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以2019年初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制定的《北京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目錄(2019年版)》(簡稱《重點目錄》)為抓手,統籌調度各區市場監管部門工作重心,逐步建立「市局重指導、抓重點,屬地重履職,抓落實」的監管機制,有效發揮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作用。
在《重點目錄》中,玩具、童車、文具、兒童家具、兒童服裝等兒童和學生用品都已作為重點被納入,市局要求各區局按照目錄及相關要求,根據轄區實際情況,加強對兒童和學生用品的專項檢查和監督抽查。
其次,多措並舉,開展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專項行動。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過分析北京產業及市場情況,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綜合運用監督檢查、監督抽查、行政指導等措施,加強兒童和學生用品產品質量安全的綜合治理,督促各市場主體落實產品質量主體責任。
1.圍繞重點領域,開展執法檢查。以銷售領域,特別是大型商超、校園周邊商店等兒童和學生用品銷售區域為整治重點,以「三無」、產品資質、銷售臺帳為重點檢查內容,開展執法檢查,督導經營主體切實履行產品質量義務,維護市場秩序。
2.針對網絡交易平臺,加強行政指導。北京市局與京東、噹噹等平臺建立信息互通渠道,通報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規則及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加強對網絡交易平臺的督導。結合兒童推車、玩具等質量安全風險以及輿情信息,對其開展了約談,並將兒童玩具等強制認證管理要求、產品強制性標準以及產品易發風險向其通報,要求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切實履行質量管理責任,加強對網絡商品經營者的管理;並啟動電商領域兒童玩具等產品質量抽查,改善網絡消費環境。
3.統籌生產流通,開展監督抽查。梳理涉及兒童和學生用品的強制性國家標準17項,開展兒童玩具、文具、校服、兒童服裝、兒童鞋、兒童家具、童車、兒童用紙製品等多類產品抽查。
4.加強宣傳教育,實現社會共治。各區局通過進校園、舉辦專題講座等方式,宣傳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知識,聯合相關檢測機構,向學生及學生家長普及兒童商品選購的常識、質量知識、鑑別優劣、妥善使用、維權渠道等。通過知識互動,加強正確引導,提高學生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樹立健康消費觀念,從而實現社會共治。
本文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作者:龐建新
責任編輯:任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