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的裝修我認為可以從「類型」、裝修風格的確定,布局方式、造型、顏色、材質的選擇,燈光設置方式幾方面考慮,以下是我的建議及觀點:
1.確定臥室的「類型」
在我看來臥室有時並不一定只是「臥室」,當家庭空間中只有一個獨立房間或區域供睡眠、休息使用時,臥室就是「臥室」;但當家庭空間中有兩個及以上的獨立房間或區域供睡眠、休息使用時,臥室又常因使用者「家庭身份」的不同而「精分」為家庭「主人」長期使用的主臥;家庭「主人」的成年子女長期使用的次臥;家庭「主人」的未成年子女長期使用的兒童房;家庭「主人」父母長期使用的長輩房;家中訪客短暫使用的客臥;客臥兼有其它使用功能的「綜合臥室」(比如客臥兼書房的「綜合臥室」)等多種「類型」。
臥室的「類型」不同,空間色調傾向、使用功能配置、家具款式、家具尺寸、配飾樣式、空間布局方式、營造的空間氛圍等會有所區別,所以我認為在進行裝修時,需要首先確定臥室的「類型」,才能更有「針對性」。
2.確定臥室的裝修風格
臥室的裝修風格與家庭整體裝修風格相同,家庭空間會有較好的「一體性」;當臥室是獨立空間時,我認為臥室的裝修風格也可以結合「類型」特點、常用者喜好選擇不同,比如小朋友使用的兒童房為了更有「童趣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風格「傾向」等;但家庭的臥室數量在兩個以上時,我認為應儘量避免一間臥室一種裝修風格的情況出現,易使家庭空間產生「混亂感」,考慮在內。
3.找到適合的布局方式
適合的布局方式不僅會讓各使用功能之間有較合理的尺寸,而且還有著增加使用功能數量或「種類」,提升空間「舒適度」的作用,在我看來布局是「骨」,只有「骨架」合適,「有血有肉」的裝飾「填充」才會有意義,簡要介紹臥室中主要家具床、衣櫃的「擺放」方式,「二者」之間的位置關係確定,臥室的布局也就已基本「成型」。
⑴床
在臥室中床一般佔用「地面面積」最大的物體,它的擺放方式是否「適合」空間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空間布局方式的「合適度」,我認為臥室中床的擺放方式大致有「一側靠牆」式、「兩側靠牆」式、「離牆」式、「抬高」式和「斜體」式。
①「一側靠牆」式。床體的一側「短邊」「依靠」牆體,其餘「三側」「床邊」均與牆體呈「相離」狀態(如示意圖一),空間敞亮且層次「清晰」,「規矩」且「暢快自由」,但由於床體和牆體之間的距離有或供通行使用,或設置使用功能,或提升某一操作的「便利性」(比如窗簾的「開、合」操作更方便)的「任務」,對尺寸要求較「苛刻」(有的尺寸「縮小」也許就會「不能用」,比如通行尺寸),所以面積較大的空間更適合,不過只要能夠「容得下」這種擺放方式,面積較小的空間也會有較好的「寬敞感」,考慮在內。
▲雖然床和牆體之間只有「一盞燈的距離」,卻帶給了臥室「寬敞感」……
注意事項Ⅰ:
a.床體和牆體之間的通道寬度在600mm左右可滿足一人正常通行;1200mm左右,可滿足兩人同時通過;300mm左右可滿足一人側身通過;
b.床體和窗簾「所在牆體」之間的距離至少在600mm左右,「左、右式」拉簾操作較方便;床體和櫃體之間的距離至少在700mm左右,放、取衣物方便,一般也能滿足平開門櫃門的正常開啟(如示意圖二);
②「兩側靠牆」式。床體的一側「短邊」和一側「長邊」「依靠」牆體,剩餘兩側「床邊」「離開」牆體(如示意圖三),空間規整、利落,面積較小的臥室有更多的「空閒區」,面積較大的臥室有較好的「穩定感」,不會「亂起來」;但因為「靠著」「兩條」「邊界線」,所以空間「面積」更加「明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強面積較小空間的「侷促性」,需要考慮在內。
③「離牆」式。床體的四側「床邊」均「離開」牆體(如示意圖四),利用或「半高」隔斷(比如書桌、「半高」牆體),或新建「頂天立地」的牆體隔斷,或櫃體隔斷(比如收納置物櫃、衣櫃),或裝飾性隔斷(比如鏤空隔斷、玻璃隔斷)等作為床頭「靠山」確定床體位置,不再「依賴」牆體,空間大氣,「活潑」;當臥室以「區域」形式存在時,比如面積較小的家庭,臥室、客廳、餐廳等功能區「共處一室」的狀況(如示意圖五),家庭的整體布局也會更加靈活……
只是床的「四周」都為「通道」,有時還需「加入」使用功能的設置,所以對空間的面積要求相對「較大」,而且我認為面積越大越能展現這種擺放方式的「優勢」,面積較小的空間既使能夠「裝得下」,也易出現「不倫不類」的效果,考慮在內。
我認為隔斷的設置位置可結合隔斷「後方」或床體「前方」的功能區所需尺寸而定,比如當在床體「正前方」設置電視,且電視「依靠」或「掛在」牆體時,隔斷的位置確定可參考電視的最佳觀看距離;隔斷「後方」區域為「一字型」衣帽間時,隔斷距離牆體1.2m左右即可滿足使用;隔斷「後方」區域為「一字型」書房時,隔斷距離牆體1.5m左右即可達到基本使用要求……
注意事項Ⅱ:部分電視尺寸與最佳視距關係數值參考:
④「抬高」式。利用空間「豎向」層高,將床體「抬高」處理(如示意圖六、示意圖七),床體下方為「空閒區」時,根據高度的不同可「加入」或書桌,或書櫃,或書桌+書櫃,或衣櫃,或衣帽間,或抽屜式收納,或床體等功能,「床體區」被設計成「小型綜合區」,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同時「減小」對空間面積的佔用,我認為是面積較小空間較適用的方式。
床的設置位置結合所在空間層高、空間「形狀」、常用者年齡(比如床體的常用者是兒童時,我認為床體儘量「兩側」靠牆,更加安全)、常用者喜好等選擇,當臥室以「區域」形式存在時,還要結合其它功能區所需高度選擇,避免造成功能區不可正常使用的狀況,我認為無須「長久站立」的功能區(比如餐廳、「書桌區」、儲物間、廚房等功能區)會更加合適,不易產生壓抑感。
注意事項Ⅲ:
a.床體距離頂面1m左右可滿足身高1.8m 左右的人坐著不碰頭,結合臥室層高、常用者身高、常用者喜好、床體下方設置使用功能適用高度等確定床體的「抬高」高度;
b.我認為這種方式不適合用於長輩房,避免產生使用不便的情況,留有安全隱患。
⑤「斜體」式。利用「對角線」能夠「拉長」空間可使用面積的「優勢」,將床體「旋轉」一定角度,「斜體」「依靠」空間「一角」擺放(如示意圖八),充分「發掘」空間可使用面積,提升利用率,是面積較小臥室較適用的方式,但由於床體與兩側牆體之間的夾角一般小於90°,所以會影響床頭櫃的存在情況或擺放位置,考慮在內。
▲將床頭「靠山」選為一款「矮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補充」無床頭櫃或床頭櫃使用不便的遺憾,但其與角落「構件」成的「三角區」需要經常清理,否則會形成衛生死角……
⑵衣櫃
衣櫃在臥室中的「擺放」方式我認為一般有床體一側式、床頭一側或兩側式、「床尾相對」式、「床尾垂直」式和「床下」式。
①床體一側式。衣櫃設置在床體「長邊」的一側,當衣櫃「體型」較大且距離床體較近時會有較強烈的壓迫感產生,可以通過採用「嵌入式」設置方式、選擇較淺或與牆面相近的飾面顏色、選擇玻璃櫃門等的方法進行緩解;當衣櫃帶有櫃門一側「面向」床體,衣櫃和床體之間的距離「小於」平開櫃門單扇門的寬度時,推拉門使用會更方便;衣櫃「依靠」牆體設置時,牆面安裝有開關的情況,衣櫃尺寸的選擇要注意「避讓」。
②床頭一側或兩側式。衣櫃設置在床頭一側或兩側,佔用空間「使用率」較低的區域,「留給」主要活動區更多的可使用面積,提升臥室的舒適性,而且需要時還可以將床頭櫃「加入」其中,提升臥室的便利性;但櫃體的面積可能會較小,根據臥室的收納需求考慮;燈光的設置可以緩解略有的壓迫感。
③「床尾相對」式。「床尾」與相對牆體之間的距離≥1m,衣櫃可以依靠與床尾相對的牆體設置,由於距離床頭位置較遠,所以這種方式產生的「壓迫感」較小,而且當衣櫃的存在不會「妨礙」到房間門的使用時,還可以有「整面牆」的面積,收納空間較大,但會「減小」活動區,結合臥室常用者的生活習慣、個人喜好考慮。
▲櫃體和床體之間的距離「較小」時,可以選擇將衣櫃與床體正對的「區域」設置成抽屜、電視櫃等,以方便使用……
④「床尾垂直」式。衣櫃在「床尾空間」與床體「垂直」設置,「強調」出空間長度,有「擴大」空間的效果,這種方式常與床體的「兩側靠牆」式「配合」設置,而且當床尾空間是「非通行區」時,不用擔心衣櫃會對空間產生「困擾」。
⑤「床下」式。與床體的「抬高」式「配合」設置,綜合床體「下方」可使用面積,常用者年齡、常用者喜好、床體所在空間層高確定的床體「抬高」高度,臥室常用者使用習慣,臥室常用者喜好等選擇「衣櫃」的存在形式。
3.造型、顏色的選擇
●造型:臥室的面積較小,我認為牆面、頂面可選擇「平面化」,頂面、牆面不做造型或只使用石膏線,或「簡單化」,牆面、頂面做較簡單的造型,避免空間有「囉嗦」、「累贅」的空間效果產生;面積較大的臥室則造型的選擇較「自由」。
●顏色:臥室的顏色可以採用其它空間的顏色,或與之同色系的顏色,家庭空間有較好的整體效果;也可以「自成一派」,結合臥室面積、臥室採光情況、臥室常用者喜好、想要營造的空間效果等選擇與其它空間不同的顏色,同時將淺色易使空間有「敞亮感」,深色易使空間有「收縮感」的因素考慮在內。
4.材質的選擇
對於臥室材質的選擇,分別從頂面、牆面、地面、軟裝配飾幾方面簡述我的觀點:
●頂面材質:以乳膠漆為主,可加入「少量」的裝飾性材質,比如不鏽鋼條、木質線條等,增加裝飾性,「幫助」裝修風格更準確的「表達」;
●牆面材質:我認為壁紙、壁布、乳膠漆、木質(比如牆板)等質地較「暖」的材質適合大面積使用;石材、不鏽鋼等質地較「冷」的材質適合作為小面積「裝飾」,避免產生「冷硬感」;
●地面材質:木地板、瓷磚、石材是家庭臥室常用的三種材質,木地板「質軟」,沒有「戾氣」,營造出的空間休閒、安逸;瓷磚花色較多,質地相對較「硬」,會在一定程度上「削減」空間的「溫馨度」;石材可以營造出「氣質滿滿」的空間,但多了一縷「世俗之氣」,就比如人們總在關心它的價格;結合想要營造的空間效果、臥室常用者喜好選擇;
●軟裝配飾材質:我認為臥室中的軟裝配飾應以木質、布藝為主,提升臥室的「溫和性」,小體積或小面積的鐵藝、不鏽鋼、石材點綴(比如檯燈、床頭櫃、床架、落地燈等)會增添空間的「精緻感」;兒童房的軟裝配飾材質應特別考慮使用質地較「軟」的材質,避免出現磕碰現象。
5.確定燈光設置方式
在我看來臥室中的燈光設置大致分為「有主燈」和「無主燈」兩大類別,主要區別在於頂面的燈光設置方式不同,搭配其它位置的燈光設置空間效果更佳。
●「有主燈」設計。通常會在頂面設置一款吊燈或吸頂燈,可獨立存在,也可搭配「輔燈」(如筒燈、射燈、燈帶等),滿足空間照明需求的同時,與空間裝修風格「相融合」的「主燈」,「裝扮」頂面,也增強空間的「裝飾感」;吸頂燈「爽利」,「輕巧」,但裝飾性較弱,吊燈「多變」,精緻、華麗、「簡單」、可愛、雍容都是它的「性格」,裝飾性較強,但在層高較低的空間會增加「壓抑感」,結合空間裝修風格、想要營造的空間效果、空間層高、空間常用者喜好等選擇;
●「無主燈」設計。無主燈設計的頂面通常只有「輔燈」,用於空間整體照明或局部的「強調照明」使用,易營造出簡約、安靜的空間氛圍,而且它對於空間面積、裝修風格基本「不挑剔」,不用擔心「不搭配」的情況出現;不喜歡「昏暗」空間,要注意頂面「燈具」的設置數量或瓦數的選擇;
●搭配其它位置的燈光設置。臥室的燈光設置,除了「關注」頂面,還可以嘗試或在牆面加入燈帶、小吊燈、壁燈,或在「地面」加入落地燈,亦或在床頭櫃或桌體加入檯燈等的設置,「製造」出錯落有致的空間效果,更好滿足不同功能區對燈光的使用需求;
結合想要營造的空間效果、臥室常用者喜好、臥室空間層高等選擇頂面是採用「有主燈」設計還是「無主燈」設計;結合想要營造的空間效果、臥室常用者喜好、臥室面積、臥室中使用功能的設置情況等選擇是否「加入」或牆面,或地面,或桌體燈光設置。
注意事項Ⅳ:
a.採用「有主燈」設計時,主燈尺寸與所在空間面積的「匹配度」會直接影響燈具的「適合度」、空間的比例感及最終呈現效果,所以我認為選擇適合的燈具尺寸是較重要的事情,以下是單層、單個燈具尺寸與空間面積關係參考,具體以使用舒適度為準:
b.臥室、長輩房、兒童房面積與LED燈光瓦數的關係數值參考,具體以適用舒適度為準:
以上是我對於臥室該怎麼裝修的建議及觀點,結合常住成員「家庭身份」、臥室常用者喜好、臥室「形狀」、臥室面積、臥室採光、臥室收納需求、想要營造的空間效果等綜合考慮臥室「類型」、裝修風格、布局方式、造型、顏色、材質、燈光設置方式的選擇,#百度家居大師團#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PS:文中示意圖四是自己製作,禁止使用及轉載;其餘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會及時作出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