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年來的歷史造就了無數精彩的故事,其中有許多流傳至今,而其中有四個故事被稱為「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至今人們耳熟能詳。
一、牛郎織女
然而這是不久便被玉帝知道了,玉帝大怒,要把織女捉回天宮。於是織女就被天兵帶走了,但是織女畢竟已經觸犯天條嫁給了牛郎,所以規定他們每年的農曆七月七日可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古詩十九首》中說:「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牛郎織女」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後來發展成為七夕節。每到過節時,古代女性會向著天上的織女星和牛郎星許願,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與美好的姻緣。
二、孟姜女哭長城
與牛郎織女的故事不同,孟姜女的故事顯得頗為真實。這個故事最早見於《左傳》,不過這個人物是杞梁妻,也就是後世孟姜女的原型。
傳說,秦朝的時候,有一戶姓孟的人家,生了個又白又胖的小姑娘,於是就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孟姜女。孟姜女長大成人,方圓十裡、八裡的老鄉親,都知道她是個溫柔善良、踏實能幹、聰明伶俐的女子。那時剛好秦始皇要修建長城正在抓年輕人,有一個叫範喜良的書生因為不想被抓就躲進了孟姜女家裡。兩人一見如故,相愛了而且還成了親。但是沒過多久範喜良就被抓走了。孟姜女等了幾年都沒有等到範喜良回來,就去長城找他,可是到了長城也沒看見丈夫,這時大家才告訴他範喜良的死訊。
話音未落,孟姜女手拍著長城,就失聲痛哭起來。她哭哇,哭哇。只哭得成千上萬的民工,個個低頭掉淚,只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風悲號,海水揚波,長城譁啦啦」一聲巨響,長城像天崩地裂似地一下倒塌了一大段。
三、梁祝化蝶
梁祝的故事最早見於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記載了梁、祝「二人嘗同學」、「同冢」的故事。
太守之子馬文才也仰慕祝英臺,因為家大勢大想要強娶祝英臺,當時梁山伯身患重病,鬱郁而疾。
祝英臺提出要在大婚當日去祭拜梁山伯,來到梁山伯墓前,在祝英臺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英臺悲痛傷心咬破手指在墓碑上寫上「祝英臺」,最好的遺言;我倆生不同時,但卻死而同穴,這裡便是我葬身之地。在英臺悲痛叫嚷山伯帶她走時,在雷電交加情況下梁山伯的墓裂開了,英臺看見是山伯的魂魄,帶著激動而喜極而泣的心情縱然爬起身向墳中跑去躍跳入墳中,英臺一躍墓中瞬間墓合攏,不一會兒墓碑上一道光彩就飛出兩隻蝴蝶,飛著圍著墓一圈便飛上了天空,一道彩虹中梁山伯與祝英臺便在上天團聚。
四、白蛇傳
白蛇傳的故事成型最晚,據說,在清朝時期才開始流行起來,但古詩描繪的是南宋的一隻修行千年的白蛇和濟世救人的大夫許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