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發現三個青光眼致病基因

2021-01-20 東方網

  記者從9月22日召開的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成立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上獲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雜誌近日刊登了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王寧利、喬春豔、徐亮、賈紅豔等聯合新加坡全國眼科中心的昂丁(AungTin)教授完成的一項研究,他們發現了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PACG)3個新的易感基因位點,能夠早期篩查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並及早治療,減少致盲發生。這是我國眼科學者首次作為並列第一作者和並列通訊作者在該級別雜誌發表文章。

  據王寧利介紹,閉角型青光眼在亞洲人群中發病率較高,如不能早期發現治療,其中約2/3患者最終可致盲。在全球範圍內,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人數約1500萬人,其中約80%在亞洲。此次三個新基因位點的發現,對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療非常重要。

  儘管此項基因篩查還沒有完全投入臨床應用,但如果家族有原發性閉角青光眼病例,近親屬可以儘早到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諮詢。

  (人民網-健康時報)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北京同仁眼科研究所翟黎東主任將走進大慶眼科醫院
    北京同仁眼科研究所翟黎東主任將走進大慶眼科醫院 2020-11-03 1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黨日活動|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黨總支與武警國賓護衛隊聯合開展...
    2020年12月12日,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黨總支部38位黨員與武警國賓護衛隊聯合主題黨日活動。支隊政委首先對此次活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對北京同仁醫院專家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眼科黨總支書記劉武主任號召大家向武警官兵們學習,練出過硬本領,練出超人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們的職責與義務,希望通過此次黨建活動讓每一個黨員真正領悟黨紀黨性的精華和重要意義。眼科黨總支的專家團隊為官兵及家屬進行了短暫的義診和諮詢。
  • 致敬醫者|2020年,請記住北京同仁醫院這些閃亮的名字
    北京同仁醫院慶祝2020年「中國醫師節」大會表彰名單向所有醫者致敬!一、承擔援疆任務1、青光眼科段曉明2、鼻科 董懌二、承擔京津冀對口支援任務1、眼外傷科於潔2、耳科 王丹妮三、獲得北京醫師協會「北京優秀醫師」稱號1、援鄂醫療隊隊長、呼吸內科金建敏2、援小湯山醫院醫療隊長、體檢科陳東寧四、獲得東城區「優秀醫師」稱號
  •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專家艾立坤掛號
    艾立坤是一名眼科專家,因為具有出色的醫療水平而受到了廣大患者的歡迎,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尋求艾立坤的幫助。那麼,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專家艾立坤掛號應該怎麼掛?一、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專家艾立坤掛號1、現場掛號醫院的掛號流程是現代化的,各個樓層設置了掛號處,而且不同樓層的功能略有差別。
  • 北京同仁醫院艾立坤怎麼樣
    那麼,北京同仁醫院艾立坤怎麼樣?一、北京同仁醫院艾立坤怎麼樣從事斜視弱視治療及科研十餘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疑難斜視的治療,如視疲勞引起的復視,斜視,鼻窺鏡術後引起的醫源斜視,外傷等原因引起的麻痺性斜視,先天性斜視,特殊類型斜視,甲狀腺眼病引起的斜視等有深入的研究及經驗。
  • 上海眼科醫院排名治療青光眼哪家醫院好?
    核心提示: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藥物、手術、雷射是目前控制眼壓、治療青光眼的主要手段。青光眼的治療目標:降低眼壓,保存視力。青光眼治療後,並不能恢復到以前的視力,但是,患者能夠有殘餘視力是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建議青光眼患者應定期監測眼壓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遠離青光眼的傷害。
  • 濟寧同仁眼科醫院南風視光配鏡中心舉行開業儀式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6月1日訊(記者 孫澤文)6月1日上午10時,濟寧同仁眼科醫院南風視光配鏡中心舉行開業儀式。據了解,濟寧同仁眼科醫院南風視光配鏡中心位於北湖省級旅遊度假區南風商業街第2棟103號,設有視光診室、配鏡室以及斜弱視訓練中心等。門診主要開展各類屈光不正診治、疑難驗光和配鏡、老視和漸變鏡驗配、視功能檢查和訓練、眼科疑難病症診療等。濟寧同仁眼科醫院南風視光配鏡中心的成立填補了濟寧市太白湖新區視光配鏡的空白。
  •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南昌眼科醫院增設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門診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為積極響應國家近視防控的號召,高效落實近視防控工作,1月13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南昌眼科醫院將在江西省內首開「兒童青光眼近視防控門診」。  門診主要針對幼兒及青少年的眼保健,近視預防及治療的特色專科門診,提供全面眼健康檢查、科學用眼指導、屈光發育檔案建立、視力跟蹤監測、個性化近視防控診療服務。
  • 部分成本降7成,青光眼患者福音!患者:眼睛亮了,心裡也亮堂了!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的專家團隊,多年來,一直在全國各地進行眼健康的扶貧工作,他們來到大西北進行義診,魏大媽和當地許多生活困難的白內障患者,由當地有關部門組織接受了這次義診。北京同仁醫院的專家很快為魏大媽安排了手術,摘掉紗布的那一刻,魏大媽覺得心裡都亮堂了起來。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含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含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風險評估與內部控制評價諮詢服務項目遴選公告一、基本概況介紹:根據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範》,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單位層面及業務層面的相關風險進行評估,完善風險清單
  • 32歲同仁醫院眼科醫生王輝突然離世 一雙眼角膜捐獻患者
    本報記者 郭婧婷 北京報導北京同仁醫院團委副書記、眼科青年醫師王輝帶病堅持工作6天後,於2019年6月30日凌晨逝世,終年32歲,王輝與妻子育有一名一歲的女兒。王輝生前深愛著醫生這個職業,在他離開後,同為醫生的妻子選擇用捐獻眼角膜的方式,延續他的醫者仁心與追求。
  • 北京同仁醫院李仕明副教授獲2020年北京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近日,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正式批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李仕明副教授獲得資助。北京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設立於2018年,旨在鼓勵北京地區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立足科學前沿,開展實質性國際合作,培養造就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項目資助期限為3年,資助經費100萬/項。
  • 北京同仁醫院三個團隊榮獲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魏文斌教授團隊成果榮獲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內分泌科楊金奎教授團隊成果、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房居高教授團隊成果分別榮獲二等獎。華夏醫學科技獎是經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由中國醫促會設立和主辦的全國性醫學獎項,獎勵在醫療和保健科技領域中推動自主創新、科技研究、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 壟斷腫瘤患兒眼底檢查 北京同仁醫院被指見利忘義
    人民醫院眼科中心主任醫師梁建宏告訴本刊記者,迄今為止治療的病例數大概在200多例。目前北京收治RB患者最多的是同仁醫院。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同仁醫院副院長、北京眼科學院院長王寧利透露,去年該院新接收患者突破了200例,幾乎佔到了中國新增患者總數的四分之一。
  • 華廈眼科已3位專家榮獲「國之名醫」榮譽稱號
    華廈眼科本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兩名醫生獲「國之名醫」榮譽稱號,至今,華廈眼科已有3位獲此殊榮!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主辦的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在線上舉行全國98個學科366名傑出醫生代表入選。
  • 《亞太青光眼指南》出版發行
    日前,由北京同仁醫院王寧利教授、廣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張秀蘭教授主譯,多位全國青光眼學組委員共同參與翻譯及編輯的《亞太青光眼指南
  • 北京同仁醫院「暑期高峰」有增援 超3000名患者候診不擁擠
    眼科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的一張「金字招牌」。學生是近視高發人群,每到暑期,以學生群體為主的患者都會從全國各地湧到同仁醫院。高峰時,僅醫院眼科每天就要接診超過3000名患者,比平時增加將近15%的患者量,時常讓這裡的大夫忙到「水都不敢喝一口」。
  • 2020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招聘1人公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始建於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為重點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設有64個臨床和醫技科室,開放病床1759張,附設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和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首都醫科大學北京眼科學院和耳鼻咽喉科學院設在院內。
  • 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沒科學依據
    5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有關專家就科學用眼、預防近視等回答媒體提問。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主任醫師魏文斌針對「配戴眼鏡後近視度數加深」等近視預防傳言進行了回應解釋。建議度數大於100度就應該佩戴眼睛,首先應該去醫院進行鑑別,通過睫狀肌麻痺以後,散瞳、驗光可以區分診斷真性近視還是視疲勞和假性近視。魏文斌強調,真性近視是不能通過儀器訓練等方式恢復,近視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癒方法,儀器訓練使視力提高的原因可能患者本身是假性近視,也可能是通過訓練睫狀肌,提高了裸眼視力。
  •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眼科榮獲第五屆中國創新挑戰賽——Dr.X...
    ——用於玻璃體腔植入的新型後置式青光眼引流閥奪魁!據悉,本次大賽自2020年6月開啟報名,共徵集來自上海多家知名三甲醫院的155個參賽項目,經過專家進行多維度盲選後,共32個項目進入初賽,16個項目進入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