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內容提要:
1、2019/20年度全球棕櫚油供需格局縮緊
2、利空信息&需求打擊,春節馬盤深度回調
3、2月油脂供應處於相對低位
4、疫情主導近月消費需求變化,影響期價表現
策略方案:
風險提示:
1、主場國產量高於預期;2、雙方貿易;3、相關國家生物柴油政策;4、原油價格暴跌;5、宏觀因素
第一部分 影響因素分析
一、2019/20年度全球棕櫚油長期供需格局
棕櫚油產量佔全球植物油三分之一以上。2008年以來,植物油產量增減變化方向與棕櫚油完全一致,而且近四個年度植物油產量增加量裡有50%左右來自棕櫚油,可見棕櫚油生產對全球植物油供應有舉足輕重作用。東南亞的印尼和馬來西亞是棕櫚油的兩大主產國,其產量總和佔全球棕櫚油的84%左右。
2019年8-月份馬來西亞降雨量低於正常值的50%,根據降水與棕櫚油單產影響時間關係,預計對應2020年2-月棕櫚油產量影響,印尼方面在6、7、9月份降雨不到正常值7成,對應2019年12月、2020年1月和2020年3月,適逢低產期,疊加因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棕櫚油價格低迷,導致種植園施肥減少,此階段產量並不樂觀。
由於油棕樹生產特徵,在種植的第6年開始至第23年期間的的產量處於整個生產周期平均值以上,第九年達到頂峰。2014年馬來西亞油棕樹種植面積同比增加162496公頃,2015年同比增加250708公頃,分別為近六年次高和最高,印尼在2014年和2015年的新增種植面積分別為223500公頃和392900公頃,這兩年種植油棕樹將在2019年和2020年產量開始達到平均產值以上,在2022和2023年進入高產期。也就是說,2020年上半年因為降雨和化肥等問題可能出現下降,只要天氣不再出現問題,下半年棕櫚油仍有恢復生產可能,整個年度綜合增長幅度縮小,如果將時間周期拉到未來三四年來看,棕櫚油生產擴增仍是趨勢所向。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報告顯示,2019/20年度印尼棕櫚油產量為4300萬噸,同比增長3.%,這是自2015/16年度減產之後的近4個年度裡最低;2019/20年度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2100萬噸,同比增長1%,同為近4年最低。
2019/20年度全球棕櫚油產量同比增長2.%,是近4個年度增幅最低,消費量同比增長2.%,庫存消費比為13%,為2010/11年度以來最低。
二、利空信息&需求打擊,春節馬盤價格深度回調
棕櫚油主產國地處東南亞,由於地域氣候變化,棕櫚油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通常11月至次年2月份處於減產至生產淡季周期內。因為減產和出口良好,2019年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降至200萬噸左右,1-月份仍是低產期,從而支撐國內外棕櫚油價格重心,但是2019年下半年油脂市場一路飆升,持續消化利多影響,馬盤指數在1月3日最高觸及3062令吉/噸,盤面走高兌現使得利多邊際效應遞減,這時SPPOMA數據顯示1月1日-5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增加1.4%,釋放利空信號,期價進一步回調在所難免,加上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導致需求擔憂,春節期間馬盤累計跌幅超過11%。除去中國需求擔憂外,印度對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口也有不利消息。1月份印度商業和工業部宣布將馬來西亞的精製棕櫚油從「由進口」為「制進口」意味著從實際操作上,印度只能進口馬來西亞的毛棕櫚油。馬印貿易部長在達沃斯論壇的會晤取消,說明兩國貿易爭端一時間還會繼續,打壓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價格。
對全球棕櫚油整個格局來看,印度和馬來西亞爭端影響有限,因為印度不從馬來西亞進口,也會將進口源將轉向印尼,同樣實現全球棕櫚油的消耗。再者,新冠狀病毒肺炎對中國餐飲旅遊的打擊不可能長久,因此不能直接推測油脂價格將轉為進入熊市行情,1月中旬以來的下跌可以看做是本輪趨勢性上漲行情的一次深度回調,未來期價仍有修復可能。
三、2月油脂供應處於相對低位
1、棕櫚油進口
海關總署公布數據,2019年12月植物油進口90.萬噸,環比減少15%,當年7-2月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保持在80萬噸以上高位,1-2月進口食用植物油累計953萬噸,同比增長54%。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署 瑞達期貨研究院
植物油中佔比接近六成的棕櫚油(19-4℃)在2019年前11個月進口同比增長幅度超過60%。1月中旬內外價差倒掛形勢好轉,不過因為節後油脂需求轉淡、肺炎疫情對餐飲業的打擊、馬來西亞和印尼調高出口徵稅等因素,預計2月份的進口量將衰減明顯。
數據來源:wind 瑞達期貨研究院
2、其他油脂供應
根據天下糧倉數據顯示,2019年1-1月份期間豆油產出佔總供應的95%,可見國內豆油供應主要以進口大豆進行壓榨為主。2019年12月中下旬至2020年1月中旬國內大豆周度壓榨量保持高位,下旬春節假期,油廠停機放假增加,開機率減少,2020年2月節後延遲開機,豆油產出相對應減少。但鑑於雙方籤訂第一階段協議,以及未來南美大豆即將上市,大豆到港量將從低位逐漸上升,帶來中期副產品豆油產出的增加。節後油廠延遲開機,且現貨市場對糧油等生活必需品採購增加,豆油庫存在短時間內還將處於歷史同期低位,但是隨著油廠開機,以及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以及南美大豆即將上市,預計未來大豆供應趨於增加,中期豆油庫存或將觸底回升,只是在2月份期間庫存還處於觸底階段,因此預計壓製作用相對較小。
因為中加貿易關係偏緊,油菜籽進口量較低,截至2020年1月中旬,國內沿海進口菜籽庫存為16.萬噸,處於2016年同期低位,而相對而言,菜籽油進口水平有抬高,11月進口菜籽油17萬噸,環比增加6%,1-1月累計145萬噸,同比增加24%。不過因為價差和疫情,預計菜油消費保持低迷狀態,期價隨其他油脂波動為主。根據天下糧倉數據顯示,1月份有12萬噸菜籽預報到港,2月份15萬噸,3月份15萬噸,菜籽庫存有回升跡象。
四、疫情主導近月消費需求變化,影響期價表現
節後油脂進入消費淡季,疊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餐飲業造成衝擊,短期油脂消費表現預計不振,直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屆時蝸居在家的民眾消費欲望將較短時間集中兌現,提振餐飲業消費,從而促使油脂消費V型反彈,促使油脂價格出現止跌回升。
五、資金面分析
根據wid數據顯示,2020年1月開始棕櫚油持倉額持續下降,顯示資金關注度下降。棕櫚油2005合約淨多持倉在2020年1月上旬持續下降後小幅回升,期價止跌,不過由於資金關注度下降,期價上行動能不足。
Wind棕櫚油持倉額圖
數據來源:wind
棕櫚油2005合約淨持倉和結算價圖
數據來源:wind
七、總結與展望
由於主需國對馬來西亞棕櫚油進口需求有減弱風險以及相關機構對1月前25日馬棕產量環比增長數據,使得春節期間馬盤大幅下跌,導致進口成本下降,拖累國內棕櫚油市場價格。此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餐飲業造成衝擊,預期短期棕櫚油價格進一步回調。不過全球棕櫚油供需格局偏緊,在一季度主產國生產下降以及印尼棕櫚油生物柴油需求增加未被證偽前,此次下跌僅看作是上漲趨勢的回調,未來仍有修復可能。由於2-月大豆到港量減少,國內棕櫚油進口水平預期下降,後市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時,蝸居在家的民眾消費欲望將較短時間集中兌現,提振餐飲業消費,從而促使油脂消費V型反彈,促使油脂價格出現止跌回升。故而預期後市棕櫚油先抑後揚。
第二部分 操作策略
1、日內與短線操作
相對於豆類,棕櫚油不僅日間行情延續性較強,日內波動幅度也很可觀。從日內來說,可以根據技術圖形分析進行交易,將K線圖調整時間跨度較小的5分鐘或是10分鐘。結合MACD等技術指標,在期價立足於系統均線之上時可短多,止損設為低於建倉價的0.%,當期價嚴重偏離系統均線時及時獲利了結,當期價運行系統均線之下時可短空,止損設為高於建倉價的0.%,同樣當價格嚴重偏離均線系統時離場。在進行日內交易時,個人建議以短線趨勢方向操作為主,以高頻度的操作獲得更多的盈利。
對於一般投資者,日內建議輕倉進場,嚴格止損。短線逢高拋空棕櫚油價格,注意設置止損。
2、中長線交易操作
根據基本面分析,棕櫚油價格未來先抑後揚。建議短線偏空操作,中期等待價格企穩後介入多單。
3、套利操作
短期由於油廠復工時間延後以及馬盤深跌拖累棕櫚油,預期豆粽短期價差可能擴大,建議在豆油2009和棕櫚油2009合約價差為600元噸附近買豆拋棕,止損價差550元噸,目標價差750-00元/噸。
4、套保操作
下遊企業可在5000元/噸附近下方擇機入場期貨市場進行套保。
瑞達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