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速遞君!
導語:介紹過更多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卻還沒有介紹吉卜力工作室的標誌,你還愛著那隻胖乎乎的龍貓嗎?
文/速遞君
每次觀看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片,我們都會想看見藍色的頁面上有一隻可愛的龍貓。吉卜力創造的經典的動畫角色不在少數,為什麼是這一隻可愛的龍貓擔任吉卜力工作室的logo呢?
小編想要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這只可愛的龍貓在我們童年給我們留下的美好回憶,以及《龍貓》曾經引起的爭議和不平凡。
說起吉卜力,肯定有很多人想到《千與千尋》,其次很多人就會提到《龍貓》。如果是按照人氣來選擇成為logo主角的話,那在很多時候我們看見《千與千尋》的人氣都會比《龍貓》要高一點,為什麼吉卜力的logo是龍貓呢?
這就要從《龍貓》製作時期說起,當時的宮崎駿和高畑勳創立的「二馬力」會社(吉卜力前身)成立不足3年,仍是隸屬德間書店的一個動畫工作室。
《龍貓》開始並不被看好,為了讓《龍貓》成功上映,當時的鈴木敏夫建議將宮崎駿的《龍貓》以及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一起上映,以此達到宣傳的效果。
雖然德間書店的高層還是有異議,但在1988年的4月,《龍貓》還是和《螢火蟲之墓》一起上映了。兩部電影合計票房差不多6億日元,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了。
後面的大火是因為有廠商製作龍貓周邊以及電視臺的復播,這給吉卜力帶來了大筆的利潤,這也是這麼些年一直走在破產邊緣的吉卜力能夠支撐至今的原因,宮崎駿也說:「《龍貓》拯救了吉卜力。」
正因為《龍貓》對吉卜力的拯救,吉卜力工作室的logo就確定為龍貓的形象了。
《龍貓》的故事是一個很平淡很神奇的故事,一開始的故事主人公只有小梅也就是妹妹,宮崎駿原本的打算就是打算將《龍貓》打造成只有60分鐘的短篇動畫電影,由於和高畑勳兩個人存在暗地裡的競爭關係,在聽聞《螢火蟲之墓》將要拍攝90分鐘的長篇動畫電影之後就轉為90分鐘的動畫。
事實證明,這兩個動畫電影都很成功。《龍貓》的影響力也是不會有人懷疑的。在這三十年裡,人們翻來覆去的研究這部帶著「宮崎駿」和「吉卜力」兩個標籤的《龍貓》,有人說得神乎其然,說龍貓代表著死神。
儘管只是動畫電影,但是很多人說的像是隱喻電影一樣。當時的日本發生了「狹山事件」,事件是一個女孩失蹤了,被她姐姐發現時已經被身中16刀身亡。且她姐姐在做筆錄的時候講述到「狸貓」的話,人們就將這兩件事聯繫在一起了。
龍貓是死神,以及《龍貓》是個鬼故事的說法就立馬傳開,傳播的很久之後的2007年5月時吉卜力才公開回應否認了「龍貓是死神」的傳聞。
其實影片中很多地方表現出來的都是人們對孩子們的關懷,整個世界對孩子都是沒有惡意的。就算是剛剛相識的孩子,或者是素不相識的孩子,都能付諸真心。
《龍貓》就像是我們的童年幻想一樣,無論過了多久,我們在想起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們都能夠微笑著回憶著那些片段。龍貓是我們最後的港灣,我們所擔憂的一切都不必害怕。
我們身邊似乎永遠缺少一些純真,如果對現實感到厭倦,不妨回顧一下《龍貓》吧~
好啦~看到這裡的小夥伴們,你們喜歡吉卜力的動畫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