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的扣籃機器,被低估的白魔獸,格裡芬到底什麼水平

2020-11-29 千千體育匯

說起格裡芬,扣籃兩個字就不自覺的浮現在腦海,當初與保羅小喬丹攜手打造的空接之城給無數人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仿佛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籃筐的變形,也因此,格裡芬給所有人留下了扣將的印象。這種勁爆的稱號也雖然也是一種讚美,但確實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他的光芒,就像當年的卡特,要知道,扣籃在實戰中是不常用的,但他不低的得分都是怎麼來的呢?

生涯初期,格裡芬雖然飛天遁地,但進攻手段單一,主要靠籃下終結,一旦距離稍微遠點,就只能聽天由命了,罰球也是一言難盡,也就是常被說的,華而不實。

直到14年,船長保羅受傷,格裡芬不得不支撐起球隊,於是,他還是了進化。他開始不斷的給隊友掩護,然後內切,或者腰位拿球,單打或傳球,值得一提的是,格裡芬恐怕是當今聯盟最好的傳球手之一,與他粗獷的外表形成鮮明對比,反而很細膩。跑位、策應、傳球,高效而兇猛,格裡芬已經不是一個只知道橫衝直撞的魔獸。這一年,他常規賽MVP票選第三,可以說贏得了大眾的認可。

到15年,他幾乎進化成了一個完美的進攻機器,場均高效的26分開外,連罰球都不在是他的弱點了。雖然防守仍然不算出色,但還是能達到平均水平,再加上開闊的傳球視野,可以說成長為了快船的絕對核心。

這個時候的格裡芬進攻能力非常豐富,三分線以內都屬於進攻區域,就像弱化版的德克,當然,德克的進攻是歷史級的。

後來轉會汽車城,作為球隊老大,格裡芬也打出了應有的表現,雖然在活塞這種小球市都快被人遺忘了。尤其是在面對恩比德等一眾新時代中鋒時,格裡芬就像老師給學生上課,各種進攻手段層出不窮,還有快船末期練出的一手三分,恐怖到了極致。

如今的白魔獸已經不在年輕,再加上傷病的影響,實力也將大大折扣,不知他會如何應對。但白魔獸名不虛傳,是一位值得被銘記的全明星級別球員。

相關焦點

  • 從飛天怪獸到怪獸卡車的蛻變之旅——白魔獸布雷克·格裡芬
    從飛天怪獸到怪獸卡車的蛻變之旅——白魔獸布雷克·格裡芬一個球員成熟的標誌是什麼?都說球員的黃金期是28-32歲,球技成熟、不再依靠身體!沒人能夠靠身體打一輩子籃球,對于格裡芬而言,離開空接之城,轉戰底特律,沒了保羅的穿針引線,而雷吉又不是個高效的球員,這些都在倒逼著他完善自己的武器庫!年少成名的格裡芬,除了在新秀年因為傷病而賽季報銷,前期職業生涯每每都是五佳球的常客,隔扣帕金斯、加索爾也是其成名之作。不同於一般大個子球員的技術粗糙,格裡芬在運球和投籃方面,也是聯盟前列。
  • 同樣是「白魔獸」,格裡芬和樂福誰更強?
    那時候我還在上學,媒體們大肆宣揚格裡芬和樂福,作為選秀只相差一屆的新秀,身高臂展都是一樣的,他們一個是絕代扣將,一位是超級籃板得分機器,而且都在同一年爆紅。那個時候的體育新聞,不是今天格裡芬今天隔扣了誰,就是明天樂福對陣哪支球隊拿下了雙20,媒體們都將他們稱作「白魔獸」,並且都把他們和卡爾馬龍作比較——格裡芬脾氣和球風都像馬龍,樂福破掉了馬龍的兩雙記錄。當時,兩人都還在西部,一時間誰是新生代第一大前鋒的討論絡繹不絕。
  • 誰是NBA歷史大風車扣籃王?卡特:大風車扣籃,我只「佩服」鄧肯
    更別說大風車扣籃了,其中這四人我覺得在NBA歷史上大風車扣籃最好的!大風車扣籃也是卡特的招牌的動作,可以說在扣籃這方面,卡特是站在金字塔地上的男人!第二個:詹姆斯,詹姆斯的大風車扣籃有種君臨天下的感覺,每個扣籃都用盡了全力的感覺,仿佛要把籃筐扣碎,詹姆斯的偉大我就不多介紹了,如今加入湖人後,詹姆斯的扣籃雖然比之前少了很多,增加了很多高難度的投籃。
  • 格裡芬為何被稱「霸王龍」?這5張圖給你答案,網友:不愧是短芬
    就像目前聯盟中的頭號超新星字母哥,他的綽號就是因為名字太長,而被球迷們戲稱為字母哥,沒想到這一叫就火了,國內球迷幾乎都是開始稱呼他為字母哥,甚至都已經忘了他真正的名字叫什麼了。能夠說出字母哥全名的恐怕也是他的真愛粉了。還有甜瓜安東尼,他的綽號也是十分的順口,並且很是符合安東尼的個人形象。
  • 6屆全明星的飛天神獸」白魔獸「格裡芬能否入選名人堂?
    年季後賽帶傷上陣的魯莽決定,才 歲的格裡芬狀態迅速跳水,過去一個賽季只打了 助攻,原本轉型成功的他恐怕再難恢復往日的輝煌,但憑藉著過去的出色表現,格裡芬完全有資格入選名人堂,根據權威數據網站 的預測,格裡芬入選名人堂的概率約
  • 格裡芬被稱「霸王龍」?原因是他臂展太短,只能臂展不夠彈跳來湊
    而作為在NBA中打球相當勁爆的球員,格裡芬當年可是暴力籃球的代表,頻頻在比賽中上演扣籃盛宴,還被人們稱之為「白魔獸」,可見格裡芬的身體素質有多麼的強。但是格裡芬有一個知名的缺陷,那就是格裡芬的臂展非常短,下面這張圖就可以看得出格裡芬與真正的魔獸霍華德跳躍高度差不多,但是霍華德憑藉著自己的臂展輕鬆將格裡芬封蓋。
  • 在回歸之後的格裡芬還能打出巔峰狀態嗎
    該說一說格裡芬了,這位曾經的狀元,在最近的幾個賽季中經歷了一系列的體系蛻變,格裡芬開始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活塞隊的體系沒有讓格裡芬存活下來,在此之後,格裡芬也沒有展現出自己的火熱狀態,因此格裡芬難以打出自己的體系優勢,這個時候傷病開始找上格裡芬,於是格裡芬開始經歷不同程度上的傷病
  • 布雷克·格裡芬|並非被時代淘汰的白魔獸,未來該何去何從?
    ——致 布雷克·格裡芬如果說在最近的十年內,NBA哪名球員的打法是最符合暴力美學的標準的,那毫無懸念是在比賽中貢獻過無數「死亡扣籃」的布雷克·格裡芬!而在保羅下場之後,格裡芬也能夠持球組織,除了組織進攻之外,中投,扣籃,運球轉身突破,可以說是飛天遁地,無所不能!而在本賽季中,格裡芬僅僅登場18場比賽,場均也就僅僅能夠貢獻15.5分4.7籃板3.3助攻,得分和籃板都是職業生涯的最低值。
  • NBA扣籃大賽,5位最佳大個子和最佳動作!霍華德超人第二!
    NBA扣籃一直是像張伯倫、拉塞爾這樣的籃球巨人所普及的!但扣籃大賽卻從來都不是大個子主導的,並且完全是另一回事!美媒選出了5位最佳大個子和最佳動作!第五名,拉裡南斯,經典動作單臂搖籃式扣籃(反向大風車)作為一名身高6尺10寸的大個子,拉裡-南斯為了NBA首界扣籃大賽的冠軍,丟出了9個扣籃成為了獲勝者(1984年)!南斯對搖籃式扣籃頗有研究,並開發出多種扣籃體位。有趣的是他的兒子JR南斯曾在2018年模仿了他父親的經典之作,遺憾獲得第二。
  • 美媒評選:NBA殘暴的5大隔人扣籃!卡特第4,科比上榜!
    籃球運動中最具有羞辱性的操作,哪個人不喜歡殘暴的扣籃?美媒評選NBA發生過最殘暴的5大隔人扣籃!連卡特也只能排在第四!第五名:科比生涯後期的地板流打法,很多球迷忘記了作為97年扣籃大賽冠軍,湖人空中藝術家是如何給幼獸霍華德上一堂軍訓實戰。
  • NBA扣籃最華麗的5位球員:格裡芬墊底,J博士第3,榜首實至名歸!
    NBA扣籃最華麗的5位球員:格裡芬墊底,J博士第3,榜首實至名歸!在籃球運動中,扣籃或許是視覺效果最棒的得分手段。所以在比賽觀賞性越來越高的今天,即便是在實戰比賽中,球員們也非常願意利用扣籃得分。不過因為身體素質不同,球員們的扣籃水準也有高低之分。那麼想下面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歷史上表現最優秀的五位扣將吧! 5、格裡芬格裡芬是一位風格強硬,而且身體素質爆炸的球員。在進入NBA之後很快就展現出了在彈跳方面的驚人天賦,所以巔峰時期的格裡芬經常可以上演隔扣的戲碼。
  • 格裡芬,到底有多努力?
    格裡芬在接受了左膝關節鏡手術之後已痊癒,並在近日開始訓練。
  • 「復仇者聯盟」綠巨人格裡芬:保羅搭檔回視野,第一扣將捲土重來
    如果談論現役最好的扣將,格裡芬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就像復仇者聯盟中的綠巨人一樣,在力量上無可匹敵。但是在被滅霸擊敗之後,綠巨人心理受到了打擊,不能夠隨意的變身,直到重新調整才恢復了形態。如今的格林芬也是如此,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傷病之後,格裡芬不再拘泥於單純的暴力扣籃,而是用更全面的表現展現自己更多的能量。
  • 格裡芬現在還有什麼缺點呢
  • 第一無可爭議,美國媒體評選21世紀NBA扣籃大賽最佳扣籃排行榜
    10、2011年,布雷克-格裡芬飛躍汽車如果去除所有的戲劇性,這是一個相當普通的扣籃,甚至不會讓你在一場比賽中轉過頭。話雖如此,這是過去10年扣籃大賽中最具標誌性的時刻之一。布雷克-格裡芬為我們帶來了一輛轎車和一個唱詩班,高唱:「我相信我能高飛(I Believe I Can Fly)」。這些可不是你在籃球場上每天都能看到的東西。
  • 錫安不如新秀格裡芬?是下一個奧登?他是最強詹姆斯接班人!
    這點跟是不是就拿來和他對比的新秀格裡芬,完全不同。所以,小部分群體認為錫安不過是另一個新秀格裡芬,是比較嚴重的謬論。格裡芬靠天賦吃飯,動輒扣籃,靠這樣在二套規則前出道就是全明星首發,但手段比較單調而且太傷害身體,直到最近才算實現完善。而錫安提前格裡芬太多開發出不少技能,他還有明顯提升空間的手段,也頻繁出現在賽場上,比如策應和助攻,還有潛在的外線。
  • 格裡芬又換女友了!眼光還是不錯的!她曾是貝克漢姆兒子女友!
    昨晚也一樣,正守夜呢,結果等到了一條傻芬的消息,所說都是消息,按道理應該沒有什麼不同,但發現這身體還是一天不如一天,昨天時候,美國八卦記者拍到了格裡芬與年僅20歲的美國女歌手麥迪遜-比爾(Madison Beer)一起吃飯約會。
  • 格裡芬退役後,能進入名人堂嗎?
    雖說格裡芬現在還是現役球員,距離退役還有幾年的時間,現在評判這個問題還為時尚早,畢竟未來幾年還存在變數,誰都不敢保證他的職業生涯末期能否取得驚人的成績,為自己進入名人堂增加有力的砝碼。但是,我們可以從格裡芬的職業生涯和運動軌跡去分析,這種概率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