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力》|藏族作家阿來:別把西藏當成現代文明的反義詞

2020-12-14 網易財經

(原標題:《中國和力》|藏族作家阿來:別把西藏當成現代文明的反義詞)

12月12日,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IP節目《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第一季第三期下集開播,本期節目中,楊瀾繼續對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阿來。

對於一位作家來說,什麼才是有意義的思考?

「因為文學最根本的使命,藝術最根本的使命,還是要建立起不同人群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關係,是為了使大家彼此了解。」阿來說。

談起阿來,很自然會談到西藏。作為一位憑藉描寫上世紀40年代西藏土司制度的作品《塵埃落定》獲得茅盾文學獎的藏族作家,阿來對西藏的了解和感情之深,對於所有對那片土地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不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把西藏看作心靈的淨土,但是在阿來眼裡,這種憧憬並不真實,甚至有些變味,他希望更多人能夠了解和接受真實的西藏。

阿來曾寫過一篇小文章談到這種現象,題目就叫《西藏是個形容詞》。「本來我們說北京、說天津、說四川,都是名詞,但是獨有西藏,我們加入的想像太多,我們並不願意認識西藏本身是什麼。因為現在全世界的人,希望有一個我們生活的反面,全世界找……最後突然發現,找來找去,還剩下一個西藏,那種地理,以宗教符號為主的文化,剛好符合了大家這樣一個想像。」阿來在節目中說。

事實上無論從任何一個維度去理解西藏,它作為一種文化符號都不應割裂的去理解。西藏,因它每一面的交融而真實,某種意義上說,西藏比中國的任何地方都更需要「和」的沉澱。

勁牌毛鋪酒,從品牌到產品,一直推廣和踐行這樣的「和」文化,堅持「和而不同,匠心毛鋪」的品牌價值主張。旗下毛鋪紫蕎酒,就是將傳統的濃、清、醬三種香型原酒融合,在科學配比與特殊工藝的調和中,形成具有獨特香氣的蕎香香型白酒,入喉綿順淨爽,齒間餘韻悠長。

在阿來看來,那種出於個人心理需求,片面地將西藏看成社會文明反面的做法並不妥當,甚至還會有點危險。


「本來他去拉薩,滿街四川火鍋,還拿著手機打電話,看不見,他只看見寺院裡有人傳經,就有一個選擇性的看不見……其實這在藏區會造成一些不好的東西,慢慢也有些人識字,也有人讀書。當他們知道『原來喜歡我們是這樣的』,當地人就開始扮演這種角色——他們非常願意自動的扮演這種角色,原來我們落後,我們封閉,是他們欣賞的,他願意當個活化石……這對當地的發展,當地文明程度的提高,當地社會的文明,其實是沒有什麼好處。」阿來說。

在這種情況下,文學恰恰有責任去承擔一份「去魅」的工作,還原現實本身。畢竟,我們不應因為心中的一片綠洲而拒絕西藏的發展,人們心中的西藏和現代社會文明中的西藏不應是涇渭分明針鋒相對的,而應該是在「和而不同」中和諧共生的。

這跟提倡「和而不同」的毛鋪理念吻合,毛鋪酒融濃、清、醬三香原酒,含多種活性成分,實現酒與自然的和諧,形成了獨特的健康內涵;毛鋪酒一口喝三香,兼容並蓄、品味獨具,蘊含著包容向上、守正創新的文化價值。

作家用文字還原心中世界,在人與自然的層面,阿來希望同腳下的土地產生更親密的關係。

在節目中,楊瀾問了阿來兩個問題,一個是他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想找到什麼?還有一個是,是不是他跟莫言一起旅行時,他對植物的了解程度驚訝到了莫言?

在尋求與自然建立更親密關係的過程中,阿來走過很多地方,從西藏的雪山到南美大陸,從蘇格蘭的森林到布拉格的市中心,他不停地觀察自然、感受人文,甚至成為了一名業餘的「植物學家」,拍攝了幾萬張植物照片,可以在植物園裡一待就是一整天,並且用自己對植物的了解「徵服」了一起旅行的莫言。

「做文學的人也很耐煩,」本期節目中阿來對楊瀾說,「有一篇文章專門去數《塵埃落定》當中到底寫了多少種植物,說寫了五六十種,而且他們又到計算機上去檢索,說到底他是編的還是真的了解,編出一種植物名字來,還說是不是生長在那個地方,說都是對的。」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阿來沒有採用這樣的說法,他用「坐言起行」這個詞描繪自己心中很有分量的兩位詩人——美國的惠特曼和智利的聶魯達,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作品,讓年輕時的阿來感受到「原來文學可以把人帶到這樣一種寬廣的世界裡頭」。

因為歷史、文化等各方面原因,人類文明中每個民族都是不同的,但又有著共性存在。比如在阿來眼中,權力、性和金錢的三角關係,就構成了貫穿不同文明和歷史的基本密碼,所區別的,也只是這三者在不同戲碼、不同現實中的孰輕孰重而已。

而作家的一個使命,就是面對不同的人、民族、國家,寫出國家民族之上人類的共同性。

作家的這種使命感和堅守的精神,與毛鋪酒提倡的「和文化」吻合:毛鋪的「和而不同」,是兼容並蓄、中庸和諧,蘊含著包容向上、守正創新的文化價值。

在本期節目中,楊瀾提到《塵埃落定》被翻譯成20多國語言,中國的文學、中國的文學家,近些年也得到國際社會更多的關注,莫言先生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在整體上來說,世界的文學界話語權還是主要在西方的手中。

阿來認可這種現狀,並直言不諱地表示,英語在世界上確實有一種霸權。但是,中文是有十幾億人使用的語言,我們沒有必要過於迫切地向另外的語言輸出,自降身份,強迫一定要得到人家另外語種,甚至很小語種的承認,而是要保持我們自己足夠的正當的開放性,自然而然地讓中文走向世界,得到更大範圍的認可。畢竟「文學最根本的使命,藝術最根本的使命,還是要建立起不同人群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關係,是為了使大家彼此了解。」

這種順其自然,不強求,功到自然成的心態,則是一種更高層面上的「和而不同」。

《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是網易新聞與毛鋪共同打造高端泛文化類訪談節目,由知名主持人楊瀾主持,對話文化、財經、科技、健康、教育等領域12位行業翹楚,一起探尋中國和文化思想。

網易傳媒隸屬於網易集團,旗下涵蓋行業領先的新聞門戶業務以及移動資訊平臺業務,集中運營網易門戶、網易新聞客戶端、網易公開課等核心內容產品,是「內容消費升級的引領者」。

本次節目聯合出品方毛鋪,正是「和而不同」的代表:毛鋪酒融濃、清、醬三香原酒,含多種活性成分,一口喝三香,更有草本漿;毛鋪酒兼容並蓄、品味獨具,蘊含著包容向上、守正創新的文化價值。

和而不同,匠心毛鋪。以和,見自我,見時代,見世界。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 責任編輯:張梅_NF2100

相關焦點

  • 網易《中國和力》|藏族作家阿來:別把西藏當成現代文明的反義詞
    12月12日,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IP節目《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第一季第三期下集開播,本期節目中,楊瀾繼續對話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阿來。對於一位作家來說,什麼才是有意義的思考?「因為文學最根本的使命,藝術最根本的使命,還是要建立起不同人群之間,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關係,是為了使大家彼此了解。」
  • 中國和力 | 阿來:純文學與流行文化也可以共生共榮
    在由網易新聞和毛鋪聯合打造的泛文化IP節目《毛鋪和文化錄·中國和力》的錄製現場,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阿來向知名主持人楊瀾講述了自己的對文學和創作的看法。在行業內,《塵埃落定》被視為是一部純文學作品,雖然阿來本人並不喜歡「純文學」這樣一個命名,但還是接受這一約定俗成的說法。對於通俗文學或者說當下網絡文學的態度,阿來的態度大體是「和而不同」的。
  • 作家阿來攜新版《塵埃落定》亮相浙江書展 透露下步創作計劃
    浙江新聞客戶端11月7日下午,作家阿來攜全新版《塵埃落定》做客浙江書展,與作家、浙江省作家協會主席艾偉,出版人、浙江文藝出版社常務副社長曹元勇一道,向廣大讀者分享了《塵埃落定》這部具有時代超越性的文學經典。
  • 《塵埃落定》作者阿來:下一部作品與丁真的家鄉理塘有關
    12月27日,《塵埃落定》20周年暨新版再出發的分享會上,作家阿來透露了自己下一步作品的內容。 《塵埃落定》是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出版二十多年來,這部作品以獨特的敘述視角、詩性的語言、宏大的歷史視野獲得了越來越多讀者的喜愛,迄今累計銷量達數百萬冊,阿來如今已是一位深具世界影響力的作家。
  • 《塵埃落定》:西藏不只有丁真,還有曾經的土司、農奴、愛恨情仇
    電視劇《塵埃落定》是根據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說改編的,小說獲得了第五屆茅盾文學獎,1994年,《塵埃落定》寫作完成。小說作品的元素包括暴力,毒品,權謀,戰爭,自然風光,民族風情,雪域高原,世外桃源,農奴土司,這樣的組合想拍的難看也不容易。
  • 來聽作家阿來的精彩解讀 「格薩爾王」依然有人傳唱
    12月14日,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四川省圖書館承辦的「名人大講堂」,將迎來重磅嘉賓——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小說家阿來。他將以「藏地英雄史詩流芳」為主題,為廣大讀者解讀傳奇人物格薩爾王。這也是繼2018年12月10日阿來首登「名人大講堂」帶來《東坡在黃州》之後,第二次登上「名人大講堂」。
  • 阿來:烏託邦可以詩意的憧憬,若付諸實驗,則必定失敗
    阿來,洋洋灑灑70萬字的小說《空山》(後改為《機村史詩》),描述了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一個藏族農民聚居的村莊變遷,在作者娓娓道來的敘事下,藏著一個前人也曾反覆探究過的悖論:即城市化、人口遷徙、社會革命等劇烈變革中,人的精神家園的靈與肉的衝突。
  • 藏族部落與西藏地名——地名是刻寫在西藏大地的族徽
    西藏自治區境內,藏族部落主要分布於藏北。藏北,指西藏北部地區,藏語稱之為羌塘,也是北部草原或北部高原的意思。藏北地區位於崑崙山脈、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長約2400公裡,最寬處700多公裡,將近佔西藏自治區總面積的三分之二。藏北高原主要有羌日、那舍和霍爾三個部族。
  • 獲茅盾文學獎20年 阿來與新一代讀者再回首《塵埃落定》——不能...
    熱絡交流中,書中上世紀40年代的藏族故事又多了些別樣解讀。甚至連寫故事的人也變了。  歷史才不是蒙著灰的老古董。  《塵埃落定》成功後,不少人提議阿來按著類似套路寫下一本。但有追求的人,不想永遠停留在同樣的模式裡。阿來創作的第二部長篇《機村史詩》(六部曲),一樣是寫藏族歷史,敘述方式卻大相逕庭。  有人說,《塵埃落定》像飄逸靈動的河流,有「門檻很高,高到雲朵上去了」這樣新穎的比喻,還有不少為模仿傻子二少爺視角而寫的敘述暗藏玄機。
  • 塵埃落不定 阿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再賣20年
    本書作者、茅盾文學獎得主、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人民文學獎得主、作家羅偉章,和浙江文藝出版社常務副社長曹元勇相聚,從多個角度展開,和讀者一起分享了《塵埃落定》這部具有時代超越性的文學作品。值得諾貝爾文學獎:阿來的思維方式是沿海作家所沒有的聊阿來,繞不開《塵埃落定》。
  • 明「星」閃耀丨格薩爾王:他是藏族英雄,亦是「活著」的史詩
    康巴傳媒(來源 四川新聞網)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有一位藏族英雄,他一生除暴安良,南徵北戰,統一了大小150多個部落,在金沙江上遊和黃河上遊地區建立嶺國,後世稱為格薩爾王。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這麼評價他:「藏族英雄,史詩流芳。」
  • 2020西藏高校最新排名,西藏大學第一,西藏農牧學院第二!
    西藏的天,乾淨,藍的輕盈,空氣沒有雜質,美得讓人不能自拔。西藏自治區,簡稱「藏」,首府拉薩,境內海拔最高點就是著名的珠穆朗瑪峰。西藏有什麼?2020西藏高校排名,西藏大學第一,西藏農牧學院第二!【軟科最新版】西藏大學,簡稱「藏大」,創辦於1951年,國家「211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綜合類公辦高校。校址位於拉薩市江蘇路。
  • 阿來做客名人大講堂 解讀格薩爾王傳奇一生
    這位至今被藏族人民傳頌的曠世英雄,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2020年12月28日,「名人大講堂」在省圖書館開講,四川省作協主席、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得主阿來以「藏地英雄史詩流芳」為主題,為廣大讀者解讀格薩爾王的傳奇一生。  「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出現了一個和我同民族的人,他就是格薩爾王。」在阿來看來,格薩爾王的入選,無疑體現了巴蜀文化的多樣性。
  • 阿來做客名人大講堂:格薩爾王像一棵神話樹仍在生長
    這位至今被藏族人民傳頌的曠世英雄,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12月28日,「名人大講堂」在省圖書館開講,四川省作協主席、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得主阿來以「藏地英雄 史詩流芳」為主題,為廣大讀者解讀格薩爾王的傳奇一生。「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出現了一個和我同民族的人,他就是格薩爾王。」在阿來看來,格薩爾王的入選,無疑體現了巴蜀文化的多樣性。
  • 《文學的故鄉》 紀錄片20日晚開播 張同道講述隨阿來追尋生命之光
    本片歷時兩年,由紀錄片導演張同道執導,深度聚焦中國當代文壇具有代表性的六位作家,莫言、賈平凹、阿來等,從他們的故鄉出發,探尋文學發生的起點,抵達精神世界的原鄉。張同道坦言,那時起,他就記住了阿來這個人。 2016年,籌拍《文學的故鄉》,從中國文壇那麼多作家裡,張同道確定了六位,全部都是他的個人情懷。「這是我個人喜歡的作家。」
  • 西藏的藏族妹子有多好看,帶你走進丹巴,你們自行欣賞!
    大家好,旅行的好處在於讓人們放鬆身心,現在的社會壓力很大,很多人在積蓄負能量,通過旅行可以洗心革面,開闊自己的眼界,領悟不同的人生,了解各地的風俗習慣,看各地的奇人異事,走萬卷書不如萬裡路,旅行的好處太多了,藏族是中國56個民族之一,是西藏高原的原住民,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中國現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學得小課堂」中國現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1.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5月,他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 推薦一部獲得茅盾文學獎的關於藏族土司制度興衰的小說
    小說封面《塵埃落定》是199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藏族作家阿來。這篇小說在讀者圈有相當高的地位,至少近三十年來的作品,絕對能排入前五,小說主要描寫一個聲勢顯赫的康巴藏族土司,在酒後和漢族太太生了一個傻瓜兒子。這個人人都認定的傻子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卻有著超時代的預感和舉止,成為土司制度興衰的見證人。作家精心塑造主人公傻子形象。當舊的事物將要消失,新的事物將要崛起時,都有一個青黃不接的時間段。
  • 在貢布日神山上,傳說羅薩女和神猴一結合,就開啟了西藏文明!
    關於藏族的說法由來已久,還有有很多傳說,例如,六隻小猴,後來繁衍成了西藏人類社會;真實的情況,有歷史記載的情況下,藏傳佛教是1000多年前蓮花生大師受到松贊幹布的邀請,後來在墨脫修行傳佛法,藏傳佛教是蓮花生大師帶進來的,這一點沒錯,藏族的文化基礎卻是苯教,在蓮花生大師還沒有到西藏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