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個羅馬帝國的開創者——-愷撒大帝。愷撒大帝的一生從未推翻過羅馬共和國的統治,亦從來沒有登基稱帝,但他依舊可以被世人尊崇,被稱之為愷撒大帝,這逃不開他的政治策略與其遠大的見解。
出生貴族,卻捍衛平民利益。
愷撒的父親是羅馬共和國的一位高官,擔任過羅馬共和國的大法官與財政執行官等職務。而愷撒的母親則更加厲害,愷撒的母系家族曾出現過羅馬共和國的執政者,掌握著羅馬共和國內的大小事務。從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愷撒擁有顯赫的家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貴族子弟。而如此顯赫的家世為何沒有讓愷撒堅定不移地維護貴族的利益,而是選擇站在了平民的那邊呢?
受馬略影響,帶領平民。
愷撒之所以成為一個平民利益的捍衛者,可以說完全是受到其姑父——蓋烏斯·馬略的影響,馬略是一個平民領袖,但他曾多次當選成為一位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但在其第七次當選為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後便因病去世了。但在馬略當選執政者時,大多貴族便對馬略表現出了不滿,不斷地挑起內戰,導致羅馬共和國境內戰亂四起。而馬略卻一直在鼓舞著平民參政,為平民謀取著一絲一毫的利益,正是這種種原因才導致愷撒一步步走向平民那邊,為平民爭取政治權力的吧!
性格剛烈,受人厭棄。
愷撒的脾氣是極為剛烈、激進的,在他剛進入政壇時便妄想將元老院推翻,直接推行對平民有利的整治方案,但他的力量還不夠強大,兩次行動都沒有任何成效,無奈之下只得通過合法的方式去為平民爭取更大的利益。
脫離貴族,引領平民。
漸漸的愷撒也學會了用陰謀詭計去對付所謂政敵,他讓人去污衊一些鎮壓過平民運動的政客,去誣陷所謂的貴族政治家。但他的種種行為讓他被大多數的貴族所憎惡,幾乎所有的貴族都想將愷撒除之而後快,此刻愷撒真正脫離了貴族,成為平民心中的執政者。
一生戎馬,戰功顯赫。
愷撒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在他的執政期間,羅馬共和國的疆域空前壯大,遠到西班牙境內。而且愷撒的戰爭往往能做到以少勝多,這一切都離不開他的驍勇善戰及其出其不意的戰略謀劃。在遠徵高盧時,愷撒就被敵人的六萬大軍所困,但其卻立刻帶領著之間的六千騎兵突圍,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最終大敗高盧軍隊,佔領了高盧地界。
私生活混亂。
愷撒的私生活有多混亂,可以從他與埃及豔后的關係中看出來,愷撒是一個對女人來者不拒的一個情種。傳說在羅馬共和國中大部分的官員妻子都與愷撒有過肌膚之親,每到一處士兵們也會向當地人表示要藏好自己的妻子女兒,防止被愷撒看重,成為其眾多情婦中的一個。最後元老院還為愷撒出臺了一個新的法案,表示愷撒可以娶很多的妻子,也可以去玩弄其他人的妻子。愷撒如此迷亂的私生活可以說是他執政史上的一大汙點,也是後人詬病污衊他的一點槽點。
老年仁慈,死於仁慈。
愷撒不同於其他的執政者,他沒有斬殺過任何一個功臣,任何一個政敵,或許愷撒的天性便是仁慈的,可愷撒的仁慈卻容易使他走向失敗的邊緣。愷撒的一生有過很多的政敵,也有很多人得罪過愷撒,但是只要他們願意與愷撒重修舊好愷撒便可以與其稱兄道弟、把酒言歡。
到了晚年,愷撒更是願意原諒那些一心想要置他於死地的、頑固不化的貴族政客,他將那些原本被驅逐出境的貴族召回國內,讓他們能在羅馬共和國內安養天年。
但愷撒的仁慈卻換來了一次大規模的刺殺,愷撒最終在這次刺殺中死去,可以說是愷撒自己的仁慈將自己推入了死亡的深淵。
愷撒是整個羅馬共和國後期最為清醒的執政者,他知道羅馬共和國搖搖欲墜,但他一次次維護著平民的利益,不然這個所謂的共和國變得一文不值。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也從未想過稱帝,他用他的一生在守護著羅馬共和國的威名,他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帝王,他的一生足以被稱為傳奇,他是永遠的愷撒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