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這麼訓練狙擊手:別打頭,瞄準他的胸!打他的膀胱和小老弟!

2020-12-15 候知健

最近美國國防部的官網上,在介紹狙擊手這個職業時,對一些普通人常有的疑問進行了闢謠性質的解答。比如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軍隊狙擊手在戰場上瞄準目標的時候,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選擇瞄準頭部。理由很簡單,頭部面積太小,而且更容易動,因此對狙擊手來說,命中的概率更低。

圖:裝備可以有差距,對小老弟的態度不能有差異

因此美軍狙擊手學校的課程中,教官通常會教育學員,瞄準目標身上的兩個三角形區域:上面是胸部到頸部的範圍,下面是從髖骨到骨盆的範圍——也就是帶著小丁丁的小肚子那一塊。

當然不同任務下狙擊手的選擇並不一定相同。比如反劫持人質的執法、反恐射擊,不僅需要狙擊手一槍斃命,而且必須是目標被擊中後,立刻、徹底的喪失動作能力;這時候狙擊手不僅要打頭,還要確保子彈必須擊中腦幹這樣的關鍵部位。

相關焦點

  • 打頭還是軀幹?狙擊手給你答案:不一定要打死
    不管是敘利亞戰爭還是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戰場上的作戰經驗都顯示,基本上沒有多少狙擊手會在正常情況下瞄準對手的頭部射擊。大部分中彈者其實被命中部分都是身體軀幹被擊中,美軍狙擊手學校更是將「不準打頭」寫入了相應軍事教材。可以說,在戰場上是沒有多少狙擊手專門瞄著對手頭部射擊,更多人還是傾向於打擊對手的軀幹部分,畢竟軀幹佔人體比例最大。
  • 頂級狙擊手為什麼不打頭?
    狙擊手為什麼都是打胸不打頭,有什麼講究嗎?打胸也基本上是死,而胸部面積大,頭很容易擺動,還目標小狙擊對象不一定就是背對或面對狙擊手,如果側面對著狙擊手,其頭部是最好瞄準點。甘迺迪就是頭部中彈死掉的根本原因是戰場上命中率不高,射擊窗口時間非常短,沒時間給你精確瞄準頭部,所以瞄準胸部軀幹位置命中率比頭高多了。我有個部隊出來的童鞋,他們教官教的戰場上都是打四肢,不打死,然後讓對方葫蘆娃救爺爺。據統計,打死一個敵人就會造成一個戰鬥減員。
  • 一把老式步槍消滅214名敵軍,包括美軍王牌狙擊手
    用一把老式步槍消滅214名敵軍,包括美軍王牌狙擊手在世界最優秀的十名阻擊手中,有一人便是來自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戰士張桃芳,他憑藉過人的膽氣和過硬的射擊技術,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留下來一段狙擊神話。張桃芳是中國江蘇興化人,1931年出生,1951年加入志願軍入朝作戰,剛參軍時,這個二十剛出頭的小夥子還對射擊一竅不通,在訓練時還經常脫靶,可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新兵竟然就可以在幾個月後成為志願軍中頂尖的神槍手。
  • 他是美軍口中的大魔王,抗美援朝時單挑美連隊,中國天才狙擊手!
    沒有野外求生本領的狙擊手,穿啥高端服裝都沒用。就像一個描邊大師,你給他多好的武器都沒用。3. 生存能力與獨行能力,生存能力,有蟲子吃蟲子,餓到沒邊沒沿兒,啃樹皮也照樣活一段時間。獨行能力,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這是武學,而熱武器時代,兩個人,成功的預判偷襲,和先手攻擊,的確比一個人更好。
  • 狙擊手射擊目標是脖子還是頭部?和遊戲可不一樣!身體的這兩個地方...
    說到狙擊手,大家也不陌生了,部隊中的神槍手,身懷絕技,偽裝技能很強、偵查技能很強、槍法很準等等,在遊戲中,大家就喜歡穿個吉利服,然後找個地方趴著,觀察附近的目標,等著有人送上門來,然後一槍爆頭,在遊戲中,大家都是先打頭,在現實中呢?狙擊手的射擊目標是脖子還是頭呢?
  • 世界十大狙擊手之一,曾一人幹掉214名美軍,令所有人聞風喪膽
    他是中國王牌狙擊手,世界十大狙擊手之一,曾一人在33天內擊斃214人,令所有人聞風喪膽。現在人們常常把經過特殊訓練,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偵察技能的射手稱為狙擊手。狙擊手是特種作戰行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也是特種作戰行動決定性的關鍵因素。他們在世界各國特種部隊中接受相應的專業訓練,並擔負特殊任務。狙擊手不光要射擊敵軍人員,敵軍的車輛、直升機、通訊設施與油槽、水塔等往往是更重要的狙擊目標,這就更需要狙擊手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以最小的成本使敵軍付出最大的代價,這是當今世界各國不遺餘力對狙擊手大加訓練的根本目的。
  • 同樣是狙擊手,為何軍人喜歡瞄準四肢,特警卻喜歡瞄頭部?
    冷鋒(吳京飾)的父親,一位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戰士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為了完成任務,他眼睜睜地看著戰友被敵人的狙擊手摺磨致死,最後愧疚一生。在大多數人看來,狙擊手槍法很準,往往可以遠距離狙殺敵人,真實戰場上最遠的射擊命中距離記錄也是2430m。不過,在實際的訓練中,軍隊、武警以及特工隊狙擊手的要求完全不一樣。
  • 他使用老式步槍,仍能躋身世界狙擊手前列,被志願軍總部記特等功
    經過了這樣艱苦的訓練,張桃芳的射擊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班長的推薦下,張桃芳開始了自己的狙擊生涯。那時我軍還沒有狙擊手的專門訓練,只是有優秀的射手現場教他們怎麼測距,怎麼定標尺,怎麼算提前量。沒想到,這個幾個月前還打空靶的新兵,竟在不久後成為聞名軍中的神槍手。
  • 狙擊手為什麼都是打胸不打頭,有什麼講究嗎?
    狙擊手對於平常百姓來講是一個較為神秘又威風的職業,其以冷靜精準的射擊能力一槍斃掉歹徒匡扶了正義。但有一點是,狙擊手往往只射擊對方胸膛而不是瞄準頭部來打,這究竟有什麼樣的講究呢?不是所有戰士都能成為狙擊手,其需要一定的天賦和經受得住專業訓練。軍方通常會在武警或軍隊裡挑選合適的培養苗子。通過嚴格專業的魔鬼強化式訓練後,合格者才能正式成為狙擊手。那麼狙擊手作為特殊兵種,所進行的多數也是特定任務,比如配合警察、武警擊斃兇徒拯救人質等。
  • 他是世界十大狙擊手之一唯一的中國人
    從新兵蛋成為神槍手,1951年3月,張桃芳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2年9月參加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在此之前曾接受過兩個月的射擊訓練。張桃芳所在的部隊到達前沿陣地時,抗美援朝戰爭已進入戰略防禦階段。當時敵軍憑藉先進的裝備,時常炮轟我前沿陣地,在白天堂而皇之地曬太陽、打撲克、跳舞,根本不把中朝軍隊放在眼裡。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有望接手《美軍第一狙擊手》
    好萊塢老牌男星、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有望接手《美軍第一狙擊手》   搜狐娛樂訊 (文/耷子)好萊塢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在因預算問題暫時擱淺科幻大片《機器人啟示錄》之後,月初又放棄了《美軍第一狙擊手》(American
  • 十大狙擊手之「最」
    他的狙擊技術是老式的,沒有雷射瞄準器,也沒有50口徑子彈。他有的只有他的感官和一把老式步槍。 1939年-1940年蘇芬嚴冬血戰中,芬蘭狙擊手海耶將自己隱藏在雪地中,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就用芬蘭版的莫辛納甘步槍射殺了542名蘇軍,一舉成為世界上殺人最多的狙擊手。被稱為「白色死神」。
  • 世界公認的五大狙擊手,中國人榜上有名,第一名遙遙領先
    因為很難瞄準,戰士們就把槍法好的叫狙擊手,後來這也成了狙擊手的職業名稱。狙擊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原本是真實存在的。當時,德軍挑選優秀士兵組建自由狙擊手。他們精準的槍法給英法聯軍造成了巨大的殺傷力,並逐漸被各國所應用。那麼我們就來看看世界公認的五大最強狙擊手吧。張濤芳來自中國江蘇省。
  • 美軍新型步槍:讓狙擊手打得更遠
    圖片來源 美國巴雷特公司綜合編譯 張 俊美國和北約特種部隊即將獲得一款能改變狙擊手作戰方式的武器——巴雷特公司生產的Mk22型「多用途自適應設計」高精度步槍。該槍最具革命性的設計在於,它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口徑以適應不同類型的任務。
  • 上甘嶺戰役,他32天426發子彈斃敵214人;張藝謀申請拍電影被同意
    我們都知道戰場上所有士兵都是受到過專業訓練的,他們十分擅長隱匿自己的行蹤,哪怕真的遭到了狙擊手的瞄準也有其他的隊友為其打掩護或是打起反擊戰。所以要想立下足夠的軍功對於戰場上的狙擊手來說無疑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而現實中就有一名上甘嶺戰役的老兵,用426發子彈消滅了214名敵人 。
  • 有些狙擊手為什麼總要對著目標胸口開槍而不是頭部?
    打胸和打頭,這個是軍隊狙擊手和警方狙擊手的不同,原因就在於,狙擊手的任務不同,面對的情況不同,要求不同導致的。 警方需要狙擊手的時候,主要是面對歹徒劫持人質,往往歹徒就一兩個人,劫持人質的情況下,需要的是一擊致命。警方狙擊手,往往只有一次開槍的機會,而提供給狙擊手擊中的部位也就只有頭了。
  • 美日太平洋叢林血戰:狙擊手成為「死神的鐮刀」
    美國海軍陸戰隊採取的這種訓練方式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惟一的,沒有哪個國家曾經訓練其狙擊手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射擊。可是在戰爭中,這種訓練方式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衝繩戰役中,美軍狙擊手丹尼爾卡斯在1200碼(1100米)的距離上幹掉了日軍的機槍手。
  • 美軍最強狙擊手,綽號「拉馬迪惡魔」,斃敵數百卻死於戰友冷槍
    1999年,手臂恢復狀態良好的克裡斯幸運地得到了參加BUD/S訓練的機會,而這一訓練正是著名的「海豹突擊隊」的入隊考核。2001年3月,克裡斯成功通過了BUD/S訓練,正式成為了海豹突擊隊的一員。作為一個新兵蛋子,他被分配到了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旗下的海豹三隊「查理」排,成為了一個——機槍手。
  • 號稱「中國王牌狙擊手」,33天擊斃214人,令敵人惶惶不可終日
    現在人們常常把經過特殊訓練,掌握精確射擊、偽裝和偵察技能的射手稱為狙擊手。狙擊手是特種作戰行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也是特種作戰行動決定性的關鍵因素。以最小的成本使敵軍付出最大的代價,這是當今世界各國不遺餘力對狙擊手大加訓練的根本目的。
  • 中國傳奇狙擊手,用沒有鏡的狙擊槍,436發子彈消滅214名美軍
    當時的他,才而二十二歲,而就是這麼一個年輕的小子,卻令美軍聞風喪膽。他在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不久之後,很快就發現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狙擊。於是,他刻苦訓練,虛心向一些老前輩求教,再加上他特有的天分,幾個月的時間,就成為了軍中一流的狙擊手。  既然是英雄,從來就不愁沒有用武之地。對於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大家一定都知道。有一個關於描寫上甘嶺戰役的文章一度被編為小學教材,但我們今天的這個故事的主角不是那篇課文中的黃繼光,而是張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