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張爸說秋冬季流感防控。 本文圖片 視頻「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01:13)
自今年新冠疫情出現以來,新冠疫苗一直都是各大媒體和老百姓的關注焦點。雖然目前我國疫情基本緩解,但時不時仍有散發病例出現,此外,國外的疫情仍然讓人不容樂觀,眼看著邁進了金秋9月,「新冠疫情可能存在第二波風險」等相關話題時不時出現在各大媒體新聞中,幾乎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新冠疫苗的問世。
雖然新冠全球鬧得那麼兇,大家可不要忘記了在新冠之前連續霸佔秋冬季呼吸道傳染疾病的絕對主角——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還記得2017年引發了熱烈討論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嗎?當時這篇文章讓很多人留下了「感冒並非小事」的深刻印象。我們即將進入流感高峰季,今年在新冠的威脅下,我們更不能忘記了對流感的防護,雖說新冠疫苗尚在開發中,但流感疫苗的製作研發卻已經非常成熟了,借著這個機會,讓我們再一起重溫下關於流感疫苗的真相吧!
什麼是流感病毒?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既然都是「感冒」,怎麼流感就那麼來勢洶洶,甚至區區一個「感冒」還能成為奪命威脅使部分患者付出生命代價?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在剛剛頒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中是這樣定義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世界範圍內引起暴發和流行。人流感病毒屬於正黏病毒科,包括甲(A)型、乙(B)型、丙(C)型和丁(D)型流感病毒屬。其中,只有甲、乙兩型流感病毒可引起人類重要的臨床疾病和季節性流行。
為什麼要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可能導致患者住院甚至死亡。即使年輕力壯的您依然有可能被流感擊倒,並成為流感的傳染源。流感季節可從每年的11月份持續至次年的3月份。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降低流感風險和傳播的最佳手段。
流感疫苗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通常接種流感疫苗後2周後產生保護性抗體,對包含在疫苗中的流感病毒株產生保護作用。季節性流感疫苗是根據研究預測下一個流感季節最可能流行的流感病毒而製備的疫苗,不同地區和年份不同。傳統的三價流感疫苗用於預防甲型流感H1N1,甲型流感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B/Yamagata(BY)系;四價流感疫苗除了以上三種流感病毒外,尚覆蓋了乙型 B/Victoria(BV)系。
我應該接種流感疫苗嗎?
>6個月的兒童和成人均應該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對於以下高危患者,尤其推薦優先接種: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流感高危人群。【孕婦是流感疫苗的推薦人群,但是我國流感疫苗說明書裡的更新速度很慢,裡面還是把孕婦當作不適宜接種的對象】
不推薦接種者:<6個月的兒童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對流感疫苗成分可能有嚴重和致死性過敏者。
接種前需諮詢醫生者:對雞蛋【流感疫苗裡的卵清蛋白殘留量不得高於500納克/ml】和疫苗成分過敏者;有吉蘭巴雷症候群病史者;接種前身體不適者。
最佳的接種時間是什麼時候?錯過了怎麼辦?
通常推薦9-10月份進行接種,也就是流感季節來臨之前接種流感疫苗,因為疫苗通常需要2周才能產生抗體發揮保護作用。但是在整個流感季節的疫苗接種,雖然晚了但仍能獲益。特別要提醒的是,由於6個月至3歲的兒童流感疫苗接種需要分兩針,且間隔4周,因此需要更早接種。
我在哪裡接種到哪種疫苗?
2017-2018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注射用疫苗(包括裂解疫苗和重組亞單位疫苗),並不推薦鼻噴減毒活疫苗(從過去幾季的來看,保護效力稍遜於針劑滅活疫苗;僅在部分人群中推薦)。全球範圍內,流感疫苗以裂解疫苗為主,技術更為成熟,也有不少亞單位疫苗,亞單位疫苗的預防效果略遜於裂解疫苗,安全性略優於裂解疫苗。我國市場上,沒有進口流感疫苗,國產裂解疫苗是絕對主力,國內提供的疫苗主要為注射用三價和四價流感裂解疫苗,少有亞單位疫苗,均為非活疫苗。在各個社區衛生中心有流感疫苗接種點,可以前往諮詢。
我為什麼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原因有兩個:第一是流感疫苗產生的保護性抗體隨著時間而下降,失去保護作用,每年接種可以使抗體處於最佳水平;第二是由於流感的流行株不斷改變,產生新的地方性流行病毒株,從而躲避人體的防禦系統。因此用於生產疫苗的病毒株也需要改變以增強保護作用。
接種流感疫苗後,我馬上就有抗體了嗎?
不是的!疫苗接種後,大概需要2周才能產生相應的抗體,因此需要在流感季節到來前進行接種。
我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但是接種疫苗2周後才產生抗體,現在我該怎麼辦?
可以考慮藥物預防。但是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為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奧司他韋等。
我接種過流感疫苗了,還可能得流感嗎?
是的!即使接種過疫苗,仍有一定的概率感染流感,但是概率已經大大降低。流感疫苗發揮作用跟很多因素有關,包括接種者年齡、健康狀態、用於製作疫苗的病毒株是否跟今年的流行株「匹配」,比如流感疫苗中WHO推薦的為A/Brisbane/59/2007(H1N1),即2007年在布裡斯班分離到的以人類為宿主序號為59的H1N1亞型流感病毒株,如果今年的流感病毒株恰能「匹配」,則能夠達到最佳的預防效果。因此,即使接種了流感疫苗,平素的防護也是不能掉以輕心的。經過了新冠的歷練,想必大家對於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護已經非常熟悉了:手衛生、佩戴口罩、避免揉眼睛、出現不適及時就醫,這些基本操作大家可要一直保持!
我今年已經得過流感了,還需要接種疫苗嗎?
需要!因為你之前感染的流感病毒,跟今年流感季節的流行株不一定相同,跟流感疫苗中提供保護的病毒株也不一定相同,所以接種流感疫苗仍是必要的。
接種流感疫苗後,我可能有哪些不良反應?
接種流感疫苗後不會感染流感,但是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通常這些症狀較輕微,持續時間較短。
對於肌注疫苗者,可能出現的不適包括接種處酸痛、發紅、腫脹,低熱等。
對於鼻噴疫苗的兒童,可能出現的不適包括:流鼻涕、喘息、頭痛、嘔吐、肌肉酸痛、發熱;對於成年人,可能出現的不適相對較少,包括流鼻涕、頭痛、咽痛和咳嗽。
絕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在1~2天內恢復。極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如嚴重的過敏反應。
(原標題為《新冠全球鬧得這麼兇,為啥還要打流感疫苗》)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