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觸到傅首爾這個名字,是在奇葩大會上,對她的初始印象是覺得這個人強勢,說起話來咄咄逼人,不給對手一點兒喘息的餘地,每場辯論都讓人看得酣暢淋漓。於是後來陸陸續續追了幾期的奇葩說,發現她的思想不僅有意思,還充滿煙火氣,每每給人指點迷津的感覺,便愈發對其產生興趣。
一、穀倉裡的「醜小鴨」
1984年出生在安徽的傅首爾,出生不久父母便離異,她跟著媽媽一起生活。母女倆幾乎沒有經濟收入,連吃喝都是一個問題。離開父親,沒有金錢沒有住處,媽媽就帶著出生不久的傅首爾住在滿是老鼠的米倉裡,這一住就是三年,一直住到傅首爾三歲。
在米倉裡的那段時間裡,傅首爾記憶最深的就是老鼠與糖果。
米倉裡滿是老鼠,每到晚上這些老鼠發出的聲音總讓她感到害怕,害怕到一直不敢入睡。媽媽既心疼又沒辦法,只好編童話故事騙她說老鼠會在晚上給睡覺乖的孩子送糖果。
在那貧窮的年代,送糖果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美好的童話、香甜的糖果、媽媽的陪伴,讓傅首爾在穀倉裡也獲得了美好的時光。每天早上,媽媽都儘自己所能給她的枕邊放一顆彩色的水果糖。
媽媽的故事讓她感到安心與暖心,但日漸長大的她心中深知貧窮的苦也知道媽媽的辛酸,所以她一直在往前衝,拼命擺脫貧窮。
幾年後,媽媽改嫁了,傅首爾就被送到外婆家住。媽媽有了自己的新家庭開始了新的生活,就很少去看她,但每一次媽媽都會跟她說要努力、要懂事、要加油有出息。
這是媽媽一直給她傳遞的思想:無論怎樣,都要堅強,再艱苦的環境也有美好的存在。傅首爾也一直被這些思想影響激勵,所以她將自己活成了拉拉隊長,身上總有用不完的精力,整天的口頭禪就是加油。
後來,在親戚朋友的接濟下,傅首爾順利考上了北京林業大學,大學畢業後,她沒有留在北京工作,而是回到合肥,給人打過工、當過助理、賣過廣告,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
二、「王炸」是我贏得的
生活的歷練,造就了傅首爾要強的性格。
從北京回到合肥,25歲結婚生子,傅首爾過得一點兒都不容易,家庭的貧困、職業的瓶頸,畢業後六七年的時間裡,都讓她倍感壓力。但同時,她的骨子裡是不服輸的,不想單調地日復一日過著可以看到老的生活。她一直在想怎麼突破自己的瓶頸,有很多的想法、理想和目標,因此在上班之餘她一直沒有放棄讀書和寫作,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作家、一名獨立女性,活得稍微不平凡一些,希望在社會上體現自己的價值,渴望自己的努力被人看到。用她自己的話講「生活中唯一的娛樂活動就是逛超市」。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後,傅首爾通過自己的努力,2012年出版長篇小說《青春是一本倉促的書,我們流著淚一讀再讀》;2014年出版長篇小說《我見青春多嫵媚》;2017年參加《奇葩大會》,憑藉對生活獨特的見解和麻辣風格,一炮走紅,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傅首爾的童年生活,比起我們大多數人,都要悲慘,因此她的逆襲,才會讓我們覺得如此耀眼。附錄幾句傅首爾的幾個金句,希望能給迷茫中的我們一點陽光,與君共勉。
1、生活,在每個人身上烙下的印都不同。
2、父母眼中的完美,有時並不是孩子眼中的完美。
3、孤獨和空虛,是完美人生的宿命。
4、追求完美是人生至苦,因為人生總有求而不得,只有放馬去追你真正想要的,才能放下那些你得不到的。
5、我心裡的那些遺憾,那些想乾沒幹的事,我被偷走的快樂,除了我自己,還有誰在乎?
6、所有不依不饒,都是畫地為牢。
7、錯誤它有一把鎖,有時候原諒打不開,因為合理的責怪和懲罰才是鑰匙。
8、人生起起落落,失意時給別人捧捧場,得意時聽聽別人的掌聲,人生海海,又何必在意一時沉浮。
9、遵從內心的召喚,認認真真地活著,讓每一個日子都看見歡喜,這或許才是人生最大的意義所在。
10、逆境中嚴格要求自己,不叫自律,叫求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