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十條標準

2021-01-19 騰訊網

老年人怎樣的心理狀態才算是健康呢?有關學者制定了10條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境條件,如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工作環境、家庭環境等等,其中家庭環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夠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並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像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鬱情緒。

三、生活目標切合實際。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境來制定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餘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範圍。道家的創始人老子曰:「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

四、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著過多的空閒時間,常常產生抑鬱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五、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徵必須和諧而統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六、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在現代社會中,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鍊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於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形成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聯繫是人際關係的主要特徵。在人際關係中,有正性積極的關係,也有負性消極的關係,而人際關係的協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八、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對不愉快的情緒必須給予釋放或稱為宣洩,但不能發洩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另外,客觀事物不是決定情緒的主要因素,情緒是通過人們對事物的評價而產生的,不同的評價結果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是曬鹽的,小兒子是賣傘的。老太太總是發愁,陰天她為大兒子擔心,晴天為小兒子擔心。一位心理醫生對老太太說:「您真有福氣,晴天您的大兒子賺錢,雨天您的小兒子賺錢。」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興起來。

九、有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一個人的才能與興趣愛好應該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對社會有利。否則只顧得發揮自己的才能和興趣,而損害了他人或團體的利益,就會引起人際糾紛,而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十、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範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當個人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無止境的,在法律與道德的規範下,滿足個人適當的需求為最佳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心理知識微課堂|心理健康素養十條
    心理知識微課堂|心理健康素養十條 2020-12-01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與心靈相約,與健康同行 | 《心理健康素養十條》來了!(一)
    與心靈相約,與健康同行 | 《心理健康素養十條》來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什麼是健康,健康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一個完美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是虛弱的狀態,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一起共同構成了健康中兩個不可分割的層面,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 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項目啟動
    莆田網訊 日前,城廂區衛健部門在龍橋街道下磨社區啟動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項目,進一步提升關愛老年人能力。  該項目包括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務能力調查,評估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及針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幹預等內容。
  • 「世界精神衛生日」心理健康素養十條學起來~
    2020年,為弘揚攻堅克難的偉大抗疫精神,進一步提升全民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意識,倡導社會關注、支持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工作,積極推進《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我國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定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
  • 網友喊鄭爽去看心理醫生 心理健不健康可以從這10條標準判斷
    其實鄭爽在此前節目中的表現也可以看出她確實非常容易情緒化而且還多次大哭也許是真性情但很多網友建議鄭爽去看心理醫生鄭爽是否有心理問題在心理學上如何評估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呢?我們來看經典的馬斯洛和米特爾曼心理健康十條標準1.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3.生活理想切合實際;4.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善於從經驗中學習;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8.能適度地發洩情緒和控制情緒;9.在符合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要求
  • 測一測你的心理是否健康
    關於心理健康,迄今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定義。一般認為,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智力正常、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為適當、人際和諧、適應變化、基本心理特點符合年齡的一種完好狀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條標準是:1.有足夠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作適當的估價;3.生活理想切合實際;4.不脫離周圍現實環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善於從經驗中學習;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8.能適度地發洩情緒和控制情緒;9.在符合集體要求的條件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 常州武進區圓滿完成國家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
    常州武進區圓滿完成國家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 發布日期:2020-05-27 14:19 來源:常州市武進區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的通知
  • 我市發布心理健康教育規範化評估標準
    1月2日,市教育局發布《太原市心理健康教育規範化評估標準》。今後,中小學校要嚴格落實「每天傾聽一刻鐘」行動計劃,科學合理安排教育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準確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月2日,山西省實驗小學專職心理教師裴青仙完成了本學年所有的心理課程。這個學期該校五年級隔周開設心理課程。
  • 你心理健康嗎?十個心理標準你具備嗎?
    關於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學界提出了很多標準,比較著名的有馬斯洛、斯柯特等心理學家提出的標準。這十個標準可以用串聯記憶法記作:心心周意暗,心心自社環。1.心理活動強度這是指對於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擊時,不同的人對於同一類精神刺激,反應各不相同。
  • 文明城市創建標準小知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創建標準
    為全力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小布對創建標準相關方面知識進行了梳理細化,爭做文明有禮台州人,一起來行動!今天要介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創建標準01宣傳氛圍有何要求?答:在顯著位置設置兩種以上形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未成年人教育保護及健康成長等固定式公益廣告5處以上,其中未成年人內容2處以上。公共廁所有節水用水、文明如廁公益宣傳。02環境衛生有何標準?
  • 衡量心理健康與否的標準是內心沒有衝突
    儼然,心理健康問題被擺在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平均500個美國人就有一個心理醫生,30%的美國人會長時間定期看心理醫生,80%的美國人會間歇不定時的看心理醫生。難道美國人都有心理問題麼?不是的,只不過這個國家更懂得自我調解和宣洩。而中國人,受傳統思維影響,覺得不正常的人才需要去看心理醫生,會帶著有色眼鏡去看那些去做心理諮詢的人。
  • 【健健康康講科普】——心理健康素養科普十條
    【健健康康講科普】——心理健康素養科普十條 2020-12-30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學:這10條心理健康的標準,你達到幾條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除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也越來越受重視。而因為心理原先在國內並沒有得到廣泛地推崇,所以許多人對心理健康、心理問題與心理諮詢都有一定的誤解。比如,有人就會認為,一個有心理問題的人,就是精神病。
  • 年齡55歲,算中年人還是老年人?兩者如何劃分的?專家告訴你標準
    就像秦阿姨這對老夫妻倆就因為一件裙子起了爭執,秦阿姨今年55歲,對自己的穿著打扮還是很上心,和女兒逛街買回來一件裙子,她的老伴說她這個年紀不適合穿裙子了,都是老年人還追求什麼時尚,秦阿姨卻說「我才不是老年人,我只是中年人。」那麼55歲算中年人還是老年人呢?專家告訴你,答案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 陪你走向健康——心理健康的十大標準
    世紀陽光心理諮詢有限公司最近接待了一些這樣的來訪者,他們迷茫、困惑,渴望尋求幫助,可是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應該進行諮詢,他們猶豫的是「很嚴重的心理問題才需要心理諮詢",而自己顯然達不到這個標準。還記得當初來訪者白某來到接待室的樣子。她穿的很厚的外套,戴著口罩也不願摘下,我請她坐下,她顯得有些侷促,來回溜達了兩圈後終於坐下來了。
  • 莫讓健康碼成為老年人出行「攔路碼」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日常的出行、就醫、消費等場景中遇到不便,不能充分地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面對智能技術遇到的困難,看似是一件件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實則事關億萬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是一項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大事。
  • 飲食方式決定健康!冬季老年人健康飲食,應該這樣吃
    老年人如果在冬季的日常中能合理的安排飲食情況,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為身體健康打下基礎。要注意的是,因為老年人身體情況比較特殊,應該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有效選擇。飲食習慣要健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下降,很多時候,飲食時間需要相應的調整,才能有效保證不會出現不適。在保證三餐正常飲食的同時,一般建議老年人晚餐早吃一點,儘量在6點左右食用。
  • 老年人必知的健康長壽20大常識,從生活細節做起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機能都在慢慢退化,免疫力逐漸降低,各種各樣的疾病也隨之而來。很多生活中的小細節,一不注意就會給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掌握一些重要的健康知識,可以讓老年人的生活更有保障。
  • 多大年齡才算是老年人?世衛組織給出的標準答案,或讓你難以接受
    從古到今,人們的思想觀念一直都認為70歲算是老年人。所以年紀來到六十也還是得意忘形,覺得自己還是挺年輕的,五十歲就更不用說了。其實社會發到今天,有關老年人年紀的定義也早已不是70歲了。那麼如今對於老年人的稱謂,具體年紀是如何劃分的呢?
  • 骨骼、肌肉、關節是老年人日常保養三要素 優質碳水助老年人
    按照聯合國標準,一個地區65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的7%,即視為該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給我國社會的平穩發展帶來極大挑戰。當您登高遠眺時是不是發現自己老了?人老先老腿,膝蓋打彎也不舒服了?膝關節、肌肉力量、骨密度等等都成了您所要關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