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當天,劉敏濤要為新戲《白色月光》做宣傳,她的採訪從下午一點多一直排到了四點。進入採訪間時她神色稍顯疲憊,要了個靠枕墊在身後,坦言最近有點累:「我都覺得一閉眼就能睡過去,但是痛並快樂著吧。」
出圈前後
在最近播出的一檔綜藝裡,劉敏濤因為遊戲設置,又一次模仿了《紅色高跟鞋》的舞臺。在表演之前,她小聲嘟囔了一句:「我發誓我不再弄這個了。」
■ 劉敏濤參演綜藝《青春環遊記》
5月的那場晚會,毫無徵兆地將「劉敏濤的表情管理」送上了熱搜。慵懶、嬌媚的曲風被網友冠以「三分譏笑、三分涼薄和四分漫不經心」之名。
此後但凡她出現的場合,不管是綜藝活動還是採訪對談,《紅色高跟鞋》連同「敏敏子」、「頂流」、「出圈」等一系列時下熱詞都會無數次被人們提及。
毫無疑問,劉敏濤成為了這個夏天的話題女王。
——介意這些標籤貼在您身上嗎?
——那都是對我的褒獎和支持,我怎麼會介意呢。
事實上,在此之前劉敏濤從未向觀眾展示過唱跳舞臺,也沒有預料到這場演出之後席捲而來的熱浪。
■ 劉敏濤演唱《紅色高跟鞋》
在上臺前,她甚至還有些緊張。「演戲我一直都在演,但是唱跳確實不常練。」
劉敏濤在小區遛彎兒的時候都戴著耳機琢磨歌詞,「他們的反饋我還是挺在意的。」她特別怕辜負觀眾的期待,這是一個演員對舞臺天然的敬畏。
堅信「熟能生巧」,於是做足了功課,也因此對舞臺上自己的表現深信不疑:「反正也不會太差。」
——演出後立馬上熱搜,有沒有一刻懷疑過自己演砸了?
——沒有,從未對此懷疑過。
這當然不是劉敏濤第一次嘗到紅的滋味,但確實是在演技之外的驚喜,她把這歸功於時代的助力。
在那個網際網路還沒有興起的年代,一個人提著箱子穿梭在各大劇組是劉敏濤和很多演員的日常。大家都沒有經紀人,也沒有助理,更不必掛心流量和熱搜。
如今,演藝行業對藝人的要求不再局限於影視表演,新興的媒介形態也開始為演員們帶來話題和熱度。對此,劉敏濤並不拒絕,她正在努力地向身邊的工作夥伴學習,試圖理解新的行業生態。
■ 劉敏濤參演綜藝《聲臨其境》
和新褲子樂隊同臺唱搖滾、和硬糖少女合體跳「無價之姐」,和演員劉濤嘗試直播。如果說早前在《演員的誕生》中重現《蒼穹之昴》、在《聲臨其境》中給梅姨配音,還算和表演密切相關,那麼今年劉敏濤嘗試的領域,則是完全意義上的跨界。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些機會的,我很感謝。」出圈也是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對此劉敏濤並不覺得「擰巴」。哪怕有時,大家關注的重點與表演本身並無關聯,她也堅定地認為:
他們一定最後會關注到你的專業,相信我。
演員的誕生
劉敏濤說,能成為演員是她此生最幸運的事。
當年藝考,她還鬧過一個烏龍。從在煙臺話劇團做演員的姑姑那裡得到了中戲招生的消息之後,她和父親坐著火車趕去了北京考試。到了中戲門口,門衛大爺卻說,山東省的招生考場設在濟南,不在北京。父女二人又火急火燎地買票趕回山東,差點錯過了考試。
■ 圖源 | 劉敏濤工作室
烏龍並沒有影響發揮,劉敏濤就像一匹黑馬,以專業課第一的成績突出重圍。可當時的她對這一切並不知情,報志願時,一心求穩的劉敏濤還曾經在山東師範和中戲之間猶疑過。
為此,父親甚至給當時的面試官高景文老師寫信諮詢,希望得到一個安心的答案。
在給劉敏濤父親的回信中,高景文用峻秀的毛筆字表達了對劉敏濤的評價:清秀大方。後來,這位曾做過鞏俐班主任的高老師也成為了劉敏濤的恩師,人們都知道東棉花胡同來了一位「小鞏俐」。
■ 採訪現場的劉敏濤
進校僅半年之後的匯報演出上,劉敏濤便身兼數職:主持報幕、演小品、跳舞。其中有兩場節目連著上,間隙的時間來不及換服裝,她扣子沒系好就又跑上臺了。
平常交表演作業的時候,班裡的男生也都願意找她搭檔,畢竟有她在的組總是比較容易通過。
後來,她是《母親》裡的張紅英,是《人鬼情緣》中的聶小倩,是《守婚》裡的王桂英,得益於學生時代打下的功底,剛出道的她就已經演過不少女主角了。
一次劉敏濤去爬香山,一個大姐在超越她之後一個猛回頭,認出了她:「你就是那個張紅英吧!」劉敏濤很高興,「有人記住了我的角色!」
■《人鬼情緣》中的聶小倩,劉敏濤 飾
身臨其境
30歲之前的人生裡,劉敏濤一直是個活躍在表演行當裡的「學霸」,沒有缺過戲拍,也沒有體驗過租地下室、飢一頓飽一頓的艱辛。她一直說,自己是被眷顧的孩子。
——都說好的演員有時是祖師爺賞飯吃,那麼您的天賦來自於什麼?
——敏感和相信,我是一個感性的人。
劉敏濤演戲,恰好可以用上《紅色高跟鞋》裡的歌詞:「只憑直覺」。她說自己演戲完全得益于敏銳的感受力,「技巧是什麼,我不知道。」
當年在拍《偽裝者》時,有一場戲明樓(靳東 飾)為了不暴露身份,打了大姐明鏡(劉敏濤 飾)一巴掌。後來和明誠(王凱 飾)對談的時候,明鏡說了三遍「他居然打我」,這就是劉敏濤在現場即興而發的表演。
「在那一刻就是相信自己是那個角色,那是完全沉浸其中忘我的境界。」
■《偽裝者》中的明鏡,劉敏濤飾
高老師曾說,劉敏濤就應該是從舞臺上走出來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她並未能領會其中深意。
進入婚姻之後,劉敏濤曾一度離開了表演的舞臺。有一年過年,在給高老師發了條祝福簡訊之後,她收到了這樣的回覆:「好孩子,多拍點好戲,趕緊出來吧。」劉敏濤覺得很愧疚,讓老師著急了。
「可我在還小的時候,並沒有真正愛上演戲,熱愛是後來才有的。」
當中年不再叛逆
劉敏濤也說不清,究竟是從何時開始,表演於她而言變成了不可或缺的熱愛。三十歲之後,她的戲份逐漸從主演變成配角,這反而讓她格外珍惜鏡頭下的每一次呈現。
憑藉《琅琊榜》和《偽裝者》走紅之後,關於「中年走紅」或者「大器晚成」的評價層出不窮。在劉敏濤看來,「有人能記住劉敏濤的名字當然好,但是能記住我演的角色就足夠了。」
看到同齡的演員都在給年輕演員做「大配」,劉敏濤不得不接受現實,卻也覺得惋惜:中年人的生活是很豐厚的,他們值得被關注。她的理想,是有機會成為像梅麗爾·斯特裡普那樣優秀的女演員,年齡可以在她身上綻放出各不相同的魅力。
在新劇《白色月光》中,劉敏濤飾演的楊雁是一個備受婚姻之苦的中年女性。在詮釋這個角色的時候,她小心地拿捏著分寸,「你別看她表面上笑逐顏開,這個角色很讓人心疼的。」
劉敏濤演繹過很多女性角色,有溫柔賢淑的媽媽,有英姿颯爽的大姐,「女孩子真的是太美好了,所有溢美之詞用在她們身上都不為過,所以一定要好好愛自己,然後才有力量愛別人。」
■《白色月光》中的楊雁,劉敏濤 飾
同樣在婚姻中經歷過一段灰暗時光的劉敏濤,以角色之名自然地流露著對女性的理解。
「當我要重新開始我的生活的時候,要租房子、安頓好女兒。當時的自己也只是解決眼下,沒有想過未來的生活要怎麼過。」
值得慶幸的是,現實中的她早已從那段抹茶冰淇淋的過往中走出,把時間花在了自我重建上,也許就是在找回自己的那一刻,熱愛就發生了。
■ 採訪中的劉敏濤
一次演講中,劉敏濤用「中年叛逆」形容自己曾經想要衝破禁錮的欲望。而如今,她的人生再無枷鎖。
「中年叛逆」這個詞太窄了,它已經不再能形容此刻的我了,我想要更多不同。
無論是舞臺上肆意張揚的敏敏子,還是生活裡低調安靜的乖乖女,亦或是無數角色裡豐富的女性形象,劉敏濤正在逐漸打開自己,挖掘更多側面。
——如果有機會重回過去,最想改變什麼?
——過程沒有第二次,不管經歷了什麼都是財富,不需要改變。
不再執著過往,也不懼怕衰老。在劉敏濤看來,此刻,已然是最好的時候。
【來源:周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