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會·旅遊|無蚊寨卜窩

2020-12-14 新民晚報

盛夏入山遊苗寨,卜窩古寨無飛蚊。

炎熱盛夏,上蒸下煮,更有飛蚊襲擾,糾纏不清,苦不堪言。曾聞某地有無蚊村,無蚊之境實在讓人羨慕,心嚮往之,不想有個叫卜窩的地方,據說亦是個無蚊之寨,於是與當地的一位朋友相約,決意前往,一探虛實。

卜窩在開陽高寨鄉境內,離貴陽八十餘公裡。沿新貴遵高速一路北上,在龍崗下高速後拐進盤山公路。那路不寬,越往前行越狹窄起來,有些地方狹窄得讓我懷疑是否可以會車,但卻安靜得有幾分肅穆。這裡山高水遠,綠意蔥蘢,樹林掩映中,偶有幾間房屋點綴其間,山水畫一般讓人愜意。不遠處的山梁上,建有發電用的風車,我忽然明白「科學」和「文明」並沒有忘記這裡。

盤山公路把我們曲折地牽引進卜窩寨。卜窩寨坐落在一個並不開闊的山的斜坡上,參天的古樹一棵接著一棵偉岸地挺立,透露出卜窩寨滄桑的過往。經過打探,果不其然,當地的朋友告訴我,卜窩是一個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苗族村寨,全寨人均姓蘭,至今還流傳著蘭阿秧的故事,說的是貴州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官司,即當地苗族青年蘭阿央與何姓大戶關於一百餘畝水田歸屬的官司。在清朝,一何姓大戶見卜窩的苗民勤勞實在,於是從搞好關係的角度出發,進行恩惠施捨,從而取得了苗民們的信任,善良的苗民就將自家的地契交給何姓大戶,由他到官府代為辦理納糧手續,之後並沒將苗民的地契歸還。又幾年後,何姓大戶便利用權勢將苗民的土地佔為了己有。苗族青年蘭阿秧了解到事情的經過後,決定傾其所有代表苗民與何姓大戶打官司,歷時六年多,幾經磨難,經過省、府、州三級審理,終於打贏了官司,討回了屬於苗民們自己的土地,並在卜窩八寨立八塊石碑為據。卜窩有八寨,分別叫上卜窩、下卜窩、光中、光巴、鬥陡、後寨、馬市寨、窩卜,每寨都立有一塊石碑。

來到一塊斑駁的石碑前,朋友指著說,這塊為總碑。我上前仔細察看,此碑立於乾隆二十六年六月,碑上刻有各寨田畝、丘塊、四界等內容。我對朋友說,卜窩真是一個有故事的苗族村寨。朋友也欣慰地笑道,此碑一立,兩百多年過去,苗漢兩族一直和諧相處。

本來為無蚊寨的虛實而來,卻意外得到一段歷史傳奇,自是滿心歡喜。但也不忘「初心」,探究此處到底有蚊無蚊。朋友言之鑿鑿,當真無蚊。為什麼?他說,可能與這裡的地形有關。卜窩地處半山腰,由低到高,依山造屋。不臨水,飛蚊就不容易滋生;可能與這裡的綠植有關。卜窩全寨樹木森森,綠蔭遮蔽,雖時值酷暑,但涼意絲絲,晚間不蓋被子一定還會感冒。蚊子也是怕冷的。也可能與美有關。這裡的一切幾乎都是原生態的,樸素古拙,草、木、鳥、人,渾然天成。朋友自豪地說,如今的卜窩,是高寨鄉的新農村示範點,你聽,有山歌在山梁上飄蕩,有鳥鳴在林木間啾啁……美如仙境的卜窩,村容整潔,面貌一新。(趙寬宏)

相關焦點

  • 香港確診第二宗寨卡病毒傳入 元朗男子出差中招
    香港確診第二宗寨卡病毒傳入 元朗男子出差中招 2016-11-16 10:06: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新加坡驚現寨卡集中感染群 亞美歐均有疫情蔓延
    該建築工地目前已經停工,所有工人都在接受寨卡病毒檢測。目前,這些患者中有34人康復,7人留院觀察。新加坡衛生部表示,這41名患者最近沒有前往寨卡病毒感染地區旅行,因此證實「寨卡病毒已經在新加坡當地傳播」。8月27日,新加坡政府公布首起本地寨卡病毒,感染者為一名47歲的馬來西亞籍女性,目前已經出院。5月13日,一名48歲男性新加坡永久居民被確診為本地首起感染「寨卡」病毒者入境病例。
  • 小藏寨搭上鄉村旅遊「大快車」
    「現在正是旅遊旺季,我們每天要接待五六百人,小木屋的預定非常火爆,要提前一個星期預定才行。」卓瑪才讓說,剛一畢業就回到了家鄉,當上了旅遊景區的負責人。2015年,太陽溝村開始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項目,包括水電路改造項目的實施,村裡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麗小藏寨躍然眼前。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這一令人憎惡的傢伙還會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等,造成每年全球約72.5萬人死亡,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害蟲中的頭號「致命殺手」。在全世界,有超過3000種的蚊子,實際叮人、傳播病毒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在中國,最常見的吸血「家蚊」是庫蚊,在亞洲和歐美國家,常見的吸血、傳毒者是埃及伊蚊與白紋伊蚊。讓蚊子徹底滅絕是個終極難題,而這一結果會給全球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也尚未可知。
  • 好大一窩蚊子,二戰英國德哈維蘭DH.98蚊式飛機的主要型號
    蚊式的概念最早是1937年提出來的,當時德哈維蘭紙面計算認為他們能造一種比噴火還快的轟炸機,另外如果戰爭爆發鋼和鋁屬於戰略物資會出現短缺,所以這架飛機是全木結構,有利於戰時生產。而此前他們開發過DH.88競速機和DH.91郵政機兩種木結構飛機,對此有經驗。
  • 西鹹新區昆明池·七夕公園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央廣網西安1月8日消息 近日,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公告確定西鹹新區灃東新城昆明池·七夕公園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昆明池·七夕公園位於昆明池北岸中部,自2017年9月28日開園以來,已接待千萬餘名遊客。
  • 浪漫七夕催生甜蜜商機 還吸引外地來廈旅遊的情侶
    原標題:【網絡中國節·七夕】浪漫七夕催生甜蜜商機 還吸引外地來廈旅遊的情侶 首飾店推出「七夕」促銷,酒店「七夕」雙人自助餐優惠,婚紗攝影店為外地遊客支付部分機票……「七夕」節來臨,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商家們抓住「甜蜜商機」吸引顧客,一時間形成「七夕浪漫」經濟。
  • 七夕:金風逢玉露,勝卻人間無數
    曹植《洛神賦》「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句後,李善引曹植《九詠》注云:「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而七夕乞巧之俗也在這一時期出現。唐宋時烏鵲架橋流行南北朝,牛郎織女的故事裡又增添了烏鵲填河架橋的情節。庾肩吾《七夕詩》云:「玉匣卷懸衣,針縷開夜扉。姮娥隨月落,織女逐星移。
  • 告別北京癱,百度糯米旅遊發布七夕出遊「虐狗」大數據
    告別北京癱,百度糯米旅遊發布七夕出遊「虐狗」大數據  炎炎夏日,阻擋不了年輕火熱的心,趁著七夕,情侶們告別「北京癱」,用旅行出遊開啟精彩夏日生活。
  • 七夕將至,這裡竟然藏著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
    七月七日天河配,牛郎織女來相會牛郎織女遙遙相望一載只為七夕的鵲橋相會這段動人的故事寄託了世人對愛的期許活動一· 浪漫情侶裝 幸運得贈票8月25日七夕節當天,前10名身穿情侶裝遊園的情侶或夫妻,可獲贈磴山喜鵲谷景區門票1張。活動二· 穿漢服行古禮 七夕鵲橋會漢服的美,千姿百態,各具風韻。
  • 福州永泰開發「閩中寨堡」探秘遊 有望成新旅遊品牌
    「寨堡旅遊」有望成為福州永泰新的旅遊品牌。據悉,同安鎮生態(文化)旅遊休閒項目近日啟動,該項目旨在整合鎮內古寨堡資源,開發「閩中寨堡」探秘遊。  位於永泰西面的同安鎮,古寨堡林立。共有包括青石寨、愛荊莊、嘉祿莊、九鬥莊在內保存較完好的明清古寨堡4座。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青石寨被譽為「民間故宮」。
  • 【七夕飛思】玉露金風步鵲橋:七夕新作
    特別推薦,點擊即可閱讀;歡迎臨朐人轉發: 【七夕飛思】 玉露金風步鵲橋 ----七夕新作
  • 寨卡病毒的潛伏期多久有幾天?寨卡病毒會死人嗎?
    寨卡病毒發病後就會有明顯的症狀表現,體溫通常表現為低熱,有極少數有高熱反應;皮膚上會生長斑丘疹,在丘疹皮膚的周圍都會有發紅的現象;身體肌肉感覺無力,而且手足關節部位有疼痛感;眼睛部位還會有結膜炎的出現,但是不會出現化膿症狀;感染寨卡病毒發病後的症狀還有肌肉疼痛、頭痛、眼眶疼痛、四肢乏力、虛弱、惡性、腹痛、嘔吐、皮膚瘙癢等不適症狀。
  • 仙女湖七夕文化旅遊節要來了!諸多網紅景點首次曝光…
    仙女湖七夕文化旅遊節要來了!就在這個火熱的8月一場由內而外蘊含顏值、內涵與歡樂的美好變化正在新餘市仙女湖悄然發生一個「高質量發展大變樣」重點項目 仙女湖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是新餘市委、市政府2020年「高質量發展大變樣」的重點項目,是仙女湖區首要工作。
  • 七夕一個人過的文案
    快七夕了,這裡做個小本生意,扮女友1元,扮男友1元。 ——投稿人: 你的小朋友啊啊啊 您好 我是您親友七夕為您預訂的七夕蛤蟆 現在開始我要叫了: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孤寡。
  • 涪陵大順天寶大寨,48道寨門守護,現存10道寨門
    現在多數寨門人跡罕至48座寨門修在三面懸崖峭壁處,共同保衛天寶大寨,據老人們講,寨門間由石垣牆勾連,當時48道寨門互通信息,共同應對來犯之敵,匪患猖獗之勢頭得到控制,山上百姓安居樂業,寨門間石板路是很結實耐用的,那些年,每年都有平整和修繕。
  • 一場暴雨一場蚊,滅蚊先得滅孑孓,北京有人專門幹這個
    「通常我們會約在下午,一個社區做完至少得三四個小時,一直持續到黃昏。」他解釋,傍晚是成蚊活動的尖峰時間,滅蚊效果會更好。據了解,北京地區的主要蚊種是白紋伊蚊和淡色庫蚊,還有佔比較低的三帶喙庫蚊和中華按蚊。白紋伊蚊身上有白色的紋路,即人們所說的「花蚊子」、「毒蚊子」。它通常在戶外活動,白天尤其是夏季清晨5-8點及下午4-8點之間攻擊性強,而且是登革熱、寨卡病毒病及黃熱病的傳播媒介。
  • 海口濱海華庭蚊多居民疑為亞洲虎蚊 區疾控中心否定
    蚊子狠毒 被懷疑系亞洲虎蚊  小區業主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是東北人,在這個小區住了兩年,今年才發現小區蚊子多,白天晚上都咬人。他每天都要被這種蚊子咬出幾個皰,這裡的蚊子十分狠毒,擦驅風油都不管用,幾個小時皰都不會消。所以,他們業主都懷疑這種蚊子是「亞洲虎蚊」,攻擊性比其他蚊子強。
  • 雛鷹科普講堂第二十一期|大手拉小手,走出對蚊認知的誤區
    12月12日上午,由瑤海社區勤勞社居關工委聯合雛鷹行動青少年公益服務中心和梅香書苑悅書房,共同舉辦了名為「了解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蚊(病原生物學)」的公益科普講座。此次活動特別邀請了安醫大鄧勝群博士,為小雛鷹志願者們帶來了一場有趣的科普講座。
  • 天上有七夕,人間有七惜(七夕同題詩)
    中國人的情人節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天上有七夕,人間有七惜。一惜父母,養育之恩今生不忘。無緣咫尺同寒路,有愛天涯共暖窩。可嘆痴情都是恨,真如萬裡隔銀河。七夕感懷趙京江仰望蒼穹月半圓,銀河淡淡似雲煙。葡萄架下聽私語,客路橋頭念鵲仙。白髮添愁離別苦,紅裝帶恨守護堅。人間卻有薄情者,海誓山盟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