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戰國時期真正的9大名將,白起也僅能排第二,第一與兵聖齊名

2020-12-12 Hei白歷史

在春秋時期,全國總計有大大小小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在進入戰國時期後,全國剩下的諸侯縮減大半,其中光楚國就吞併了四十五個諸侯。而進入到戰國時期後,形勢更加嚴峻,無論是戰爭的頻率還是強度,都要遠超春秋時期,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也就很容易誕生名將了;而這裡,就是盤點下戰國時期的九大名將,來看看都有誰吧。

TOP、9 昭陽

昭陽是楚國名將,官至楚國令尹、上柱國。公元前334年,昭陽率兵攻打越國,殺死越國國君無疆,使興化一帶併入楚國。公元前323年,昭陽又率兵攻打魏國,得襄陵等八邑,此戰在古代軍事史上影響頗大,稱「楚魏襄陵之戰」,威震齊、燕、趙、魏、秦、韓六國。為此,楚懷王將傳國之寶「和氏璧」賜給昭陽,又將「古勃海之地」封為昭陽食邑。

TOP、8 匡章

匡章是孟子的學生,後入齊為將;公元前314年,匡章乘著燕國子之內亂,率兵十萬,直破燕都。公元前312年,在濮水上遊抵禦秦軍,作戰失利。公元前301年,聯合韓國、魏國攻打楚國,在垂沙大敗楚軍,殺死楚將唐。公元前298年,率齊、魏、韓三國聯軍 (後加入趙、宋兩國)攻破秦國函谷關,逼得秦昭王急謀割地自救,要不是孟嘗君同意議和的話,估計秦國就亡了。

TOP、7 廉頗

廉頗是戰國末期趙國名將;公元前283年,率兵討伐齊國,取得大勝,奪取了陽晉,封為上卿。勇猛果敢,屢立戰功,聞名於諸侯。長平之戰前期,採固守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軍進攻。後為趙括所取代,致使長平之戰慘敗。九年後,擊退燕國入侵,斬殺燕軍主帥慄腹,進軍包圍燕都三月,令對方割五城求和,拜為相國,封為信平君。

TOP、6 魏無忌

魏無忌即信陵君,乃是「戰國四公子」之一;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他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自成勢力。魏無忌禮賢下士、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危局,而且 他還曾率五國聯軍打到函谷關下,在關東諸侯中擁有極高的威望。

TOP、5 樂毅

這樂毅一生中只有一戰,那就是滅齊之戰,但就是這一戰,讓樂毅成為千古名將;當時燕國實力極為弱小,處於戰國七雄的邊緣地帶,而且還被齊國滅國過一次,如果不是樂毅的話,可能就是「戰國六雄」了;在燕國最窮困的時候,樂毅入燕了,不僅幫燕昭王改革內政,而且還聯合其他諸侯,總計統帥五國聯軍伐齊;當時齊國是最強大的諸侯,結果被樂毅打得只剩兩個城了,如果不是想等齊國投降,估計樂毅早就把齊國給滅了。

TOP、4 王

王翦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少時喜歡軍事,隨侍秦王嬴政。率軍攻破趙國都城邯鄲,掃平三晉地區。統兵60萬大敗項燕,消滅楚國。聯同兒子王賁,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開疆擴土的最大功臣,功績卓著,拜太師,封為武成侯。急流勇退,沒有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TOP、3 李牧

李牧是趙國名將,而且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可惜後來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TOP、2 白起

白起是秦國名將,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闕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餘座,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可惜因功高震主,得罪應侯範雎,被接連貶官,最終被秦昭襄王賜死於杜郵。

TOP、1 吳起

不能說吳起是哪國人,因為他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而且每一次都取得了相當的成績;在魯國時,他助實力弱小的魯國擊敗了實力強大的齊國;在魏國時,他訓練了赫赫有名的「魏武卒」,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五十萬秦軍,這就是著名的陰晉之戰;後又率軍討伐齊國至靈丘。在吳起後期又去了楚國,對楚國進行了改革,使得楚國國力大增,後親自率軍打敗了「魏武卒」。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並稱「孫吳」。

很多人說戰國第一名將不是白起嗎?其實不然,白起和吳起比起來,應該還是差了點,至少沒聽說過白起練兵,但吳起卻是親手練出了戰國第一強兵——魏武卒;不過後世很少有人說吳起,可能還是和他心性有關,他太過於渴望功成名就,為了獲得魯國國君的信任,他不惜殺害自己的妻子,只因為妻子是齊國人,這也是後世為何不推崇吳起的緣故。

相關焦點

  • 戰國四大名將排名:殺神白起位居第二,第一是否名副其實
    戰國四大名將是指戰國時期四位著名將領分別是秦國的白起和王翦、趙國的廉頗和李牧。在《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下面小編就根據四位名將的功績給大家做個排名。,但是在攻趙的時候在優勢條件下不能勝李牧,所以排在第三位。
  • 戰國名將排行榜,廉頗只能排第4,排第一的無人不服
    戰國時期七國紛爭,雖然歷史史料留下來的不多,但是從那些稀缺的《戰國策》等史書中還是留下了不少的百戰名將,記載了不少那些數十萬大軍攻城拔寨的經典戰例,其中著名的 百戰名將有吳起、樂毅、趙奢、王賁等,但是要真正排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以上提到的那些人還不算其中,那麼下面就認真客觀的評價戰國四大名將。
  • 戰國時期前十的武將排名?白起排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亞聖吳起第二名:武安君白起白起(?戰國時期名將,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經典戰役韓魏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24萬,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攻楚之戰:攻楚三次,大破楚軍,攻入郢都,燒其祖廟,共殲滅35萬楚軍,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 戰國四大名將中,白起與廉頗無爭議,那麼第二到底是李牧還是王翦
    由南北朝時期的史學家周興嗣在其作品《千字文》提出戰國四大名將的概念,在歷史上一直存在著諸多爭議,雖說戰國四大名將排名不分先後,可這四人的成就與能力,確實存在著高低之分。在眾多的評選中,白起第一的位置是比較穩的,而廉頗在四人裡面實力與成績都是最差的。那麼剩下的兩位,李牧與王翦到底該怎麼排呢?
  • 盤點戰國時期四大名將排名
    ——鬼谷子 戰國時期,七雄紛爭,是一個烽火狼煙的時代,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好戰。 那麼你知道戰國著名的將領有哪些嗎?今天小二為大家帶來了戰國四大名將排名。
  • 戰國十大名將:孫臏排第五,王翦排第三,排前兩位的分別又是誰?
    周朝末年,趙、魏、韓「三家分晉」,禮樂徹底崩壞,公元前379年齊國田氏取代姜姓成為齊侯,於是七雄並立,春秋五霸也過渡到戰國七雄時期。七雄相互爭霸,期間也是衍生出了許多著名的名將,這些名將實力層次不齊,若是給他們排個名,誰能排上第一呢?號稱「戰神」的白起都沒能排上第一。
  • 盤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哪個時代更強?
    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戰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期,接連爆發的戰爭自然便催生了大量的名將,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名將呢?簡單盤點一下(排名不分先後):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的名將其實更多體現於謀略方面,雖然如今來看這些人的謀略其實也很簡單,但由於早期戰爭受「禮制」影響較大的原因,這些人的戰法在當時已經是極大的創新。1、曹劌,長勺之戰。
  • 戰國時期標榜千秋的人物 戰無不勝的吳起為何沒列入戰國四名將?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一直都被人想當然地認為是戰國四大名將,一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這是司馬遷排的,後來我發現司馬遷好像從來沒有過這種提法,於是我翻開《史記》,打算從中找到關於他們四個人   原標題:戰國時期標榜千秋的人物 戰無不勝的吳起為何沒列入戰國四名將?
  • 戰國四名將-武安君白起
    白起,生卒不詳-公元前257年被秦昭襄王賜死,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為什麼白起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他的主要成就又是什麼?白起指揮過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戰國三人人選,除了白起還有誰?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漢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 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郡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由此,對於武廟十哲來說,可謂唐朝追封的十大名將。
  • 秦始皇手下名將大盤點,章邯僅排第五,第一居然是他?
    秦始皇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他也是起用了很多名將才順利的把中國統一的。畢竟那時候的楚國也是不算弱小的,沒有那些名將的幫助下,估計秦始皇的皇帝夢還是完成不了的。這裡我們就來排一排秦始皇當年的名將榜吧,看看究竟誰能排在榜首。排第五位的是章邯。他可以說是秦國的最後的名將。
  • 戰國十大名將排名,第一名來歷神秘,曾當過戰神白起的老師
    據有關資料統計,戰國時期,即公元前463年到前242年259年的時間裡。只有89年沒有戰爭,雖然較春秋時期多了51年,但戰爭規模,殘酷性遠遠超過春秋時期,為什麼會這樣。而戰國時期呢,戰事就開始由職業將領支配,他們為任何僱傭他們的國家拼死作戰,爭奪領土和資源,一旦涉及領土資源,真是為了並國奪地,一出手就把人往死裡打,戰爭當然就殘酷的多,將領職業化,當然就出現不少名將,其中最傑出的十個是:十:趙奢,生卒年不詳,馬服君,趙國人,與趙王室同宗,戰國後期趙國名將,封國尉,閼與大戰中重挫強秦,使其多年不敢小視趙國。
  • 戰國名將白起的一生
    白起出生於秦國眉縣,從小兵到秦國主將,與冉候和宣太后關係親近,在中國所有的名將裡,白起稱「戰神」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因白起每次作戰,戰必求殲,以殲滅對方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整個戰國期間軍隊共戰死200萬人左右,白起一人就殲滅了160萬人,無一敗績,被時人稱之為「人屠」,後世稱其為「死神」。什麼廉頗李牧,在他面前都弱爆了!白起是平民出生,他也是從一個小兵當起。不過,白起初入軍營中就顯與眾不同,他一路摸爬滾打,終於當了將軍。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 如果要對秦國名將進行排名,將白起列為第一,你會把誰列為第二?
    戰國,那是一個風譎雲詭的年代,在那個年代裡,各個諸侯國皆在為「存國」、「強國」而奮鬥,因而在那個時代裡湧現出了一大批指揮能力出色的一代名將。筆者之前曾經就戰國七雄之中都有哪些傑出將領寫了幾篇相關文章,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如果要對秦國的名將進行排名,白起自然就是毋庸置疑的秦國第一名將,那麼各位同學會把誰列為秦國第二名將呢?
  • 戰國七雄中,各國的第一名將分別是誰?
    戰爭是人類自古以來逃避不了的一個話題,而我國則是歷朝歷代都名將輩出。相比之下,因為亂世的戰爭頻率高、規模大,所以在春秋戰國、三國、隋末這樣的動蕩時代成名的將領比之太平盛世要多上不少。首先,我們要看看戰國時期主要有哪些國家,眾所周知,"戰國七雄"是那個時代的主角,它們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引領了當時的歷史發展,也擁有最多的領土和人才。那麼,我們就來找找這七個國家各自的名將,看看各國的將領中誰最能配得上讚譽。
  • 除了四大名將,戰國時期還有哪些頂尖名將呢?
    「起翦頗牧」是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位名將,因《千字文》的描述,後人漸漸將他們四人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其實,他們四人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戰國後期軍事指揮方面的頂尖水平,並不一定是意昧著他們四人便就是戰國時期最傑出的將領。那麼,除了四大名將,戰國時期還有哪些頂尖名將呢?
  • 《大秦賦》:戰國四大名將出現三個,為何白起沒有出現呢?
    對於《大秦賦》來說,歷史背景是戰國後期,也即秦國正在和山東六國展開最為激烈的較量。在此基礎上,戰國時期的名將,自然成為《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的重要人物。提到戰國歷史的名將,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戰國四大名將,也即分別是秦國的王翦、白起和趙國的廉頗、李牧。在《大秦賦》中,王翦、廉頗、李牧這三位名將,都有不同程度的戲份。
  • 戰國10大名將,廉頗上榜,蒙恬墊底,第一名家喻戶曉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王室的衰落,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所以天下進入了你方唱罷我登臺的群雄亂鬥時期。經過春秋時期的攻伐和兼併戰爭,周王室封的很多諸侯國被吞併而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天下逐漸形成了齊、楚、燕、韓、趙、魏、秦7個強國,以及眾多的小諸侯國。
  • 戰國七雄,每國一位頂級名將,看看誰能入選
    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繼春秋時期之後的大變革時期。從三家分晉,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到秦國統一的近三百年間,各國都誕生了無數的軍事人才,那麼如果每一個國家選擇一位最出色的軍事家,都有誰能入選呢。秦國:白起「殺神」白起的入選應該是沒有什麼懸念的,在史料相對匱乏的先秦時期,無論是《史記》還是《戰國策》都對白起有大段的描寫,可見白起在古人心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