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羅伯特·帕丁森上了熱搜。然而遺憾的是並非因為由他主演的諾蘭導演新片《信條》在內地上映,而是因為據多家外媒報導,羅伯特·帕丁森確診新冠陽性,他主演的《新蝙蝠俠》電影已因此暫停拍攝。
唉,好吧……先祝願羅伯特·帕丁森早日康復。
我相信隨著《信條》熱度暴增(昨天票房已經過2億了),人們對這位「暮光之城的吸血鬼王子」將會有一個全新的印象和認識。
至少我個人認為在《信條》中男二號羅伯特·帕丁森的表演「完爆」了好萊塢「星二代」男一號約翰·大衛·華盛頓。
對於這位並非我們傳統意義上「科班出身」的英國男演員來說,很多觀眾可能認為《暮光之城》就是羅伯特·帕丁森的處女作,至少是唯一一部叫得上名字的作品。
其實,早在2005年,他便憑藉《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的校草一角,進入大眾的視線。且因為其帥氣的外表和濃厚的歐洲貴族氣息,被雜誌稱為「裘德·洛接班人」,《暮光之城》只是真正讓他在全世界範圍內收穫名聲與人氣的作品。
《暮光之城》系列電影前後獲獎63次,提名33次,在當時創造了全球30.5億美元的票房,約合人民幣192億元。羅伯特·帕丁森也憑藉《暮光之城》裡神秘俊美的吸血鬼愛德華·庫倫,躋身好萊塢片酬最高男星,可謂「出道即巔峰」,在全世界家喻戶曉。
但是在憑藉《暮光之城》系列大紅大紫後,帕丁森很快品嘗到了被名聲所累的滋味。和帕丁森合作《大象的眼淚》的導演弗朗西斯·勞倫斯曾回憶,他們在田納西州拍攝了一個星期,通往片場的路就像伍德斯託克音樂節一樣,粉絲的汽車綿延兩英裡,人們在草地上紮營。他們在酒店包間吃飯,粉絲在外面吵吵嚷嚷、敲打窗戶,有人叫喊:「羅伯!我只是想摸摸你的頭髮!」勞倫斯說:「羅伯可能會被撕成碎片,他們會撕掉他的衣服,扯掉他的頭髮。」而帕丁森能做的,就是努力「隱身」。
羅伯特·帕丁森選擇讓自己的演員生涯放平緩,主動隱遁到小眾文藝片中求突破。他希望自己能成為和傑克·尼克爾森(憑藉電影《飛越瘋人院》獲得第4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一樣的全方位演技派,而不是靠著一張漂亮臉蛋擄獲觀眾的偶像。這些年來他在採訪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想消失在一個角色裡。」
所以,他甘心寂寞,《暮光之城》後將更多的心力放在了小眾電影上。從獨立電影《漂亮朋友》,勵志片《大象的眼淚》,犯罪劇情片《好時光》,再到科幻片《太空生活》,他主動尋求跟自己欣賞的導演合作,出演有突破性的角色,哪怕是配角,哪怕是小成本文藝片。他總是大膽地嘗試各種角色,極儘可能挖掘自己的可能性。
不得不說,帕丁森的人氣和曝光度降低了,實力卻不可同日而語,得到了業內的讚賞。
帕特森在採訪中說早年看到薩弗迪兄弟的《天知道》後就聯繫了這對兄弟導演,表達了自己對他們的喜愛和渴望合作的態度,他主動聯繫導演薩弗迪兄弟求合作,然後就拍了《好時光》,後來入圍坎城主競賽,被贊為他從影以來最好的演出,甚至很多人誇獎他值得一個坎城影帝。
《綜藝》IndieWire在影評中說「羅伯特·帕丁森在《好時光》演活了角色古怪甚至壓力重重的肢體語言和逃亡中的緊張狀態,推進了整部電影的前行,和在《暮光之城》中沉默的角色不同,他這一次演繹出了一個不顧一切,與命運相爭的角色。」
去年5月份羅伯特·帕丁森主演的《燈塔》在坎城電影節首映,他的出色表演在電影首映禮上獲得到了觀眾的起立鼓掌。隨後,這部電影在法國電影節上獲得了國際影評人聯合會獎,在爛番茄獲得了94%的新鮮評分。
影片也獲得了諸多媒體的認可,《衛報》給《燈塔》影片打出了五星的滿分,評論稱「羅伯特·艾格斯扣人心弦的噩夢,展示了兩個燈塔看守人一同走向瘋狂的過程,這是一段有毒的結盟,一支死亡之舞。」評論還附加到,「威廉·達福和羅伯特·帕丁森的表演給人極大的震撼——特別是帕丁森,表演得越來越好了。」
帕丁森始終保持著低調和謹慎,至今沒有社交媒體帳號,並且一直通過大量的觀影和閱讀提升自己,弗朗西斯·勞倫斯說他總是在拍攝間隙拿著Kindle,拍《大象的眼淚》期間,帕丁森大概讀了二十本書。
對於表演,沒上過戲劇學校的羅伯特·帕丁森有著自己的理解:「你拍每一部電影時都像是在上表演學校,你可以在每個導演、演員身上找到要學習的東西。而且,沒有一種規定的或正確的方式來扮演一個角色,這完全是隨機的。」
羅伯特·帕丁森在接受《The Observer》獨家專訪時謙虛的表示:「我其實真的不懂怎麼演戲!雖然我進入這個行業已經10幾年了,但我所知道的表演方法只有3種,每一次參與新的電影我依然都會非常緊張。」
他也分享了自己入戲的一種方法:「我會想像場景變成真實的情境,嘗試讓自己的身體在開機拍攝前脫離平常的狀態,以走進那一個空間的場景當中,來表現完全不同的自己。」
在文藝片領域潛心耕耘多年、讓自己的表演獲得認可後,羅伯特·帕丁森開始回歸主流商業大片。成為新一任蝙蝠俠、出演諾蘭新片《信條》,讓他的演藝事業迎來新的爆發期。
導演麥特李維斯(Matt Reeves)更坦言自己是在看完羅伯特·帕丁森在2017年上映的犯罪電影《好時光》後,就對這位演員的表現難以忘懷,無論如何都希望由他來扮演新一代布魯斯韋恩。
而在第一次和諾蘭見面的時候,帕丁森都不知道諾蘭正在籌備新作。倆人聊了三個小時,直到最後兩分鐘,諾蘭才透露自己正為新片尋找演員(可以,這很《信條》),並問他願不願意讀讀劇本。這時帕丁森感覺自己血糖低得都快暈過去了,趕忙向諾蘭要了一塊巧克力。
羅伯特·帕丁森是一個很好的示例,想要長久屹立於演藝圈,名利從來都只是過眼雲煙,撕掉那些該死的「標籤」,去做一個真正的好演員,幸運從來不會與你擦肩而過。
作為一個出道就飽受爭議,如今依然沒有得到普遍認可的演員,相信他在《信條》中的表現足以給自己大大地扳回一局。那個吸血鬼王子已經成長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好演員。
最後,再次祝願羅伯特·帕丁森早日康復,期待他更多出色的表演。
帥就完事了!
點【在看】分享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