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居家工作日記 | 一天24小時如何有序安排?

2020-12-15 澎湃新聞

我的居家工作日記 | 一天24小時如何有序安排?

2020-02-13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今年漫長而又難忘的春節裡,面對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無數人奔赴戰場,休戚與共,也有很多人在回到崗位前居家觀察,耐心等候。雖然身不在崗,但這些北知人在家中依然完成著自己的工作,讓我們看看他們的「居家工作日記」。今天帶您看看吳桐和姚俐衡的一天24小時。

一天24小時

安排的明明白白

居家工作中的吳桐

早7點,起床。

今天是返京居家觀察的第10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便是關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最新消息。每天的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便是我最關注的信息,期待中的拐點並未出現,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令人振奮的是,治癒數超過死亡數,相信這次「疫情阻擊戰」必將是我們獲得勝利。

2020年1月末疫情開始爆發,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擋了我節後返崗的腳步,卻無法阻擋我在家也能投入工作。早飯後就開始工作吧!

上午9點,工作。

打開司法統計表,繼續統計1月份的庭裡的立案結案數據。這項工作需要細緻和耐心,在家中雖然和各團隊確認數據、合成圖表費些時間,但是勝在可以安靜、專心的完成,不易出錯。

中午12點,關注新聞。

午飯後繼續關注新型肺炎。看到新聞中一批批其他省市和解放軍的各路醫療隊出發援鄂,我總是感動地溼了眼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醫護人員將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將自己的生命安危置之度外,用平凡書寫傳奇,用擔當鑄就豐碑。

下午2點,草擬判決。

為此,我特意學習了之前的司法判例,研究遊戲地圖著作權中遊戲地圖的具體表達。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將工作與愛好相結合的完美經歷。將熟悉的遊戲用語「安裝」進一個個法律概念裡,是一個全新又有趣的體驗。相信這次我可以很快草擬出這篇判決!

晚上6點,工作完成。

居家工作的一天即將平安結束。泡上一杯茶,望向窗外漸漸點亮的世界,此時此刻,不論是奮戰一線、返程復工還是居家堅守,每個人都在為抗擊疫情付出著自己的努力。相信再見時,已春回大地。

我和我家盛世美顏的「小主」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媽媽的麵包

讓我更有動力

「您好!我是今天的值班助理,請問您今天要立什麼案件呢?」這是我們立案庭的法官助理在立案窗口最常說的一句話了,如果沒有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節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我大概也會以這句話開始新一年的工作吧。

在立案窗口值班的姚俐衡

美好的新年憧憬就這樣被洶湧而來的疫情無情地封印在了想像當中,在疫情防控期間,現場立案暫停,立案大廳暫時關閉,當事人提交立案申請的方式只剩下了網上立案和郵寄起訴,我急切地想要返回工作崗位幫忙,卻無奈剛從外地返京,仍需居家觀察。

餐桌改造的工作檯

好在,居家隔離並不等於不工作,作為所在法官團隊在疫情防控期間的聯繫人,我今天最緊要的工作任務就是匯總本團隊各位同事的基本情況,向院裡報平安。同時,作為庭裡的業務內勤,及時傳達審判管理的各項工作精神,統計全庭各法官團隊節後延期開庭及法庭使用情況也需同時進行。

完成了這些工作,已是中午時分,熱了熱媽媽從家裡給我帶回來的飯菜,吃完飯坐在桌邊的我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就在我打開電腦不知所措的時候,同事的一通電話瞬間把我拉回到了工作的熱烈氛圍中,「俐衡,我們在審核網上立案申請時遇到了這樣的問題……你之前處理過嗎?」對啊,立案窗口的暫時關閉給網上立案審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網上立案不正是我所在的法官團隊一直以來具體負責的工作嗎!雖然不能返回工作崗位,但和大家一起解決問題又何嘗不是在工作呢?說幹就幹!

我一邊在微信群中和大家一起討論網上立案審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一邊按照庭長的指示,利用空暇時間梳理網上立案申請提交的各個節點、當事人容易忽視的注意事項、系統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各種問題,匯總成一份簡單明了、易學易會的流程指引——《京知教您六步輕鬆搞定網上立案》!(點擊此處可以跳轉閱讀哦!)

結束了這一天的工作,轉眼窗外已是華燈初上,平日熱熱鬧鬧的小區裡此刻卻顯得無比寂靜。萬家燈火的日子裡,不知還有多少奮戰在一線的人們不能回家吃上一頓熱騰騰的晚飯。這個冬天似乎過得有些艱難,但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曬一曬連夜給我烤麵包的老媽

原標題:《我的居家工作日記 | 一天24小時如何有序安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如果24小時後世界末日,你會怎麼安排最後一天?
    有一個話題:如果24小時後世界末日,你會怎麼安排這最後一天?評論裡大多在嘻嘻哈哈:「我要去上高數,因為度日如年。」也有人認真評論、暖心的安排最後一天的生活。從來到這裡工作至今,只有過年期間在家裡待了三天,因為疫情原因迅速返崗,清明、五一都不能回家,又因為京津冀疫情再起,端午也不能離開,若順利,或許國慶才能回去一次,但誰又說得準呢?畢竟已經做好了端午回鄉的打算,但是因為疫情突起,也泡湯了。
  • 昏迷前寫下最後一篇工作日記
    現在正是創城省裡督導檢查時期……棲霞兩個鄉鎮劃歸福山,一些重點管理場所不規範的問題比較突出,心裡很焦急……」這是煙臺市公安局福山分局東廳派出所副所長劉勇11月1日在病床上寫下的工作日記。日記最後沒寫完,妻子於麗芳問他,為什麼不寫了?他說,我累了,沒有力氣寫了。  帶著對公安事業的熱愛,帶著對未盡工作的遺憾,他猝然離去,終年56歲。
  • 廈航回應員工一天工作超20小時:沒安排這麼長時間
    (原標題:廈航回應員工一天工作超20小時:是不定時工作制,沒安排這麼長時間)
  • 劉雨昕:曾連續工作24小時
    提到THE9,不少THE9的粉絲都會吐槽公司不作為,不會運營THE9,把THE9的成員全都放到家裡不安排工作閒到摳腳,但是仔細看THE9出道後的行程,其實你會發現THE9真的挺忙的。尤其讓人佩服的是團綜,這次公司是準備好好打造THE9的團綜的,所以團綜策劃非常正式,不僅安排了各種活動,而且每一期都會邀請娛樂圈的明星來參加,THE9成員還必須時刻保持精力飽滿,看了團綜就更加佩服成員們的精力了,因為團綜裡遊戲都特別激烈,極其耗費體力,她們忙來忙去還需要保持充足的體力去錄製團綜。
  • 如何在幾個小時內完成一天的工作?試試這5個小技巧
    編者按:有的時候,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我們都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受到周圍事物的幹擾而打斷。久而久之,效率低下,陷入拖延,幾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事幾天都無法完成,這樣無止盡的循環浪費了我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那應該如何科學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提高專注力,重啟高效的工作呢?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後的你會有答案。
  • 宇宙空間站的一天:我的太空日記
    宇宙空間站的一天:我的太空日記小朋友們還記得2013年6太空人在太空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宇宙空間站的一天》以小學生天野光的日記的形式,記錄了他生活在宇宙中的一天。因為天野光的爸爸在宇宙空間站工作,所以他家就搬到了這裡。
  •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還有24小時,你會怎麼安排
    當生命截止的那一刻,能夠驕傲的說出:「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經奉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也許我們的人生也許許多多的可能,也有許許多多的不可能,可能今天收穫了很多美好的東西而快樂,也可能失去很多不捨得割捨的物品而難過。但是無論怎樣的結果,我們都已經經歷了,結果已經不重要了,只要曾經擁有,今生無悔。
  • 新國展集散點24小時服務不斷檔!10日至16日入境航班轉運1.4萬人
    3月10日啟用至16日24時,入境抵京的109架航班共轉運旅客14595人。記者昨天探訪時看到,新國展集散點24小時服務不斷檔,在場工作人員忙而不亂,旅客登記、分流轉運、健康篩查有序進行,各個環節有如齒輪精確配合。3月10日啟用至16日24時,入境抵京的109架航班共轉運旅客14595人。
  • 電腦一天24小時多少度電 電腦一天用電量計算【圖文】
    我們都知道,電器只要運行著,就會有一定的耗電量,比如我們平時的冰箱、空調、電視、電腦等等,今天小編便主要針對電腦來講一講,很多的朋友可能比較關注的都是電腦一天24小時耗用多少度電,還有因為我們想要自己來計算的話,應該要如何計算呢?
  • 夫妻倆奮戰抗疫一線,新洲「日記哥」每天一篇日記向妻子報平安
    他把心裡的內疚寫在日記裡。自掏腰包,購買了一批消毒用品,心疼但卻驕傲。他把這份驕傲也寫在日記裡。參加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每天寫日記記錄工作生活點滴,已經成為杜量的習慣。一個多月前,他和妻子把2個小孩暫時託付給了父母,自己戰鬥在新洲區分級就診保障專班,妻子堅守在新洲區人民醫院隔離病房。
  • 火車站是24小時營業嗎?
    前幾天,網友發來疑問 火車站是24小時營業嗎? 為什麼有的夜間開門 有的卻不開門? 如果火車站夜間不營業的話 是為什麼呢? 靈魂三連問小編可不敢怠慢 隨著G1733次列車旅客出站 客運工作人員 送走了當日最後一趟列車 濟南西站候車室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 24小時便利店的一天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楊小東是羅森便利店(合肥1912店)的店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每天一早進店的頭一件事,從上報前一天的營業額變成了用酒精給全店消毒。近期,隨著合肥多個行業陸續復工復產,兄弟門店也傳來了好消息。
  • 一線醫護日記(33)馳援武漢ICU護士的一天:9小時不停旋轉的「小陀螺...
    【一線醫護日記】(33)  記錄者: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ICU護理平臺 徐藝純  2020年2月24日  為了讓臨床工作更加有序進行,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迅速將護理人員進行分組排班,作為一名在監護室工作10年的護士,我承擔起我們組內組長的工作。
  • 高中生的一天如何安排最合理?這才是高效學習的秘密
    圖 / 視覺中國 高中生活中,每天怎麼安排才能把時間「物盡其用」,如何複習才能趕上「學霸」的節奏? 高效學習的秘密 01 抓住一天中的四個高效學習期 第一個學習高效期:清晨起床後,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腦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沒有新的記憶幹擾
  • 探訪武漢疫情集中隔離點:密切接觸者24小時隔離觀察(圖)
    一家集中隔離點,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隔離點工作人員為疑似病人送來食物  密切接觸者24小時隔離觀察  每日三餐由工作人員集中配送  2月3日上午11:00,家住武昌區糧道街東龍社區某小區的江先生,在社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
  • 武漢90後女醫生的戰疫日記:我在發熱門診的這一個月
    隨著疫情逐漸加重,她已經沒有時間恐懼,工作強度超過所有人的預期,發熱病人越來越多,多到 " 發熱門診變成了一棟樓,呼吸科成了醫院主力軍 "。最初,葉黎文值一次班,要連續工作 24 小時,從早上八點一直上到第二天早八點。
  • 疫情期間二孩寶媽帶娃日常:居家隔離,孩子學習玩樂、勞逸結合
    從2020年12月23日,瀋陽確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以來,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全力以赴地開展各項防控工作,包括對市內重點小區及街區實行了封閉管控,已經開展了兩輪全市核酸檢測,三輪三個重點區域核酸檢測等,控制疫情進一步擴散。
  • 從俞敏洪疫情日記說起:一天中活出當下與未來
    1月30日,俞敏洪開始寫抗疫日記,其中一個原因也是想告訴員工和關心他的人,自己跟他們一樣,在每天日常的生活中間度過這個疫情,並且在疫情中做自己力所能及所的事情。3月24日,俞敏洪疫情日記宣布完結,加上開篇思考,一共56篇日記。除了記錄,也在網際網路上留下足跡。
  • 高級IT項目經理是如何安排自己的一天工作的?
    可能是由於工種的原因,工作作息對於項目經理好像有點難。飯,酒);各種事前準備工作;……這些事情,當然也可以從其他維度去分,以天、周、月等維度的時間單位去安排,就有了工作作息。參加過EPP之後,我保留下來的最好的習慣是每天一上班就做日計劃,這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總在等著事情發生的不良習慣。上午的時間,少去騷擾別人。可以快速地閱讀日報,看技術含量中等的方案。如果昨天有待定問題,一上班時就和用戶、同事聯絡,以免太晚了就安排不上了。一般在上午寫郵件。處理郵件也安排在固定的時間段。
  • 來自戰「疫」最前線的「天使日記」
    2020年2月23日記萬盛支援湖北醫療隊員熊文旭:為了你們,我會保護好自己2020年2月24日,倒計時開始,還有三個小時就要進入「戰場」了。我從媒體上看到,狡猾的病毒很厲害,多少醫務人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努力過、拼搏過,最後不幸犧牲!把我的心一下子拉到了谷底。恐懼的心理瞬間湧現心頭,我在想,一不小心,死神仿佛就在無限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