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垃圾焚燒發電廠
天津北方網訊:目前在濱海新區,矗立著兩座現代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它們「吃」進去的是垃圾,「吐」出來的是電能。這兩座發電廠由天津濱海新區環漢固廢綜合處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環漢公司」)負責運營。據了解,這兩座工廠每年可焚燒處理垃圾91.25萬噸,發電2.4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7.73萬噸,在新區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超前謀劃布局高標準垃圾焚燒發電廠
環漢公司成立於2010年3月26日,註冊資本1000萬元,是由天津濱海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出資註冊的國有全資子公司,隸屬於濱海建投集團。環漢公司在天津濱海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領導下,負責固廢處理項目的運營管理,主要項目有天津濱海新區垃圾焚燒發電廠和天津濱海新區大港垃圾焚燒發電廠,負責濱海新區轄區內所有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
濱海建投集團成立以來,累計投資30億元,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兩座,汙水處理廠四座,再生水廠一座,汙泥幹化廠一座,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逐步實現了濱海新區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全覆蓋,併兼顧城市生活汙水處理的達標排放和剩餘汙泥的無害化處理,為濱海新區節能減排和城市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濱海建投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之初,新區便以高標準建設現代化新區的理念為指引,未雨綢繆,在當時的漢沽、大港區域超前謀劃布局一北一南兩座高標準垃圾焚燒發電廠。符合「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三原則的垃圾焚燒發電,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新區的最佳現實選擇。正是看到這種趨勢,濱海建投集團於2009年1月投資組建全資子公司──天津濱海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從事新區環保產業和清潔能源產業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
天津濱海新區垃圾焚燒發電廠
實現零排放 做到「吃幹榨盡」
天津濱海新區垃圾焚燒發電廠擔負濱海新區海河以北區域內生活垃圾處理任務,位於濱海新區南部,佔地7.4公頃,日處理規模2000噸,一期工程設計日處理能力1500噸,煙氣排放指標為歐盟2000標準,總投資約為8.50億元。濱海新區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於2009年12月開工建設,兩臺機組於2011年9月18日投入運營。焚燒設備採用先進的比利時吉寶西格斯公司的機械爐排爐,建設三條焚燒線,配備2臺12MW汽輪發電機組,採用SNCR+半乾法脫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工藝。天津濱海新區垃圾焚燒發電廠自2011年至2020年8月累計接收生活垃圾403.68萬噸,上網電量7.57億度。2020年積極響應市防指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示,處置醫療機構及市場生活垃圾,截至2020年9月16日,處置醫療機構及市場生活垃圾3197噸,為新區創衛及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
濱海新區大港垃圾焚燒發電廠擔負濱海新區海河以南生活垃圾處理任務,位於循環經濟示範區內,佔地約5.3公頃,總建築面積33865平方米,總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2000噸,總投資約6.56億元,一期建設規模為1000噸,兩臺7.5MW的抽汽式汽輪發電機組,設兩條焚燒—煙氣淨化線,焚燒線採用先進的日立造船公司生產的往復式爐排焚燒爐,煙氣淨化系統採用SNCR+半乾法脫酸+幹法脫酸+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塵工藝。
濱海新區大港垃圾焚燒發電廠,2011年3月開工,2013年6月開始接收垃圾進廠。濱海新區大港垃圾焚燒發電廠自2013年至2020年8月累計接收生活垃圾125.1萬噸,上網電量2.2億度。2020年積極響應市防指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示,處置醫療機構及市場生活垃圾,截至2020年9月16日,處置醫療機構及市場生活垃圾1753噸,為新區創衛及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
環漢公司總工程師王煒介紹,這兩座垃圾焚燒發電廠,技術上國際一流、國內領先,執行最嚴格排放標準。兩座垃圾焚燒發電廠煙氣排放淨化都採用國際先進工藝標準,執行歐盟最為嚴格的2000/76/ec標準,可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王煒說:「新區生活垃圾全部轉為焚燒發電後,較填埋方式每年可減少將近100畝土地佔用。發電廠通過採取多級技術深度處理垃圾滲濾液,所產生工業汙水能夠在廠區內達到再生水標準後加以回用,實現『零排放』。兩座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中焚燒爐每年產生的15萬噸爐渣,也全面進行無害化處置和回收再利用,做到了『吃幹榨盡』。」(津雲新聞編輯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