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本報全媒體平臺刊發了《急尋「熊貓血」》的新聞,就呼和浩特市26歲男子小王,因在12月20日晚遭遇車禍,胸椎、腰椎、腿部等多部位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失血過多,急需RH陰性A型血一事進行了報導。報導刊發後,受到熱心市民的關注,愛心人士紛紛獻血以挽救生命。
10人獻血2700毫升據了解,直到目前,小王的身體由於車禍撞擊導致脊柱多處骨折,並伴隨多臟器損傷,病情依舊十分危重。
12月22日下午,晨報融媒記者從內蒙古血液中心處了解到,從22日上午開始,不斷有熱心市民前來獻血。截至記者發稿前,血液中心已採集了10名獻血者2700毫升全血。
晨報融媒記者從內蒙古人民醫院了解到,該院醫務處組織了以重症醫學科為主,包括骨脊柱外科、骨創科、胸外科、神外科、呼吸科、心內科、影像醫學科等多學科專家,對傷者小王進行聯合會診,已確定初步治療方案。同時,醫院經過徵求患者家屬的意見,準備邀請北京專家前來手術。手術將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儘快擇期進行。
「熊貓血」為什麼不提前儲備?急需「熊貓血」一事引起了市民的關注,不少市民表示:「『熊貓血』這麼稀有,為什麼不提前儲備呢?」
對此, 內蒙古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因稀有血型人群比較少,且血液的普通保存期為30天,平常儲備怕會浪費。「之前也用過冰凍的方式存儲,如果患者急需用血時,需要將冰凍過的血進行解凍,並且需要活性檢測等過程,比現場採集還要慢一些。」
「本身稀有血型的人群就比較特殊,後來把稀有血型的人集中組建了溝通群,一旦有人需要血液,就會臨時從咱們隊伍裡進行招募。」血液中心劉姓工作人員說,有了這種血液採集模式,現很少會採取冰凍儲備。
據劉姓工作人員介紹,患者小王所在的醫院目前只預約了400毫升全血,21日晚就已將採集完的全血送往患者所在的醫院,醫院具體的手術方案還沒確定,後續用多少毫升全血還不太清楚,目前採集的全血也是在血液中心存儲備用。
來源:內蒙古晨報記者:王曉玲
|本期責編:趙鵬飛
【來源:內蒙古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