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夜裡又發地震引熱議,地震過後的餘震究竟能持續多久?

2020-12-16 一名佛系創業者

根據國家地震局官網消息,就在18日夜晚8點46分,河北唐山市豐南區(北緯39.37度,東經117.99度)發生芮氏2.0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這已經是唐山地區距今年7月16號以來短短四個月發生的第二起地震,雖然震級相比7月份的那一次5.1級要微弱許多,但仍然惹發大家熱議。

官方微博截圖

根據資料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唐山地區自1976年發生芮氏7.8級大地震以來,一共產生了34次餘震,其中最大的餘震發生在灤縣,裡氏級數高達7.1級,而今年7月發生的5.1級則能算作比較大的一次,餘震導致京津冀地區均有明顯震感,人們不禁發問,距地震發生已經過去40多年了,一場大地震的餘震究竟能持續多久?

地震通常被認為是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在這一運動過程中釋放能量並以地震波的形式傳導至地面,從而對地面的設施造成破壞,而餘震則可以理解為主震釋放過後剩下的"殘餘"能量,其持續時間,短的僅僅數小時,而長的則可持續數百年之久。

具體能持續多長時間,要根據殘餘能量進行判斷,一般地震發生,主震能夠釋放出90%以上的能量,但發生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則有些許不同,資料顯示,在1976年凌晨3點42分主震發生後不久,又分別發生了高達7.1級、6.5級的強烈餘震,由此可以判斷主震並未像往常地震一樣釋放出超過90%的能量,其仍有大量的能量儲備,這也是為什麼持續44年後仍有餘震發生的原因。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地震能量逐漸減少,餘震的次數和破壞性也會越來越弱,也難怪唐山本地人如此淡定,但還是應該慶幸本次的餘震震級比較小,不足以造成破壞,願自然災害遠離所有中華兒女。

相關焦點

  • 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的餘震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並與7時02分又再次發生2.2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表示,此次地震為中等地震。記者採訪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方面得知,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一個正常的起伏。「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當時震級比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造成了餘震起伏。」目前暫無人員傷亡,交通狀況良好。地震逃生小知識:劃重點劃重點:容易發生地震的地區建議配備應急逃生包。
  • 為何44年後唐山大地震仍有餘震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距離震中100多公裡外的北京、天津、遼寧等地區都有明顯震感。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為何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
  • 唐山大地震40餘年以後,為什麼還會出現5級餘震?
    5.1級地震#7月12日,河北唐山市古治區發生5.1級大地震。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一個正常的起伏。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是當時震級比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結果造成了餘震起伏」。還有網友調侃:難道,這就是反 射 弧 嗎?原諒小編看到「反射弧」這句話,笑出了聲兒。
  • 回顧史上最大一次地震,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餘震持續了3年
    提起中國歷史上的地震,首先進入腦海的一定是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中國地理位置特殊,幅員遼闊,一些地方更是地質構造活躍,地震頻發。因此,中國古代就已經發生過許多大地震了。早在東漢時期,中國歷史文獻中就有關於大地震的記載。《後漢書-五行志》中記載: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
  • 已發生33次餘震!唐山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權威解答→
    5.1級地震後已發生餘震33次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專家:近日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中午,北京市地震局專家就此次地震公眾關心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Q此次地震的背景是什麼情況?是否會有較大地震?A該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內。唐山地震餘震區的地震活動非常豐富,呈起伏衰減狀態,至今仍有4、5級左右地震的發生。
  • 已發生33次餘震!唐山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權威解答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詳情見)5.1級地震後已發生餘震33次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
  • 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唐山5.1級地震後發生33個餘震(附股)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3日06時10分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北緯35.82度,東經82.32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日前地震消息匯總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7時26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6度)發生2.0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 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相當於11個唐山大地震,餘震還震了3年
    然而一提到危害性較大的地震,中國人可能會想到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因為一個是被拍成了影視劇給後人的印象比較深刻,一個是距離現代生活比較接近的一個時間點,所以這兩個地震中國人無法忘卻。但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可不是唐山大地震或者汶川大地震。
  • 唐山又發地震?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呢?
    唐山發生地震?地震是怎樣產生的呢?如何儘量逃脫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有網友表示,在地震發生前,電視裡彈出了預警信息。
  • 已發生33次餘震!唐山還會有較大地震嗎?專家解答
    據央視新聞,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截至12日上午10時,共發生餘震33個,其中2.0~2.9級地震2個,1.0級以下31個。中午,北京市地震局專家就此次地震公眾關心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 唐山5.1級地震後已發生33次餘震!還會有大地震嗎?專家解讀
    7月12日早上,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京津冀多地有震感。據河北省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它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截止到7月12日10時00分,共發生餘震33個,4級以上0個,3.0-3.9地震0個,2.0-2.9地震2個,1.0-1.9地震0個,1.0級以下31個。12日中午,北京市地震局對此次地震進行專家解讀。這次地震對北京的波及是什麼情況?
  • 唐山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權威解答
    已發生33次餘震!唐山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權威解答→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5.1級地震後已發生餘震33次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截至今天上午10時,共發生餘震33個,其中2.0~2.9級地震2個,1.0級以下31個。 是否還會發生較大地震?
  • 唐山發生5.1級地震,5年來周邊最大地震!95年來首次高於5級!
    豐南區的4.5級地震是近十幾年到當時為止唐山地區最近震級最強烈的地震了,京津冀均有震感!去年豐南區地震時,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接受採訪時稱,豐南區的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近期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 中國歷史上最慘烈的地震,威力是唐山大地震11倍,餘震還持續3年
    說了這麼多,其中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唐山大地震了,發生於1976年,雖然它的震級沒有察隅地震高,只有7.8級,但是他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是建國以來發生的最大的自然災害,這次地震影響極其深遠
  • 唐山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權威解答→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5.1級地震後已發生餘震33次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其他最近的斷層是榛子鎮斷裂,距離約12公裡。截至今天上午10時,共發生餘震33個,其中2.0~2.9級地震2個,1.0級以下31個。
  • 地震之後……最新情況!還會有大地震嗎?專家解讀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山5.1級地震系唐山大地震餘震&nbsp&nbsp&nbsp&nbsp針對今日發生的唐山5.1級地震,唐山應急管理局表示,此次唐山5.1
  •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強度堪比汶川地震,餘震持續了一年多
    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板塊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緣和板塊內部的錯動和斷裂。地震發生後,會帶來嚴重後果,除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外,還會引發海嘯、坍塌等事故。官方統計顯示,地球上每年發生的地震超過500萬次,也就是說,每天都有上萬次地震發生。大多數地震都太小或太遠,人類感覺不到。
  • ...5.1級地震後,還會有較大地震嗎?權威解答來了這款APP能預警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等地有震感。 5.1級地震後已發生餘震33次 據河北地震局消息,本次地震發生在唐山老震區,最近的斷層尚未命名,距離約6公裡
  • 1976年唐山23秒,400000生命,真正可怕的並非地震,而是殘生餘震
    緣起:14年前,一本書引發的創作靈感電影《唐山大地震》改編自加拿大籍華裔作家張翎的小說《餘震》。14年前的7月28日,張翎正準備從北京飛回多倫多,登機間隙,偶然間翻到一本名為《唐山大地震親歷記》的書。這本書激發了張翎濃厚的興趣,他滿懷好奇讀完了書中記錄的60位唐山大地震倖存者和見證者的口述回憶,讀罷一聲嘆息,長久都說不出話來。
  • 我國歷史上發生的最大地震,強度超汶川大地震,餘震持續了1年多
    地震是地殼在快速釋放能量的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又稱為地動、地振動。產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各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導致板塊邊緣和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地震發生後,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除了人員上的傷亡、財產損失,它還會引發海嘯、崩塌等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