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宇早期中國美術出版活動:投稿和辦刊

2021-01-08 蔓蔓說文化

張光宇在《世界畫報》得到獨當一面的鍛鍊機會,他在刊物上發表的漫畫插圖作品也漸漸多了起來。從一九一九年起,上海的一些畫刊、報紙。像《申報》《小申報》《解放畫報》《新聲》,陸續發表了署名『光宇』的漫畫。《雄雞孵蛋》《雪的下面》《這般可喜娘罕曾見》《窮衣裳穿在外面》《水越漲越大》《教育》《一致行動》《騎著牛背慢慢走》《中國的新債主》,等等作品。

張光宇的漫畫《騎著牛背慢慢走》,刊發於1921年的《申報》

張光宇隨著發表量增大,畫漫畫更加熟練了,筆法也更有力從容了,畫的漫畫從內容到形式比起《世界畫報》初期自不可同日而語。

張光宇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現在想搞清楚張光宇到底早年在哪些刊物發表過哪些作品,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可以肯定,上述作品遠遠不是全部,他的作品也不會只有漫畫和插圖,他對自己早期經歷的描述中,有這樣的一段:『一九二一年二十一歲,為《小申報》等報刊畫「諧畫」、設計報頭,後又經人介紹為上海高亭唱片公司繪製裝飾性很強的名角表演身段和臉譜圖案的唱片外套。』這裡他不提漫畫(這個時期他創作的『諧畫』很多是時事政治諷刺漫畫),不提他參與編輯和供稿的諸多刊物,更不提他在中國電影創業時期所作的貢獻。他只是簡單地說畫『諧畫』、設計報頭和唱片外套。

丁悚畫張光宇,刊發於1918年的《世界畫報》

他沒有提及的刊物裡有一本《影戲雜誌》。這份刊物特別值得關注,因為這是中國最早的電影期刊,刊物和創辦人顧肯夫、陸潔、張光宇一樣,在中國電影發展歷史中都有重要一席。

張光宇 《西遊漫記》

顧肯夫在創刊詞中寫到,《影戲雜誌》創刊宗旨為:

(一)發揚影戲在文學美術上的價值。

(二)介紹有價值的影片給讀者。

(三)防止有害影片的流行。

(四)在影劇界上替我們中國人爭人格。

在中國電影艱難創業的初期,中國的電影人即已提出如此觀點,至今猶如警鐘。

張光宇設計《影戲雜誌》1921年創刊號封面

該刊還以《滑稽及諷刺活動畫之製法》為題,首次向中國讀者介紹了動畫、卡通的製作過程。這是張光宇藝術人生諸多脈絡中又一值得追蹤的一件事。讓滑稽畫動起來便成了動畫片。早年的動畫製作者差不多都是年輕的漫畫家和插圖畫家,比如黃文農、楊左匋、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等。

張光宇的鋼筆畫《鳳凰山》,刊發於《世界畫報》1918年第2期

從《世界畫報》上張光宇的名字在上海灘嶄露頭角開始,在以後的幾年裡,他陸續加盟了一些刊物,這些刊物既有比較通俗的娛樂性刊物,也有比較嚴肅的注重文化、藝術品格的刊物。像《滑稽》《滑稽畫報》《世界》《新聲》《電影雜誌》,等等。張光宇在辦刊過程中,逐漸積累經驗,他的漫畫和插圖日漸進步,他創作的肖像也出現在刊物的插頁和封面上,除了以前優雅清純的時裝少女、滑稽影星漫筆畫像以外,第一次出現了木刻手法的、造型風格簡潔有力的《鄭小秋像》。

張光宇的水彩畫《紫石街之春》,刊發於《文華》1929年第2期

張光宇這一時期在藝術上的發展似乎格外順利,參加編輯刊物,投稿漫畫、插圖,參加美術會、參加美術展覽,讀書和朋友雅聚……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情,令張光宇的人生軌跡又現變數。張光宇回鄉成親。這一年,他二十歲,無錫姑娘湯素貞從此走進了他的生活裡。

張光宇作品《小姐須知》

相關焦點

  • 張光宇:一位「被遺忘」的中國漫畫家
    或許這家三代為醫的普通家庭很難想到,今後這個男孩,會成為中國美術史上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他,就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現代中國裝飾藝術的奠基者之一的大畫家張光宇。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張光宇並不為人所熟知。在他眾多的創作中,惟一可稱得上家喻戶曉的,就是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的人物造型設計。事實上,這只是張光宇漫漫創作長河之中的一朵小浪花。
  • 張光宇《大鬧天宮》美術設計手稿等數百珍貴原作展出
    在張光宇的身上,有著許多沉甸甸的標籤:他是中國現代視覺、城市文化、大眾傳播的先行者;是中國漫畫、中國動漫電影的奠基人之一;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國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設計者之一。他的藝術實踐遍及繪畫、漫畫、平面設計、空間設計、舞臺美術、電影美術、壁畫、動漫製作、出版、藝術教育等諸多領域,可謂藝壇「多面手」。
  • 現場|「張光宇藝術十二燃」:走進中國漫畫奠基人的藝術世界
    張光宇像 1935-1936年(葉淺予攝影)12月22日下午,為紀念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由嘉德藝術中心主辦、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支持、吳洪亮策展的「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在嘉德藝術中心開幕。張光宇涉獵的漫畫、設計、插畫、出版、電影美術、壁畫等許個領域的作品在現場展出。
  • 第一代中國潮人——張光宇的「藝術12燃」就在前方
    對今天的中國藝術人來說,重溫湮沒在汩汩時代洪流裡的珍貴的火光、浮動的繁星,與放眼未來同樣重要。張光宇,一個不折不扣的時代親歷者、書寫者和改造者,一個讓時代跟在他後面奔跑的藝術家。抱懷著同樣的理念,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嘉德藝術中心與策展人吳洪亮走到了一起,共同打造一場有關張光宇的紀念性藝術展覽,「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
  • 漫畫家的彩筆千秋:《大鬧天宮》人物造型設計張光宇小集出版
    張光宇(1900—1965)是《大鬧天宮》人物造型設計,中國現代設計藝術奠基人,中國大眾美術、商業美術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形式感極強,其藝術風格被稱為「畢卡索+城隍廟」,是西方現代藝術和中國民間藝術的無痕融合。張光宇深刻影響了葉淺予、丁聰、張仃、黃永玉、韓美林等一大批畫家,開闢了中國現代美術新路,是「一代漫畫家的領路人」。
  • 張光宇:「大鬧天宮」造夢者
    時值張光宇誕辰120周年之際,嘉德藝術中心推出「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和相關系列活動,向人們展示其多姿多彩的面貌——「一代漫畫家的領路人」(華君武語),「我國漫畫及裝飾藝術界一位傑出前輩」(張仃語),「漫畫界一致公認的老大哥和帶頭人」(黃永玉語)。
  • 不止《大鬧天宮》,這個展覽點燃了更多面的張光宇丨揭秘
    張光宇是誰?或許這是大部分人聽到這一名字的真實反應。張光宇作為中國現代視覺、城市文化、大眾傳播的先行者,是中國漫畫、中國動漫電影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藝術實踐遍及繪畫、漫畫、平面設計、空間設計、舞臺美術、電影美術、壁畫、動漫製作、出版、藝術教育等諸多領域。
  • 鑑賞|張光宇:「大鬧天宮」造夢者
    時值張光宇誕辰120周年之際,嘉德藝術中心推出「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和相關系列活動,向人們展示其多姿多彩的面貌——「一代漫畫家的領路人」(華君武語),「我國漫畫及裝飾藝術界一位傑出前輩」(張仃語),「漫畫界一致公認的老大哥和帶頭人」(黃永玉語)。
  • 漫畫家丁聰形容張光宇是一個純粹的藝術家
    作者:萬葉堂主 店鋪:萬葉堂來源:孔網app動態這幾天一直在和同行聊張光宇,又把他的全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每次看他的作品,我的感受都是一樣的,用黃永玉先生的那句評語來形容最恰當一一「他媽狗雜種真神人也。
  • 不止《大鬧天宮》「張光宇藝術12燃」大展解碼藝壇先驅
    嘉德藝術中心供圖為紀念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由嘉德藝術中心主辦、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支持、吳洪亮策展的「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23日起對公眾開放。事實上,張光宇涉獵漫畫、設計、插畫、出版、電影美術、壁畫等多個領域,他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中國現代設計師、前衛藝術家,中國動漫奠基人。
  • 不止《大鬧天宮》 「張光宇藝術12燃」大展解碼藝壇先驅
    嘉德藝術中心供圖  為紀念張光宇先生誕辰120周年,由嘉德藝術中心主辦、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支持、吳洪亮策展的「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23日起對公眾開放。  事實上,張光宇涉獵漫畫、設計、插畫、出版、電影美術、壁畫等多個領域,他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中國現代設計師、前衛藝術家,中國動漫奠基人。
  • 「美猴王之父」張光宇藝術大展點「燃」今冬
    吳洪亮認為這頗有藝術家自寓的況味:從漫畫、平面設計、空間設計、舞臺美術到電影美術、動漫製作、出版等,從抗日戰爭中的諷刺漫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教中央美術學院,從《大鬧天宮》經典動畫形象的創造者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國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張光宇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中國現代設計師、前衛藝術家,中國動漫奠基人。
  • 他的漫畫不只「大鬧天宮」,更嬉笑人間|張光宇誕辰120周年
    當年,在《大鬧天宮》成功上映後,多數人只道是電影導演萬氏兄弟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功勞,卻渾然不知美猴王等經典角色的造型從何而來。為此,萬氏兄弟特意致信設計者張光宇道歉,並表示「你才是《大鬧天宮》創作者中最重要的人物」。這位隱身於《大鬧天宮》背後的美術設計,在近代中國商業美術界所承擔的角色,就像在動畫電影《大鬧天宮》中一樣不可替代,卻鮮有人知。
  • 張光宇大展 點燃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這場名為「為了前方」的張光宇大展,還未開展就引發了文化群體和文化愛好者的高度關注和主動傳播。 這三位都是成名已久的大藝術家,一位是日本的代表,一位是西方的代表,張光宇則是中國的代表。
  • 張光宇 從《上海漫畫》到《大鬧天宮》 | 封面人物
    北京芳嘉園15號院的男孩冬冬剛剛從電影院回來,便和輪椅上他熟悉的一位老者興衝衝地講起孫大聖、巨靈神、土地老兒、老龍王和能長能短的定海神針。冬冬有些著急地問,「孫悟空的故事長得很,為什麼不能一起演出來呢?」老人微笑著安慰他,「莫急,莫急,還有下集呢,快得很,已經在拍嘍。」三年後,冬冬的這位鄰居、《大鬧天宮》的美術設計張光宇因病痛溘然長逝。
  • 經典就是經典,從《張光宇小集》聊幾本新版老漫畫
    今年是張光宇誕辰120周年,對於張光宇可能是一個有點被遺忘的名字,除了了解中國漫畫史的讀者,還記得他的真的不多了。張光宇是國產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人物造型創作者,中國現代設計藝術奠基人,中國大眾美術、商業美術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形式感極強,其藝術風格被稱為「畢卡索+城隍廟」,是西方現代藝術和中國民間藝術的無痕融合。
  • 「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展覽開幕
    12月22日,為紀念張光宇誕辰120周年,由嘉德藝術中心主辦、張光宇藝術文獻中心支持、吳洪亮策展的「為了前方——張光宇藝術12燃」在嘉德藝術中心啟幕。展品中包括1910年代和1920年代張光宇創作的新仕女形象作品,1930年代設計的家具和《小姐須知》《民間情歌》《新詩庫》封面畫及諷刺漫畫系列作品,1940年代的《西遊漫記》及手稿、電影美術海報,1950年代的《新西遊漫記》《神筆馬良》,參與國家形象工程的史料,插畫、漫畫等,1960年代的《大鬧天宮》美術設計手稿。
  • 動畫片《大鬧天宮》裡被遺忘的美術設計大師 有人說他應與齊白石...
    張仃還認為,張光宇應與齊白石、黃賓虹並列,各代表著一種主要的美術流派,是開派大師,「中國現代美術中,應當齊(白石)、黃(賓虹)、張(光宇)並重」——這是我們研究中國美術史,甚至可能影響中國美術未來發展的重大課題。」張光宇是誰?張光宇是國產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人物造型創作者,中國現代設計藝術奠基人,中國大眾美術、商業美術的代表人物。
  • 張光宇 | 《新西遊漫記》筆記
    讀魯迅先生所著《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七篇《明之神魔小說(中)》,大部篇幅,都是述說《西遊記》,最末一段涉及《後西遊記》云:《後西遊記》六卷四十回,不題何人作。中謂花果山復生石猴、仍得神通,稱為小聖,輔大顛和尚賜號半偈者復住西天,虔求真解。途中收豬一戒,得沙彌,且遇諸魔,屢陷危難,顧終達靈山,得解而返。
  • 關於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
    、專家評審,產生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支持項目擬入選項目共50個,現進行公示(詳見附件)。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選育高水平辦刊人才子項目—青年人才支持項目擬入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