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一個「機器人」

2020-12-15 電子發燒友

如何定義一個「機器人」

九號空間 發表於 2020-01-02 17:34:17

如果有機會到網絡上搜尋「什麼是機器人」,我們可以找到不下數十種的定義和說法。不同國家、不同的產業,不同的研究單位都可能有一套自己認為合適的定義。甚至,有些電腦程式也被稱為機器人。而且,如果要完全依照那些精確的定義去決定哪個是機器人,而哪個又不是,我們會發現,將很難找到一臺完全滿足所有定義的機器人。

並不是每一臺機器都可以被稱之為機器人。那到底什麼樣的機械可以被歸類為機器人呢?

Robot 這名詞,最早出現在1921年捷克科幻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的著作《羅索的萬能工人》中,原文是「Robota」,後來成為通行的「Robot」,是用來形容故事中虛構的機器人角色。Robota在捷克語中,是工人或僕人的意思。

一般而言,大眾印象中的機器人都是很厲害的:除了做事精確可靠不失誤,可以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地執行相同的任務,而不會感到無聊,更可以執行危險或人類不想做的工作。它們天不怕地不怕,甚至可以在深海或外層空間這種不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中工作。最重要的是,無論你對它們多麼糟糕,它們也不會罷工,更絕對不會上勞工局檢舉你。

認定「機器人」的條件

對於機器人玩家而言,我們傾向以開放的條件去認定機器人的外觀,更著重的,在於它本身所具備的能力,來認定它是不是機器人。這些能力包含:感知環境、自主思考和產生行動。

依據機械本身所具備的三大能力,來定義此機械裝置是否為機器人。

1、感知環境

機器人應該要能夠與它們身處的環境產生互動。

與人類不同,機器人沒有視覺、聲音、觸覺、嗅覺和味覺。因此,機器人需要使用各種不同的感知器,來探索和了解它們所處的環境。像是超音波測距傳感器、光強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等。

2、自主思考

機器人需要具有分析判斷的能力。

例如分析感知器收集到的信息、解決複雜的邏輯問題並自主學習,甚至進一步具有和人類社交互動的能力。目前熱門的「人工智慧」技術,就可以被用來提升機器人這個部分的能力。

3、產生行動

機器人要能與周邊環境產生互動,除了能感知外也要能產生相對應的行動。所謂的行動,不只是單單指在路面、水中或是天空上移動的能力。它也包含機器人操控或改變它所處環境的能力,像是改變建築物內的照明或溫度。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機器人是一部可以感知環境,自主思考,進而產生行動來達成特定任務的機器。」

現實生活中已有哪些機器人?

以踢足球為例,機器人首先要看得到球(感知環境),接著需判斷要將球踢到哪裡去(自主思考),最後產生踢球的動作,將球踢出去(產生行動)。這一系列的過程,跟人類踢球的過程是很類似的。

嚴格的說,需要同時具備這三項能力才能被稱為機器人。像筆記本電腦、多功能烤箱、電視機或汽車就不能算是機器人,因為它們沒有能感知它們周邊環境的能力。智慧型手機雖然功能強大,但也不算是機器人,因為它不會產生行動。另一方面,一臺掃地機器人,或能追尋軌跡移動的自動車,則可以被視為是一個機器人系統。

有趣的是,在這個科技產品大爆發的年代裡,「機器人」與「機器」之間的界線變得很不清楚。不是所有擬人化或有人體外型的機械都可以稱作機器人,而完全看不出人形的機械裝置,卻也有可能臺道地道地的機器人。例如:沒有人稱CNC車床為機器人,但是相同工作原理的工業用機械手臂總是被稱為機器人;教育用的人型玩具總是被稱為機器人,不過它卻可能完全沒有任何感知周邊環境的功能;而自動駕駛車,卻是臺標標準準的機器人,因為它擁有感知、自主思考和產生行動的能力。

結語

有機器人之父美譽之稱的約瑟夫恩格爾伯格(Joseph Engelberger)曾說過:「我無法給機器人一個定義,但是當我看到它時,我就知道它是機器人。」可見要給機器人一個簡單的定義,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今天大膽地為機器人選擇了這一套定義,主要的目的只是為了方便未來我們對機器人科技的理解和學習。我們須時時放在心上的是,這定義絕對不是金科玉律,它必然也會隨著機器人科技的提升而與時俱進。永遠保持著開放的態度來面對新科技,像海綿一樣隨時吸收新的知識,應該是我們所能不被科技海嘯淹沒的生存之道。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英特爾未來學家展示機器人 Jammy:開源,可自由定義 | 愛範兒
    英特爾未來學家展示機器人 Jammy:開源,可自由定義 「我的工作是往後看 10 年、15 年,然後拿出一個人與計算機互動的方案。」
  • RobotStudio軟體:機器人自定義行走軸配置與仿真
    概述很多時候由於安裝場地限制的原因,使用ABB機器人廠商提供的標準行走軸並不能滿足系統集成的需求。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定義設計機器人行走軸,對機器人生產線進行仿真時就同樣需要使用自定義設計的行走軸。RobotStudio軟體除了能夠使用自帶模型庫中的行走軸仿真以外,也支持用戶自定義設計的行走軸仿真。本期,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使用自定義設計模型創建機器人行走軸,並實現仿真運行。
  • Delmia仿真編程 運動機構製作 第3節 機器人運動機構定義
    Delmia軟體中機構定義主要用到的模塊為Device Building裝置創建模塊。在進行項目仿真之前,需要進行運動機構的定義,比如弧焊焊槍、點焊焊鉗(C槍和X槍)、外部軸、夾具打開關閉動作以及機器人機構等等,都是需要提前定義好,才能加載到仿真裡面使用。
  • 淘客返利機器人如何裂變
    我們做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老用戶幫助我們邀請新用戶,同時還要要讓新用戶還要學會使用返利機器人並下單,同時還保證新用戶一直使用我們的機器人。這個是比較難的,尤其是新人加進來後,一直使用你的返利機器人,那麼我們如何實現最大化的讓客戶使用你的返利機器人呢,讓老用戶邀請新好友如何做到:給錢,讓新用戶學會使用我們的機器人如何做到:給免單!
  • 最新超高清動作照片,解讀波士頓動力如何重新定義機器人敏捷度
    利用交互視角,我們可以360度無死角的觀察機器人,或者讓他們在你的屏幕上行走或者跳躍。近幾年,波士頓動力創造了一系列能力強大的機器人,並把他們分別命名為BigDog,SandFlea,WildCat,這簡直是創造了一個小型動物園啊!當我們參觀時,我們把目光鎖定在該公司目前為止最先進的兩個機器人上,分別是四足機器人Spot,和人類尺寸的仿人機器人Atlas。
  • 柔性協作機器人xMate如何定義工業機械臂的未來?
    柔性協作機器人技術,即是在機器人的應用過程中,解決機器人與環境接觸交互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而在和人類頻繁交互的應用場合,為了提高機器人使用的安全性與智能性,柔性協作機器人應運而生。   首先是在人類高度參與的環境中,協作機器人就要有較強的人機互動能力,具體體現在協作機器人的安全性和易用性兩方面:
  • 掃地機器人如何選購,掃地機器人十大品牌排行榜
    隨著我們生活質量得提升,越來越多得家庭需要去購買先進得清潔工具,掃地機器人自從進入我們中國市場以後就飽受爭議。掃地機器人的風評也是忽高忽低,其實這是在購買掃地機器人時沒有根據功能去選擇,接下來就讓我來告訴大家在選購掃地機器人時必須注意的功能,以及掃地機器人十大品牌排行。
  • 元氣騎士中機器人是非常厲害的一個角色,那麼機器人如何玩呢?下面...
    元氣騎士中機器人是非常厲害的一個角色,那麼機器人如何玩呢?
  • 離開實驗室,機器人進入真實世界後表現如何?
    該團隊將自主系統定義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實際上,這意味著機器人被賦予了更多的自主權。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人工幹預越少,這樣機器人就能在越複雜的環境中工作。SNOW的機器人系統SPOT是如何觀察收集數據的?使用什麼硬體呢?
  • 當仿生人比真人更具有人性時,該如何來定義人類
    然而這三條定律並非適用於所有場合:例如在兩個人類互相造成傷害時,機器人不能任人受到傷害而無所作為(違背第一定律),但若機器人出手幹預又可能對這兩個人類中的一個造成傷害(還是違背第一定律)。 在這種場合下,機器人將如何做出自己的抉擇呢?
  • 新銳品牌由利和雲鯨,重新定義了掃地機器人產品形態和應用,引領...
    【天極網IT新聞頻道】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掃地機器人也進步飛快,不僅加入了雷射導航,也會運用更加精製的避障系統,而且每家廠商也會使用不同的算法,加上核心的深度智能學習系統,讓掃地機器人告別了隨機亂撞模式,開始朝著真正的智能化方向發展。
  • 如何利用ROS MoveIt快速搭建機器人運動規劃平臺?
    主要是因為機器人運動規劃涉及太多基礎內容,如果跳過不講就會變成新坑;一時半會又沒法講完。 所以,這次就從初學者如何利用MoveIt快速搭建機器人運動規劃平臺來講吧,先展示Big Picture,其他細節內容以後有空再慢慢填。但可能會坑的地方我會用(坑)標註出來。
  • Delmia機器人仿真編程 點焊仿真 第7節 機器人自動放置功能
    在夾具和機器人相對位置還沒有確定下來的情況下,如何確定兩者的相對位置保證所有的焊點都能焊接呢?。在Delmia軟體中有機器人智能放置功能,通過設定機器人放置的空間範圍,然後由軟體自動計算機器人在哪些位置可以焊接,然後確定機器人的最佳放置位置。
  • 新銳品牌由利和雲鯨重新定義掃地機器人產品形態應用引領行業發展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掃地機器人也進步飛快,不僅加入了雷射導航,也會運用更加精製的避障系統,而且每家廠商也會使用不同的算法,加上核心的深度智能學習系統,讓掃地機器人告別了隨機亂撞模式,開始朝著真正的智能化方向發展。前幾年的掃地機器人功能比較單一,首先簡單的吸和掃不能有效清除垃圾,每次手動清理集塵盒又髒又累,更容易造成空氣二次汙染。
  • 機器如何學習?一個老師機器人負責數千名學生,測試100萬道題
    人們開始對計算機有了更多的要求,他們希望機器具有解決艱巨任務的超能力,是那種連科學家都完全不知道如何編程的任務。例如:如何編寫一種算法,以獲取動物的圖像並輸出其類型?對於人類而言,這是一項非常容易的任務,但對於算法來講就是一件很複雜的事兒了。人類知道如何對動物照片進行分類,但是他們不知道如何描述他們為獲得答案所採取的步驟。
  • 這隻胳膊推開新世界的門:機械臂如何重新定義工業
    網易科技訊 6月22日消息,國外媒體Motherboard發布文章講述機器人手臂是如何定義工業進化的。該類設備發明於美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以後最終重新定義了全球各地的現代工廠。當初,美國企業對它並不買單。
  • 機器人士兵如何上崗
    打開APP 機器人士兵如何上崗 物聯之家網 發表於 2020-02-12 12:58:01 在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士兵可以通過完全替代人類士兵以挽救生命。這些機器人將配備一切可以想像的先進技術,其中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和物聯網傳感器等技術將成為機器人士兵的前沿。下面我們來看看機器人士兵將如何使用不同的技術。 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視覺技術可用於偵察目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可以幫助機器人識別和區分物體、障礙物,甚至敵軍。這將確保機器人能夠準確有效地工作而幾乎沒有缺點。
  • 製作機器人的步驟詳解
    完成一個機器人,至少需具備下列幾項知識和技能:機械、電子、電機、資訊工程、仿生學等等。更進一步,甚至連工業設計、動物行為學和人類心理學都需要涉略。也就是因為包含了這麼多的技術及知識領域,在製作機器人的過程中,欠缺任何一項技能,都可能造成過程的瓶頸,而無法完成機器人的製作,甚至終結了對機器人的興趣。
  • 如何利用SLAMWARE快速集成機器人通用底盤部分
    SLAMWARE ,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解決方案,內含核心算法模塊SLAMWARE Core,可自行設計底盤主板,或直接集成,形成通用的機器人底層部分,幫助機器人實現室內定位導航功能。基於思嵐SLAMWARE解決方案的機器人底盤部分的集成主要分為硬體集成、結構集成以及固件集成。
  • 社會科學家大戰「殭屍」:社交網絡機器人或妨礙研究調查
    來源:OMER MESSINGER/EPA-EFE/Shutterstock 這類網站的數據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自然災害如何影響心理健康;為什麼美國的年輕人對電子菸趨之若鶩;人們如何通過複雜的社交網絡聚集起來。要開展這些研究,就要將真實的聲音與網絡機器人的「聲音」區別開來。