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推理作品為什麼那麼強

2020-12-14 上遊新聞

前段時間,大家熱議的國產劇《沉默的真相》,是一部非常典型、優秀的社會派推理作品。

從一樁地鐵爆炸案牽扯出沉默多年的殘酷往事,這部改編自紫金陳《長夜難明》的網劇,憑藉強烈的戲劇衝突和懸念設置,融入對現實問題的討論和批判,成為了今年國產劇的口碑之作,超過40萬人打出了「9.1」的高分。

與此前反轉不斷的懸疑作品不同,《沉默的真相》早早便讓我們猜出「誰是兇手」,同時也讓我們預見主角江陽(白宇飾)將會為堅守正義和真相,而義無反顧地走上一條悲壯的道路:

理想主義者的赤子之心終將戰勝所有艱難險阻,燒毀骯髒和黑惡,照耀曾經難明的長夜。

類似這樣的社會派推理作品,近年來才因為影視改編在咱們國內受到矚目,但其實,它早在日本形成深度文化。

社會派推理來源於日本。在社會派推理中,「兇手是誰」和「作案手法」不再重要,取而代之是兇手的動機,以及引發這個動機背後的人性、社會現象與時代背景。

社會派推理:人性的鏡子

社會派推理多為講述無可避免的悲劇,深刻剖析人性的陰暗面與扭曲,呈現出人性的複雜性。

《祈禱落幕時》

在眾多日本社會派推理作家中,「暢銷書大戶」東野圭吾自成一派。

他的文體涉獵頗廣,他個人也不拘泥於某種特定的類型風格中。早期作品多為新本格推理小說,後來接連推出了多部社會派推理小說,在他的作品既探索了人性、社會面貌,也在反思日本現行的一些法律制度,因而他在日本社會派推理中擁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東野圭吾對於人性的刻畫深刻細膩,而且往往觀點獨特。深受中日韓讀者喜愛的《白夜行》可謂是他最為經典、剖析人性善惡的集大成者。無論是原作還是改編的影視作品,都位列口碑的高位。

日劇《白夜行》

《白夜行》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大阪某廢棄建築物驚現一具男屍,嫌疑人之女雪穗與被害人兒子亮司因而走上了看似毫無交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雪穗擠進了上流社會,而亮司游離在底層,與他們有利益相關的人都接連離奇死去,甚至亮司也選擇帶著所有秘密自盡。警察經過19年的苦苦追蹤與偵查,終於知道他們背後的真相與秘密。

「令他害怕的,並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討厭自己的人所散發的負能量,他從沒有想像,在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

儘管很多人都認為「人的惡意並不是毫無理由的」,但事實上我們生活中也曾發生過多次無差別殺人事件,這些兇手的動機往往都是「毫無理由的」,令人心寒與恐懼,這種毫無理由的「惡意」,在東野圭吾的作品中也有所體現。

《惡意》講述了原本擁有大好前途的暢銷書作家突然被殺,警方經歷多番調查終於鎖定嫌疑人為死者朋友,然而他的動機僅僅是「我就是看他不爽想殺死他」。

還有近期接檔《半澤直樹2》播出的,東野圭吾懸疑力作《危險的維納斯》的同名日劇,由妻夫木聰與吉高由裡子主演,第一集播出之後,反響不俗,獲得了14.1%的平均世代收視率,目前穩居秋季日劇收視第一的位置。

該劇主要圍繞由遺產繼承引發的種種問題,因同母異父的弟弟離奇失蹤,主人公島伯朗捲入了一場權利和欲望交織的犯罪事件中,在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道盡了複雜人性:人性本善卻同時有作惡的動機。

「天才未必會帶來幸福,與其創造不幸的天才,不如為增加幸福的凡人而努力。」

《危險的維納斯》原作於2016年出版,是東野圭吾近幾年為數不多、頗受好評的新作。儘管這並不是一部典型的社會派推理作品,但裡面蘊含了東野圭吾多年來在社會派推理上耕耘後的心血,他在此書中再次延續自我「借罪惡來剖析人性」的風格:

「維納斯」並不特指某個人,而是那些存在於每個人內心深處令人瘋狂、會讓人痴迷其中而無法自拔甚至會失去自我的東西,或是對金錢的欲望、或是對科學的狂熱,一旦失去理智就會瘋狂,而成為罪惡之源。

總的而言,東野圭吾更擅長在用推理解剖社會黑暗面的同時,也在探索人與人之間的複雜情感與關係,是一面反映人性的鏡子。

社會派推理:日本社會發展的變遷

最初並沒有「推理小說」的說法,推理小說的前身是偵探小說,十九世紀愛倫坡的作品《莫格街謀殺案》被後人視為「偵探小說」的起源,這位以詭譎多變的哥特小說、恐怖小說聞名的作家兼詩人,創造了「罪案-偵查-解密-破案」的偵探小說基調。

後來柯南·道爾以「福爾摩斯」系列作品將這個新興文體發揚光大,由於偵探小說本身反轉不斷、解謎趣味十足,加之其與西方工業化、城市空間有著緊密聯繫,逐漸在西方文壇擁有一席之地。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後,東京重建為現代大都市,昔日的熟人社會關係開始分崩離析。

在此階段,報業大亨黑巖淚香在搞黃色的業餘時間裡,翻譯了一大批西方偵探小說,並且引入日本,他與其他的同好一起為偵探小說的本土化做出不少努力,

後來偵探小說在日本得到極好的發展,並且擁有「推理小說」的新名號,隨後更是隨著日本社會發展的變遷,形成了各路個性鮮明的流派。

(江戶川亂步)

大名鼎鼎的江戶川亂步創作了「密室殺人事件」,開創了日本推理小說的先河;橫溝正史則推出了《蝴蝶殺人事件》《女王蜂》《本陣殺人事件》等佳作,被喻為「日本本格推理宗師」。

(橫溝正史)

所謂「本格」,就是崇尚智力較量、強調邏輯至上、純粹推理解密的推理小說,這類小說多為著兇手是誰、詭計是如何設計與實行的,至於動機往往都是一筆帶過。

而涉及一些病態行為,氛圍陰暗怪異的推理小說則是「變格」。這類小說多為少兒不宜,幻想離奇,非常注重各色獵奇和變態心理,多為探索精神病狀、世間的黑暗與作者的夢魘,譬如夢野久作的《腦髓地獄》,這部推理奇作被宮崎駿盛讚為「屬於日本自己的藝術品。」

在當時,推理小說被視為「消遣」的文學商品,但後來木木高太郎,這位畢業於慶應大學的醫學博士,曾經在巴甫洛夫身邊從事條件反射研究,則把推理小說升至「藝術品」的高度。他認為推理小說是具有猜謎性的文學作品,猜謎性越充分,作品就越有藝術性。

作為二戰的軸心國和戰敗國,戰後的日本,基本就是在廢墟上建立起來的,而人性也在戰後崎嶇的經濟增長逐漸扭曲,社會的醜惡現象層出不窮。

在這個階段,上世紀50年代,社會派推理應運而生。松本清張開創日本社會派推理的先河,他探究犯罪動機、寫盡人性的弱點和罪惡、揭露現實主義的黑暗和弊病,為社會派推理定下基調,徹底改變日本推理的原本面貌。

(松本清張)

在他的名作《埋伏》《點與線》《隔牆有眼》《零的焦點》中,推理解謎的重點被放在兇手的背後,在最為日常的生活空間裡,他揭示社會和人性的陰暗面。使得社會派推理不再是簡單的英雄與兇手之間的二元對立,破案的不再是精明的偵探抑或警察,這兩者簡化為推動劇情的工具人,破案甚至靠的是咱們街坊鄰裡。

松本清張的作品至今仍然深受日本人喜愛,他的作品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逾500次。

其中《點與線》講述的是香椎海灘驚現一對男女屍體,警方判定為殉情,兩名刑警在調查中逐漸發現了屍體背後的真相——日本官商之間的勾結與舞弊。

作為悲天憫人的文學大師,松本清張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為「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

後來接替松本清張衣缽的是,森村誠一。他憑藉「證明三部曲」《人性的證明》《青春的證明》與《野性的證明》,被視為與江戶川亂步、高木彬光、佐野洋和橫溝正史並稱的「日本推理文壇五虎將」。

松本清張和森村誠一的作品,都很好展現日本在上世紀50~70年代的複雜人性與社會風貌:

針砭混亂的利益關係、官商黑暗現象、以及個體微弱的力量在龐大的權錢機器之下頻頻遭受碾壓,並且藉此彰顯正義的光芒。

社會派推理:女性困境的體現

日本人熱衷探究人性背後的陰暗,而社會派推理則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它剖析了造成人性陰暗背後的社會問題,並且梳理了整個社會脈絡。在其中,不少日本女作家以獨特的細膩筆觸,呈現了眾多非凡的佳作。

宮部美雪是目前日本最受歡迎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多以溫暖的情感作為底色,蘊含了對人性的思考與對社會的思考。

長達一千四百多頁的《模仿犯》,總共登場四十多名人物,無一多餘,還原了泡沫經濟後一代人的艱苦困境。

《火車》講述了停職的警察受侄子委託尋找他突然失蹤的未婚妻,卻發現未婚妻背後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宮部美雪最為經典的這兩部作品,都圍繞著「泡沫經濟」進行思考,或是因為貪念、或是因為無盡的欲望,而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展示了女性生存困境。

而被喻為「腹黑復仇女王」的湊佳苗,文風更為冷峻。

《告白》同名電影曾經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圍繞著「復仇」,女老師的愛女被班上的學生害死,要讓兇手嘗到與自己一樣的悲痛心情才叫「復仇」。

《為了N》則講述十年前,野口一家被滅口,現場有四名嫌疑者,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說辭,以洗脫嫌疑;然而十年後,他們又有不同的說辭。原因就是,他們都是愛著N。

湊佳苗在這些作品中,極大體現人性的陰暗、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猜忌,當今女性的困境以及對生命的思考。

夏樹靜子用包括《W的悲劇》在內的悲劇三部曲,展示女性的生存困境,同時也發出了女性對於父權社會的控訴和挑戰。

事實上,日本不同推理文體之間一直都在暗中較量。八十年代在島田庄司的主導下,新本格以「復興」之名,重塑了推理小說的純粹性。新本格代表作家綾辻行人多番表示自己十分不滿社會派推理,甚至用筆下的人物吐槽社會派推理。

但總的而言,與崇尚智力較量的本格與新本格不同,社會派推理更傾向案件背後複雜的人性和社會。它一方面呈現了個體的悲劇,而另一方面,更深刻的是展示了整個社會與時代的悲劇。

附:#日本社會派推理經典作品#

《點與線》松本清張

《零的焦點》松本清張

《人性的證明》森村誠一

《白夜行》東野圭吾

《惡意》東野圭吾

《模仿犯》宮部美雪

《火車》宮部美雪

《告白》湊佳苗

《為了N》湊佳苗

《W的悲劇》夏樹靜子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日本的推理作品為什麼能甩我們十條街?
    類似這樣的社會派推理作品,近年來才因為影視改編在咱們國內受到矚目,但其實,它早在日本形成深度文化。社會派推理來源於日本。早期作品多為新本格推理小說,後來接連推出了多部社會派推理小說,在他的作品既探索了人性、社會面貌,也在反思日本現行的一些法律制度,因而他在日本社會派推理中擁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東野圭吾對於人性的刻畫深刻細膩,而且往往觀點獨特。
  • 「近觀日本」為什麼日本推理小說迷倒眾生
    所以,在我生命中不算漫長的歲月裡,一直沒有建立起對推理小說的熱情來。後來偶然開始讀東野圭吾,開始有限度的關注日本的推理小說。第一本閱讀的東野圭吾應該是《白夜行》吧?故事極為精巧,講述的居然不是硬漢派的推理故事,反而是一個關於人與人之間距離感的故事。到了《幻夜》雖然沒有《白夜行》那麼有張力,但依然是讓人出乎意料的推理作品。主題還是我們無法擺脫的命運的左右,情愛的挑逗。
  • 讀完這本書,你就知道為什麼日本推理這麼厲害
    而日本推理發展也是直到此時,開始漸漸脫離了單純模仿歐美偵探小說的套路,開啟了屬於自己的「腦洞」,呈現出一派百花齊放的生機。《推理要在本格前》就集中收錄了這樣一段特殊時期的二十篇代表性作品。大坪砂男是日本著名劇作家虛淵玄的祖父。《名偵探柯南》中目暮警官的本名「目暮十三」,便是源自海野十三。而給予「工藤新一」取名靈感的、眾所周知的星新一,發現他的伯樂大前輩,也正是本書收錄的一位作者:大下宇陀兒。很多時候,喜歡研究日本文化的人,都會不禁有這樣的好奇:日本的推理為什麼這麼厲害?誠然,箇中的原因是非常多樣且複雜的。
  • 《異度侵入》「封神」 是日本推理作品百年沉澱的結果
    作為一部原創動畫,雖然《異度侵入》在畫面表現方面只能說中等偏上,但是充滿賽博朋克意味的世界觀,以及劇情方面精彩的推理和反轉,讓整部動畫呈現出了令人感到「驚豔」的水準——不到最後一刻,可能都無法猜到最終的故事結局。
  • 《臨床犯罪學者 火村英生的推理》:根據名家作品改編,卻被噴推理超...
    劇集 《臨床犯罪學者 火村英生的推理》(以下簡稱《火村》)是日本電視臺(NTV)2016年1月17日開始播出的電視劇,由齋藤工、窪田正孝主演。講述了犯罪學家火村與同伴、推理作家有棲一起破解疑難案件的故事。
  • 日本四大推理奇書,奇在哪裡?
    日本四大推理"奇"書wonderful books日本的「四大推理奇書」是推理小說迷在了解推理的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雖然與其他的三本書被統稱為「日本四大推理奇書」,但《腦髓地獄》卻是其中唯一一個以心理懸疑推理為主題的變格作品。故事描繪了一個失憶的精神病患者不斷尋找記憶,尋找心理變化的歷程,並採用了「作中作」的形式,將作品的異色氣息推向極致。
  • 日本推理你還只看東野圭吾嗎,讀過這幾位的才叫讀過推理小說
    在門前比較顯著的地方總是有那麼一本兩本是推理小說。BUT,我發現一個問題,這些書,全部都是東野圭吾的。尤其「白夜行」是最多的。愛看推理小說的朋友談到這個現象也是很無奈,也都同意說很多人不看書就是看著暢銷榜單去買的。這裡可不是說東野桑的書不好,只是,若是作為推理小說作家來講,或許,差了那麼一點點吶。
  • 日本的推理電影太強了!繼承自唐朝文化推陳出新!
    日本的文化風格,繼承了我們唐朝文化並在此基礎上發展,感情細膩,藝術作品尤其講究婉約,刻畫人物入骨三分,這些特點深入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電影、還有圍棋等等。所以日本的推理電影尤其多,這裡我講三部非常好看並且有代表性的推理電影。一.
  • 《名偵探柯南》,日本漫畫家青山剛昌的以偵探推理的漫畫作品!
    《名偵探柯南》(日文:名探偵コナン;英文:Detective Conan;美版英文:Case Closed)是日本漫畫家青山剛昌的一部以偵探推理情節為主題的漫畫作品。初始創作於1994年,目前仍在日本小學館的漫畫雜誌《周刊少年Sunday》上連載。作品亦改編為同名電視動畫、真人版電視劇等。 2017年12月青山剛昌表示因為養病、充電,名偵探柯南系列作品進入長期休刊。
  • 新世紀的日本推理
    新世紀的日本推理作品大都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即內容的多元化和高度的商業化。與此相對,推理小說傳承了近200年的類型化痕跡,在這個階段已經幾乎被拭去一我們很難以傳統的標準來衡量一部作品是不是推理小說。提到多元化和商業化,東野圭吾無疑是當今日本推理界的「天王」。
  • 江戶川亂步——日本推理小說之父
    江戶川柯南:江戶川來自江戶川亂步那麼江戶川亂步究竟是何許人也呢?江戶川亂步,日本推理小說的鼻祖,研究日本近代文學現象不可或缺的一環,他晚年用自己的收入設立的「江戶川亂步獎」可以稱作是日本推理界的最高榮譽。
  • 讓東野圭吾膜拜的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開創了社會派推理小說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影響東野圭吾,宮部美雪等推理小說家。和柯南道爾、 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他開創社會派推理小說,痴迷探究犯罪動機和社會現實,還和江戶川亂步 橫溝正史並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
  • 答應我,千萬不要把這部以推理為題材的動漫當「推理作品」看!
    說實話,《虛構推理》這部動漫真的算不上是一部推理作品,裡面的邏輯、事件以及故事背景,本身就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存在,所以壓根就沒有任何推理的必要。那麼,這部作品到底要看什麼呢?第一點,就是要看畫質,這部作品的畫風非常的漂亮,人物的建模以及背景的畫風都非常符合近年來動漫的審美,畫風甚至有種京阿尼的感覺,雖然在細節方面還不如京阿尼,但依舊是非常優秀的作品。
  • 橫溝正史開創的日本推理新時代
    在1926年,著名推理作家、評論家甲賀三郎針對這兩種風格迥異的作品,第一次提出了「本格」和「變格」的概念。就像幾乎所有日本推理作家一樣,橫溝正史陷入了亂步的光環籠罩之下,沒有走出自己的風格。1946年,橫溝正史連續發表了兩部長篇推理小說,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本陣殺人事件》和《蝴蝶殺人事件》。這兩部作品一改橫溝之前的「變格」氣息,是純粹得不能再純粹的「本格」推理。更重要的是,這兩部作品無論篇幅還是內容,都將日本「本格」推理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 為什麼是東野圭吾,成了中日韓共享的懸疑IP大戶|推理筆記
    《十日遊戲》高分收官,總算是給日本IP在國內的影視化改編進程爭回了一口氣。從2007年《白夜行》中譯本進入國內,到2017年《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上映,日本最暢銷的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用了十年時間,成為了中國最暢銷的推理小說家之一,也在同時,成為了內地影視市場中的IP富礦。
  • 古董級英劇《大偵探波洛》:影響日本兩部著名推理作品
    由「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所著系列小說改編,講述的是1937年左右比利時名偵探赫爾克裡·波洛,如何偵破各類案件的故事。這部作品節奏明快緊湊,故事非常的引人入勝。期間穿插各種20世紀初的各地風情,蒸汽火車,相機,計程車,時裝,飲食,社會時事,風俗習慣,堪稱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女權運動的萌芽,南非淘鑽熱潮,埃及考古詛咒等等。
  • 日本本格推理時代
    日本從1923年的「推理元年」,直到1956年,這一時期被定義為「本格時期」。其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分界,1923年到1945年「新青年時期」,領袖是江戶川亂步,作品則以短篇為主,風格雜糅;1946年到1956年的十年為「寶石時期」,領袖是橫溝正史,作品則以長篇為主,風格相對單一。很明顯,推理文學在這一時期之所以能實現「從邊緣到主流」的蛻變,僅僅依靠江戶川亂步和橫溝正史是遠遠不夠的。是眾多優秀的創作者共同的努力,才將推理小說推向了一個新的髙度。
  • 1994年以後的日本新本格推理
    在眾多知識裡,京極夏彥尤其痴迷於日本的妖怪文化。很多年前,京極夏彥試圖創作一部妖怪漫畫,但一直沒有付諸行動。現在,他跳過了繪畫階段,直接創作了一部名為《姑獲鳥之夏》的推理小說。小說的出版引發轟動,讀者折服於京極夏彥的天才與博學,驚呼推理小說居然可以用妖怪作為載體。隨後,京極夏彥將「京極堂系列」的輝煌延續了下去。京極夏彥的作品被改編成漫畫、影視劇、舞臺劇等,在日本掀起了史無前例的「妖怪熱」。
  • 《虛構推理》不簡單,出彩的可不只是那味情話女主,簡述日本推理
    當第一集《虛構推理》發布時,個人就認為這是一部黑馬作品,果不其然,目前9.4的評分也是非常符合B站大片的風格,但是該片也是一部頗具爭議的作品,而爭議也是影響評分的關鍵之處。說到爭議就不得不先要了解一下《虛構推理》這部番劇,要了解《虛構推理》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日本的推理,眾所周知,在夏洛克·福爾摩斯、布朗神父等偵探小說的成功塑造下,推理小說得到了發揚光大。在20世紀,世界推理文學界的焦點逐漸轉移到日本。
  • 日本如何把推理電影這個冷門做成獨家爆款
    推理電影是唯一一種除了日本,在其它國家都沒有發展起來的電影類型。這一類型在日本的成功,其經驗具有某種獨特性與不可複製性。但日本如何將一種冷門類型的劣勢轉為優勢,並做到獨一無二,這種類型經驗對於中國電影的類型探索與類型本土化,仍有某種借鑑意義。日本推理類型的興盛——小說、影視、動畫劇集多媒介合力在類型電影發展最成熟的美國,推理電影從始至終沒有成為一種顯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