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窗邀華月 首發|明窗邀華月
電影《金剛川》是一部不錯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在我的認知中,這部影片開創了諸多記錄。
總之去年由於種種原因,整個2019年,沒有批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的立項和拍攝。
今年同樣由於種種原因,需要安排抗美援朝題材影片上映。根據公開的消息,今年原定影片是《冰雪長津湖》,可是由於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影片中大量的雪景戲沒法拍攝,這部影片就中途擱淺了。
這個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了中影和華夏,要求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拍出來。
《金剛川》就這樣緊急立項了。
8月初電影宣布主創陣容,3個導演各管一段。9月拍攝完畢,10月宣布影片上映,原本上映時間定為10月25日,後來片方直接提檔10月23日。
《金剛川》的拍攝速度和上映速度,不錯的影片質量與光影特效,放眼全球,一時還找不出第二例來。這種特殊形勢下的「中國速度」,註定將成為中國電影史的一段傳說。
回到影片本身,影片中直接出鏡的人物裡,最大的是兩個連長,其餘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戰士,但通過特殊的編排與插敘,人物刻畫比較豐滿,尤其是吳京飾演的關班長和張譯飾演的張排長,用一種極其血性的悲壯,使影片敘事節奏實現了從緊張向激昂的轉變,觀眾的情緒一點點被推到了頂點,恰到好處的鋪墊出故事的總高潮。
每一個犧牲都有價值,每一個小人物都是大英雄,是導演管虎想通過影片表達的一種思想。
《金剛川》上映幾天來,網上的評論冰火兩重天,叫好的有,覺得主旋律假大空的大也有,有很多人不願意相信小人物都能如此勇敢。
其實,志願軍戰士不是天生有多勇敢,而是不勇敢的人,很難在戰場上活下去。
這裡說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戰鬥故事。
1951年2月,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的第一階段作戰中,志願軍採取了東守西頂的戰略。
東線依託陣地死守,西線利用敵軍冒進發動了橫城反擊戰。守衛東線的,就是第二次戰役中被封為「萬歲軍」的三十八軍。
這個故事,發生在三十八軍三三五團負責守衛的五八0高地。
因為當時我軍還未掌握普及坑道作戰,所以陣地戰防守時面對美軍強大的火力攻擊傷亡較大。守衛陣地的部隊,上去一批,守不了多久又需要補充一批。
堅守數天後,雖然陣地還在我手中,但三三五團的戰鬥人員越來越少,團長範天恩已到了無兵可調的地步。正在此時,外出籌糧的民運股長帶著二十多個文化教員回來了,範天恩決定把文化教員們組織起來上陣地!
當時的中國軍隊中,由於大部分士兵沒有文化,因此每個連隊都配備了給戰士補習文化的教員,這是中國軍隊非常珍貴的一份財產,最危險的時候也往往不惜代價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
但現在,假如陣地守不住被敵人突破,那麼這些失去部隊保護的教員們一樣要面臨生死問題。
範天恩團長給教員們簡單的培訓了槍枝手榴彈的使用,就把教員們派上了陣地。
結果,在五八0高地上,這些平生第一次投出手榴彈的文化教員們打得出乎意料的勇敢,勝利的守住了陣地。因為他們都有文化,所以很多人寫了回憶錄,來記敘自己親歷的戰鬥。
要知道,文化教員們都讀過許多書,有些還兼任部隊的英語翻譯。因為有文化,他們會有一個美好的前途,因為有文化他們在私下裡也會議論美國的強大是世界第一。
但是,當他們投出的手榴彈在美軍士兵中爆炸,他們看見美軍士兵在自己的反擊下滾下山坡時,他們才第一次體會到一個真理——
當你最勇敢的時候,你就是最強大的!
這個真實的戰鬥故事,也是當年千千萬萬志願軍將士的縮影。我們當年武器裝備是不如對手,但我們一樣可以打敗對手。因為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始終是人!
今天,我們與對手裝備上的差距,與70年前那種鴻溝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但是,盲目相信別人的強大,崇拜數據對比妄自菲薄的人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們不願意相信普通人也能如此勇敢,他們只願相信普通人能把苟且做到極致。
我相信,《金剛川》影片的火速立項和火速拍攝都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抗美援朝題材的影片這幾年會迎來一個大規模的爆發。
畢竟,不管你拍不拍這些電影,別人都不會停止對你的打壓與挑釁。
而你拍了這些電影,藝術的再現70年前的熱血與忠誠,卻能讓更多的普通人了解那場立國之戰的偉大意義,能讓更多的普通人理解強大的真實含義——
當你最勇敢的時候,你就是最強大的!
明窗邀華月:資深寫手,擅長深度剖析官場規則與社會熱點。原創的公務員報考指南、公務員晉升、體制內相親、體制內乾貨、職場雜談等系列文章視角獨特,語言詼諧,觀點犀利,關注百家號回復關鍵字即可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