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慧
人們常說,女人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就像現在,很多女明星選擇嫁入豪門,這樣才能享受一生的奢華。但現在,結婚還是一門科學。有時候,這不僅是一段美好的婚姻,也是關於前程的問題,娶得好或者嫁得好都可以讓你的未來無憂。就像李嘉誠和郭臺銘一樣,正是因為他們得到了一個好妻子,才有機會發財。今天,我們要談談一個香港富人,因為他兒子娶了一個好妻子後,他的身家增加了幾倍。這個人是馬介璋。
馬介璋的兒子馬鴻銘與亞洲玩具王蔡志明的掌上明珠蔡加敏結婚,嫁妝80億元。他們兩個家庭的婚姻可以說是一個強強聯盟。不僅取得了密切的合作,而且促進了雙方財富的不斷增長。
蔡志明是香港十大富豪之一,財富千億。蔡加敏,含著金湯匙出生,是一個標準的白富美。馬鴻銘的父親馬介璋甚至之是香港的一個二級富人。可以說,蔡加敏和馬鴻銘的結合是下嫁。
雖然兩者有很大的差距,但馬介璋是從零開始的典型代表。經過所有的努力,他也以自己的力量和努力擁有了今天的財富和地位。馬介璋於1942年出生於廣東省潮汕,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母在香港工作。當時,香港的服裝業很好。許多服裝訂單來自歐洲。但他的父母收入不高,家庭生活也不富裕,所以馬介璋從初中輟學,在母親的服裝廠當學徒。
馬介璋在服裝廠工作了三年,在掙到足夠的錢之前被解僱了。當時,委屈的馬介璋暗暗發誓,以後要開一家更大的服裝廠。馬介璋學到了很多技能,很快就去了另一家服裝廠,成為了一名裁縫。白天在工廠工作,晚上在另一份兼職工作。他每天工作18個小時,非常努力。馬介璋認為他的努力工作讓自己離他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七十年代,香港紡織業蓬勃發展。馬介璋抓住機會開了一家小紡織廠。由於馬介璋服裝廠規模較小,他們只能接受其他服裝廠的剩餘訂單,所以他的服裝廠一點一滴地發展。但當時,當馬介璋收到的訂單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時,他沒有像其他工廠那樣將訂單外包給其他服裝廠,而是把訂單交給了工廠附近的女工,這不僅解決了生產能力不足的問題,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為了接受外國訂單,馬介璋三十多歲,努力學習英語。憑藉驚人的毅力,他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上世紀80年代,馬介璋的達查服裝廠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服裝廠之一,他本人也成為香港著名的「紡織大王」。
然而,香港的經濟發展逐漸以房地產為主,高價格使工業發展更加困難。因此,馬介璋將他的產業轉移到了深圳。後來,他發現深圳的餐飲業供不應求,於是他在深圳建寧納投資建立了潮州餐廳。後來,馬介璋在深圳投資房地產,先後在深圳投資20億元。深圳可以說是馬介璋的福地。隨著多元化的不斷發展,馬介璋也積累了更多的財富。
相比之下,蔡志明多年來主要從事玩具業務。雖然業務規模較大,但近年來也在不斷努力拓展業務領域,走多元化發展道路。馬家的很多產業都很成熟,這正是蔡志明想要的。因此,蔡家和馬家讓兩個孩子為了自己的發展而結婚。
現在,馬介璋把他的事業交給了他的兒子。雖然馬鴻銘在生意上不能與父親匹配,但他娶了一個好妻子,這也使他的身家飆升。蔡加敏不僅是旭日國際的執行董事,還繼承了父親80億的資產,包括一些出租房產、豪宅等。
作為兒媳,蔡加敏每次換季都要花數百萬元在衣服上,手裡一個包的價格超過10萬元。雖然她花錢大手大腳,但她也擅長賺錢,是個真正的工作狂。你覺得這段婚姻怎麼樣?
本文由企業先鋒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