部而已。上一部還是《摘金奇緣》。
這部改編自新加坡作家關凱文暢銷作品《瘋狂的亞洲富豪》的瑪麗蘇喜劇。就在這部電影被稱為「美版小時代」的同時,它在國內的口碑也是一言難盡。
但不管怎麼樣,這部全亞裔的電影,確實在西方電影市場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以往我們所能夠在歐美電影中看到的亞裔角色,通常是一些丑角、反角等等。
這種電影角色其實也在給西方普通人暗中傳達著一種對於亞洲人的刻板印象,因為如果想要了解一個國家最直接、最不用動腦的方式就是通過影視劇等娛樂作品。
像是《破產姐妹》中的Han lee,這樣一個穿著土氣、長相平庸、滿口尷尬的英語,對美國本地白人女性毫無吸引力的亞洲角色,或是各種超級英雄電影中各種陰險狡詐的反面角色。
可以說,在李小龍等國際功夫巨星隕落以後,亞裔在好萊塢的地位是越來越低。
而這一次《花木蘭》的出現對於亞裔演員在好萊塢中的平權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它不同於以往的電影中,亞洲人飾演的反面角色、猥瑣角色;也不同於傳統的西方劇本,這樣一部以東方故事為藍本的電影,顯然更能凸顯出亞洲人優秀的一面。
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花木蘭》是一部邏輯欠佳的童話故事。
在各種細節方面《花木蘭》做的並不是很好,頗有一種閉門造車的感覺。但是,想一想《花木蘭》的立意無疑是好的。公主終於不再等待著王子的拯救,她甚至可以拯救王子,公主也可以滿身髒汙一身汗臭味。
當然,亞裔演員的地位提高離不開東方的日益強大,正如這次《花木蘭》選擇了全亞裔班底的演出陣容,很多人或許會疑問,這有什麼可驕傲的。
大家不要忘記了,曾經在漫威某部超級英雄電影中的一位正義的亞洲角色也是由白人演員出演的,甚至被網友們調侃為:漫威能夠找到的最白的「亞洲人」。
也可以參考近些年來的好萊塢電影中對中國元素的添加和運用,很大程度上是能夠感覺到西方資本對東方市場的重視的。
伴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早已經成為最大的市場之一。
《花木蘭》或許並不好,它劇情有非常多的邏輯漏洞,或許我們觀眾最在意的就是它全篇的英文臺詞,讓我們的心裡感到有一絲的不舒服。
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流逝,相信《花木蘭》的口碑也會漸漸地提升,畢竟在某些方面這部電影有著它獨有的趣味性和精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