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2-12 譽家裝飾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通俗易懂,讀起來還郎朗上口。這些俗語有些雖然看起來略顯「粗俗」,但卻是祖祖輩輩總結下來的生活經驗。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來看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是什麼意思?

按農村老話來講「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顧名思義,就是說在選地基蓋房子的時候不要選在樹旁邊建造房屋,建完之後也不要在不知道承重的情況下盲目的往上加層高,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老一輩有「樹夾房、牆上牆」不敗也得亡這樣的說法。

看看各位網友們對這句是如何理解的?

二步錯:

農村裡多數人都喜歡在家院子兩邊栽種果樹,圖的是樹大涼快遮涼還可以吃果。但是如果任由果樹長大,會帶來一些安全隱患,如被下雨天雷電雨多,大樹很容易被雷電擊。而牆上牆的意思就是不能隨便增加層高,避免超過承重而導致塌方。

新條666:

樹夾房就是指房屋的兩側分別有一顆大樹,房子被大樹夾在中間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樹會越長越大,樹冠會影響房子的採光,雖然夏天的時候可以避免太陽暴曬,屋子裡會比較涼快,但是冬天呢,大樹把陽光都擋住了,屋裡就會陰冷潮溼,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時間長了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的。另外,如果遇到大風天氣,樹枝被刮斷了或者大樹倒塌,則會威脅這家人的生命安全。大樹長大的同時,根系也會越來越發達,有可能會造成房子的地基不穩,同樣會造成房子不牢固甚至倒塌。

心繫千千萬:

牆上牆這句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如果兩邊都是樓房,中間夾著一個低矮的老房子,這樣的建築布局對老房子是不利的,兩側的房子會影響老房子的採光和通風,導致老房子陰暗潮溼,長期住在這樣的房子裡不利於人的健康。

第二種說法是以前農村生活條件差,很多房子都是用泥坯和稻草建成的,這樣的房子很不穩固,時間久了,經過風吹日曬土牆就會掉灰,變得單薄。有人就會在土牆上糊一些泥巴,讓土牆變厚一點,這樣看起來雖然是給土牆加固了,但是一遇到狂風暴雨的天氣反而容易倒塌,更加危險。

第三種說法是以前農村的院牆一般建的都不是很高,很容易就翻過去,後來家家戶戶都是高門大院,院牆也變高了,這時有的人就會在自家低矮的院牆上加幾層磚,雖然看起來院牆是高了,但是卻沒有以前的穩固,遇上大風大雨有可能會坍塌。

愛吃豆豆的豆豆:

樹夾房的戶型就是房子兩旁各有一棵大樹,而房子在正中間被兩棵樹夾住。很多人喜歡花花樹樹草草,而農村平房地方大,前院後院都比較寬敞,很多人就會選擇在家門口種兩棵樹。其實門前種樹是不好的,不管是什麼品種的樹最好都不要種:

一是因為門前種樹,對品種比較講究,什麼桑樹、柳樹都不好,很多人都知道種有些樹會影響人的運勢;

二是因為樹木在長成參天大樹之後,其實是比較危險的。農村平房一般每一排有好幾戶,如果如果哪天天氣不好,颳風下雨比較大的話,很可能會將樹颳倒,或者樹枝刮掉,砸壞鄰居和自己家的房屋,還有可能傷到人,這真的是「飛來橫禍」,有時躲都躲不過。

A你我她H:

牆上牆的蓋房方式也不可取,在牆上加牆,說的是蓋好農村平房之後,又想在平房上加蓋一層,這種蓋房方式首先是不符合國家的規定,屬於亂搭亂建亂改。而且也不安全,在原有承重的基礎上再加蓋一層,房體加重,對牆的壓力變大,很容易發生危險。

音樂隨心:

我感覺是這個原因:在農村,誰家都不會允許鄰居蓋的房屋比自己家高,因為這樣不僅會遮擋陽光,不利於採光,而且還會壓了別家的運勢,別說加一道牆,就是高一公分也是不允許。很可能就會惹得鄰裡之間鬧得不愉快,甚至大打出手。

福臨門一生平安:

「樹夾房過不強,二箭穿心不久長。有箭必有弓,無弓不為箭。牆上牆不吉昌,做官離印回家鄉」這是風水學的一種迷信說法,不能解釋。過去農村的俗語,有的多少都帶一點迷信的東西。在我們傳承中華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同時,一定要去其糟泊,提取精華,對於帶有一些迷信色彩的東西,加以批判,不要生搬硬套,在網上現在有很多的所謂俗語,其實都是算命術的術語,風水學的術語,比如說,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了頭。這根本就是風水學的術語,不是什麼俗語。

總得來說,牆上加牆,家敗人亡。這是一句警示性諺語,很有警示作用。當然有誇張誇大的成分在裡面,從警示作用看,防患於未然是很對的,但也不要過於迷信。

相關焦點

  • 「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樹夾房,堂夾屋」啥意思?沒說完的那句農民更關心,你見過嗎?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建房的俗語說法,具體是「樹夾房,堂夾屋」,其實這句話沒有說完,還有後面關鍵一句的總結之言:不敗也得亡。所以這句話的說法完整語句是「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其實,說到底,農民是最關心最後一點的,這也是農民蓋房的忌諱。馬上到年底了,農民們蓋房熱已經到衝刺階段了,因為從上半年動土蓋房,到新年的時候喬遷新居住進新房,這是多麼美好幸福的事情呢?所以在農民高興之餘,也要對房屋構造要有所認識,房屋周圍的植樹美化環境也要做好規劃。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房子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農村,蓋房子的時候總要找人來看一看,其實只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因為每家的宅基地都是固定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決定把房子蓋成什麼樣。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
    導讀:「樹夾房,堂夾屋」啥意思?沒說完的那句農民更關心,你見過嗎? 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建房的俗語說法,具體是「樹夾房,堂夾屋」,其實這句話沒有說完,還有後面關鍵一句的總結之言:不敗也得亡。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老話在理
    在過去農村建房子,大多數人講究的就是怎麼省錢怎麼結實耐用,所以在設計上就沒有過多要求,但這並不代表農村的房屋建設是隨意的。農村人對於一些民俗還是非常遵守的,尤其這個建房子,子,農村人能建個房子幾乎會消耗所有的家財,大家設想下,花了這麼多辛苦的積蓄誰不願意建一個子孫後代都享福的房子呢,所以在建設房子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就像今天這句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俗語,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其中所蘊含的哪些道理。
  • 「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其中有什麼講究?原來並非迷信
    我國的傳統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廣大農村中廣為流傳的俗語、諺語、老話等,又更是古代勞動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感悟,人生的總結和智慧的結晶。因為住房是人類最根本的生活需求之一,從古到今人們都是十分重視的,容不得半點差錯。「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其中有什麼講究?原來並非迷信。
  • 老話「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想要正確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俗語產生的年代,這些俗語都是在過去形成的,然後一代一代傳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能夠流傳下來的俗語,一定有它的道理。
  • 老話「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有沒有道理?
    門前有方塘的居民房子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問題在於如何準確理解「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整句話的意思。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門前開方塘和院中樹夾房的現象,與家敗人又亡沒有任何聯繫,屬於一種迷信思想。
  •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蓋房子是非常有學問的!而老祖宗在蓋房屋之前已經算好了「子醜寅卯」。比如蓋房子的位置啊,戶型的選擇啊,大門的朝向啊等等,而這些都是老百姓要考慮的。
  • 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在農村的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知,大小事務事無巨細的都有描述,關於天氣的、農業的當然最多的還是生活的。但有的人為了省錢,會在原先的房屋牆上直接壘上一層,這樣不但可以省去很多建造材料的錢,而且還能夠省去許多的工夫,這也是懶省事的一種方法,但這樣的做法在過去來說,是相當危險的,這也源於過去的建築材料的原因,以及建築結構的局限性,很難有太多的承重力,所以這樣的做法是相當危險的,很容易就會因為承重能力有限,導致了房屋倒塌,出現了悲劇的發生,所以農村這句老話說牆上牆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說的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我們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有些俗語,聽著非常的有寓意,但是事實結果有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其實在農村有很多俗語,只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些話,但是也彰顯了老祖宗的智慧。只不過到現在很多人對這些俗語還不太了解,比如說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那麼老祖宗留下的這句話,具體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都知道,一般在農村我們都是自建房,所以農村人對於蓋房子風水非常的有講究,一般農村人蓋房的時候都會請風水師選一處好的地方。
  • 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善意提醒
    「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釋義古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其實還有後一句「不敗也得亡」。如果院子中栽種的樹已經長大了屋子中,後者是在屋子內的牆上又砌了一堵牆,在古人的眼中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如果長期生活在沒有陽光的房間裡,也會對主人的身體健康和心情造成不利影響。可能有很多人都認為樹蔭比較大,在夏季的時候屋子內會比較涼快,這種說法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卻不利於日常生活。
  • 「兩堂夾一房,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
    殊不知,在古代的時候,古人的智慧也是非常厲害的,即使是現如今,有很多古人的東西也是現代科技無法製作的。無論怎麼說,古人的智慧需要後人去琢磨,這樣一來,人們對古人就會產生興趣,因此古人會有很多智慧能夠流傳下來。時至今日,人們對古人的俗語幾乎是不在乎的,很多人認為古人的俗語屬於封建迷信,是沒有道理的。
  • 農村建房禁忌「牆上加牆,家敗人亡」是什麼意思?話糙理不糙
    近年來,受房價的影響,很多人還是選擇在農村裡建房。畢竟相比於在城市裡買一套房,在農村裡能建一棟房子了,而且還是帶院子的。何況還有一點,那就是很多人有落葉歸根的情結,在內心深處還是想要留住從小長大的地方。不過,在農村裡建房,還是有很多的禁忌的。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近期整理的一系列農村老話相關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對農村、農民的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小編來說,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去了解農民的大智慧,就很有必要去田間地頭、門前樹下與他們當面聊聊天拉拉家常了。就拿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來說,背後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什麼是閏月、閏年?農村老話:「兩春夾一冬」是怎麼來的?大家都知道:因為農曆的月份是根據月亮的盈缺計算的,但農曆年卻是根據太陽的行程來劃分的。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這二十四個節氣平均分配在公曆的12個月,每月兩個,一個是「節令」,一個是「中氣」。由於農曆每個月一般要少於公曆,在農曆中就不一定是每月兩個節氣了。有時候在農曆的一個月中只有"節令"而沒有"中氣",這樣就把這個月規定為閏月。為了更精確地與公曆配合,前人找到了"十九年七閏"的規律。
  • 農村老話一輩不孝,輩輩不孝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對於一些農村老話,部分人持偏見態度,認為這些農村老話帶著封建迷信的主觀思想。其實這樣想的人,首先就已經帶有主觀的想法,以主觀想法去臆測另外一件事,得出的結論必定是片面的。農村老話是農村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智慧的結晶,冒昧歸類到封建迷信是不妥的,應該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看問題,有不足的可以提出來,有道理的也應該去肯定。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抬轎房是什麼?
    說起農村俗語,只記得小時候應用最多的場景就是「莊稼收成預報」,每到各個節氣的時候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俗語被講出,它們的出現都會預示著明年莊稼的收成會怎樣,就像馬上要來臨的大雪節氣,在農村就有「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大雪不凍倒春寒」「今冬大雪一尺被,明年饅頭堆成山」說的都是大雪這天是否下雪對明年天氣的預報如何
  • 農村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看似毫無根據,但是都是老人對於生活經驗的總結,充滿了智慧,像「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話就經常聽老人們提起,那麼這就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呢?以前農村裡面蓋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四合院的形式,一般都會在院子的外側築上一道圍牆,這樣可以防止晚上心懷不軌的人進入偷盜,是為了安全起見的一種方法。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破人也亡」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自古以來農民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特別的重視,因為一座房子的蓋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精力和積蓄,房子還是庇護家人的場所,也正是因為房子對於農民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房子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有抬轎房,家破人也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