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騎士Kiva》發行於2008年,是平成騎士系列第九作。
本作的皮套設計以「蝙蝠」為主題,結合「吸血鬼」等一些西方經典恐怖角色,雖然設定上令人寒顫,但實際上Kiva中眾騎士整體的皮套表現可以稱得上舊十年最佳。厚重的鎧甲細節、對比鮮明的風色以及美式特攝獨有的皮套肌肉感,這些新元素都很好地融入了Kiva這一作品中。
下面就來看看《假面騎士Kiva》中登場的所有騎士吧。
一:Kiva
假面騎士Kiva除了基礎形態還有四種強化形態,分別為加魯魯形態(Garulu Form)、巴夏形態(Basshaa Form)、德加形態(Dogga Form)以及德加巴基形態(DoGaBaKi Form)。變身者為紅渡。
紅渡和電王主角良太郎可能是唯二變身前後差異非常明顯的角色,表面看起來弱不禁風,變身後則力量感十足。雖然Kiva的幾個強化形態看起來有照搬空我和亞極陀的嫌疑,但在變身設計上也有召喚魔族等Kiva獨特的風格。紅渡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兩個種族可以互相共存,形象上的落差感也恰好對應了他的成長。
二:Kiva-終極形態
假面騎士Kiva共有兩種終極形態,分別為魔皇形態(Emperor Form)以及德加巴基魔皇形態(DoGaBaKi Emperor Form)。變身者為紅渡。
Kiva的魔皇形態在皮套製作上可謂是誠意滿滿,金銀紅的鍍色搭配、一體成型的鎧甲細節、首次使用的紅色披風,相信任何騎士粉絲首次看到都會覺得眼前一亮,德加巴基魔皇則是融合了兩種形態。魔皇Kiva雖然沒有什麼特別BUG的技能,但就綜合表現而言,幾乎無可挑剔。
三:Ixa
假面騎士Ixa共有三種形態,分別為保全模式(Save Mode)、爆發模式(Burst Mode)、以及Rising模式(Rising Ixa),變身者為名護啟介、紅音也等等等等。
作為至上藍天會研發出的人造騎士,Ixa也沒能躲過量產萬人騎的命運。Ixa可能是平成史上存在感最弱的二騎,其保全模式在初期因為誇張的副作用甚至被戲稱為「奪命模式」,使用人數眾多,所展現出的實力也參差不齊。而到了二十二年後的爆發模式,Ixa的戰鬥力大幅上升,已經完全夠得上騎士這個名號了,Rising模式更是在最終一戰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四:Saga
假面騎士Saga登場於TV第32話,是Kiva中的三號騎士,變身者為登太牙。
Saga的實力因為King的身份得到了很大強化,也是十分神秘的一位騎士,和Kiva難分伯仲。在劇場版皮套大戰中,曾差點團滅響鬼、威吹鬼和轟鬼,可見其戰鬥力十分恐怖。
五:Dark Kiva
假面騎士Dark Kiva登場於TV第38話,變身者為King、紅音也等。
設定上Drak Kiva擁有遠遠凌駕於魔皇Kiva的實力,但是受限制於變身者的實力強弱。說起Dark Kiva就不得不提「副作用腰帶骨灰級收集者」紅爹,不僅搶了King的老婆還搶了他的裝備,可謂蝦仁豬心。
六:Rey
假面騎士Rey登場於《假面騎士Kiva劇場版:魔界城之王 》,變身者為白峰天鬥。
Rey在實力設定上基本等同於Kiva的德加巴基形態,雖然登場時間不多,但也塑造了一位看起熱情實際上卻殘暴的反派騎士,只為自己的原則而戰。
七:Arc
假面騎士Arc登場於《假面騎士Kiva劇場版:魔界城之王 》,是劇場版的最終BOSS,變身者為杉村隆。
Arc最出名的就是他巨大的體型,不同於假面騎士J的巨大化,Arc的正常形態就這麼大。其實力設定也是Kiva中最強的騎士,無奈最終還是敵不過主角和他爹。
八:Kiva-la
假面騎士Kiva-la登場於《假面騎士W&假面騎士Decade劇場版:MOVIE大戰2010》,變身者為光夏海和麻生惠。
Kiva-la是假面騎士歷史上第五位女騎士,其實力設定上要強於Ixa爆發模式,最經典的當屬劇場版中絲襪狂魔光夏海對王小明的「家暴」場面。
《假面騎士Kiva》在TV劇情中採用了兩條主線來描繪主角和主角他爹,簡述成一句話就是少年紅渡給他的喪心病狂無業游民爹收拾爛攤子的故事。可能是因為一集二十來分鐘篇幅太短的原因,《假面騎士Kiva》總給人一種意猶未竟又再次挖坑的感覺,加上兩代人物關係眾多且複雜,從劇情上來說確實稱不上一部優秀的作品。
相比舊十年紀念《假面騎士Decade》來說,《假面騎士Kiva》在人物性格、皮套設定等等方面都更像前八位騎士的結合,然而就劇情而言,喜歡家庭倫理劇的不妨細細品味,衝著特效來的跳過一些狗血片段食用即可。
你最喜歡《假面騎士Kiva》中的哪一個騎士呢?各位來打迷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